我的姑奶奶是志願軍

2020-12-22 玉林日報

牟甲鶯(右二)當年與朝鮮阿媽妮及小朋友合影。

她叫牟甲鶯,小名叫慧珠,是我父親的堂姐,我的姑奶奶。準確地說,我應該叫她姑媽,但玉林這個地方,歷來看重長幼尊卑的秩序,習慣把原輩分再往上提一下,於是她成了我的姑奶奶。

一、 當兵

1951年4月,慧珠在玉林四中(現今玉林三中)讀書。學校響應國家愛國徵兵號召,鼓勵青年學生積極參軍,跨過鴨綠江,保家衛國。

慧珠的同學約她一起去報名,順利地通過了。她氣喘籲籲跑了幾公裡路回村,興奮不已地告訴她父親:爸爸,告訴你一個很好的消息,我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馬上就要去朝鮮打仗了!

老父親聽後,頓時啞口無言,跌坐在院落裡。他萬萬沒想到,歷史居然讓他再次面臨艱難的抉擇。1942年,中國軍隊赴滇緬戰場,對日作戰。作為資深的軍醫,他本該跟隨直屬部隊開拔前線。但他的妻子卻在那時不幸染上重病,不久就去世了,留下年幼的慧珠。

老父親抬頭看了看女兒稚氣未脫的臉龐,女兒正自豪地說:爸爸,你知道嗎?我們整個玉林,只招十幾個女兵耶!同學們都很羨慕我!

曾經是軍人的他,很清醒地知道遠徵意味著什麼!那些犧牲在異國他鄉雨林的兄弟,魂魄至今難歸故裡。正值豆蔻年華的女兒,雪都沒見過,卻要在冰天雪地的朝鮮,與強大的敵人作戰,怎麼不讓老父親憂心忡忡?

最後,軍人的理性與血性佔了上風。他拍拍女兒的肩膀說:去吧!跨國作戰最需要的,就是你們這些有文化的學生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咱們也學一學那古代的花木蘭。

二、戰火中的青春

得到父親的支持,慧珠欣然投筆從戎。入伍後,她成了一名衛生兵。1952春天入朝鮮,部隊就駐紮在與中國一江之隔的新義州。當時東線很緊張,士兵們都住在坑道內,條件非常艱苦。她們幾個女兵,負責搶救輕傷的士兵。

有一次,12架敵機飛過來,從山腳炸到山頂,老大哥似的炊事班長不幸被炸傷。慧珠她們馬上衝上前,幫他緊急處理包紮傷口。整個過程中,班長愣是沒吭一聲痛,在被擔架抬走後,還不忘安慰年輕的慧珠:戰爭是殘酷的,但正義的一方,一定會取得勝利。

也許慧珠血液裡天生流淌著軍人勇敢的基因,她並沒有被戰場的血腥嚇倒,反而像戰地裡盛開的金達萊,愈加美麗堅強,煥發出迷人的青春光彩。活潑開朗的性格,讓她很快就跟當地朝鮮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孩子們都喜歡找她玩耍,阿媽妮教她唱動人的朝鮮歌曲,跳優美的朝鮮民族舞。

在戰火中,慧珠迅速成長為54軍的一名班長。後來,在組織的牽線介紹下,慧珠與一位大齡未婚的首長喜結良緣。

每次,聽家人講到姑奶奶這段人生經歷,我們都覺得非常戲劇化,這不正是《激情燃燒的歲月》的劇本橋段嗎?現實版的諸琴嫁給了石光榮?

三、回鄉

打完仗回國,國家正迎來第一個五年計劃,各行各業急需知識型的人才。慧珠堅持要讀書,而丈夫則認為應該參加工作,不但為國家添磚加瓦,也能讓剛建立的小家庭更好地穩定下來。兩人的生活理念發生了不可調和的衝突,最終和平分手。

慧珠先後在玉林四中、北流二中繼續讀高中,也許是學業丟荒太久了,最後,她沒能考上大學。1961年,她輾轉回到家鄉,務農。

後來,慧珠再婚了,也許是對軍人身份的認可,她再嫁的對象,也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

每次聽到這裡,我們家族的女生,都忍不住追問:那姑奶奶以前嫁的那位首長,怎樣了?

家人告訴我們,那位首長對慧珠舊情難忘,知道她生活過得不如意後,曾經來找過她。無奈破鏡已難再圓,只好作罷。

四、永不磨滅的精神

此後經年,慧珠就像玉林當地普普通通的農婦一樣,湮沒在鄉間田野。當年臥冰爬雪落下各種病根,讓她晚年貧病交加。

1996年,玉林電視臺製作一個《革命軍人的風採》的節目,曾經是志願軍女戰士的慧珠也上了專訪。當記者問及她的近況時,慧珠溫婉平和地說:「雖然我的生活一直比較困難,但我受黨與部隊教育多年,從未向組織伸過手,從未提出任何物質上的要求。」每次回想這段採訪,我都被慧珠姑奶奶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軍人情懷所點燃。

清明節,我回到家鄉重遊祖屋,又聽到親人們講起慧珠的故事,她在2011年去世了。滿山青翠中,我仿佛看到年輕的慧珠一身戎裝,站在金達萊怒放的戰場上,活潑俏麗,笑意盈盈,正是一個女子最美的芳華。

原標題:我的姑奶奶是志願軍

相關焦點

  • 散文:我的姑奶奶們
    而我今天特地寫一篇文字來記念我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姑奶奶們,也只是深夜裡無眠的結果。我記事的時候,我有兩位姑奶奶,其實我不應只有兩位姑奶奶,只是其他的姑奶奶們都死了,只剩下二姑奶奶和三姑奶奶兩位姑奶奶了。這兩位姑奶奶都住在烏丹街裡。有住在烏丹街裡的姑奶奶,也並不使得我有多榮耀,姑奶奶們離我太遠了。
  • 短篇小說:《姑奶奶傳》九 姑奶奶用手杈了我的腳
    於是姑奶奶請來當隊長的遠房侄子,央求給她找一間房子 ,她要單獨去住,侄子扭不過她,就和姑奶奶的兩個兒子調節,暫時讓姑奶奶住在廢棄的麥場房裡,吃喝拉撒,兩個兒子輪換伺候。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兒子還算守信,能夠按時送飯,接屎接尿,但時間一長,送了上頓,忘了下頓,姑奶奶也就飢一頓飽一頓。
  • 我的老姑奶奶 百姓故事
    母親與姑奶奶抓著彼此的手,我仍記得老姑奶奶說:看著幾個娃兒一個個都長大了,現在卻又都走啦,那麼遠的地方,以後再見你們就難了!老姑奶奶邊說邊用袖角拭眼,母親也跟著擦淚。我和兩個弟弟還對遙遠的地方憧憬著,恨不得早日到那兒,對故土,還不懂得什麼是依戀,根本不理解,離別對老人來說就是永別的悲傷。這一走真的是若干年,直到老姑奶奶去世也沒回過。
  • 她是我姑奶奶,軍中之花
    也是這狗日的日本軍官活該倒黴,他不知道什麼中國的女人不好惹也就罷了,他卻偏要動我姑奶奶的歪心思,他不知道我姑奶奶不是一個好相遇的女子。我姑奶奶從小就跟我太爺爺學過武術,個把日本鬼子還真不在她眼裡。可以這麼說,我姑奶奶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
  • 短篇小說:《姑奶奶傳》十三 姑奶奶一肚子的苦水
    這一次例外,姑奶奶將她舅舅從北京帶來的兩斤好酒,沒有捨得讓其他人喝,留給了從小就幫助他幹活渡日的我,等我回去和夥伴們一塊喝。到了傍晚,我從商店裡買了兩斤酒,就去麥草場姑奶奶那兒去會曾經的夥伴們。麥草場上人很多,見我來了大家都過來問候,我都一一作了回答,場房裡面姑奶奶叫來了我曾經的幾個夥伴,有的在炕上,有的在炕沿上,圍坐在炕上的小炕桌周圍,正在喝茶,見我來了又是打招呼又是讓座,讓人感覺到非常的親切。 我沒有上炕,坐在靠裡大家預留給我的炕沿上。
  • 鄉村紀事:我是過早失去媽媽的孩子,姑奶奶卻給了我母愛般的溫暖
    儘管我的歲數大了,也有點出息了,年年帶了東西去到姨家探望,可我沒有多少話說,稍微寒暄幾句抬腿走人;可見了那些遠遠近近的姑們,雖然沒有年節看望,我可是感到由衷的親近,知心話總也說不夠。當然,我的姑奶奶就更不用說了。姑奶奶姊妹三個,我記事的時候,只有二姑奶奶健在。
  • 與洋人鬥志鬥勇,我只服七姑奶奶,女中豪傑的代表!
    說起七姑奶奶,我相信十個沒有一個人懂,七姑奶奶,清朝時期人物,性格豪爽,頗有江湖之風,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從不墨跡,是漕幫後起之秀掌舵人尤五的妹妹。接下來帶大家看一下七姑奶奶是如何和洋人代表周六鬥智鬥勇的。
  • 短篇小說:《姑奶奶傳》十四 姑奶奶進京比劉姥姥進大觀園還可笑
    也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六個人將姑奶奶的一斤國酒,夥伴和我提的六斤酒,都一掃而光,喝得還沒有盡興,為了不影響姑奶奶休息,交過夜後,大家都回家了。臨走我將身上帶的兩百元錢給姑奶奶,並告訴姑奶奶,我可能沒有時間回來為她送行,這兩百元錢,到北京以後可以買些吃的,姑奶奶不要,並說吃喝都由她舅舅負責,我還是將錢留給了姑奶奶。
  • 短篇小說:《姑奶奶傳》十七姑奶奶成了圃雀者
    推著車子,挑著擔子,背著背簍,挎著筐子,到處叫賣的小販,反而讓姑奶奶感覺到親切,每到一處她都要看看問問。姑奶奶舅舅的孫子,見姑奶奶對小販如此感興趣,就帶姑奶奶到東華門附近的夜市上去轉,那裡到處都是做生意的小販。
  • 過關後我就是你姑奶奶
    過關後我就是你姑奶奶李付春前不久,我也報了駕校,第一關順利通過。接下來就開始練車,準備考試過科目二。有句話我記得很清楚:「今天我罵你一句,你不高興,等你上路以後,交警不罵人,還給你打敬禮,隨後遞給你一張罰單,到那個時候,你哭,也沒人原諒你的。看來,我總結出了一條規律:寧可練車挨罵,也別等到交通警察給你打敬禮。可是,有人就不這麼想。
  • 【浪漫在我家】和姑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
    作者:寶寶知道 沐風媽我和老公有自己的房子之前,一直和姑奶奶生活了兩年。姑奶奶今年76歲了,可是整個人的狀態很好。不像70多歲的人。神採奕奕的。走路幹活特帶勁。姑奶奶是一個很有才的人,可以說是琴棋書畫樣樣行。出口就是詩詞歌賦。
  • 《風聲》背後:「顧曉夢」原型是英達姑奶奶
    英茵「《風聲》算是我向我的姑奶奶致敬的片子吧。」英達說。電影《風聲》正在熱映,觀眾們在被周迅、英達精湛的演技深深吸引的時候,鮮有人知,周迅飾演的顧曉夢這一特務角色,神似英達的姑奶奶英茵。本報記者經過深入調查採訪,獨家揭秘了顧曉夢與英茵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前天,英達在接到記者電話採訪時非常吃驚:「你是怎麼知道我姑奶奶的事情的?全國媒體只有你們問我這個話題。」英茵的故事堪稱傳奇,比今天任何諜戰作品都離奇動人。
  • 那根正:慈禧是我的老姑奶奶
    老姑奶奶曾是一片陰影  那根正出生於1951年,家族的歷史無疑成為他成長中的一片陰影。他記得老姑奶奶慈禧太后賞給他家的那張龍床,被膽小的父親毀掉了;家裡珍藏的祖傳下來的一些珍寶,甚至慈禧太后與他們全家人的合影,都統統被銷毀。他到了內蒙古大草原,成為生產建設兵團裡一名屯墾戍邊的戰士。
  • 姑奶奶一生未嫁還總深夜跳舞,鄰居說的閒話讓我發現她秘密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十封 | 禁止轉載1「姑奶奶,您好了沒有啊?」小草對著屋子裡叫,「村頭道場的文藝活動都開始半天啦!」旁邊的小夥伴滿滿拽了拽手裡的狗尾巴草,一臉焦急,「小草,你姑奶奶咋這麼麻煩?要不然,咱不等她了吧?」「哎呀!誰願意等她啊!可我媽說了,道場人多現在天又黑,不許我一個人出去!」
  • 恐怖尼姑奶奶
    恐怖尼姑奶奶是一款冒險闖關類的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去到不同的地方,尋找各種不同的線索,並幫助你闖關,遊戲的氛圍是非常恐怖,玩家可以隱藏是黑暗之中,將給你帶來全新的冒險體驗,還有新的玩法都在這裡,玩家可以快速進入遊戲,要找到各種逃出去的路線。
  • 旗人和老北京的「姑奶奶」為啥牛?
    旗人女孩兒,都叫姑奶奶,所謂是「沒出門兒,大三輩兒」,老一輩叫老姑奶奶,少一輩分叫少姑奶奶,小一輩叫小姑奶奶。在清代旗人家庭特別大宅門裡的人家,特別寵愛女兒,旗人女子不用裹腳,崇尚天足,且地位很高,一般不敢造次,因為旗人女子等待皇帝選秀。像《紅樓夢》裡的王熙鳳管轄家族事物就是娘家練就的。老北京民諺說:「雞不鳴,狗不叫,十八歲的大姑娘滿街跑」,英姿颯颯的旗女子,不像漢女那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 短篇小說:《姑奶奶傳》三 姑爺是吃軟飯的
    尤其是那些對姑奶奶垂涎三尺的未婚青年,更是處處刁難姑爺,有些條件稍好的異姓戶,甚至明目張胆地與姑爺做對,暗罵姑爺是吃軟飯的。姑爺忍辱負重,從不與他們頂嘴,默默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只是姑奶奶不容,經常為姑爺出面,勸說那些不明事理的人。
  • 久別重逢糙漢文《他的小姑奶奶》,把她當成小姑奶奶來寵,過癮!
    《他的小姑奶奶》作者:四月豆主角:陸遠 & 遲隱久別重逢的糙漢文,男女主從小認識,男主不是霸總,身份普通,曾經因為出過事,逃跑了五年,怕連累女主,也有些自卑,自嘲自己是個小混混,後來成了工地的大哥大
  • 「姑奶奶」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某女士與人爭吵時,一手叉腰道:「要知道姑奶奶可不是好惹的,看你能把我怎麼樣?」那麼,「姑奶奶」的稱謂到底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為什麼又「不好惹」呢?  早在清朝時期,北京城裡流行著這樣一條諺語:「雞不啼,狗不咬,十八的姑娘滿街跑」。當時,京城八旗人家把沒有許配出嫁的姑娘看得十分尊貴,無論父母兄嫂,都尊稱其一聲「姑奶奶」。
  • 《安家》太表姑奶奶:我看到了一個病態的現象!
    《安家》劇中的太表姑奶奶,想必大家從劇中已很是熟悉了。她是龔家的一門遠親,說白了,就是一八竿子打不著的窮親戚。然而,就是這個八竿子打不著一起的窮親戚,不僅不感激龔家當年的照扶之恩,還來倒打一耙,貪心不足的要瓜分賣房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