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晚,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推出的大型原創獨立交響樂作品《交響京津冀》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交響京津冀》從作品委約、創作排演到首演,時間跨度超過兩年。正如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在音樂會致辭中所說:「對長期以來致力於演奏芭蕾以及專題音樂會的中芭交響樂團而言,這無疑是在創新發展的實踐探索中又邁出的堅實一步。」中央芭蕾舞團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張藝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用交響樂的語言去講述中國故事,這是我們每一個音樂從業者的職責。」
張藝在彩排中 攝影/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崔峻
本場音樂會上演的三部新作分別是《寓言三則》《故事三篇》《交響三章》,觀眾領略到交響藝術與京劇唱腔、京韻大鼓、天津時調、河北梆子等戲曲曲藝的創新聯袂,令人耳目一新。一幅幅以濃墨重彩的交響筆墨描繪的中國優秀傳統寓言故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疏朗畫卷,譜以動人的旋律,徐徐在觀眾面前展開。
演出現場 攝影/王崇瑋
《寓言三則》由近年來在國內外作曲大賽中屢獲殊榮的青年作曲家商沛雷創作,用極富現代感的交響樂語言講述「愚公移山」「女媧補天」和「神筆馬良」三個家喻戶曉的中國傳統寓言。《故事三篇》由華人作曲家於京君和青年詞作家章立新聯手創作,通過京劇舞臺藝術展示塞罕壩機械林場集體、餘留芬、焦裕祿等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運用西方交響樂作曲技法和樂器,與京劇唱腔、舞臺表演巧妙融合,形成獨特的音樂效果。來自國家京劇院一團的四位優秀青年京劇演員也用他們情酣意暢、餘韻無窮的精彩演唱為作品的高水準呈現提供了保障。
演出現場 攝影/王崇瑋
同樣出自作曲家於京君筆下的《交響三章》堪稱本場音樂會的「點題之作」,也是貫徹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這一國家重大戰略,促進三地藝術融合、文化協同的具體實踐。在全曲結尾,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地方曲調巧妙結合、和諧交融,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將整部作品的氛圍推向激昂壯闊的最高潮,寓意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來。在全場觀眾持續熱烈的掌聲與歡呼中,指揮家張藝與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加演了作曲家於京君創作的《進行曲》,昂揚堅定的節奏與朝氣蓬勃的律動也表達著藝術家們對於文藝創作「永遠在前進,永遠在路上」的決心。
張藝在彩排中 攝影/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崔峻
為了達到交響樂與京劇的完美融合,創作團隊下了不少功夫。張藝表示:「交響樂和京劇的觀眾是兩撥人,但為什麼不能融合呢?尤其是年輕人。為什麼京劇不能唱當下的故事呢?我們要唱當下的故事,要真正講述中國故事。為了把京津冀的地方曲藝加進去,我們下了很多功夫,我們專門到天津和河北採風,就是為了把當地的文化真正融入進去,把曲藝交響化,和京津冀融合的趨勢結合起來。」
對於中國故事的講述,張藝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我們從小都去讀寓言故事,我們為什麼不能把這些故事搬上音樂會的舞臺呢?西方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都變成了交響樂,我們的故事可能更多、更久遠。而今天我們用了90後的作曲家,年輕人對於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思考,通過他們的筆寫出來,通過交響樂團演奏出來,傳達給今天的觀眾,這是我們今天創作這臺交響樂的意義所在。」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田婉婷編輯/崔巍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