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已兩月 一篇文章最高入23萬

2020-12-14 網易新聞

記者:許戀戀

今年1月,微信公眾號啟動付費灰度測試,讓內容付費領域再生變局。

在圖文時代,微信和知乎是產生高質量內容最重要的平臺,創作者積累了大量的粉絲運營資源。2020年,知乎加速商業化的步伐,微信則在內容付費這件上越來越認真。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微信官方獨家了解到,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已超兩個月,超過14000個公眾號開通了付費閱讀,最高的一篇文章收入23萬元。

從行業來看,內容付費前幾年已經有過風口,同時入局者眾多。為何此時選擇進入內容付費賽道?微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付費為創作者帶來回報,同時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如果這個正循環是對的 ,那麼這個趨勢會一直存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一篇文章賺23萬但掉粉難以避免

微信開通付費之前,創作者的變現方式主要是私域流量吸引的廣告以及用戶打賞。付費開通之後的2個月裡,不少人吃到了第一波紅利,目前收入最高的文章定價25元,收入23萬元。

不過對於已經習慣多年免費閱讀公眾號文章的用戶來說,付費這件事在帶來收益的同時,創作者也需要面對掉粉的難題。

「我第一次開通付費,就跑了400多人。」某小說公眾號作者劉東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剛開通公眾號付費的時候,掉粉比較嚴重,但後麵粉絲流失率不高。劉東表示,開通之後,讀者支持和反對的都有,反對者說價格比網站還貴,支持者則說付費可以看過癮。根據劉東的統計,付費率佔閱讀點擊量50%左右。

2014年開通公眾號寫科普的兒科學博士黃志恆也從這次付費開通潮裡收穫頗豐,黃志恆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許多人喜歡看科普,但是現在科普文章鋪天蓋地,高質量的科普鳳毛麟角,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厭煩了,沒有新鮮感。「付費會好一點,很多人願意看高質量的科普。」

目前黃志恆擁有12W+粉絲,作為一名垂直領域的作者,他只有在寫出得意之作時才會收費。比如最近的一篇收費文章,他描寫了一個臨床典型案例,一個小孩嘔吐,去看消化科,最後才發現小孩是遺傳代謝性疾病。這篇文章付費人數1000+,黃志恆坦言,付費率不高,很多人還沒養成付費習慣,很多人看到開頭後就想看結果,還打電話問他這個小孩怎麼樣了。

即便是硬科普,掉粉也不可避免。黃志恆坦言每篇掉粉大概掉四五十個,但漲粉抵消了這部分掉粉。另一位創作者則告訴每經記者,在設置付費點的時候要注意,需要引發人們的閱讀欲。

在微信平臺,並非你有粉絲,就能夠申請付費,目前付費功能僅對部分符合條件的訂閱號進行灰度測試,不開放申請。微信相關負責人告訴每經記者,灰度的範圍在持續擴大。不過灰度期間,微信也面臨了不少難題,其中尤以支付問題較多。「在最開始灰度測試的時候,頻繁有用戶反饋各種支付失敗,而這種反饋往往又直接反饋給了作者,作者的解釋成本很高。」該負責人表示,這段時間技術人員也在不斷完善和調整功能,這些問題都將被陸續被解決。

微信能否創造新一輪紅利?

2020年並非內容付費風口。

2016年,內容付費已經火爆過一輪了。當年,知乎live上線,羅振宇的得到、喜馬拉雅FM的知識付費節目以及豆瓣時間等,扎堆湧現。

一個可以作證的數據是,在知識付費細分的媒體及閱讀領域,2017年總共完成210筆融資,較2016年減少了44筆,但總融資規模達到96.27億元,同比增長7%,顯示出單筆融資額的上升。2018年,95筆知識付費融資共計取得36.58億元,單筆融資額與上年度比有所收窄,也反映出目前知識付費領域頭部集聚效應尤為突出。

如今的內容付費賽道,已經洗去鉛華,進入了一個冷靜的成熟期。更為重要的是,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B站等視頻平臺的入局也加劇了行業競爭。

如果從行業整體來看,微信訂閱號做付費閱讀,態度謹慎得近乎保守了。上述微信負責人告訴記者,微信希望生產優質內容的創作者通過付費功能獲得更好的回報,「但從過程到結果是否是符合我們的預期,需要一定的節奏把握,這裡也包括運營上的規範、用戶接受程度和行動支付習慣、作者的選擇等。」

一位行業人士分析稱,如果說知乎的商業化更多出於生存的考慮,那麼微信的商業化則沒有那麼多外在負擔。微信公眾號運營多年,私域流量的重要性對創作者來說不言而喻。

但是對於已經習慣免費閱讀公眾號文章的用戶來說,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必然需要時間。內容付費,平臺和創作者是互利的,創作者通過平臺獲取收入,平臺予以抽成是通用模式。

現階段,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不參與公眾號分成,但有分析認為,未來的模式裡,平臺分成也不可或缺,目前只是微信在探尋微信公眾號新的盈利模式。

據了解,2020年微信在內容付費上會有更多動作。對於創作者來說,如何頂住掉粉的壓力,用內容變現,則是他們需要思考的命題。從目前灰度測試的初步結果來看,要想利用寫文章掙錢,可以,但這件事並非那麼容易,只有足夠優質,才能拿到真金白銀。

(應採訪對象要求,劉東為化名)

(原標題: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已兩個月 一篇文章最高收入23萬元)

(責任編輯:喬俊婧_NBJ11279)

相關焦點

  •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文章付費閱讀功能:平臺暫不抽成
    微信挺進知識付費領域,測試付費閱讀功能。1月15日,騰訊微信團隊宣布,微信正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 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1月15日消息,記者從騰訊方面了解到,微信團隊方面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據介紹,訂閱號付費內容支持iOS端與安卓端用戶購買,iOS端通過蘋果IAP支付,安卓用戶則通過微信支付進行付費。
  •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功能,符合這三個條件才能開
    繼微信公開課張小龍預告「短內容」之後,訂閱號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36氪獲悉,微信公眾平臺正在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功能,已有部分訂閱號受到邀請。騰訊微信團隊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 微信訂閱號灰度測試付費圖文功能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1月15日消息,今日,有網友反映,微信訂閱號正在灰度測試付費圖文功能,已經有部分用戶收到測試邀請。此外,用戶支付的金額有一定的結算帳期和渠道抽成(支付渠道不同,帳期和抽成不同),微信公眾平臺後續亦可能收取技術服務費,具體以後續公告和付費功能頁面信息為準。據悉,申請該功能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公眾號已註冊超過3個月;近3個月內無嚴重違規記錄;已發表至少3篇原創文章。
  • 「鈦晨報」微信正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功能;故宮6688元年夜飯全部...
    【鈦媒體綜合】騰訊微信團隊今日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用戶可以通過訂閱號列表右上角「…」進入「我的付費內容」, 查看自己曾經付費過的訂閱號和對應的付費內容。
  • 看訂閱號文章要收費?微信將迎來重大更新!
    1月15日,騰訊微信團隊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消息已衝上微博熱搜▼據介紹,訂閱號付費內容支持iOS端與安卓端用戶購買,iOS端通過蘋果IAP支付,安卓用戶則通過微信支付進行付費。
  • 早報|「馬雲福字」上熱搜;微信測試訂閱號付費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功能微信公眾平臺正在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功能,已有部分訂閱號受到邀請。騰訊微信團隊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註冊超過3個月、近3個月內無嚴重違規記錄、已發表至少3篇原創文章的訂閱號可以開通付費功能。目前運營者可在 1~208 元裡的 35 個價格檔位選擇合適定價,暫時不支持運營者自定義價格。
  • 為吸引更多優質內容創作者,微信公眾號再度測試付費閱讀功能
    記者 | 陸柯言1月15日,微信團隊宣布,微信訂閱號付費能力開始進行灰度測試。微信方面稱,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據悉,目前訂閱號付費內容支持iOS端與安卓端用戶購買,iOS端通過蘋果IAP(In App Purchase)支付,安卓用戶則可通過微信支付進行付費。微信規定,付費圖文必須為原創文章,暫不支持轉載、打賞和插入廣告。
  • 【招商策略】微信測試訂閱號付費,關注知識付費產業鏈 ——科技...
    1月15日騰訊團隊表示目前微信正在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功能,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蟄伏三年之久的公眾號付費功能終於落地。微信稱此舉是為了給優質的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多能力,創造更多收益。近年來,中國移動閱讀的市場規模穩步上升,知識付費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成為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我們認為,知識付費產業鏈發展將進一步提速,建議關注知識付費產業鏈。
  • 一篇文章收入近萬,數千人付費,微信付費閱讀如何養活網文作者?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松露,36氪經授權發布。 1萬字,這是老魚給自己一天的碼字工作定下的目標。 新書《小鎮青年的逆襲》連載在老魚的個人公眾號「釣人的魚本尊」上,目前已更新了9章。
  • 微信重大更新!訂閱號推送排序要被打亂了?
    這段時間,微信官方新功能灰度測試,真有點頻繁啊。感覺要搞大事的樣子。01首先,公眾號最新推出灰度測試的 「專輯" 新功能,只有開通了原創功能的公眾號才能申請開通。03再接著,另一個灰度更新測試,最近也是大家都在討論。就是訂閱號推文的智能排序。現在訂閱號推文在你瀏覽時,都是按推送時間先後排序的,對吧?
  • 音頻、小說、賣課,微信付費閱讀有哪些「錢景」?
    2、目前付費功能只面向個人訂閱號,不支持媒體和政府、企業帳號。3、付費圖文必須為原創,不支持插入廣告、轉載或讚賞。4、未付費只能看到其它讀者留言,付費後才能留言。5、灰度測試期間,安卓端收入全部結算給作者,IOS端蘋果公司會抽取一定費用。6、付費價格暫不支持自定義,可以在1- 208 元裡的 35 個價格檔位選擇。
  • 微信改良時間軸,排序被打亂的訂閱號信息流會更「香」嗎?
    不少同行反饋,微信正在對訂閱號消息列表進行閱讀效率優化方面的灰度測試,從被內測到的情況來看,微信「訂閱號消息」的消息排序被打亂,訂閱號推送不再按照時間線排序。這一情況最早在去年就有用戶發現,如今更多用戶被灰度到了。很多人在討論,微信可能是怎麼考慮的?微信訂閱號時間線打亂對運營者會有哪些影響?用戶怎麼看待這一變化?
  • 短內容、付費閱讀接踵而來,微信還有怎樣的可能?
    一、內測的付費功能,進擊的內容生態目前,「付費閱讀」處於「灰測」階段,滿足以下條件的訂閱號有可能被灰測到:註冊超過3個月;近3個月內無嚴重違規記錄;已發表至少3篇原創文章。雖然門檻不高,但想要被灰度測試到,可要看運氣了!
  • 微信打破訂閱號消息按時間排序 根據用戶喜好等進行優化
    近日有不少用戶發現,微信訂閱號消息列表出現了亂序,或者是3小時前的文章出現在15分鐘前的文章之前,甚至是昨天更新的文章排在了今天發布的文章之前。信息流時間序被打破,意味著微信正在將推薦機制引入公眾號生態。
  • 熱評|微信訂閱號「亂序」應尊重用戶選擇
    最近,有不少網友發現,微信訂閱號消息列表出現了亂序,比如兩個12小時前的推送裡,夾雜了兩條分別為3分鐘前、2分鐘前的推送。微信團隊表示正對訂閱號消息列表進行「閱讀效率優化」的灰度測試。儘管新媒體行業內對這一改動爭議頗多,不少從業者更是對「亂序」是否會降低流量這一問題深感焦慮;許多用戶也感覺亂序的文章量太大了,哪裡都是亂序的,我一度都有點視覺錯亂,幾次看到3天前的,還以為後面的我都看了,哪知道後面還有很多新的。然而,這並沒有動搖微信繼續推動這一改版的決心,目前這一灰度測試已經基本上全面覆蓋到每個微信用戶。
  • 微信回應訂閱號「亂序」背後邏輯,能緩解新媒體人的流量焦慮嗎?
    微信訂閱號消息時間軸被打亂,是這兩個月新媒體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今年4月份以來,很多用戶發現訂閱號消息不再按時間順序排列,微信團隊表示正對訂閱號消息列表進行「閱讀效率優化」的灰度測試。儘管新媒體行業內對這一改動爭議頗多,不少從業者更是對「亂序」是否會降低流量這一問題深感焦慮,但並沒有動搖微信繼續推動這一改版的決心,目前這一灰度測試已經基本上全面覆蓋到每個微信用戶。很多人感到疑惑,究竟為什麼微信要「打亂」訂閱號消息排序?以及新媒體人需要如何應對?
  • 微信訂閱號要大變:放棄按時間排序
    隨著微信公眾號訂閱數量的增加,用戶接收到的推送也越來越多,閱讀選擇成本大大增加。近日,有微信用戶反映稱,微信訂閱號的消息列表悄然改變了,不再是按時間順序顯示,會出現8小時前推送的文章出現在6小時前推送的文章前面的情況。
  • 微信又改版!這9大新動作,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
    6 月 9 日,知名自媒體人王左中右也發表了一篇名為《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更新了》的文章。他在置頂留言中透露,微信的同學告訴他,在看和星標不會提高權重,但常讀會。微信「推薦公眾號」上線此前,已經有用戶反映,訂閱號上線了「推薦公眾號」的功能,但是應該是灰度測試,範圍並不大。
  • 王者榮耀灰度測試區是什麼意思 灰度測試區介紹
    王者榮耀灰度測試區是什麼意思?王者榮耀灰度測試區是哪個區?最近官方出了關於迅遊加速的收費公告,其中有關於灰度測試區的玩家可以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