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推動形成更加濃厚的孝親敬老優良家風和良好社會風氣。即日起,定興婦聯公眾號將陸續刊登2020年度定興縣第八屆「雲峰杯」最佳孝順好兒媳先進事跡,希望能夠以此帶動婦女群眾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弘揚好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接下來,請和小編一起
去北河鎮東劉家莊看看「最佳孝順好兒媳」馮玉蘭的故事吧~~~
馮玉蘭是定興縣北河鎮東劉家莊村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在村中,她和睦鄰裡,孝敬老人,在大家心中是公認孝順好兒媳。自從嫁到婆家,就把公公婆婆當親爹親媽一樣對待,多年如一日,照顧得無微不至。時常做公婆愛吃的飯菜,老人牙口不好,愛吃些軟乎可口的食物,她就變著花樣給老人做、買合老人口味的吃喝兒,老人家開心又感動。逢人便誇自己有福,修來好兒媳。
自2018年起,馮玉蘭在村委會兼任代辦員工作,她全身心熱情服務,對老百姓所需所辦事項全程代辦,效率高,得到廣大村民的一致認可。馮玉蘭的老公常年在外打工,家裡家外全靠她一個人打理,公婆特別心疼兒媳,兒子從小受媽媽的言傳身教,特別懂事,學習優秀,對父母和爺爺奶奶特別孝順。一家人其樂融融。2019年馮玉蘭家在美麗庭院創建活動中被保定市婦聯評為先進家庭,並被縣婦聯推薦為省級「百優」美麗庭院,被評為「十星級文明戶」。
公公患腦出血,先後三次住院,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她卻精心伺候,陪公公做康復,家裡醫院來回跑,人都消瘦了,去年秋天,公公病情嚴重,不幸去世。自從公公去世後,婆婆身體狀況、精神狀況一直不好,她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更加精心的照顧婆婆,哪有不舒服,第一時間帶婆婆去看病,老人想吃什麼,想去哪裡,都會不厭其煩的滿足要求。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寧靜祥和,接到防疫任務的那一刻,她每天在村口執勤,負責登記、消毒、分發全村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中午急急忙忙趕回家中為年邁的婆婆做飯,馮玉蘭的心裡十分愧疚,婆婆不但理解,還很心疼兒媳,總是說不用老惦記我,安心工作。在她的影響下,丈夫張建民也積極投入到村志願者服務中來,主動用自家車安裝擴音喇叭,每天巡邏五次,將各項政策及時宣傳到全村每一個角落。在一次騎車巡邏中,由於道路溼滑,馮玉蘭不慎滑倒,將左側臉擦傷,腿上、胳膊上多處淤青,但是她強忍著疼痛起來後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回到家之後才讓兒子陪著一起拿藥,村黨支部書記劉會山勸她在家休息養傷,被她拒絕了。防疫以來,馮玉蘭自己沒吃過一次踏實飯,沒睡過一個好覺,她的心裡一直惦念婆婆,想著群眾,在防疫期間,主動向上級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馮玉蘭把自己的一片愛心真誠地奉獻給婆婆和大家。這正是我國傳統美德在新時期勞動婦女身上發揚光大,在他們身上我們還看到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時代風貌。她沒有豪言壯語,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的新家庭,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的時代讚歌。
來源:定興婦聯
歡迎關註定興縣委宣傳部
官方微信公眾號
轉載此文章須註明:魅力定興(meiliding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