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姑奶奶,軍中之花

2020-12-22 我來解你風情

她是我姑奶奶,軍中之花!多年以後,我為還健在的已逾百歲的姑奶奶作傳記。

那個時候,我們蘇北平原上跟全國許多地方一樣,小日本鬼子說來就來到了。不僅如此,而且有一次竟然有百多個鬼子進入到我們蒲葦村。

我們蒲葦村在蘇北平原上,因為沾了它後邊的蘇北著名的蚌蜒河的光出了名,蚌蜒河在蒲葦村的中間撕開了一條口子。

這條口子形成的河流就叫龍潭河,龍潭河把蒲葦村一分為二,龍潭河的西岸被喚做河西莊,龍潭河的東岸被稱為河東莊。蒲葦村的四邊是田野和河流溝汊。

龍潭河最北端的通向蚌蜒河的那扇窗口被村人們稱做蒲葦口。

蒲葦口之所以遠近知道名聞遐邇,是因為過去的商家船戶,大都要從蒲葦村後邊的「蒲葦口」進到村子裡,再由穿村而過的龍潭河,航行到有著杏花春雨之稱的江南。

日本鬼子沒來之前,我姑奶奶已經嫁作人婦,她當時25歲。

她的個子很高,一個鄉村少婦竟然有1.70米的身材,令人看了為之咋舌。她的臉是那種鴨蛋臉,眉黑眼亮。她經常喜歡穿那種玫瑰紅的春秋衫和黑色的褲子,足蹬一雙千層底布鞋。

我姑奶奶叫姜春梅,但我不喊她姜春梅,我叫她姑奶奶。那天下午,我姑奶奶正坐在院子裡納鞋底,小日本鬼子就到了我們蒲葦村了。

我姑爺爺看見日本鬼子來了,慌忙衝出院外,向村後的蚌蜒河方向快速地跑去。

可惡的一個日本鬼子端起槍,一槍就打中了我姑爺爺的左邊的耳朵,我姑爺爺後來沒了左耳朵,就是那個時候日本鬼子辣手摧花的劣作。

一隊日本鬼子闖進院子裡,有一個軍官看見我姑奶奶這樣青春靚麗,他的那樣子甭提有多噁心了,他說:「吆唏,花姑娘花姑娘的!」

他說著,命令那隊日本鬼子待在院子裡,他卻拖著我姑奶奶一下子就進到房屋裡,我姑奶奶當時也沒反抗。

也是這狗日的日本軍官活該倒黴,他不知道什麼中國的女人不好惹也就罷了,他卻偏要動我姑奶奶的歪心思,他不知道我姑奶奶不是一個好相遇的女子。

我姑奶奶從小就跟我太爺爺學過武術,個把日本鬼子還真不在她眼裡。可以這麼說,我姑奶奶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

進到屋裡,日本軍官剛想非禮我姑奶奶時,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的槍就被我姑奶奶交了,他的脖子也被我姑奶奶扭斷了,他小命不保,魂歸扶桑。

我姑奶奶又在窗臺上露出臉,她笑著向院外的日本鬼子打手勢,意思是讓他們一個一個地進屋。

小日本鬼子比豬都蠢,他們看到我姑奶奶既有沉魚落雁之容,又有閉月羞花之貌,他們不禁魄飛魄散,身子都酥了半邊。

看見我姑奶奶意欲投懷送抱,他們哪有不高興的?他們忙按照我姑奶奶的意思一個一個地進得屋裡來了。

小日本鬼子來一個,我姑奶奶就把他打發到了他姥姥家。我姑爺爺左耳朵掉了後才回來了,看見床後躺著十多個日本鬼子的屍倒,把他愁煞了。

我姑奶奶說不要緊,她把日本鬼子都丟到屋後的蚌蜒河裡了,神不知鬼不覺,那些遭瘟的日本鬼子後來隨河水也不知漂到哪裡去了。

後來日本鬼子還在村子裡找他們的同伴,至今也沒找到,成了一個多年未解的疑案,要想破了這段公案,實在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我姑奶奶後來講起這段事時,她是邊笑邊談的,她不認為她當年殺了那些日本鬼子是殺了人,因為日本鬼子禽獸不如,說老實話,殺了他們,我姑奶奶還嫌汙了她的雙手。

我姑奶奶在第二天就去參加了八路軍,我姑爺爺也被她拉去了。我姑奶奶在八路軍裡邊的經歷也可圈可點,至今仍為蒲葦村人津津樂道。

由於我姑奶奶人高馬大,又有武功,她在部隊裡總是跟男人們一起打鬼子,我姑奶奶因為作戰時屢建戰功,很快就在八路軍裡邊當了排長,她常常扛著一挺輕機關槍。

有一次,我姑奶奶和我姑爺爺所在的戰鬥排奉命掩護八路軍大部隊撤退。

當聽聞大部隊已撤退後,我姑奶奶讓她的戰鬥排也撤出了戰鬥。

我姑爺爺這次卻是沒有走,他要跟我姑奶奶同生共死。我姑奶奶跟我姑爺爺被日本鬼子緊壓在山東境內的一座山上,仗打了三天三夜。

等到八路軍後續部隊找到他們時,我姑奶奶和我姑爺爺雙雙摟抱著昏倒在山坡上。

原來八路軍後續部隊沒到來時,有五六個日本鬼子衝上山來跟我姑奶奶和姑爺爺拼刺刀,我姑奶奶一人就解決了三四個日本鬼子,我姑爺爺也撂倒了一兩個日本鬼子。

正當他們高興地抱在一起又跳又笑時,日本鬼子發射來的小鋼炮把他們震昏了。

我姑爺爺倒沒受什麼傷,我姑奶奶的膀子卻被打傷了,幸而只是皮肉之傷,沒有傷筋動骨,養了一個月的傷,我姑奶奶又扛起她的那挺輕機關槍,重新踏上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徵途。

我後來問我姑奶奶為什麼讓她的那個排走掉,又讓後續部隊來找他們時,我姑奶奶笑著說我是傻瓜,她說:「當時敵我力量懸殊,不能讓大家都在一起陪葬嘛,能走一個是一個,至於我跟你姑爺爺,因為我們是領隊的,保護同志們是我們的職責。」

我姑奶奶在八路軍部隊裡跟日本鬼子拼殺時,不僅靠她的勇敢,她也善於運用她的智慧,她用計謀殺死的日本鬼子,比她靠自己的匹夫之勇殺掉的日本鬼子還要多。

我姑奶奶本是農村裡一個識字不多的鄉野少婦,她能懂得用計謀去跟日本鬼子拼殺,完全是她在八路軍部隊這個大熔爐裡鍛鍊成長的結果。

也就是說,是戰爭讓她走上戰鬥的徵程,讓她一個巾幗英雄,在沙場上叱吒風雲所向披靡。

那次,八路軍跟日本鬼子的一支部隊較上了勁,我姑奶奶當時也參加了那次戰鬥,都有好多個八路軍軍團上陣了。

我姑奶奶建議軍團首長們在兩邊山上埋伏好部隊,她則帶著一支小部隊去奔襲敵人,誘敵深入。

八路軍一向喜歡夜戰,那次卻選在白天跟日本鬼子亮劍動真格的。

八路軍之所以這麼幹,是因為軍團首長們聽從了我姑奶奶的建議,準備在白天打日本鬼子一個伏擊戰。

那天天氣格外晴朗,連太陽都預先知道了我姑奶奶參加的這次戰鬥會取得勝利,不僅如此,而且還將彪炳史冊,青史留名。

日本鬼子跟我姑奶奶帶領的一支小部隊相遇了,日本鬼子看見我姑奶奶英姿颯爽能徵慣戰,他們驚詫不已,像看外星人似地看著遠處的軍帽壓不住頭髮飄飄的我姑奶奶,他們像野獸似地嗷嗷叫著向我姑奶奶他們撲去。

我姑奶奶帶領著部隊邊打邊撤,為了迷惑敵人,我姑奶奶不時把輕機關槍從肩膀上取下來向敵人撂一梭子。

日本鬼子剛開始時損兵折將,被我姑奶奶手上的輕機關槍撂倒了不老少。

後來,日本鬼子學乖了,一旦我姑奶奶取下肩膀上的輕機關槍還沒扣動板機時,他們就趴到地上了。

要擱往常,日本鬼子早就會架起小鋼炮對我姑奶奶他們狂轟濫炸了。

這次之所以沒對我姑奶奶他們發射小鋼炮,完全是一個日本軍官發下話來,他要活捉我姑奶奶,他要看看這個中國女人是不是鋼筋鐵骨,他恨透了我姑奶奶。

因此,我姑奶奶不僅這次參加戰鬥時在戰場上毫髮無損,而且她還打死了不少日本鬼子。

要是別的德國鬼子遇到蘇聯紅軍這麼打時,他們早已就會止步不前了。

但他們不是智商很高的德國人,他們是豬狗不如的日本鬼子,甭看他們平素趾高氣揚,其實到了戰場上,他們的腦子就好像進漿糊了,腦子相當地不好使,要不怎麼人們都說日本人是「一根筋」呢,從這裡就可以管窺見豹。

日本鬼子就這樣緊緊咬住我姑奶奶他們不放,我姑奶奶帶著部隊在前邊走,他們在後邊緊緊地追趕著。我姑奶奶在心裡邊說,小日本鬼子,你追吧,到時候要你們好看!

就這樣,日本鬼子像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的黃鼠狼一樣,他們鑽進了我姑奶奶預先給他們布置好的圈套中,他們跑到了兩邊高山夾峙的山谷中,成了甕中之鱉。

日本鬼子進入到我中華兒女早就布置好的伏擊圈裡後,我英勇善戰的中華兒女怎麼可能讓他們輕易地跑掉。

當我姑奶奶帶領著部隊從一邊山上的山坡小路上走進一片山林中時,我八路軍的首長高喊一聲:「此時不打,更待何時!打他狗日的日本鬼子!」

一時間,炮火連天,槍聲大作,日本鬼子被打得像沒頭的蒼蠅似地暈頭轉向。

日本軍官大呼支那人狡猾狡猾的,他氣得高舉戰刀喊道:「假積極!」

他說的假積極,我姑奶奶壓根兒就沒聽懂,大概他是指揮他們的小鋼炮向我八路軍發射炮彈。

我姑奶奶根本不要聽得懂他講的是什麼鬼話,面對著臨死還要負隅頑抗的日本鬼子,國恨家仇一齊湧上了她的心頭,我姑奶奶從腰間拔出一枝手槍,向日本鬼子開槍射擊。

那個狂妄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軍官被我姑奶奶當場擊斃。八路軍將士高聲歡呼,他們向日本鬼子開槍射擊,敵人不投降,就讓他們滅亡。

隔不多會兒,八路軍司號員吹響了衝鋒軍號。軍號吹響,回聲嘹亮。我英勇的中華兒女向敵人發起了衝鋒,他們像泰山壓頂似地向敵人碾壓過去。

我姑奶奶和我姑爺爺衝在最前邊,他們邊衝鋒邊向敵人射出復仇的子彈。讓子彈飛,讓子彈飛,飛向敵人的胸膛。

兩天後,日本國內的報紙上刊載了一則新聞報導,題目是《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中》,日本天皇還貓哭老鼠似地擠出幾滴鱷魚的眼淚,舉國上下降半旗哀悼隕落的名將之花。

我姑奶奶站在山上手舉手槍的形象也永遠鐫刻在我中華兒女的心坎上,我姑奶奶的軍帽壓不住她那一頭秀髮在山風中飄拂著,飄拂著。

我姑奶奶英姿颯爽地站在我們祖國的太行山上,她對日本鬼子投以蔑視的眼光。我姑奶奶就是這樣一位了不起的抗日女英雄。

相關焦點

  • 我的姑奶奶是志願軍
    她叫牟甲鶯,小名叫慧珠,是我父親的堂姐,我的姑奶奶。準確地說,我應該叫她姑媽,但玉林這個地方,歷來看重長幼尊卑的秩序,習慣把原輩分再往上提一下,於是她成了我的姑奶奶。一、 當兵1951年4月,慧珠在玉林四中(現今玉林三中)讀書。
  • 散文:我的姑奶奶們
    而我今天特地寫一篇文字來記念我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姑奶奶們,也只是深夜裡無眠的結果。我記事的時候,我有兩位姑奶奶,其實我不應只有兩位姑奶奶,只是其他的姑奶奶們都死了,只剩下二姑奶奶和三姑奶奶兩位姑奶奶了。這兩位姑奶奶都住在烏丹街裡。有住在烏丹街裡的姑奶奶,也並不使得我有多榮耀,姑奶奶們離我太遠了。
  • 短篇小說:《姑奶奶傳》九 姑奶奶用手杈了我的腳
    姑奶奶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她不能眼看著讓兩個兒子妻離子散,現在看來只有她走,才能保全兩個家庭。於是姑奶奶請來當隊長的遠房侄子,央求給她找一間房子 ,她要單獨去住,侄子扭不過她,就和姑奶奶的兩個兒子調節,暫時讓姑奶奶住在廢棄的麥場房裡,吃喝拉撒,兩個兒子輪換伺候。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兒子還算守信,能夠按時送飯,接屎接尿,但時間一長,送了上頓,忘了下頓,姑奶奶也就飢一頓飽一頓。
  • 我的老姑奶奶 百姓故事
    母親與姑奶奶抓著彼此的手,我仍記得老姑奶奶說:看著幾個娃兒一個個都長大了,現在卻又都走啦,那麼遠的地方,以後再見你們就難了!老姑奶奶邊說邊用袖角拭眼,母親也跟著擦淚。我和兩個弟弟還對遙遠的地方憧憬著,恨不得早日到那兒,對故土,還不懂得什麼是依戀,根本不理解,離別對老人來說就是永別的悲傷。這一走真的是若干年,直到老姑奶奶去世也沒回過。
  • 姑奶奶一生未嫁還總深夜跳舞,鄰居說的閒話讓我發現她秘密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十封 | 禁止轉載1「姑奶奶,您好了沒有啊?」小草對著屋子裡叫,「村頭道場的文藝活動都開始半天啦!」旁邊的小夥伴滿滿拽了拽手裡的狗尾巴草,一臉焦急,「小草,你姑奶奶咋這麼麻煩?要不然,咱不等她了吧?」「哎呀!誰願意等她啊!可我媽說了,道場人多現在天又黑,不許我一個人出去!」
  • 短篇小說:《姑奶奶傳》十三 姑奶奶一肚子的苦水
    自從在姑爺與姑奶奶的婚禮上一別,姑奶奶再也沒有聽到她舅舅的下落,剛結婚的時候,姑爺也去找過幾回,都說姑奶奶的舅舅賣了館子走了,誰也不知道到哪去了。姑奶奶經不住的淚水奪眶而出,此時她已泣不成聲。 縣長理解姑奶奶的苦衷,再沒說什麼,只是將姑奶奶顫抖的手越抓越緊。等姑奶奶平靜下來,縣長告訴姑奶奶。
  • 鄉村紀事:我是過早失去媽媽的孩子,姑奶奶卻給了我母愛般的溫暖
    她老人家找了個很遠的婆家,回趟娘家可不容易,於是我天天盼著姑奶奶走娘家,一旦她來了,就高興得不知道怎麼好了,心裡暖暖的,如同遇到了大喜事,走起路來連蹦帶跳,到處與小朋友們顯擺著說:「俺姑奶奶來了,俺姑奶奶來了!」惟恐人家不知道似的。
  • 與洋人鬥志鬥勇,我只服七姑奶奶,女中豪傑的代表!
    說起七姑奶奶,我相信十個沒有一個人懂,七姑奶奶,清朝時期人物,性格豪爽,頗有江湖之風,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從不墨跡,是漕幫後起之秀掌舵人尤五的妹妹。接下來帶大家看一下七姑奶奶是如何和洋人代表周六鬥智鬥勇的。
  • 我花30萬彩禮娶你回來,不是讓你當姑奶奶的
    兩年前,我回老家相親的時候已經快28了,這個年紀在我們家鄉可是地地道道的大齡青年了。我22歲離家去廣州打工,這幾年一直忙著掙錢,把自己的終身大事給耽誤了。我爸媽急得不行,硬是催我回家相親,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認識我老婆的。
  • 短篇小說:《姑奶奶傳》十四 姑奶奶進京比劉姥姥進大觀園還可笑
    也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六個人將姑奶奶的一斤國酒,夥伴和我提的六斤酒,都一掃而光,喝得還沒有盡興,為了不影響姑奶奶休息,交過夜後,大家都回家了。臨走我將身上帶的兩百元錢給姑奶奶,並告訴姑奶奶,我可能沒有時間回來為她送行,這兩百元錢,到北京以後可以買些吃的,姑奶奶不要,並說吃喝都由她舅舅負責,我還是將錢留給了姑奶奶。
  • 久別重逢糙漢文《他的小姑奶奶》,把她當成小姑奶奶來寵,過癮!
    《他的小姑奶奶》作者:四月豆主角:陸遠 & 遲隱久別重逢的糙漢文,男女主從小認識,男主不是霸總,身份普通,曾經因為出過事,逃跑了五年,怕連累女主,也有些自卑,自嘲自己是個小混混,後來成了工地的大哥大
  • 短篇小說:《姑奶奶傳》十七姑奶奶成了圃雀者
    姑奶奶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了她的麥草場,大人們坐在一塊嘮嗑做針線,孩子們無拘無束盡情的玩耍,只是缺少了城市裡五顏六色的燈光,每個人都是那樣的循規蹈矩,可眼前廣場上有許多讓她看著不習慣,媳婦們穿著不整,光著膀子,在公婆面前晃來晃去,有損傳統,也不雅觀。
  • 一條信息,讓我想起了四姑奶奶:跟您說說,您走後這些年的變化
    今天打開抖音看到有人給我發信息,一看原來是我的一個姑姑(爸爸的表妹),上一次見她還是2年前春節的時候她來我家給爺爺奶奶拜年。姑姑的兒子今年都20歲了,翻看她的視頻,不禁感嘆時光流逝太快,姑奶奶也走了20年了,看著視頻裡您的那張照片,禁不住流下眼淚,如果您還健在,那該多好啊!
  • 花了五十幾萬給兒子娶回一個姑奶奶,還有比我命更苦的嗎?
    可是女方家光是彩禮就要二十萬,我一聽就有點懵,我們剛花了二十幾萬在城裡給他們交了首付買了房,又加上前幾個月的裝修,一共花了三十好幾萬了,兒子才工作兩年根本沒攢下多少錢,這是要把我們老兩口掏空了呀。看著女方父母也像是知書達理的人,怎麼一談到彩禮就跟賣女兒似的,架不住兒子的堅持,鐵了心要娶她我們也沒辦法,我和老伴又東拼西湊給湊了二十萬。本以為這下能順利結婚了,沒想婚禮前夕,兒媳又出么蛾子了,她對我們訂的酒店不滿意,嫌檔次太低。當初我們說讓他們自己去定,他們說太忙了沒時間。這下倒好,距離婚禮就還有幾天了硬要換酒店,全家人又是一番折騰,這婚禮籌備的我和老伴是身心疲憊。
  • 什麼樣的花才配得上乘風破浪的姐姐「姑奶奶們」?
    這個節目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網友又名《興風作浪的姑奶奶》)。這群「姐姐」,就是30位出道多年的90前女藝人。都說女人如花,不僅說的是外貌似花般美麗,更有著如花般的品性。那麼這麼一個個風格鮮明的「姐姐」們各自都像什麼花呢?張含韻張含韻,當年憑藉了一首《酸酸甜甜的我》火遍大江南北,甜美可愛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 「姑奶奶」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某女士與人爭吵時,一手叉腰道:「要知道姑奶奶可不是好惹的,看你能把我怎麼樣?」那麼,「姑奶奶」的稱謂到底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為什麼又「不好惹」呢?  早在清朝時期,北京城裡流行著這樣一條諺語:「雞不啼,狗不咬,十八的姑娘滿街跑」。當時,京城八旗人家把沒有許配出嫁的姑娘看得十分尊貴,無論父母兄嫂,都尊稱其一聲「姑奶奶」。
  • 【浪漫在我家】和姑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
    作者:寶寶知道 沐風媽我和老公有自己的房子之前,一直和姑奶奶生活了兩年。姑奶奶今年76歲了,可是整個人的狀態很好。不像70多歲的人。神採奕奕的。走路幹活特帶勁。姑奶奶是一個很有才的人,可以說是琴棋書畫樣樣行。出口就是詩詞歌賦。
  • 《安家》裡的太表姑奶奶氣「死」我了:雪中送炭換來恩將仇報
    龔先生公司資金周轉困難,急需賣掉祖宅龔家花園,卻遇上太表姑奶奶一家七口的阻攔。太表姑奶奶是龔家的一門遠親。因太表姑奶奶男人病故,哭著跑來龔家花園找工作,龔家太爺爺心善,覺得她可憐,就在院子裡搭了一間小平房讓他們暫時落腳。
  • 《安家》太表姑奶奶,原來還演過這些大片
    這一家奇葩親戚讓觀眾們恨得牙痒痒,其中太表姑奶奶尤其招恨,你看她劇中表現:龔先生去找太表姑奶奶談判,她被兒孫扶著坐在藤椅上,未說話先開口笑了三聲,一手搖著蒲扇,一手指著龔先生,嘴裡喊著小重孫子,可話語中一絲舊情都不念。
  • 寵文:皇上跪在冷宮外乾嚎「姑奶奶,讓我看一看小公主」侍衛笑瘋
    我是花與時光,十年書齡小仙女,每天為大家推薦精美小說,喜歡看小說,關注我就夠了。有人喜歡高糖的甜寵文,但是有的人就喜歡看虐文,會覺得虐文更能讓感情深入發揮,本期整理了寵文:皇上跪在冷宮外乾嚎「姑奶奶,讓我看一看小公主」侍衛笑瘋,精彩不斷,趕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