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10日訊 四十年物換星移,歲月如歌。回溯過往,重溫經典,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隆重推出《改革開放四十年,引吭高歌新時代——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李谷一及她的學生們音樂會》,參加2018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10月18日,李谷一將攜她的學生們亮相北京北展劇場,為改革開放四十年輝煌成就禮讚,為激人奮進、前程似錦的新時代放歌。
一臺禮讚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音樂盛會
李谷一是著名的民族聲樂藝術家和戲曲表演藝術家,被幾代觀眾所熟悉和喜愛。她馳騁樂壇五十餘載,在璀璨的藝術人生中為觀眾演唱了近800餘首歌曲,多首歌唱作品成為廣泛傳唱的經典。她提出了「中國輕音樂」、「戲歌」等概念,將美聲、流行、戲曲等多種元素融入民族唱法中,為中國歌壇開創了一代新風。她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後歌壇的變革與發展,留下了許多足足影響幾代中國人的音樂作品。近年來,她又與音樂人小蟲、印青、王曉嶺、劉嶽合作推出了《龍文》、《那溪那山》、《山水》、《你的身邊還有我們》、《一路芬芳》、《大好河山耀中華》、《嘮叨歌》、《一念花開》等新曲目,始終走在探索與創新的藝術道路上。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重要歷史節點,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特邀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著名音樂製作人小蟲及二十名李谷一指導過的學生,共唱改革佳話。音樂會選取開風氣之先的「新時期中國大陸第一首流行歌曲」《鄉戀》,描繪改革初年廣交會鮮花如海、賓朋滿座盛況的《迎賓曲》,給一代代人留下幸福和文化記憶的《邊疆的泉水清又純》、《絨花》、《潔白的羽毛寄深情》、《我和我的祖國》,多次登上春晚舞臺的《前門情思大碗茶》、《劉海砍樵》,以及每年除夕之夜給億萬家庭帶來溫馨祝福的《難忘今宵》等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從時代的高度、藝術的溫度、流傳的廣度三個方面,彰顯李谷一非凡的藝術人生和濃濃的愛國情懷,回望「五十春秋耀歌壇,萬人空巷爭相看」的歌壇傳奇故事,高歌「翻越山梁過險灘,強國復興中國夢」豪邁的時代之音。
一場匯聚眾多知名藝術家的周年慶典
這場具有重大時代意義和深刻文化烙印的音樂會,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全力打造、傾情推出。該團青年導演、國家一級編導鄭軍擔任總導演,優秀青年編導劉磊擔任執行導演,青年編劇馬豔梅擔任文學撰稿,青年作曲家朱森擔任音樂監製,國家一級舞美設計韓曄擔任舞美總設計,國家一級舞美設計趙保忠擔任音響設計,主任舞臺技師王雷擔任燈光設計,青年創作人才井碧雲、劉仙臨分別擔任視頻設計、平面設計。由國家一級演員、聲樂藝術指導呂仰平指導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少年合唱團四十名小演員也將參與到這臺盛大慶典中。
改革開放的進程是一代代懷揣「中國夢」的炎黃子孫勤勞拼搏的進程,在四十年的時光歲月裡,李谷一孜孜不倦地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做著貢獻,悉心培育了眾多活躍在當今中國樂壇的青年歌唱家。她特別邀請了中國臺灣著名音樂製作人小蟲,張也、付笛聲、任靜、王麗達、湯子星、劉和剛、戰揚、王傳越、湯非、黃訓國、龔爽、王澤南、於海洋、曲丹、曾勇、周旋、徐晶晶、王鵬、李君、王相周、毛一涵、李夢佳等二十餘名她指導過的學生同臺獻藝,在150分鐘的時間裡,為觀眾獻上三十三首歌曲。
音樂會由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陳鐸、張喆擔任,一位是見證四十年巨變的藝術前輩,一位是新時代的年輕文藝工作者,他們共同攜手,也展現了「改革的接力棒代代相傳」的感人一幕。
一段追憶崢嶸歲月、唱響新時代的感人時刻
作曲家徐沛東在《李谷一從藝五十年音樂會》上曾說:「唱紅一首歌不難,首首唱紅太難得。」在李谷一眾多廣為流傳的歌曲中,大眾最為熟悉的是每年辭舊迎新之時電視機裡傳來的那首《難忘今宵》。
1984年,一曲《難忘今宵》首登春晚舞臺,隨即風靡全國。34屆春晚,《難忘今宵》唱了32年,陪伴著一代代人的成長。致敬時代,致敬經典,本臺音樂會以春晚「壓軸」曲目《難忘今宵》作為開篇和結尾,是對盛筵即將開始的深情期待和盛筵結束後的美好祝願。另外,由王曉玲作詞、印青作曲的《一路芬芳》作為李谷一的最新代表作品,將在音樂會的中間段落推出。除演唱外,她還將款款深情地講述從藝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和執著追求,映射中國改革開放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的發展歷程。作為歌壇傳奇,李谷一在世界各地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74歲高齡,她依然活躍在舞臺上,並始終對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們充滿關愛。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這臺飽含深情的周年慶典以公益性低票價惠民的演出形式回饋觀眾,並受到大家的熱切期盼。在音樂會現場,近三千人將共同合唱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追憶一段段令人難忘的激情歲月,暢享一幕幕無限風光的偉大夢想,《鄉戀》、《絨花》、《何日再相會》等廣為傳唱的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劉海砍樵》、《瀏陽河》等戲歌,《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等對祖國的深情禮讚和歌頌,註定會「難忘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