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數位化轉型將如何改變上海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數位化正以不可逆轉之勢深刻改變著人類社會。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提出一個全新概念:城市數位化轉型。上海將瞄準未來數字城市的特徵和趨勢,通過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究竟何為城市數位化轉型?上海此時提出這一概念有何深意?又會給上海帶來哪些改變?

  首提:整體性轉變

  數位化可以給城市帶來什麼?

  以這次疫情應對為例,上海高效依託「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共享疫病防治數據信息,通過條塊結合快速準確將疫情通知各部門,同時通過大數據排查重點防疫人群,迅速形成了疫情防治最小單元格和社區共治體系。在經濟領域,數位化更催生出大量顛覆性的新模式、新業態,在線教育、生鮮電商零售、「無接觸」配送等在線新經濟讓上海經濟得以快速復甦。

  「上海提出城市數位化轉型是世界大勢所趨、城市治理所需。」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盛雪鋒說,數位化正席捲全球,全球城市都面臨數位化浪潮的衝擊,英國發布「數字憲章」、日本推進「超智能社會」、新加坡提出「智慧國計劃」。數位化已成為打通經濟社會運行堵點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超大城市複雜巨系統,越來越需要通過數位化手段進行高效管理。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認為,與此前不少地方提出的政府數位化轉型、產業數位化等某個領域的數位化相比,上海是在全國首個提出整體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的城市。這也是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數位化發展作為「十四五」一項重大舉措的呼應。「以前的文件中有關數位化的表述大多散落在各個板塊,比如,分別在有關經濟轉型或社會治理的板塊裡提到要加強數字賦能等,更多是將數位化視為工具,用以輔助實現某個具體目標,而這次是將數位化轉型的內容整合起來,本身就作為一個目標了。」

  對上海來說,城市數位化轉型是一次「整體性轉變」,不是某幾個領域的「單兵突進」。

  正如全會提出的,其涵蓋城市生產、生活、生態方方面面,包括經濟數位化、生活數位化、治理數位化等各個領域。對此,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周向紅解讀,上海的城市數位化轉型一是善政,即打造數位化政府,提高政府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二是惠民,便捷民眾在醫療、教育、交通等全方位的生活需求,建設宜居城市;三是興業,藉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企業生產智能化、運營數據化、管理智慧化、營銷精準化,提升組織績效與根本競爭力。

  經濟、生活、治理的數位化又是相互協同的。只有通過數字經濟培育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等產業,才能為政府治理提供手段;反過來,數字經濟也需要政府創新數字治理、創造良好的環境;而數字生活起來了,數字經濟也才能更持久繁榮。

  優勢:智慧城市打基礎

  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信息化「微更新」,上海的城市數位化轉型是一種「全方位賦能」。

  專家表示,以前不少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設更強調某一領域、某一片段的數位化賦能,數位化應用呈現「煙囪林立」、各自為戰的狀態。城市數位化轉型,旨在充分釋放數位化蘊藏的巨大能量,讓整個城市更聰明、更智慧,進一步提升城市巨系統的產出、配置、運行效率。

  這次上海提出的城市數位化轉型,還特別強調這是一次「革命性重塑」,不是單純的技術手段迭代,而是以大數據深度運用為驅動,倒逼城市管理手段、模式、理念深刻變革,引領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全面創新。

  鄭磊對此深有感觸。過去十年技術發展突飛猛進,但技術再強也需要企業和政府主體真正用起來,將數位技術融入經濟、生活和治理中去。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中,老思維、老套路是行不通的。「新技術只是提供了基本條件,能不能真正實現轉型還需要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創新。」

  周向紅也認為,城市數位化轉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技術要與好的流程匹配,城市數位化轉型不能為技術而技術,還需要通過技術與商業模式、民生場景緊密結合,才能更好地釋放技術紅利。」

  城市數位化轉型這一新理念的提出,不是憑空想像,上海是有基礎的。

  就在前不久舉行的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上海從全球350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摘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榮耀背後,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十年積累。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大中華區執行長毛輝東就表示,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非常領先,「兩張網」就是像牽起牛鼻子的兩條繩索,牽引著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包括城市治理、電子政務一路向前。

  同時,數字經濟也正釋放出蓬勃動能。緊扣後疫情時代的消費需求轉變,上海大力發展在線新經濟,今年1—9月,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逆勢增長8.4%,與之配套的數字基礎設施也日益完善,5G基站已超過3.1萬個。

  普華永道中國城市建設和地產行業戰略諮詢合伙人唐海燕認為,伴隨數位化產業的不斷積累,以及智慧城市建設的效應迭出,上海具備了城市數位化轉型的「底氣」。

  未來:體現中國高度

  誠然,上海智慧城市十年建設成績顯著,但原有的模式與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定位仍有差距,比如存在重項目建設、輕頂層設計;重政府投入、輕市場運營等深層次問題。

  城市數位化轉型是上海塑造面向未來、面向2035城市競爭力的關鍵之舉。

  盛雪鋒表示,「整體性轉變、全方位賦能、革命性重塑」三點內涵是相互交融、相互促進,而不是孤立的。整體化轉型必然意味著全方位的賦能,要實現這些必然要有革命性的重塑,可以理解為「一個目標、兩大驅動」。「整體化轉型是目標、技術驅動實現賦能、機制驅動實現重塑,後面兩個驅動本身就是互為依託的。」

  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中的「轉型」二字,同樣意味深長。

  專家認為,與以往相比,轉型更突出「統籌」要求。要面向未來做頂層設計、形成機制,囊括各領域、調配各部門、覆蓋各區域、發動全社會,搭好數字城市的框架,打通數據應用的瓶頸,激活應用場景的開發。

  「轉型」也應更突出「社會」屬性。在「兩張網」基礎上,數位化要進一步面向社會領域,服務社會群體,鼓勵社會參與。鄭磊建議,在城市數位化轉型中要特別注意「數字弱勢群體」,要專門針對老年人的數位化能力,採用具有人文關懷的設計。推進整體性轉變要帶上全體市民,而不僅僅惠及數位化的強者,數位化轉型的目標應是實現「數字包容」,而不是加劇「數字鴻溝」。同時,在推進數字開放使用中,要保護好公民隱私,謹慎識別和防範數位技術的各類潛在風險。

  立足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的定位,是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周向紅建議,上海應著重打通數字高速公路、數字科技與數字金融的壁壘,從而提高對資金、信息、技術、人才、貨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響力,實現數據資源與國際對接,打造數字經濟流通的全球樞紐。

  通過未來的城市數位化「轉型」,上海完全可以轉出新的戰略優勢。一方面,通過城市數位化轉型,上海率先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樹立行業標杆、打造國內樣本,實現可複製、可推廣;另一方面,通過在經濟、生活、治理等領域的數位化建設,達到世界一流城市的水平,甚至實現超越,體現「中國高度」。

相關焦點

  • 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 上海啟動「城市智能體」
    圖說:上海啟動「城市智能體」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在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新課題下,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跳」是什麼?在昨天舉行的「上海城市峰會2020」上,上海啟動「城市智能體」,通過打造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演進為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有機體。上海最近榮膺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作為中國城市首次獲此殊榮,獲得全球廣泛關注與認可。為構築城市未來發展戰略新優勢,上海正在全面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大力發展在線新經濟,加速智慧城市建設。
  • 上海:智慧賦能,撬動平安城市 的「數位化」轉型
    2020年,上海市公安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以智慧城市、智慧公安建設為支點,主動融入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撬動了超大城市平安建設的「數位化」轉型,讓生活在城市中的每個人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全球智慧城市大會首設上海分會場,三線城市入圍「數位化轉型獎...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楊歡)近日,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海分會場在上海白玉蘭廣場舉辦。從2011年起,每年11月全球智慧城市大會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運用線上+線下的形式,在11月17-18日設立巴塞隆納、上海、紐約三地會場,通過數位化手段對外分享大會盛況及成果。圖說:攀枝花智慧城市運營中心。
  • 熱評|從城市數位化轉型中,汲取「紮緊籬笆」的強大助力
    對於機場貨運疫情防控和冷鏈食品運輸管理,上海日前發布多項新舉措,包括制定《上海機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規範》、建立進口冷藏食品貨櫃運輸車隊目錄等。條條「乾貨」凸顯了「人物同防」的防控重點,回應了市民關切,讓人們吃下「定心丸」。 如何讓這些新舉措在實踐中發揮最大作用?除了有賴全體工作人員的恪盡職守,還可以從城市數位化轉型中汲取強大助力。
  • 思想者|孫建平:城市風險治理迎來重要窗口期,數位化轉型將帶來什麼?
    城市的活力和品質無法離開城市安全性的支撐。作為超大城市,上海未來將面臨更多複雜而不確定的挑戰。如何應對挑戰,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院長孫建平教授認為,要用好城市數位化轉型這個重要窗口期,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以下是他在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的演講。
  • 長沙獲全球智慧城市 「數位化轉型大獎」
    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一次辦率超97% (數智星城) 長沙獲全球智慧城市 「數位化轉型大獎」 長沙晚報11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吳穎姝 通訊員 呂鑫)11月17日至18日,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採用「線上+線下」的形式,在西班牙巴塞隆納、中國上海、
  • 上海數位化採購轉型高峰論壇開幕 16家企業獲得數位化採購「先行先...
    12月10日,由上海市經信委指導、上海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主辦的上海數位化採購轉型高峰論壇正式開幕。本次論壇邀請近百位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分享各行業的數位化採購轉型實踐經驗,並向「先試先行」的企業頒發獎項。上海市經信委生產性服務業處處長何勇表示,疫情黑天鵝凸顯了採購和供應鏈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推動了採購與供應鏈模式的創新升級。在這一過程中,湧現出了大批優秀企業。
  • 如何實現竹木業的數位化轉型?
    在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為主要特徵的第四次產業革命中,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邊界越來越模糊,「數字優先」將是構建未來經濟、加快企業發展的「羅馬大道」。而在大宗商品行業,數位化倉儲就顯得尤為緊要。
  • 跨越門檻 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如何「平步青雲」
    傳統企業如何跨越數位化轉型2.0的門檻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企業原有的信息系統孤島,在新的業務需求下,企業不得不面對將各個系統打通的挑戰。大部分企業並沒有把這些系統統一在一套硬軟體平臺上,信息孤島效應未能充分實現企業內部信息共享和決策的高效。
  • 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舉行
    市委書記、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強主持會議並指出,城市數位化轉型是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戰略,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的堅定性和緊迫感,牢牢把握超大城市規律,堅持系統性謀劃、革命性再造、持久性攻堅,加強頂層設計、聚焦重點難點、創新推進機制,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 上海銀行:擁抱金融科技 以數位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年,國內外形勢紛繁複雜,對於一家銀行而言,如何才能逆勢而上,在更高的起點再出發?上海銀行給出的答案是:繼續加快數位化轉型發展的步伐。同時,上海銀行也是唯一一家以「科創企業服務銀行」參評並獲得「2020年度科創企業服務銀行天璣獎」的單位。榮譽背後,是市場和業界對上海銀行創新服務載體、構建創新生態環境、築牢數位化轉型根基的認可。近年來,上海銀行深耕金融科技,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推動自身數位化轉型,並全力做好科創企業孵化工作,為它們提供靈活多樣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 信息數位化、業務數位化與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是什麼?
    信息數位化、業務數位化與數位化轉型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繫是什麼?我們在各大權威機構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中找到了答案。 信息數位化(Digitization):意義上的簡單術語 信息數位化事實上是指將模擬信息轉化成0和1表示的二進位代碼,以便計算機可以存儲、處理和傳輸這類信息。
  • 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新課題下,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跳是什麼?華為給出...
    在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之際,「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壓軸活動——「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今天舉辦。活動中,城市建設各方主體在上海聯合發布「城市智能體」,旨在集聚能力,聚合生態,通過打造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演進為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有機體。
  • 新網銀行:疫情將加速銀行業數位化轉型
    銀行在這次「黑天鵝」事件中加快了數位化轉型速度,基於場景和需求,提供「泛在化」服務。 疫情檢驗了銀行業金融科技實力,也強化和確認了未來銀行業數位化轉型方向和策略。新冠疫情對銀行業的衝擊,也將用銀行業數字轉型的巨大進步來進行補償。
  • 汽車行業數位化轉型如何才能不踩坑?
    近幾十年來,我們經歷了一場速度驚人的創新革命,數位化風潮裹挾一切,傳統工業的既往路徑正在被拋棄,汽車產業也無法獨善其身。那麼這場數位化變革將如何驅動汽車研發、生產、渠道到終端的升級裂變?對於大型主機廠、零部件巨頭和經銷商而言,又該如何轉型實現數位化生存?2019全球汽車產業創新大會期間,汽車之家與德勤中國汽車行業管理諮詢領導合伙人周令坤聊了聊。
  • 種田機器人、5G救護車……全方位賦能探索數位化轉型「上海模式」
    觀察這些案例可以發現,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正不斷與現代管理模式相結合,全方位賦能上海經濟發展、百姓生活和城市治理。正如主辦方上海智慧城市研究院執行院長盛雪鋒所言,這些極具代表性與可複製性的智慧城市案例,有助於啟發和引導社會各界更深入探究城市數位化轉型的路徑。
  • 河北省智慧城市聯合會成立大會暨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在...
    (記者 李彥輝)2020年9月6日,河北省智慧城市聯合會成立大會暨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在石家莊眾誠假日酒店舉行。成立大會上,河北省民政廳二級巡視員郭百服指出,聯合會成立後要嚴格按照民政部門相關規定規範辦會,積極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發展成為河北乃至京津冀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社會團體,為河北智慧城市建設和數位化轉型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 徐徵:堅定數位化轉型戰略 在突破中實現新成長
    在「十四五」期間,建築業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落到實處,關係著5000餘萬建築人的福祉,更關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質量。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為做好「十四五」規劃貢獻智慧,是科學描繪未來發展藍圖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在國家提出加快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全面向數位化轉型已成為眾多建築業企業的核心戰略。
  • 李強:事關全局、事關長遠,進一步增強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堅定...
    要梳理確定率先進行數位化轉型的重點領域,推出具有牽引作用的重大項目。要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機制,讓創新成為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最大動力   本報訊 (記者 談燕)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昨天上午舉行。
  • 陳春花:若還不數位化轉型,企業競爭優勢將不復存在
    這一趨勢,倒逼著所有的企業不得不轉型。但是,更多企業卻不知該如何邁向數位化轉型之路,這也成為一大研究課題。11月6日,在2020金蝶雲全球大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做了《擁有數位化能力》的主題演講,結合理論與案例,為企業提供了轉型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