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工人到底包括哪些人?他們的現狀如何

2021-01-11 水流雲在草青青

文/水流雲在草青青

下崗工人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現在大多數場合,除開玩笑之外,人們口中提到的下崗工人,大多指狹義的類型,即國企正式編制被下崗人員,而不是泛指失業人員。

1、廣義的下崗工人

泛指丟了工作的工人,是失業者的代名詞。廣義的下崗工人可以是任何單位,任何崗位,任何年齡的勞動者。不管是事業單位,機關單位,國企,外企,合資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也不論你是哪個層級的員工。這類下崗人員,可以是被動離職,也可以是自己主動離職。

2、狹義的下崗工人

屬於專有名詞,大多指90年代初改革開放初期,國企改制裁員時,有正式編制的人員被動解除勞動關係,丟掉鐵飯碗,被推向社會,自生自滅的人。這些人大多是工人,個別是幹部。

下崗時,大多數地區一般會籤訂下崗協議,解除勞動關係,按工齡給予補償金。有的還會給交兩三年的社保,或給予一定期限的社保補助,發放失業金。但各地,各行業,各單位執行的尺度不統一。

其中工齡補償金,也叫買斷工齡錢,也叫身份置換金,差別還是挺大的。早期下崗的,少的,工齡每滿一年才給一兩百元,多的每滿一年能領幾千塊錢。

補償的標準分地區,看行業,看崗位。大體的趨勢是,下崗的時間越晚,工齡的補償金越高。經濟效益好的單位補償金高些,而虧損不倒閉企業的下崗職工則比較倒黴。

下崗早的職工覺得都太不公平,當下生活又很困難,於是不斷找主管領導,討要說法。後來,大多數地區又給補了一些,但無論如何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下崗職工已被推向社會後,就成了沒娘的孩子,併入了靈活就業人員,只能自力更生。

3、國企下崗人員現狀

國企下崗人員下崗後,只有少數人實現了再次穩定就業或創業。大多數人都屬於就業老大難,年齡大了,文化水平低,技術水平低,工作不穩定,或很難就業,所以大多生活比較艱難。有些下崗人員屬於夫妻雙雙下崗,就更難。

他們一般都在為生存問題奔波,其中,有些人自己交不起社保,不得不斷繳,社保繳費年限不夠,退休後拿不到養老金,無法享受退休職工醫保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保障和足夠的安全感。

各地政府為下崗職工出臺了一定的優惠和幫扶措施,但距離下崗人員的真正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下崗人員是當年國企改制的犧牲品,希望能多出臺一些對他們的補償或救助措施。

改革開放後,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政府越來越關注民生和困難群眾。2020年是脫貧攻堅年,不應該忘了當年的下崗職工。他們的青春熱血和汗水已經獻給了國家的建設,下崗後受了這麼多年的苦,晚年應該獲得一定的社會回報。

相關焦點

  • 當年國企下崗買斷的工人,他們是怎麼生活的,現狀如何?
    當年國企下崗買斷的人,如今都在幹什麼呢?過得怎麼樣?可以這麼說,當年國企下崗買斷的人,現在是生活最艱苦的那部分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掙扎在社會最底層。當年這批人下崗買斷的時候基本是40來歲,在國企混的時間長了,其實基本也就廢了,下崗買斷之後,又無一技之長,只能是去做一些零工,來勉強維持生活,有的甚至非常可憐,連基本生存都快成問題了。
  • 什麼是下崗工人?
    下崗工人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現在大多數場合,除開玩笑之外,人們口中提到的下崗工人,大多指狹義的類型,即國企正式編制被下崗人員。1、廣義的下崗工人泛指丟了工作的工人。可以是任何單位,任何崗位,任何年齡的勞動者。
  • 誰還記得那些下崗工人?
    下崗工人對於年輕人來說沒有一點概念,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但對於我們這些老人卻是深有感觸,經歷過的人可以說是刻骨銘心。曾有這麼個故事,流傳甚廣,說的是東北某省礦區夫妻都下崗了,生活十分拮据,有一天尚未成年的兒子對父親說:爸,很久沒有吃肉了,我想吃肉。
  • 當年的下崗工人,下崗的時候,都領取了多少補償?
    近段時間,寫了關於下崗工人的一些文章,讓很多下崗工人想起了剛下崗時的不容易。但是在評論區很多網友留言,說出了自己當初下崗的時候自己領取的補償,今天就挑幾個典型,與大家分享一下,當初下崗的時候,下崗工人都領取了多少補償金。
  • 當初的下崗工人,下崗時為什麼會選擇「沉默」
    下崗工人是90年代的一個特殊群體,各地區的叫法也各有差異。初期的時候不叫下崗,有的地方叫「停薪留職」,有的地方叫「廠內待業」,還有些地區叫「放長假」「兩不找」等等。但是總體的意義就是當初為了順應社會的發展,很多國有企業改制,國企正式員工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係(俗稱買斷工齡)轉為靈活就業的人員,如今叫下崗工人。
  • 新一輪下崗潮來了,那些經歷下崗的國企工人都如何了?
    我國大面積下崗從90年代至今,應該算得上兩次,第一次是90年代,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一大批國有企業因為不適應社會發展,故而進行改制,所以很多國有工廠大批量裁員,大批量工人下崗
  • 曲婉婷母親涉貪汙3.5億、害死下崗工人:東北人下崗是活該嗎?
    不論那些略顯驚悚的故事是確實發生過還是被後人演繹出的,當時東北下崗工人的痛苦是真真實實的。東北人吳玲(化名)的爸媽就是在下崗潮中「光榮下崗」的一員,雖然不至於窘迫到出賣身體或者自殺,但吳玲回憶起那段時間依舊覺得艱難。作為孩子,吳玲首先想到的就是壓抑的氣氛。
  • 當初的下崗工人,現在有多少存款?
    下崗工人的存款,大多數基本為零。除了那些當初下崗後,做生意成功的人,會有一定的存款,如果下崗後一直處於打零工的狀態,現在的存款有50000元都是一大關,為什麼這麼說,看看他們的經歷你就知道了。剛下崗的時候,孩子還小,但是社會的經濟發展也不是很好,收入比較低,雖然有一些存款,但是也要留有不時之需。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貨幣也在不斷貶值,存款一般都用於子女結婚或者上大學,這兩件大事基本上掏空了所有下崗工人的積蓄。孩子讀完了大學或者結完婚,經濟已經獨立了。
  • 下崗工人如何再創業賺錢?薦15個賺錢金點子
    下崗工人如何再創業賺錢?工人下崗應該如何尋找致富項目呢?下崗工人生活壓力更大,更需要創業來維持生活,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15個適合下崗職工再創業的賺錢金點子!     下崗工人如何再創業?    下崗工人如何再創業?寵物標本製作店     為了滿足那些想把寵物長久留在身邊的人的願望,成都一位女孩開設了一家專門製作寵物標本的工作室。這個想法源自她在寵物醫院實習的那段經歷。從醫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寵物醫院實習後,她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失去寵物的主人,因為心愛的貓貓狗狗將永遠離開自己而傷心落淚。
  • 下崗工人在下崗後,國家會幫他們繳養老保險嗎?
    有人問到這樣一個問題,60、70下崗工人養老保險費的下崗後部分,國家會幫他們繳嗎?是這樣的,下崗工人在跟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係之後,原單位就不再負擔社保費用了,而是需要個人去繳納,費用也是由個人全部承擔的,國家不會幫助繳納社保的。
  • 上海百萬下崗工人「消失」 下崗已成為歷史名詞
    據不完全統計,這裡住著下崗工人2000餘人,可以說是上海市「下崗工人」的一個社會縮影。  「哄鬧」的龍茗路兩側,不少是下崗工人擺的地攤。  去年,上海市允許部分街道「擺灘」,也為許多「下崗工人」擴大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 下崗失業工人要求提前退休,該怎麼辦?
    最近,有網友提問,下崗失業工人可不可以要求提前退休,國家在這方面有什麼託底政策?對此,社保專家表示,現在不管你是不是下崗失業工人,都需要執行全國統一的退休政策,即男性達到60周歲,女職工達到50周歲,女性靈活就業人員和女幹部達到55周歲,養老保險繳費達到15年才能辦理退休。
  • 當前的下崗工人需要什麼?
    下崗工人,說白了就是失業工人,即沒有工作的工人。造成下崗工人失業的原因是企業破產,企業轉型升級,企業減員生效而被企業辭退。有的是留薪失崗,有的只給一定數額的生活費,儘管這些年對下崗職工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補助提升,但對大多數下崗職工而言必然失去了原有單位的精神風貌和經濟支撐,亊實上下崗職工的生活狀況受到一定的影響。列入社會大家庭的弱勢群體範圍,基本的生活狀況與農民不相上下,只不過農民有地,而下崗職工全憑基本生活費而維持生計,經濟處於困難狀態!
  • 下崗工人的工齡應當如何計算?
    下崗工人的這個工齡應該怎麼計算呢?很多下崗工人可能不明白,自己下崗以後還有沒有相應的工齡呢?這個問題實際上不必要過多的擔心,因為現階段下已經沒有工齡這樣的一個說法了,只要是你正常參保一年養老保險,那麼擁有一年實際的繳費年限,都可以被計算成為你的工齡,所以說下崗以後自己正常參保養老保險,對於你來說就會有相應的工齡待遇的。因為作為企業在職職工在崗期間,自己的養老保險都是由企業單位來承擔的,所以說自己無需操心,養老保險的一個交費問題。
  • 為什麼90年代的下崗工人,不能提前退休?
    90年代的下崗職工,目前的生活都不是很盡如人意,甚至大部分下崗職工,面臨著生活難的局面。對於退休而言,相信是這個群體最期盼的事情。那麼,為什麼下崗職工不能提前退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家沒有對於下崗職工這個特殊的群體,出臺制定針對性的政策。
  • 4050下崗工人持失業證或下崗證,可領取哪些補貼?有養老金嗎?
    導讀:之前發布一篇下崗工人養老問題的文章,不少朋友說生活艱難辛苦,讓小編感觸很深,其實現在的各種補貼也都挺多的,不知道你們了解多少呢?今天先來了解一下下崗證和失業證都有哪些好處以前有過買斷工齡的一段時期,那時候大批工人下崗,很多人進入社會,有的開始經商,有的開始打零工,那些技能單一的人群,只能拿著很少的工資,還需供養整個家庭的支出,生活上並不是很寬裕,其實在補助的方向上給出過很多優惠政策,不知道你都享受過哪些呢?
  • 90年代中國下崗潮,那些國企下崗工人後來都如何了?
    在90年代,中國迎來了一次全國性範圍的下崗潮,主體人群以國營企業的工人為主。在六七十年代,國營大廠是數億農民追求夢想的起點和終點,能夠成為國企職員那就是一輩子不愁吃喝了。每一個人的工資待遇也是很不錯的,比外面的普通職員要高得多。從員工的對工廠的歸屬感看,那時候的人們對工廠的認同度很高,每個人都兢兢業業,知道自己是在為整個國家做貢獻,幾乎是把廠當成自己的家。同事之間也是親如兄弟,所有人凝成一股力量朝著一個目標出發,不僅如此這還是個子承父業的職業,因此,每個員工的幸福感也很高。現在的工廠嘛!萬事朝錢看,談感情傷錢。
  • 工人下崗買斷工齡交社保,並有優惠政策,農民下崗可以參照嗎?
    工人下崗是指的90年代打破了國有企業工人的鐵飯碗,那個時候才有了工人下崗指數。工人下崗也就是城鎮戶口的人沒有了工作可幹,對於現在這種現象比較少了,也可以說不想幹工作叫做跳槽。當然,現在國有企業還比較多,也有一部分正式的工人在上港一帶,企業裁員那麼就會出現工人下崗的現象。
  • 下崗工人生活困難,2020年能不能提前退休?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下崗工人生活困難,2020年能不能提前退休?這些你一定要知道有關下崗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齡,這幾年一直備受爭議,有的人表示,應該55歲退休,也有些人表示,自己寧願少領2000元的養老金,也想提前退休。由此可見,下崗工人的當下生活十分艱難。不過這麼說可能有人還是不理解,大家生活都不容易,都是憑本事賺錢,憑什麼下崗工人就提前退休?
  • 曲婉婷她媽的案子與東北下崗工人
    其中就包括哈爾濱原種繁殖場566名職工的救命錢。 2009年時任哈爾濱市道裏區副區長的張明傑主持哈爾濱原種繁殖場改制,也不知道是怎麼運作的,566名職工什麼補償沒得到就被掃地出門了。有媒體報導,張明傑違規挪用了1100多萬的員工安置費,直接導致566名員工下崗,沒有收入,沒有安置費,也沒有三險一金,更沒有任何的醫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