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別家兒媳那麼孝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奇葩老公居然這樣說

2020-12-13 小鹿的戀習社

前些天看到有人說:「婆媳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客客氣氣。」婆婆別把兒媳當女兒,兒媳也別把婆婆當媽,保持客人的距離,就是最合適的相處模式。

也有很多小年輕並不在意這些,她們覺得或許經過自己的努力,關係就會相處得不一樣,殊不知改變自己就已經極為困難了,更何況要去改變對方。

有些時候,兒子比兒媳更早放棄婆媳關係,而他們的幸福也正是來源於適度放棄。

彤彤和老公學生時代就在一起了,感情非常好,從一開始就是眾人眼中的神仙眷侶。畢業後沒多久,兩人便領證結婚。因為愛得深切,彤彤基本算是裸婚,並且兩人在結婚的第一年,因為經濟條件不寬裕,婆婆就搬來一起住了,這些彤彤都覺得沒關係,只要能和老公在一起,日子有盼頭就行。

一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婆婆冷不丁說了一句:「彤彤,你們結婚這麼久了,怎麼不見你陪陪我呢?」

突然被問到這麼一句,彤彤有點緊張,她放下夾菜的手,看著婆婆說:「媽,您說的『陪』是怎麼個陪法?逛街吃飯還是別的?」

聽到兒媳這麼說,婆婆非常生氣,她把筷子啪一下拍在桌上,大聲地說:「別人家的兒媳婦,都陪著婆婆上班的,水果牛奶這些都是弄好了送到辦公室!你可倒好,你知道就因為這事兒,我在辦公室受了多少冷眼嗎?為啥別家兒媳那麼孝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見婆婆生氣了,彤彤立刻放下碗筷,坐正身體,面對著婆婆說:「不好意思啊媽,這半年我們公司總是加班,平常練正常的雙休都沒有,但是忽視您的需要,確實是我們做兒女的不對,媽您別生氣,我一定抽空去看您!最近就安排!」

這時,剛去廚房添飯的彤彤老公走了出來,雖然他只聽了半截對話,但依照他對自己老媽的了解,瞬間就猜到了老媽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於是他衝彤彤使了個眼色,接著也特別大聲地說:「彤彤啊,你這就是誤解老媽的意思了吧!你明天就去把工作辭了,跟著咱媽混,咱媽給你開工資,對了媽,彤彤每個月掙15K,你只需要多給她一千塊,不過分吧?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話音剛落,婆婆兇狠地瞪了自己兒子一眼,也不說話了,悶頭吃飯。

這事兒就算這樣過去了,事實上真正能過去的原因是,彤彤一家後來知道了,跟著婆婆去上班的兒媳婦之所以這麼積極,是因為那個婆婆的老公是當地知名的開發商,手握財政大權,兒媳必然言聽計從。

孝順也是一種別人對你好,既然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中。那麼作為被孝順的人,只需要躺著享受就好了,不能也不必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除非你相當有資本,多到足夠誘惑住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否則,就像文章開頭講的一樣,婆媳間最好的關係,就是做彼此的客人。

距離產生美,距離帶來和平,距離也讓人放過自己。

【註:本文為作者「我是知心小姐姐」原創,未經授權,任何商業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既不帶娃又不出錢,為啥要我孝順」兒媳的一番話,婆婆無力反駁
    文丨木棉媽媽這幾年兒媳有沒有義務孝順婆婆的話題一直在網絡上升級發酵。前幾年一篇題為「你不養我小,我不管你老」的文章在網絡上大火,有人甚至為此特意查了相關法律條文,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這裡的子女指的是老人生育的子女,女婿和兒媳其實並不在這個範疇裡面。但法律之外無外乎人情,那麼兒媳究竟應不應該孝順老人呢?
  • 農村婆婆,幫兒媳婦帶孩子,沒人孝順,活得累沒人疼,為啥?
    有些農村婆婆在閒聊的時候,會自嘲道:幫兒媳婦帶孩子,沒人孝順,活得累沒人疼,掙個好名聲都難。這是為啥呢?怎麼造成的呢?我們試著分析下。首先是婆婆自身地位的問題。婆婆都是上年紀了,兒子結婚之後,自己一般都是幹點家務再就是看孩子了。現在農村外出務工的挺多,婆婆的任務多是在家帶孩子,做飯,做點家務。
  • 奇葩:公公兒媳亂倫被揭穿險釀悲劇
    但是在聽到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是覺得有點奇葩。之前在網上每次看到一些奇葩新聞的時候,總覺得像天方夜譚一樣。可真的事情在你身邊發生的時候,讓你不得不信這句話: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的。 好了。不賣關子了。回到今天要說的這件事情上吧......且聽我慢慢道來~ 遠方的遠方的一個親戚,年近38歲的兒媳,在老公外出打工的時候,竟和公公有了亂倫之情。當地的人無人不知曉。只有這個老公被蒙在骨子裡。
  • 《愛的釐米》劇中的人物90%都是奇葩,生活中會被氣死的那種人
    奇葩倫理家庭劇每年都會有那麼一兩部的出現,《愛的釐米》總會填補了今天奇葩劇的榜首,裡面的人物父母幾乎都是奇葩,總是做些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讓觀眾大開眼界。關永年:被啃得心甘情願女兒一個飛機機長,能賺錢還孝順,但就是這麼一個女兒工作回來之後,買了大包小包的東西,都抵不上關震雷的一句我去網上給你買保養品吧,最後發現沒錢,還是關永年最後掏錢買的,這還高興地直誇自己的兒子孝順,都看不見自己女兒的孝心。
  • 都挺好:朱麗上熱搜,她的孝順豈止一句「不要臉」
    電視劇《都挺好》第8/9集上線,李念飾演的二嫂朱麗讓很多人看了相當舒服。尤其是她得知這麼多年來老公蘇明成(郭京飛飾)坑了家裡那麼多錢之後,便怒不可遏,決定把花家裡的錢還給公公,指著蘇明成的鼻子怒斥:「你還要不要臉!」更是展現了朱麗的孝心,還有她無比端正的三觀。
  • 女婿是自己人,兒媳是外人,有多少人信奉著這句荒謬的話?
    相信大多數老年人對待自己的女兒和兒媳是有區別的,這裡面最大的原因無非就是女兒是自家的,兒媳是別家的,一個親生一個非親生,其實被區別對待也是在所難免的。可是同樣是別家的,為什麼有些老人對待女婿卻能如同己出,對其百般照顧呢?
  • 女首富陳麗華公開稱讚兒媳孝順,表示「我說一,她從不說二」
    唐僧遲重瑞的妻子陳麗華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她曾以505億的身價登頂中國女首富的寶座,陳麗華不但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家庭也非常美滿,與老公遲重瑞是出了名的模範夫妻,她的兒孫也對她孝順有加,陳麗華的兒女在結婚後都和她在一起生活,普通人家最頭疼的婆媳矛盾,在陳麗華的家庭從未出現過,婆媳二人相處的非常融洽
  • 老公的朋友居然跟我說老公包二奶也是正常的!我怒了,滾蛋吧渣男!
    作者:寶寶知道 I玉前幾天我老公隔壁家的兄弟來我們這邊找檔口做生意,住在我老公二哥店裡,白天去找檔口,晚上在我們店裡吃飯。一起的還有我老公的三哥(堂哥),還有一個堂弟。正好他們下來那天我和我老公吵架了,我躲在房間裡沒有出去吃飯。
  • 婆婆質問兒媳上交工資給親家母,兒媳說了三句話,婆婆羞愧難當
    生活中,更多的是,婆婆將兒媳視作外人。卻希望兒媳嫁進來扶自家貧,美其名曰,你已嫁進我家,就是我家的人,就應該為我家著想。可事實上呢,婆婆們卻雙標對待兒媳,對待自己的兒子,極親極愛,對待兒媳,能壓榨多少就算多少。林淼嫁進婆家有一年多時間了,每天起早貪黑,工作掙錢養家。
  • 封建時代的孝順太可怕
    可恨的是,他媳婦兒居然也贊同這件事,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此後郭巨就跑去挖坑了,而他媳婦兒則抱著兒子在一旁等著。結果挖著挖著,郭巨居然從地下挖到了一壇黃金,這上面還寫著: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 關於「孝順」 : 經理人分享
    權力的把持者總會引來對自己的諂媚,這種諂媚以獲取好處的文化現象之 一,就是推崇「孝順」。孝順本身或許並不重要,但對掌權者來說,其利益流嚮往往取決於心理,所謂「態度決定一切」。是否可以這樣說――孝順的背後,上演著 的,從來就是權力意志和利益追逐的戲劇。從政治視角來看「孝順」,更簡單。專制統治者把「孝順」和一個人的「政治前途「掛上鉤,絕對屬處心積慮之 作。
  • 公婆對兒媳不好,憑什麼要求兒媳孝順公婆,真可笑!
    很多人說孝敬自己的公公婆婆是一個善良的兒媳婦應該做的,但是我卻做不到,也更不會聽那些什麼勸你不要公公婆婆生氣的話,當時我待產的時候,由於生下來是女孩子,婆婆對我可以說是百般看不順眼,以及各種的詆毀,坐月子的時候,為了少生氣,我寧願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飯,洗衣服碰涼水更是習以為常
  • 一個家庭裡,不怕婆婆是「神對手」,就怕老公是「豬隊友」
    前些日子聽小茜吐槽:「遇上個豬隊友的老公,簡直能分分鐘氣死人。」小茜把老公比作豬隊友,其實一點也不冤枉。這兩人結婚差不多已有七年,孕育一個孩子,感情很要好,但就是因為這個豬隊友,小茜和公婆的關係鬧得很不好。
  • 80歲的老人告訴你,人老了,到底是兒子孝順還是女兒孝順
    面對養老問題,可能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顧慮,原本自己指望的兒女有,可能沒自己想的那麼好,而自己忽略的往往對自己最體貼。180歲的黃阿姨。老伴過世3年了,因為自己的歸屬問題,自己的五個兒子爭論不休,沒有一個人願意真的收留自己。
  • 遇到強勢的婆婆,兒媳怎麼做才能讓家庭更和睦?
    都說「婆媳關係「是世界上最難相處的關係之一,而怕就怕強勢的婆婆遇上同樣也不是「省油的燈」的兒媳婦,這樣兩個性格相似的人在一起很難相處得很和睦,老公也一定在其中沒少受夾板氣。這種人就應該以惡制惡,比她還不講道理她就怕你。努力做一個懂事兒媳的時候,婆婆完全不懂珍惜,反而變本加厲的為難。當硬生生逼成潑婦,嘗到厲害之後,婆媳關係反而好點了,婆婆客客氣氣了,不再那麼多事。
  • 「最佳孝順好兒媳」定興縣北河鎮東劉家莊村 馮玉蘭
    即日起,定興婦聯公眾號將陸續刊登2020年度定興縣第八屆「雲峰杯」最佳孝順好兒媳先進事跡,希望能夠以此帶動婦女群眾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弘揚好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接下來,請和小編一起去北河鎮東劉家莊看看「最佳孝順好兒媳」馮玉蘭的故事吧~~~馮玉蘭是定興縣北河鎮東劉家莊村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在村中,她和睦鄰裡,孝敬老人,在大家心中是公認孝順好兒媳。
  • 說一說,日本人的奇葩姓氏
    他們的姓氏居然有14萬之多,讓人很是驚訝。中國姓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很久以前的日本人都不願意起姓氏,感覺麻煩。可國家為了發展的方便,在1875頒布強制令,規定凡是國民必須起姓。因為事情來的匆忙,百姓害怕吃官司,也就匆匆忙忙給自己隨意起了姓氏。
  • 民間故事:三十年前氣死婆婆,老了兒子兒媳不理不睬,最終自食惡
    劉老太今年七十多歲了,身體不好,早先還能騎著三輪車在村裡逛逛,近幾年卻只能扶著拐杖在門口坐一會,就算這樣劉老太每天坐在門口大罵倆兒媳,不過聽到罵聲的村民也不理睬,要問為什麼呢,這事還要從劉老太年輕時候說起。
  • 人比人,氣死人
    我不比了,可身邊人永遠比來比去,無休無止。公司有個大姐,家裡有點錢,三套房,兩輛車,其實也就這麼多,可惜大多數人沒有,她就天天炫耀。這個人特彆氣人,她看你吃頓飯,非要壓過你,你在城鄉結合部小飯館吃的,她就去米其林餐廳,第二天準跟你顯擺,看你沉默了,她就高興了。
  • 「兒媳,我女兒找她哥借錢咋了」「媽,她拿娘家錢去討好婆婆」
    「兒媳,我女兒找她哥借錢咋了」「媽,她拿娘家錢去討好婆婆」 都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即便這樣,有許多女兒即便自己成家了,可依舊為娘家盡著自己的一份力,我們能理解,畢竟娘家是女兒永遠的家,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這麼一類女兒,拿著娘家的錢去貼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