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收入近萬,數千人付費,微信付費閱讀如何養活網文作者?

2020-12-19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松露,36氪經授權發布。

1萬字,這是老魚給自己一天的碼字工作定下的目標。

新書《小鎮青年的逆襲》連載在老魚的個人公眾號「釣人的魚本尊」上,目前已更新了9章。之所以定下1萬字的目標,是因為他想先讓讀者看到這本書,吸引讀者,然後開始付費,「1萬字是為了從字數數量和質量上彌補讀者」。

他所說的「付費」即為微信上線不久的付費功能。從3月11日開始使用付費功能到3月27日更完小說《商梯》番外,「釣人的魚本尊」用這種模式日更一篇,16篇文章下來,總收入超過5萬元。

據了解,微信付費功能灰度近3個月以來,已有2萬個公眾號開通了付費閱讀,其中近400個帳號將付費當作日常功能使用,主要領域包含財經、文學、教育、科技。目前最高收入的一篇文章,收入23.3萬。

新榜數據監測到截至3月末有6621篇付費內容被發布,其中小說連載類內容成為付費內容的幾大主要類別之一。據了解,除了上文提到老魚單篇收入五千,也有的小說作者單篇收入近萬。

在公眾號寫連載小說與其他網文網站有什麼異同?付費功能會帶來公眾號連載小說的春天嗎?我們與幾位在公號寫付費小說的創作者聊了聊。

微信付費小說1元起步,讀者是「真香」還是「棄坑」?

老魚是第二批被灰度測試微信付費功能的。3月11日,老魚更新了小說《商梯》的番外篇《番外30(六千字,相當於三章)》,第一次嘗試微信付費,設置的金額為1元,讀者可試讀前20%的內容。

截至3月末,這篇番外付費人數超過1000人,收入達到5700元。

與老魚類似,我們發現不少開通付費閱讀的連載小說帳號,如「丁凡的奇妙世界」「大白菜的作家夢」等,設置的單篇付費金額皆為1元。

1元,是微信付費閱讀的最低收費檔位。微信提供了1-208元之間共35個收費檔位,且不支持自定義金額。

據新榜數據監測1月15日-2月5日期間發布的付費內容中,53.2%嘗試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的創作者選擇了1元檔位,多數帳號處於新功能嘗鮮期,選擇以低額的收費溫和開場。

而對於許多小說創作者而言,1元付費已是「不菲」的收入。

據「丁凡的奇妙世界」主理人丁凡透露,網文網站的籤約作者,1000字價格為5分-8分,他每次更新一章的字數為2000字左右,放到網站上,一章收費不足1元。

也正因如此,最開始在公眾號嘗試付費閱讀時,他對1元錢並不適應,擔心會對讀者造成負擔。丁凡在1月16日第一次嘗試微信付費功能時,當天就流失了六七十個讀者。

付費之後有些讀者就不看了,這種情況丁凡並不是個例。在付費閱讀功能上線之前,不少讀者已經習慣閱讀免費內容,即便越來越多的讀者是願意為好內容付費的,但面對突如其來的付費,仍然不排除一些人直接棄坑。

不過也有許多讀者堅持追隨。一些讀者在沒有付費功能時,就一直通過打賞方式表達對作者的喜愛和鼓勵,也有讀者甚至會擔心作者沒有收入而「餓死」,不斷為作者提供各種增收思路,付費閱讀倒是讓這些讀者為作者「少操了點心」。

創作者也在為讀者適應付費功能而調整運營思路。

丁凡正在連載的《東北詭仙錄》最開始更新在知乎專欄,粉絲可以免費閱讀。從2019年7月開始在公眾號更新,但他也沒放棄知乎專欄。

考慮到許多讀者已經免費閱讀了很久,也不想因為付費問題將公眾號粉絲導進知乎,因此,他將付費頻率定為每個月2次,一般選擇劇情高潮章節作為付費內容,同時付費的章節也會在第二天免費放出,讓不願意花錢的讀者,也能看到更新。

「我的公眾號有變現能力,知乎專欄目前沒有,如果2選1,我肯定選擇養公眾號粉絲。」

現在,丁凡發現最新付費章節發布的當天,粉絲增加了70人。在他看來,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讀者已經接受了付費閱讀的模式,而且他們知道即使不花錢,第二天也可以免費看。

據了解,在微信付費功能下,不少小說類公眾號已經取得不錯的付費收入,比如某一連載小說帳號,從1月末開始共發布近30篇付費內容,收入超5萬元,累計購買人數近2萬。

單價低、更新快、受眾穩定,付費閱讀能帶來持續可觀的收入嗎?

開通付費閱讀功能後,有讀者問老魚「為什麼收費」,老魚對這個問題也很坦然,寫作並非易事,而他也以寫作為生。

從受訪創作者的微信收入數據來看,付費閱讀功能確實可以創造更多的收入。

這一功能未上線時,小說創作者在微信公眾號的生態裡主要依靠打賞、廣告和廣點通獲得收入。以打賞為例,丁凡的公眾號目前有275篇原創推文,總打賞收入為2.2萬元,平均每篇收入100元,但是8篇付費閱讀,最高付費1500人,平均每篇有1000人付費。

對於如何通過付費閱讀獲得長線穩定的收入,最早試水的創作者也已摸索出一些經驗。

在老魚看來,最能影響付費閱讀收入的因素是文字質量。一個坑沒挖好、問題沒有交代好,都有可能影響讀者付費的意願。質量高的內容,不僅讀者下次也願意付費,更有機會讓讀者通過「在看」或者轉發的方式介紹其他人來看,這樣會為文章帶來更高的流量。

據新榜數據監測1月15日-2月5日期間發布的付費內容中,平均單篇內容的付費閱讀比為8%,這也就意味著平均100個閱讀帶來8個付費者,流量越高,付費閱讀的收入也越高。

丁凡也將影響付費閱讀收入的因素落點於文字內容本身,他認為「斷章」是最關鍵的一點。

比如,《東北詭仙錄》第24章閱讀和付費收入都較高,這與前一章的「斷章」有密切關係。前一章中主角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問題,天雷劈下,很多讀者會好奇主角接下來的情況,「斷章與小說整體的節奏感有關,留得好肯定讀者多」。

此外,未付費可試讀的百分比,也是「斷章」的關鍵。

如果與前一章節銜接緊密、劇情局勢緊張,丁凡只會留下前言的文字,不會給讀者提前閱讀正文內容;但如果銜接處氛圍不夠,那就要在付費章節補上這部分。

不過,付費試讀比例是否真的能影響閱讀人數,丁凡倒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只要情節內容到位,想看的讀者自然就會付費看,試讀比例的影響微乎其微。

還有一些創作者,在受眾穩定之後,嘗試提高付費單價以獲得更高的收入。

「天下亦客2」從1月26日嘗試付費閱讀功能,一開始付費金額為1元。3月8日開始,作者將單篇付費金額上調為3元,並加快更新速度,這一舉動並未影響粉絲付費意願,甚至有粉絲表示願意花錢買快速更新。

公眾號會成為小說內容的新沃土嗎?

老魚原先在一些網文網站更新,但由於題材等原因,他會在文章中留下自己的公眾號,告訴讀者如果沒有寫完,就會去公眾號寫。目前,「釣人的魚本尊」公號粉絲數達6.7萬。

除此之外,在公眾號上連載小說跟在網文網站寫作,還有幾點不太一樣的地方。

第一,小說內容和收費完全由作者本人掌控,一旦出現問題也是個人擔責。

在網站上寫文,籤約、收費價格、收費時間點、內容長度等都需要和平臺方商量後決定,每個月有更新字數要求,收入也有平臺方參與分成。而公眾號是只屬於作者本人的,怎麼更新、如何收費,都是由作者自己決定。

當然,自由和風險也是相對應的。比如作者與網站籤約,內容出現問題時,首先找到的一般是網站,由網站和作者一起解決。而公眾號這種獨立而非籤約的模式,也對作者的內容創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第二,在公眾號上更新有穩定受眾,競爭壓力較小,但讀者容易被固化。

網文網站上的流量很大程度上由推薦位決定,還會面臨其他同類題材內容的競爭。而在公眾號上更新,內容一旦發出就會被粉絲收到,有一批穩定的讀者,不過也面臨著受眾群體固化,來源比較單一等問題。

雖然所有問題都有兩面性,但對於丁凡這樣自認為佛系的小說作者來講,公眾號的確是一個更加自由的創作平臺;而付費功能的上線,不僅讓丁凡這樣的創作者獲得收益,也激發了老魚等人在公號創作的積極性,還有創作者對付費功能提出了更多的建議。

比如「天下亦客」主理人亦客希望之後可以自定義價格,這樣的話,他可以按照每1000字5分錢的價格設置收費,與市場價格接壤。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確實為一批小說創作者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能夠完全由自己掌控內容,並從中獲得收入。

對於之後的創作,丁凡計劃將一個月的付費章節從2篇提高到4篇,這也就意味著更新任務或許比現在更重。

但這對於2012年至今已累計寫了1000多萬字網文的丁凡來說,並沒有太大壓力,長年的寫作讓他練就了一小時更新4000-5000字的手速,更重要的是,「我喜歡寫作,一種莫名的情結,這能帶給我快樂」。

相關焦點

  •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已兩月 一篇文章最高入23萬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微信官方獨家了解到,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已超兩個月,超過14000個公眾號開通了付費閱讀,最高的一篇文章收入23萬元。從行業來看,內容付費前幾年已經有過風口,同時入局者眾多。為何此時選擇進入內容付費賽道?
  • 音頻、小說、賣課,微信付費閱讀有哪些「錢景」?
    一、關於微信付費閱讀,我們為你提煉了 6 條最有價值的信息早在 2016 年就初現端倪的微信「付費閱讀」,於 1 月 15 日正式開放內測。不少人嘆息:「現在才開放這個功能已經晚了」、「免費都沒人看」。
  • 今日頭條都上線付費閱讀功能了,微信呢?
    在「付費專欄」發布時,作者可以選擇設置「限免推廣」,那讀者就能在信息流中免費閱讀對應的付費章節,「限免推廣」的文章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曝光和推薦。由於這項功能還在內測,今日頭條「付費專欄」最終的呈現形式,是否開放給所有頭條號用戶、平臺會不會分成這些付費收入,目前還不得而知。
  • 2億人在知乎追網文,付費閱讀的「知乎方案」真香了嗎?丨網文專題
    就此,IP價值官策劃了「網文專題」,跟進網文最新動態,了解網文市場、模式之變,同時探訪網絡文學IP產業鏈,尤其內容源頭公司的掌舵者們,看其如何網絡文學領域施展「宏圖大志」。此為專題的第三篇,我們探究作為問答社區平臺,針對網絡文學這一內容,知乎給出了怎樣的方案。
  •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文章付費閱讀功能:平臺暫不抽成
    微信挺進知識付費領域,測試付費閱讀功能。1月15日,騰訊微信團隊宣布,微信正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 還沒上線的微信付費閱讀,會帶來內容創業的春天嗎?
    從截圖也能看出開發的部分思路:截圖顯示,微信公眾號的後臺文章編輯頁面將添加「付費閱讀設置」,公眾號作者可以決定免費閱讀的內容:20-200字之間,也可以決定付費閱讀的金額:0-200元之間。從文章、圖片開始,原創角標這次要保護視頻了除了付費閱讀,一同被曝光的還有視頻原創保護功能。2月18日,朋友圈流傳出一張視頻原創保護的有關圖片:
  •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 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1月15日消息,記者從騰訊方面了解到,微信團隊方面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據介紹,訂閱號付費內容支持iOS端與安卓端用戶購買,iOS端通過蘋果IAP支付,安卓用戶則通過微信支付進行付費。
  • 騰訊如何拯救閱文?付費閱讀遇挑戰,免費難自救,管理層忙滅火
    就在各路作家抗議的同時,閱文卻將格子裡的夜晚、賊道三痴兩位已故作者的書放在了微信免費閱讀上,這一行為被網友嘲為「吃絕戶」。如果說最初的網文江湖,是一群為愛發電的小眾人士用筆尖自由寫作、快意恩仇的地方,那麼隨著網文江湖變得有利可圖,吸引了各方資本大家下場,網文江湖的主體早已換了天地。
  • 中文原創作品網「榕樹下」為何倒在了付費閱讀成趨勢的前夕?
    原標題:「榕樹下」為何倒在了付費閱讀成趨勢的前夕?已成為一個傳說的當年「榕樹下」的創始人、CEO朱威廉談起往事,為何做「榕樹下」,那是對「生活、感受、隨想」的堅持,「當年的想法就是讓普通人也執起筆來,讓平凡的人不再平凡」。「榕樹下」當年每月幾乎有上百萬資金的打入,在同類IP訪問量中,停留時間最長的網站,遠勝新浪,搜狐。「每天可以收到數以千計的投稿,這不僅僅是代表一篇文章,也是一種精神和力量。」
  • 短內容、付費閱讀接踵而來,微信還有怎樣的可能?
    在今年的微信公開課中,張小龍提到,微信的短內容近期將會和大家見面。但比短內容提前到來的,是極具挑戰與爭議的——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昨天,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正式開始內測。不少人感嘆,「這個時隔多年的承諾,終於來了!」
  • 《鬥破蒼穹》破10億:網文IP才是付費漫畫的歸宿?
    《鬥破蒼穹》啟示錄:網文IP會成為漫畫付費的主力軍嗎?網文IP漫畫化指的是通過將知名網文IP改編成漫畫作品,通過網文IP本身熱度轉化用戶付費閱讀的模式。根據數娛夢工廠統計,選擇網文IP漫畫化主要是因為具有以下優勢:網文IP具有成熟故事架構,彌補原創國漫在內容故事性上的短板;網文IP能夠自帶人氣,經過上遊領域的市場檢驗,往往能夠提高後續 IP 塑造的成功率;網文讀者具備成熟的付費閱讀習慣,對於漫畫付費具有更高的接受度。
  • 免費閱讀VS付費閱讀:是水火不容還是殊途同歸?
    所謂免費閱讀,是指平臺上的作品對用戶完全免費,通過廣告收費獲得收入的一種模式,我們將這種靠廣告獲得的收入稱作後向收入。免費閱讀的興起對付費閱讀市場的衝擊,不禁讓一些從業者生出一種擔憂,在內容為王的網文行業,如果任由免費閱讀大肆泛濫,無疑會嚴重損傷內容生產方的積極性,實在不利於網文行業的長遠發展。這種擔憂不無道理,在我們分析免費閱讀到底動了誰的奶酪之前,我們先簡單分析下為什麼網絡文學發展到現階段,會滋生出免費閱讀這個模式。
  • 微信提現收費後或將開戶付費閱讀 網友:沒錢 拿什麼愛你
    就這兩天,有部分微信公眾號收到微信閱讀付費邀請,傳言表示微信公眾號的後臺文章編輯頁面將添加「付費閱讀設置」,公眾號作者可以決定免費閱讀的內容(20-200 字之間),也可以決定付費閱讀的金額(0-200 元之間)。同時,一張微信公眾號添加付費閱讀功能的截圖也在朋友圈中流傳,表明微信極有可能正在內測該功能。
  • 「閱文」集團新管理層: 免付費模式由作者選擇
    一時間,網絡文學作家們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上發起了斷更倡議,以斷更(停止更新)的方式,抵制閱文集團推出的作者權益縮水的新合約,並將5月5日定為「斷更節」,部分網文作者以斷更作品的方式來維權。收入月更20萬字稿費4000元一位在閱文旗下起點女生網寫作的網文作者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一個月更新20萬字的網文,獲得近4000元稿費,「每天坐在電腦前更新」。
  • 微信訂閱號灰度測試付費圖文功能
    網友截圖顯示,通付費功能後,文章將分為「普通圖文」和「付費圖文」兩種類型,付費圖文必須是原創文章。付費圖文暫不支持轉載、讚賞、插入廣告。對於付費圖文,用戶未付費前可免費閱讀前言和試讀部分,留言只可查看;付費後可以閱讀全文、寫留言。
  • 韓國網文市場觀察:規模超33億元,有這些用戶在付費
    本文章由三文娛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2020年,韓國網文市場的用戶畫像、市場現狀、二次改編……作者:依依近七年來,韓國網文市場規模都在高速增長。在付費內容中,同樣顯示出選擇付費閱讀網文的用戶數佔比最高,達到了46.8%,其次是音樂35.8%、漫畫31.6%、電影23.7%、遊戲19.3%等。
  • 為吸引更多優質內容創作者,微信公眾號再度測試付費閱讀功能
    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據悉,目前訂閱號付費內容支持iOS端與安卓端用戶購買,iOS端通過蘋果IAP(In App Purchase)支付,安卓用戶則可通過微信支付進行付費。微信規定,付費圖文必須為原創文章,暫不支持轉載、打賞和插入廣告。
  • 閱文付費時代結束,騰訊的IP艦隊降臨
    吳文輝創業近二十年,除了在資本巨頭之間長袖善舞,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網文帝國,更重要的是,他是網文付費模式的開創者和旗幟人物,這也是吳文輝養活了一大批草根網文作家而舉足輕重的原因。如果不是吳文輝和起點中文網,中國網文的繁榮恐怕要整體推遲五到十年。
  • 【深度】網文作者收入超60萬,知乎擁抱「新編的故事」
    、「如何寫一個反俗套的武俠故事?」類似的腦洞問題,而回答多是根據題意進行虛構的短篇小故事。此外,在知乎的商業化板塊——會員商城中,可以看到大量網絡小說電子書成品;鹽選專欄類目裡,除了以往的知識性內容,也出現了許多由短篇虛擬故事構成的付費專欄內容。
  •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功能,符合這三個條件才能開
    繼微信公開課張小龍預告「短內容」之後,訂閱號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36氪獲悉,微信公眾平臺正在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功能,已有部分訂閱號受到邀請。騰訊微信團隊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