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rvan
關於人們現在最害怕什麼,人們眾說紛紜,但有一件事是我們都肯定會害怕的。所有人害怕的是錢都沒了。在當今社會,人們最關心的不是房價或者商品價格,而是自己的財富。有了財富,房價和商品並不是真正的問題。對於財富,人們更擔心通貨膨脹,這僅僅意味著貨幣會貶值。
通貨就是指的貨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錢,當一個國家實物總量一定的情況下,貨幣量變多了,那麼跟以前相比,相同的貨幣量能買到的東西當然就少了,也就是說,同樣一件東西要用更多的貨幣才能換到,即貨幣貶值。
同樣數量的錢,購買力正在下降。持有現金的人當然不希望看到通脹到來。面對不斷上漲的物價和財政收入,被動收入無法跟上通貨膨脹的步伐。多年來,在正確的戰略領導下,中國經濟實現了質的飛躍,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在中國發展的前十年,GDP增速仍然較快,而M2增速更快。然而,從1990年到2017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幾乎翻了一番。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不難解釋,因為過去20年的快速增長也創造了大量貨幣。市場上有大量的貨幣,這是貨幣貶值的直接原因。自貨幣貶值開始以來,人們試圖通過減少(如果不是完全防止)資產貶值來保護自己的資產。
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是一回事。簡單地說,這意味著貨幣印得太多了,貨幣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社會財富的創造速度。在通脹面前,隨著價格飆升,財務回報無法超過通脹,富人和窮人的財富都會縮水。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些人不僅不擔心貶值,甚至有點高興。這些人是在房價下跌時貸款買房的人,或者是很久以前就負債纍纍的人。
根據過去20年的經驗,20年前你擁有1萬元是「富有」的,但現在1萬元的價值卻沒有那麼「光榮」了。如果我們計算20年前的貨幣貶值,僅僅從購買力的角度來看,1999年的國內價格相對較低。以前我們只花5毛就可以買到一個冰激凌,但是現在的冰激凌價格一般都在3元以上甚至更多。
以房貸為例。在10年前,如果你的房貸是一千元的話,從當時的物價水平和工資水平來看,每月1000元已經是很多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物價開始上漲,人們的工資也開始上漲,但是債務的數額是固定的,依舊是1000元。所以,10年後債務人對每月600元的支出可能就已經「無感」了。事實上,房貸也只是「小頭」,貨幣貶值真正「成全」的是那些企業貸款。
相比之下,富人的境遇可能略好於窮人,因為富人擁有如此多的錢,即使他們的錢的價值下降,他們也可以用更多的錢度過風暴。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富人擁有1億元,經過通貨膨脹後,這1億元可能只值1000萬元,但與窮人相比,這個人仍然是千萬富翁。
目前,銀行正在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然而,無論央行如何調整,它都不應超過通脹水平。因此,當通脹與銀行競爭時,最後貸款人通常是「大贏家」。當通貨膨脹來的時候,人們意識到儲蓄的好處並不能克服通貨膨脹,所以他們開始轉移他們的財富去購買所持有的東西,比如房子。
當然通脹也分為兩種,即輕微和嚴重之分
適度的通貨膨脹是社會發展的催化劑:
如果我們假設一個社會的貨幣供應量每年保持不變,但由於技術進步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社會總產品的供應量會增加。這樣,貨幣數量不變,產品數量增加,就會導致商品價格的貶值。眾所周知,商品價格的貶值會反過來抑制生產,從而導致社會工資的減少。社會陷入收入減少、生產下降的循環,嚴重影響社會進步。因此,在一個正常的發展中社會,通貨膨脹是合理的。也就是說,適度的通貨膨脹會促進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從而增加人們的財富。
惡性通貨膨脹失控將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限的。如果通貨膨脹超過限度,就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洪水。根據通貨膨脹的來源,通貨膨脹分為貨幣過剩引起的通貨膨脹、需求增加引起的通貨膨脹和成本上升引起的通貨膨脹。其中,如果社會貨幣總量在短時間內大幅增長,遠遠超過社會產品總量的增長,則貨幣過度發展就會導致通貨膨脹。
其實應對通脹的方法有很多,作為普通人,如果想實現財富保值,就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