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戀戀
今年1月,微信公眾號啟動付費灰度測試,讓內容付費領域再生變局。
在圖文時代,微信和知乎是產生高質量內容最重要的平臺,創作者積累了大量的粉絲運營資源。2020年,知乎加速商業化的步伐,微信則在內容付費這件上越來越認真。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微信官方獨家了解到,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已超兩個月,超過14000個公眾號開通了付費閱讀,最高的一篇文章收入23萬元。
從行業來看,內容付費前幾年已經有過風口,同時入局者眾多。為何此時選擇進入內容付費賽道?微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付費為創作者帶來回報,同時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如果這個正循環是對的 ,那麼這個趨勢會一直存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一篇文章賺23萬但掉粉難以避免
微信開通付費之前,創作者的變現方式主要是私域流量吸引的廣告以及用戶打賞。付費開通之後的2個月裡,不少人吃到了第一波紅利,目前收入最高的文章定價25元,收入23萬元。
不過對於已經習慣多年免費閱讀公眾號文章的用戶來說,付費這件事在帶來收益的同時,創作者也需要面對掉粉的難題。
「我第一次開通付費,就跑了400多人。」某小說公眾號作者劉東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剛開通公眾號付費的時候,掉粉比較嚴重,但後麵粉絲流失率不高。劉東表示,開通之後,讀者支持和反對的都有,反對者說價格比網站還貴,支持者則說付費可以看過癮。根據劉東的統計,付費率佔閱讀點擊量50%左右。
2014年開通公眾號寫科普的兒科學博士黃志恆也從這次付費開通潮裡收穫頗豐,黃志恆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許多人喜歡看科普,但是現在科普文章鋪天蓋地,高質量的科普鳳毛麟角,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厭煩了,沒有新鮮感。「付費會好一點,很多人願意看高質量的科普。」
目前黃志恆擁有12W+粉絲,作為一名垂直領域的作者,他只有在寫出得意之作時才會收費。比如最近的一篇收費文章,他描寫了一個臨床典型案例,一個小孩嘔吐,去看消化科,最後才發現小孩是遺傳代謝性疾病。這篇文章付費人數1000+,黃志恆坦言,付費率不高,很多人還沒養成付費習慣,很多人看到開頭後就想看結果,還打電話問他這個小孩怎麼樣了。
即便是硬科普,掉粉也不可避免。黃志恆坦言每篇掉粉大概掉四五十個,但漲粉抵消了這部分掉粉。另一位創作者則告訴每經記者,在設置付費點的時候要注意,需要引發人們的閱讀欲。
在微信平臺,並非你有粉絲,就能夠申請付費,目前付費功能僅對部分符合條件的訂閱號進行灰度測試,不開放申請。微信相關負責人告訴每經記者,灰度的範圍在持續擴大。不過灰度期間,微信也面臨了不少難題,其中尤以支付問題較多。「在最開始灰度測試的時候,頻繁有用戶反饋各種支付失敗,而這種反饋往往又直接反饋給了作者,作者的解釋成本很高。」該負責人表示,這段時間技術人員也在不斷完善和調整功能,這些問題都將被陸續被解決。
微信能否創造新一輪紅利?
2020年並非內容付費風口。
2016年,內容付費已經火爆過一輪了。當年,知乎live上線,羅振宇的得到、喜馬拉雅FM的知識付費節目以及豆瓣時間等,扎堆湧現。
一個可以作證的數據是,在知識付費細分的媒體及閱讀領域,2017年總共完成210筆融資,較2016年減少了44筆,但總融資規模達到96.27億元,同比增長7%,顯示出單筆融資額的上升。2018年,95筆知識付費融資共計取得36.58億元,單筆融資額與上年度比有所收窄,也反映出目前知識付費領域頭部集聚效應尤為突出。
如今的內容付費賽道,已經洗去鉛華,進入了一個冷靜的成熟期。更為重要的是,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B站等視頻平臺的入局也加劇了行業競爭。
如果從行業整體來看,微信訂閱號做付費閱讀,態度謹慎得近乎保守了。上述微信負責人告訴記者,微信希望生產優質內容的創作者通過付費功能獲得更好的回報,「但從過程到結果是否是符合我們的預期,需要一定的節奏把握,這裡也包括運營上的規範、用戶接受程度和行動支付習慣、作者的選擇等。」
一位行業人士分析稱,如果說知乎的商業化更多出於生存的考慮,那麼微信的商業化則沒有那麼多外在負擔。微信公眾號運營多年,私域流量的重要性對創作者來說不言而喻。
但是對於已經習慣免費閱讀公眾號文章的用戶來說,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必然需要時間。內容付費,平臺和創作者是互利的,創作者通過平臺獲取收入,平臺予以抽成是通用模式。
現階段,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不參與公眾號分成,但有分析認為,未來的模式裡,平臺分成也不可或缺,目前只是微信在探尋微信公眾號新的盈利模式。
據了解,2020年微信在內容付費上會有更多動作。對於創作者來說,如何頂住掉粉的壓力,用內容變現,則是他們需要思考的命題。從目前灰度測試的初步結果來看,要想利用寫文章掙錢,可以,但這件事並非那麼容易,只有足夠優質,才能拿到真金白銀。
(應採訪對象要求,劉東為化名)
(原標題: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已兩個月 一篇文章最高收入23萬元)
(責任編輯:喬俊婧_NBJ1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