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現代農業提供裝備支撐!江蘇省植保裝備創新中心常州成立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1月10日訊 江蘇省植保裝備創新中心10日在常州成立,這是省農業農村廳組建後批覆的第一家省級農機裝備與技術創新平臺,標誌著我省在推進植保裝備產學研合作方面邁出了新步伐,在農機裝備科技創新方面開啟了新篇章。

創新中心由埃森農機常州有限公司、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江蘇省農機具開發應用中心和江蘇省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等5家單位共同發起,立足江蘇,面向全國。創新中心瞄準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植保裝備生產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和開發高技術含量的現代高效植保裝備,推進江蘇植保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為我省現代農業建設提供裝備支撐。

為加強協同創新能力建設,創新中心特邀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推广部門及產業鏈有關企業等共20家單位加盟。為發揮專家學者的參謀作用,創新中心還邀請了行業內21名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沈毅表示,江蘇作為農業大省、農機製造和使用大省,農業機械化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但是植保機械化特別是高效植保機械化水平相對不高,農藥利用率較低的問題突出,成為我省農機化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之一。省植保裝備創新中心的成立,應勢而生,恰逢其時。希望創新中心充分發揮院士領銜、行業專家支撐、核心人才保障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優勢,制定中心發展規劃,明確中心創新目標,創建中心創新品牌。通過「產學研推用」的強強聯合,在靜電噴霧、對靶噴霧、航空植保等高效、綠色、智能植保裝備技術方面率先實現突破,創製出一批符合省情國情的高性能植保機械產品,引領國內植保裝備和產業健康發展。注重植保裝備與高效防控技術的融合,加強植保「人、機、劑、技、法」研究和應用,通過高效植保裝備的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病蟲害監測預警的精準服務,在減藥增效的同時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推動我省精準農業、綠色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

記者 吳瓊

相關焦點

  • 全國現代農業裝備高峰論壇在台州舉行
    12月11日下午全國現代農業裝備高峰論壇暨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科創中國」成果轉化路演大會在台州路橋舉行現場群英薈萃,100多位來自全國農機行業的專家學者以及台州農機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農機領域科技創新。
  • 第五屆江蘇工程機械、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對接會在常州舉行
    第五屆江蘇工程機械、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對接會在常州舉行 2017-08-07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整理   8月3日至4日,由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常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江蘇省農機工業協會承辦的
  • 【今日常州】常州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正式啟用 || 盛宣懷與實業...
    今日要聞聚焦常州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正式啟用昨天上午,常州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正式啟用。市長陳金虎出席活動。>現場,江蘇省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武進國家高新區等單位籤署常州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共建協議;常州大學智能製造產業學院籤約入駐中以常州創新園,合作建立「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
  • 常州成立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百萬年薪招聘執行院長
    坐落於江蘇常州的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是在2014年,按照中國和以色列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由中國科技部、江蘇省政府和以色列經濟部三方共建。如今,五年過去了,中以常州創新園發展地如何了?今年5月,常州成立了中以常州創新園工作領導小組,以統籌全市資源,圍繞「中國以色列創新合作領航者」的發展定位再起航。常州市委常委、秘書長方國強表示,近日,經常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設立江蘇省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
  • 聯盟加速智能農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傳統的農業機械已經不能適用於現代農業對生產設施和作業模式的需求,大型高端、先進智能、高效環保的農機產品將成為未來需求的重要方向。
  • "融資租賃+智能農業裝備" 安徽鈺誠融資租賃布局千億市場
    "融資租賃+智能農業裝備" 安徽鈺誠融資租賃布局千億市場 2015-08-26 07:06:21」上,安徽鈺誠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珠海羽人飛行器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創新農業植保無人機消費新模式。
  • 高效複合肥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農業創新新主體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2017年1月6日,高效複合肥料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京舉行,創新聯盟的成立標誌著我國肥料產業的科技創新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當選聯盟理事長。高效複合肥料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指導組建,由金正大集團牽頭,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雲天化集團等肥料行業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單位近30家單位,旨在組建集產、學、研、用為一體的綜合科技創新平臺,聯合開展高效複合肥料等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業化應用等問題的研究,為促進化肥業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 孫向東:漢和要做成農業智能裝備領域的華為
    隨著農業無人機的普及,各種智能農機也正在嘗試應用,未來的農業將會像無人工廠一樣實現無人化機器化生產。 漢和要做的,是最好的產品而不是做最便宜的產品,目標是要做成農業智能裝備領域的華為。
  • 雷沃品牌價值連續12年位居農業裝備行業第一
    創新驅動品牌價值科技創新是驅動雷沃品牌價值連年增長的主引擎。作為國內農業裝備領域的領軍品牌,雷沃重工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依託全球研發創新體系,通過長期的研發投入,持續創新升級產品和服務,不斷改變著國內高端農業裝備領域核心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也贏得了用戶的高度認可。
  • 常州:工業智造明星城,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成立於2013年的常州天正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裝備、通信、軟體、數據」四類產品線。天正工業董事長張翀昊介紹,公司在2017年由雷射裝備和元器件生產,向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延伸。
  • 江蘇常州武進區:「新蘇南模式」的雙創探索
    武進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的核心園區--常州科教城持續推進產教融合協同創新,連續五年獲評「創業邦」中國最佳創業園區第二名。武進高新區聚焦打造以機器人和智能製造裝備為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高地,集聚機器人製造及相關企業500多家,工業機器人產量佔全國近四分之一。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建成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構建了「研究院+公司」的創新運營模式,成為省級創業示範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石墨烯產業化基地。
  • 江蘇常州:能工巧匠挺起高質量發展|新聞中心|中國常州網 常州第一...
    2020年,常州成為全國20個之一、江蘇省唯一向國家推薦的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    「聚融」發展,打造現代職教體系    常州在不同歷史階段首創「城市職教中心」模式、「高等職業教育集約化發展」模式、「職業教育特色小鎮發展」模式,推進職業院校向城市新區和產業園區集聚,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建起4座「職教綜合體」。
  • 中國-俄羅斯智能農機裝備與先進技術研討會在青島農業大學舉行
    11月25日下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和俄羅斯科學與高等教育部指導,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青島農業大學和俄羅斯農業工程中心聯合主辦,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機流通協會、酒泉奧凱種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農業大學協辦的「中國-俄羅斯智能農機裝備與先進技術研討會
  • 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今日開幕
    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推進「三鄉工程」實施、加強美麗鄉村建設……今年以來,武漢以創新培育為驅動,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主線,全力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為推動武漢疫後重振和農業高質量發展交出滿意「答卷」。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武漢市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產值491.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
  • 聚焦海洋裝備國產化,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強有力的工具性支撐—新聞...
  • 江蘇省2019年重大項目名單出爐
    為充分發揮省重大項目對穩投資、穩增長、穩預期的重要支撐作用,經省委、省政府同意,近期省發改委正式印發了
  • ...第五屆江蘇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常州大學...
    中國江蘇網訊 7月18日,第五屆江蘇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常州大學落下帷幕。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成斌,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蔡恆,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巡視員李裕桃,常州大學校長蔣軍成,教育部高教司綜合處副處長吳維東,常州市科教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陸金林,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陳寶權,崑山花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建芬,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邵進,常州大學副校長徐守坤、總會計師陸華良,中國高校投資服務聯盟理事長王蔚,中國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器聯盟理事長蔡震,中國教育創新校企聯盟專委會主任陳瀅
  • 2020年度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第二批擬立項目公示 食品...
    食品夥伴網訊 8月24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0年度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第二批擬立項目名單。其中,食品領域相關項目涉及39項。食品領域2020年度省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第二批擬立項目公示清單
  • 提供12種特色託管服務 蒲江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旗艦店」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圖片由蒲江縣宣傳部提供8月14日,蒲江縣舉行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聯合會成立大會。會上,聯合會分別與四川省農機研究設計院、廣西田園果博士、四川賽華睿科技等籤訂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合作協議。近年來,蒲江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緊圍繞「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聚焦45萬畝獼猴桃、茶葉和柑橘,培育行業協會24家、生產性服務業主體100多家,創新了「土地託管」「技術入股」「產銷對接」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降低了經營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益,推進了標準化生產,一家一戶幹不了、幹不好、幹起來不划算的諸多問題,得到了有效化解,三大產業全部成為「國家級生產標準化示範區
  • 山東大學-濟寧能源合作共建高端裝備製造研究中心籤約成立暨揭牌...
    他說,近年來,濟寧市高度重視發揮產學研協同效應,以市管企業為引領,著力在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領域開展精準產學研合作,帶動產業轉型、創新發展。山東大學與濟寧能源以高端裝備製造研究中心為平臺,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實現校企雙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這必將有力提升市屬企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為加快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攜手推動濟寧高質量發展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