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在文化建設上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廣州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在諸多領域為全國探路、領全國之先。今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州時叮囑我們要「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這些殷殷囑託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州的深情厚誼,賦予我們新的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廣州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樹立政治站位、國家站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文藝創作規劃,牢牢把握文藝方向,制定《廣州市文藝精品創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立足嶺南文化精粹,把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貫穿文藝創作全過程,推陳出新,大膽嘗試,打造出一臺臺轟動全國的文藝精品力作。
2018年11月21日下午,由陳怡作曲的《珠江序曲》全球首演新聞發布會在廣州交響樂團舉行,著名作曲家陳怡、首演指揮家楊洋、廣州交響樂團藝術顧問餘其鏗、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出席並講話。發布會由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主持。
《珠江序曲》就是今年廣州市文藝精品規劃創作的重要項目,為獻禮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委託,廣州交響樂團委約享譽世界的著名作曲家陳怡女士創作的大型管弦樂,用交響樂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播嶺南文化,發出廣州聲音。這部作品以廣東的民間音樂包括廣東音樂《旱天雷》和《賽龍奪錦》的音調為創作素材進行發展、用管弦樂清新絢麗和欣欣向榮、鏗鏘有力和一往無前的音勢來表現了珠江滔滔不斷奔流的動感和起伏,映照了廣州人經歷過的無數坎坷和磨礪後的幸福生活,表達了對廣州城市日新月異發展的喜悅與廣州人民對未來的憧憬。管弦樂《珠江序曲》由廣州交響樂團將於今年11月22日晚在星海音樂廳世界首演,同時拉開「第六屆中國交響樂音樂季—廣州音樂會」的序幕。該場音樂會由中央歌劇院音樂總監、杭州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楊洋執棒。
作曲家陳怡與指揮楊洋對《珠江序曲》的樂譜進行溝通
作曲家陳怡、周龍夫婦與指揮家楊洋探討《珠江序曲》音樂處理
據悉,由廣州市原創的一批舞臺精品力作將於近期與觀眾陸續見面,為市民奉上一場場文化的饕餮大餐。舞劇《醒獅》講述了三元裡鄉親誓死抵禦外敵侵略的故事,以南獅為神,兼取南拳、木魚說唱等諸多廣東非遺項目作為創作元素,取其形、塑其神,充分實現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傳承」,傳達了在民族復興之路上實現「百年夢圓」所必不可少的自強精神。該劇自9月28—30日在廣州大劇院首演以來反響熱烈,場場爆滿。該劇近期將於11月27日、28日在友誼劇院演出。大型現代粵劇《初心》講述以葉挺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向前的動人故事。由粵劇藝術名家、梅花獎二度梅得主歐凱明飾演葉挺,青年粵劇花旦李嘉宜飾演葉挺之妻李秀文,青年花旦伍韻飛飾演九妹,青年文武生陳振江飾演趙漢明。該劇將於11月30日晚上在友誼劇院首演。話劇《廣州站》以廣州站廣場派出所所長舒有為的人生歷程作為貫穿主線,同時幾組人物命運沉浮作為副線,演繹了跨越四十年的奮鬥歷程。再現了廣州站投入運營40多年來見證了無數人的悲歡離合。該劇將於11月21號在友誼劇院首演。話劇《行在南國周先生》講述了1927年魯迅在廣州中山大學執教期間的經歷。該劇將於12月14日-23日在十三號劇院首演。
出生於廣州 聞達於世界
著名作曲家陳怡出生於中國廣州,畢業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及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她是目前唯一的一位入選美國文藝與科學院院士的美籍華裔作曲家,亦是首位在美國舉辦個人專場多媒體交響作品音樂會的女作曲家,更是一位多產及作品被演奏最頻繁的為數極少的專業作曲家之一。她將東西方文化融會貫通,打破傳統疆界,創作出大量獨具特色的音樂作品,在全球各大城市由著名音樂家及交響樂團在重要音樂節及音樂會頻繁地上演,並廣受演奏家與觀眾的熱烈歡迎,三十年來在世界音樂舞臺上以現代風格與形象出色地弘揚了中國文化並形成了廣泛的影響。
著名作曲家陳怡受邀擔任「新時代廣州文化傳播大使」
陳怡向委約方贈送親筆籤名的《珠江序曲》總譜
各國優秀交響樂團都與陳怡有過合作,包括紐約愛樂、英國皇家愛樂、BBC及BBC愛樂等眾多世界名團,世界各國多家廣播電臺電視臺錄製播放了她的專訪及專題音樂會。近年,陳怡的重要管弦樂新作首演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英國普羅姆音樂節及瑞士琉森音樂節,其大量室內樂與合唱作品更是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為表彰其在音樂創作上所作貢獻,美國文學藝術院於2001年給陳怡頒發了艾夫斯作曲家大獎。
陳怡以其傑出活躍的社會活動和教學,在學術與專業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推動了此領域的開放及發展。她在世界範圍內為推展中國民族音樂、民樂演奏家及婦女作曲家做了領先、長期、有效及大量的工作。她充分了解世界現代音樂創作的形勢與專業水準,希望能帶動更多的同行及學生在國際上做出更多的貢獻。作為首位在美國主要州立大學-美國密蘇裡大學堪薩斯城校區音樂舞蹈學院獲得傑出講座教授職位及榮譽的華裔作曲家,她於2006-2011年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並於2012-2017年任天津音樂學院特聘教授。陳怡以她的音樂活動在國際文藝與教育界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為加強不同文化背景民族之間的溝通與相互理解、為世界的人文交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廣交舊相識 委約新作品
廣州交響樂團與陳怡可謂是相識多年、合作久遠。早在2001年11月,廣州交響樂團第一次走出國門進行國際巡演時,就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奏響了陳怡的管弦樂作品《多耶》第二號,用富於民族色彩的音樂震撼了西方主流社會。
2001年11月,廣州交響樂團在前任音樂總監葉詠詩的執棒下,於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陳怡作品《多耶》第二號
其後,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廣州交響樂團在2009年委約陳怡、周龍創作交響曲《虎門1839》,用交響的方式描繪了170年前發生在廣東的虎門銷煙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同年10月,廣州交響樂團將《虎門1839》帶到了德國巡演,在柏林和杜塞道夫演出,均獲得了歐洲觀眾的一致好評。該作品還獲得了中國交響樂評選大型作品一等獎及入圍了第59屆葛萊美獎。
2009年10月,廣州交響樂團在柏林音樂廳演出由樂團委約陳怡、周龍聯合創作的交響曲《虎門1839》
2018年初,在國際業界享有盛譽的陳怡再度接受了廣州交響樂團的邀約,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譜寫管弦樂曲《珠江序曲》。陳怡出生在廣州,自幼居住於沙面,飲珠江水長大。身為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的第一批受益者,她對改革開放的甘露和成就感慨萬千,遂用自己家鄉的民間音樂(包括廣東音樂《旱天雷》和《賽龍奪錦》的音調)為創作素材進行發展、用管弦樂清新絢麗和欣欣向榮、鏗鏘有力和一往無前的音勢來表現了珠江滔滔不斷奔流的動感和起伏,更映照了他們經歷過的無數坎坷和磨礪,表達了自己有感於家鄉日新月異發展的喜悅與對未來的憧憬。
中國交響樂 謳歌新時代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是我國音樂院校恢復高考四十周年,是恢復高考後第一代作曲學生畢業四十周年。四十年來,我國交響樂創作有了空前的發展,一大批作曲家成長起來,一大批優秀作品創作出來,成為我國交響樂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和重要方面。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示四十年來我國中青年作曲家的交響樂創作成果,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文聯出版社、中國交響音樂季藝術中心承辦,中國交響樂作品回顧展演暨第六屆中國交響音樂季於2018年10月27日至2019年1月15日在北京、青島即墨、成都、廣州、武漢、哈爾濱等城市舉行。
中國交響樂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離不開中國作曲家群體的努力和眾多作品的支撐。宣傳中國作曲家、展演中國作品,繁榮和發展中國交響樂事業是中國交響音樂季的基本宗旨,是本屆展演展現的重要方面。為展現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交響樂的發展,本屆展演的重點聚焦在近40年來成長起來的中青年作曲家和他們的優秀作品。
中國交響樂作品回顧展演
暨第六屆中國交響音樂季
廣州音樂會(第一場)
時間: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20:00
地點:星海音樂廳交響樂廳
票價:公益票 50元
(本場音樂會已售罄)
指揮:楊洋
嗩吶:張倩淵
女高音:李秀英
演奏:廣州交響樂團
陳怡
管弦樂《珠江序曲》(世界首演)
張大龍
交響詩《母親》
葉國輝
《望大陸》為女高音與交響樂隊而作
韓蘭魁
交響樂《絲路斷想》
鍾峻程
歌劇《大漢海路》序曲
秦文琛
嗩吶協奏曲《喚鳳》
中國交響樂作品回顧展演
暨第六屆中國交響音樂季
廣州音樂會(第二場)
時間:2018年11月26日(星期一)20:00
地點:星海音樂廳交響樂廳
票價:公益票 50元
指揮吳懷世
嗩吶:張倩淵
女高音:李秀英
演奏:深圳交響樂團
譚盾
帕薩卡裡亞《風與鳥的密語》
杜鳴
舞劇《沙灣往事》交響組曲
選曲
趙麟
雙協奏曲《度》為笙與大提琴而作
沈葉
《旅行者的夢》
為打擊樂、鋼琴和弦樂隊而作
高平
《野櫻桃樹》
為男低音、高男高音與管弦樂隊而作
選曲
劉湲
交響音詩《土樓迴響》
選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