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歷史上,曾經有一隻叫做白軍的隊伍。我們都聽過紅軍,那麼白軍是支什麼樣的部隊呢?看完這段歷史,你就懂了!
白軍
俄羅斯白軍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1918年7月17日凌晨,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家族被看管他們的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趕到地下室,使用機關槍掃射集體處決。他們的屍體被澆上硫酸和汽油銷毀,殘餘骨渣被埋藏在葉卡捷琳堡地區的一個廢棄洞穴中。那年,尼古拉二世50歲,他妻子46歲,兒子阿列克謝14歲,大女兒奧爾加23歲,二女兒塔季婭娜21歲,三女兒瑪利婭19歲,小女兒阿納斯塔西婭17歲。
雖然,革命的人士憎恨尼古拉二世,但是還有一些人是維護沙皇統治的,成為尼古拉二世忠實的護衛軍。
這支部隊被稱為白軍。
俄羅斯白軍
白軍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黨、軍國主義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溫和社會主義者組成。他們對沙皇抱有信心,認為沙皇已經統治了俄羅斯300多年了,不可能輕易被起義軍摧毀。另外,他們對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抱有信心,認為只要實行改革,俄羅斯還是有希望的。
那麼,為啥叫做白軍呢?主要有兩點原因。
1、蘇聯紅軍是以紅色作為代表,而白則是紅的對立色。
2、白軍以保皇黨派為基礎,而在沙俄時代白色則成為皇室的代表顏色,沙皇常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稱。
白軍
白軍沒有一個統一的統領,歷史學家形容白軍為一系列反紅色革命的聯盟而已。成員也很雜亂,除了一部份是布爾什維克的反對者之外,很多都是當地的無業農民和烏合之眾,軍力輕散而薄弱。
不過,白軍得到了當時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的大力支持,因為這些國家擔心共產主義者在俄羅斯建立政權,他們企圖推翻蘇聯共產黨的統治,繼續推動白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些國家特別在西伯利亞﹑烏克蘭及克裡米亞地區和遠東地區支持白軍,甚至協助白軍建立傀儡政權,作為反紅軍的根據地,使紅軍要陷入長達幾年的內戰之中。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在白軍與蘇聯紅軍的戰鬥中,白軍以失敗告終。那麼,失敗後的白軍都去哪了呢?在交戰中,白軍敗給了列寧領導的紅軍,白軍將領許多被逮捕處決,有的逃亡國外,包括巴黎、柏林、中國的哈爾濱和上海。【參考資料:《俄國內戰史》、《俄羅斯通史》】(作者: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