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吭高歌新時代 李谷一及她的學生們音樂會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年

2020-12-11 齊魯網

齊魯網10月10日訊 四十年物換星移,歲月如歌。回溯過往,重溫經典,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隆重推出《改革開放四十年,引吭高歌新時代——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李谷一及她的學生們音樂會》,參加2018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10月18日,李谷一將攜她的學生們亮相北京北展劇場,為改革開放四十年輝煌成就禮讚,為激人奮進、前程似錦的新時代放歌。

一臺禮讚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音樂盛會

李谷一是著名的民族聲樂藝術家和戲曲表演藝術家,被幾代觀眾所熟悉和喜愛。她馳騁樂壇五十餘載,在璀璨的藝術人生中為觀眾演唱了近800餘首歌曲,多首歌唱作品成為廣泛傳唱的經典。她提出了「中國輕音樂」、「戲歌」等概念,將美聲、流行、戲曲等多種元素融入民族唱法中,為中國歌壇開創了一代新風。她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後歌壇的變革與發展,留下了許多足足影響幾代中國人的音樂作品。近年來,她又與音樂人小蟲、印青、王曉嶺、劉嶽合作推出了《龍文》、《那溪那山》、《山水》、《你的身邊還有我們》、《一路芬芳》、《大好河山耀中華》、《嘮叨歌》、《一念花開》等新曲目,始終走在探索與創新的藝術道路上。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重要歷史節點,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特邀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著名音樂製作人小蟲及二十名李谷一指導過的學生,共唱改革佳話。音樂會選取開風氣之先的「新時期中國大陸第一首流行歌曲」《鄉戀》,描繪改革初年廣交會鮮花如海、賓朋滿座盛況的《迎賓曲》,給一代代人留下幸福和文化記憶的《邊疆的泉水清又純》、《絨花》、《潔白的羽毛寄深情》、《我和我的祖國》,多次登上春晚舞臺的《前門情思大碗茶》、《劉海砍樵》,以及每年除夕之夜給億萬家庭帶來溫馨祝福的《難忘今宵》等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從時代的高度、藝術的溫度、流傳的廣度三個方面,彰顯李谷一非凡的藝術人生和濃濃的愛國情懷,回望「五十春秋耀歌壇,萬人空巷爭相看」的歌壇傳奇故事,高歌「翻越山梁過險灘,強國復興中國夢」豪邁的時代之音。

一場匯聚眾多知名藝術家的周年慶典

這場具有重大時代意義和深刻文化烙印的音樂會,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全力打造、傾情推出。該團青年導演、國家一級編導鄭軍擔任總導演,優秀青年編導劉磊擔任執行導演,青年編劇馬豔梅擔任文學撰稿,青年作曲家朱森擔任音樂監製,國家一級舞美設計韓曄擔任舞美總設計,國家一級舞美設計趙保忠擔任音響設計,主任舞臺技師王雷擔任燈光設計,青年創作人才井碧雲、劉仙臨分別擔任視頻設計、平面設計。由國家一級演員、聲樂藝術指導呂仰平指導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少年合唱團四十名小演員也將參與到這臺盛大慶典中。

改革開放的進程是一代代懷揣「中國夢」的炎黃子孫勤勞拼搏的進程,在四十年的時光歲月裡,李谷一孜孜不倦地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做著貢獻,悉心培育了眾多活躍在當今中國樂壇的青年歌唱家。她特別邀請了中國臺灣著名音樂製作人小蟲,張也、付笛聲、任靜、王麗達、湯子星、劉和剛、戰揚、王傳越、湯非、黃訓國、龔爽、王澤南、於海洋、曲丹、曾勇、周旋、徐晶晶、王鵬、李君、王相周、毛一涵、李夢佳等二十餘名她指導過的學生同臺獻藝,在150分鐘的時間裡,為觀眾獻上三十三首歌曲。

音樂會由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陳鐸、張喆擔任,一位是見證四十年巨變的藝術前輩,一位是新時代的年輕文藝工作者,他們共同攜手,也展現了「改革的接力棒代代相傳」的感人一幕。

一段追憶崢嶸歲月、唱響新時代的感人時刻

作曲家徐沛東在《李谷一從藝五十年音樂會》上曾說:「唱紅一首歌不難,首首唱紅太難得。」在李谷一眾多廣為流傳的歌曲中,大眾最為熟悉的是每年辭舊迎新之時電視機裡傳來的那首《難忘今宵》。

1984年,一曲《難忘今宵》首登春晚舞臺,隨即風靡全國。34屆春晚,《難忘今宵》唱了32年,陪伴著一代代人的成長。致敬時代,致敬經典,本臺音樂會以春晚「壓軸」曲目《難忘今宵》作為開篇和結尾,是對盛筵即將開始的深情期待和盛筵結束後的美好祝願。另外,由王曉玲作詞、印青作曲的《一路芬芳》作為李谷一的最新代表作品,將在音樂會的中間段落推出。除演唱外,她還將款款深情地講述從藝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和執著追求,映射中國改革開放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的發展歷程。作為歌壇傳奇,李谷一在世界各地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74歲高齡,她依然活躍在舞臺上,並始終對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們充滿關愛。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這臺飽含深情的周年慶典以公益性低票價惠民的演出形式回饋觀眾,並受到大家的熱切期盼。在音樂會現場,近三千人將共同合唱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追憶一段段令人難忘的激情歲月,暢享一幕幕無限風光的偉大夢想,《鄉戀》、《絨花》、《何日再相會》等廣為傳唱的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劉海砍樵》、《瀏陽河》等戲歌,《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等對祖國的深情禮讚和歌頌,註定會「難忘今宵」。

相關焦點

  • 改革先鋒李谷一:唱了改革開放後第一首流行歌曲
    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隆重召開,六位文藝界人士獲改革先鋒稱號,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代表和歌唱家,她用自己的歌聲見證了祖國4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鄉戀》:改革開放後第一首流行歌曲在之前公示的「黨中央擬表彰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中,李谷一以「始終將自己的藝術實踐與改革開放進程緊緊相連,用歌聲見證改革開放的豪邁壯舉
  • 紀念改革開放40年,SMG推出《激蕩四十年》等大型紀錄片
    40年前,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在這一特殊的年份,作為廣電主流媒體,上海廣播電視臺全力打造了包括紀錄片、影視劇、全媒體實景黨課、系列報導、音樂會等在內的一系列改革開放重大主題項目,將與觀眾、聽眾們一起,回顧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隆重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 李谷一:聲帶出血未登臺成遺憾
    一場新星音樂會,向中國歌壇推出了朱明瑛、蘇小明、鄭緒嵐等一大批新人,有觀眾聽說,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本來也在受邀之列,最終卻遺憾沒有登臺。為此,獨家採訪了李谷一,聽她講述當年與新星音樂會遺憾錯過的故事。1979年,李谷一為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配唱了主題曲《鄉戀》,1980年2月,這首歌入選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每周一歌》,很快在全國傳開。收到新星音樂會的邀請後,李谷一說:「我是很想去的,但當時我的聲帶出血,非常嚴重。」專業人士都知道,歌唱家聲帶出血時要休養,少說話,如果聲帶恢復不好,會影響以後的歌唱事業。
  • 杭電學生製作80頁手帳 用手工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11月21日下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校園裡誕生了一個2公斤重筆記本——8名95後、00後大學生把一本「獻禮手帳」的大筆記本贈送給學校,向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年間,我的國家發生了什麼,我出生以來,我經歷了什麼。 這個現在被同學們稱為「手帳」的東西,起源於杭電人文與法學院大三學生劉思含與學院副書記嚴瑩的一次「閒聊」。 劉思含告訴記者,和嚴瑩老師的對話讓她感受到手帳可以承載更大的意義,當時,學校正在開展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活動,於是,年輕人靈機一動,「我們何不用手帳來記錄改革開放給我們家庭生活帶來的具體變化呢?」
  • 為新時代謳歌:威海青年主題演講獻禮改革開放40年
    40年,是一個民族不為艱難險阻意氣風發的40年,是和「一窮二白」訣別的40年,是一本寫滿故事的40年……」活動現場,來自威海市鐵路局的王麗莎首先分享了她對改革開放40年的理解。團員組雖然年紀小,比賽選手們講述了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發生在他們身邊一件或多件所見所聞的事情,述說了改革開放前後,個人成長、企業發展、家鄉變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變化,以講故事、說變化、談感受、頌恩情及表決心的方式讚頌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王麥菲古箏琵琶音樂會在杭開幕
    原標題: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王麥菲古箏琵琶音樂會在杭開幕初冬的杭州大劇院,燈火輝煌,一場以「中國夢·運河情」和「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主題的王麥菲古箏琵琶音樂會11月27日晚19點15分在杭州大劇院開幕。(作者:張阿雲;來源:藝術倉)
  • 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上海香港聯會今起尋找港人的上海故事
    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香港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改革開放初期,香港企業不僅帶來了大量資本,也將先進的市場管理經驗和國際管理理念帶到內地。而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這20年來中央政府陸續推出CEPA、開放香港人民幣業務、『滬港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香港的穩定發展和長期繁榮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同時,通過經貿、金融、科技等多領域合作,香港也為內地發展增添了活力。」
  • 獻禮改革開放40年《在那遙遠的地方》帶你「遇見」古絲路上的新故事
    節目將帶領網友和觀眾跟隨主持人鐘山的腳步和視角,去丈量和感受古絲路的長度和深度;去遇見這條千年古道上的新風尚、新變化;去感受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古絲路上翻天覆地的變化。獻禮改革開放40年,「遇見」古絲路新故事!今年正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一種蓬勃的生機在這條影響世界的古道上煥發出來。
  • 《不忘初心·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影視金曲》2018新春音樂會...
    在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成都市音樂產業推進辦公室的指導下,成都演藝集團精心打造推出此次《不忘初心·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影視金曲》2018新春音樂會。本場音樂會將於3月1日至3月2日晚,在成都高新區ICON雲端·天府音樂廳正式唱響。
  • 北京大學《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出版發行
    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前夕,北京大學推出《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社會科學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回顧和梳理了社會科學四十年的付出和收穫。《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按照2018年學校寒假戰略研討會安排,社會科學學部啟動此叢書項目。
  •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音樂:流行歌曲的抒情轉型(1978-1985)
    改革開放後出現了以民族小調歌曲為原型或民族風格較為濃重的第一批抒情流行歌曲,其主要類別有:一是以民間小調歌曲為素材而使用輕快流行唱法演唱的《茉莉花》等歌曲;二是託物言志的創作流行歌曲,如借桃花讚譽愛國之情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及借景抒發保家衛國職責的《軍港之夜》等;三是新創作的為配合電影或電視劇的插曲歌曲,如《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與《絨花》等抒情意味濃厚且稍帶民族氣息的創作歌曲
  • 新時代廣州原創交響樂《珠江序曲》全球首演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在文化建設上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廣州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在諸多領域為全國探路、領全國之先。《珠江序曲》就是今年廣州市文藝精品規劃創作的重要項目,為獻禮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委託,廣州交響樂團委約享譽世界的著名作曲家陳怡女士創作的大型管弦樂,用交響樂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播嶺南文化,發出廣州聲音。
  • 李高陽攜中美歐爵士名家走進四川工業科技學院 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圖為爵士音樂會演出現場。黃志凌攝26日晚,2019新年爵士音樂會在四川工業科技學院舉行。隨著李高陽原創作品《長城》的奏響,一支由中國薩克斯大師李高陽、美國鋼琴大師裡奇巴瑞克、美國「鼓神」亞當努斯鮑姆、瑞典小號大師安德斯伯格克朗茨、中國頂級貝斯演奏家胡浩組成的李高陽中美歐全明星爵士樂隊,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為萬餘名師生帶來了爵士樂演出。這是美國鋼琴大師裡奇巴瑞克首次亮相中國,也是2019新年爵士音樂會第一次走進校園。
  • ...四十年 見證者說|王偉:改革開放四十年 中國經濟法治建設成就斐然
    1978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徵程。40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與見證者,他們的人生與改革開放40年風雲起伏牢牢綁定。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網地產推出【改革開放四十年 見證者說】聽見證者講述40年波瀾壯闊,共同奮進新時代。點擊進入專題【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 艱苦奮鬥再創業 改革開放再出發——四十位代表委員熱議改革開放四...
    艱苦奮鬥再創業 改革開放再出發——四十位代表委員熱議改革開放四十年 原標題:   【經濟篇】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改革開放近
  • 北京懷柔統一戰線唱響「復興頌」 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1978,春天來了,追夢的人們,從這裡出發……」12月21日,在懷柔區文化館,一首《起航春天》拉開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復興頌」原創聲樂作品音樂會的序幕。 音樂會以「創建文明城區 建設美麗懷柔」為主題,由懷柔區委宣傳部、區委統戰部、民進懷柔區工委、區文明辦、區文委、區文聯聯合主辦。「這是懷柔首次圍繞同一主題舉辦原創聲樂作品音樂會,也是我們統戰人士發揮優勢、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的成果展示。」
  • 詩頌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以中華詩詞藝術形式謳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是詩人義不容辭的神聖使命。中華詩詞學會組織部分詩人以飽滿的激情創作的詩詞作品,分別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走過的艱辛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現輯選如下,以饗讀者。
  • 改革開放四十年與外國法制史的成長
    改革開放四十年與外國法制史的成長 2019年07月21日 08:31 來源:《法學》2018年第7期 作者:何勤華 王靜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改革開放四十年 「中華小公民」關注時代變遷 為社會前行發聲
    許義麗 攝華龍網10月25日8時22分訊(許義麗)改革四十年,童眼話變遷。該校六年級的「中華小主人」們,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契機探索思考、創新實踐,在假期中開展社會調查,以小公民的姿態關注社會變遷,為社會前行發聲,也為母校建校107周年獻上了一份有意義的禮物。
  • 2019東方衛視春晚:李谷一霍尊傾情演唱、李谷一朱逢博世紀擁抱
    春滿東方李谷一和她的歌《難忘今宵》、《鄉戀》、《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等歌曲,流傳了四十多年。這些歌曲是時代的象徵,陪伴了我們的走過金色的青春年華,又在70後、80後、90後、乃至00後心中留下一段段難忘的回憶。今年春節,李谷一帶著「孫兒輩」的霍尊,在東方衛視的舞臺上演唱串燒金曲《粉墨》、《鄉戀》、《一念花開》。這些歌曲或婉轉或溫情,唱出了中國人的普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