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份以後,一項強勢的美元,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攀升背景下,選擇了掉頭向下,截止8月14日收盤已跌落至93點附近,跌幅超過7%。美元指數的構成標準,是以美元對歐元、英鎊等主要發達國家貨幣加權而成,而伴隨著美元指數持續走低,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截止當前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紛紛走高至6.95附近,距離年內高點升值幅度超過2%。總是在關鍵節點反向行走的美元,似乎很讓人想像到一直以來的「薅羊毛」,就好比5年前,當全球經濟成長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時候,美聯儲意外宣布進入加息空間。
01習慣也自然
當前美元選擇下行,對美聯儲甚至美國自身經濟利益,確實也有很多益處。首先,面對全球第一的感染人數,美國並沒有在防控措施上作出更多努力,精力主要施展在印製更多的美元上,或許這就是所謂可以被直觀感受的、有具體數字支撐的政績。另一方面,為應對巨額債務,美聯儲或許也是在為大量超發美元尋找藉口,這樣一來伴隨著美元貶值7%,美國債務總量或也有實際意義縮水7%之嫌。接下來,美元資產將不斷外流至非美貨幣國家和地區,它們又可以購買新興市場經體優質資產,近期大量北向資金湧入的A股上漲,或許也是一個例子。從這方面來看,每每觀察美元上下起伏波浪,這種屢屢驗證的事實或早已被看作習慣。
02習慣失控後
有關美元習慣性走勢的問題,美元利用特有地位,可以利用超發貨幣在世界經濟低迷時收購優質資產、製造泡沫,同樣也可以在全球經濟成長接近恢復時鎖緊銀根,讓美元順利回流。早已被世界所認識,近幾年,國際社會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去美元話呼聲不但高漲,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大黃金儲備,成為當前國際金價刷新歷史高點的重要推手。而在另一方面,雙邊和多變貨幣互換協議一時興起,美元地位逐漸開始動搖,2019年的數據顯示,作為美元在全球儲備中的佔比下滑至60%左右;而在貨幣支付中的佔比甚至已不足40%。當前美元世界準貨幣的地位並不十分牢固,歐元等非美主要貨幣後來居上也並非不可能。
03人民幣國際化
自2015年開始,人民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準許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幣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買入「」從零開始,加速趕超」進程。數據顯示,2019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14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升到2.02%,創歷史新高。
當前美元持續貶值,或許也存在一些迫不得已,美國疫情和經濟成長堪憂,歐洲主要國家經濟數據持續向好,也是美元被拋售的一個現實原因。在技術形態上,美元當前或已步入下跌通道,美元繼續貶值或將成為大概率事件,但如果美國國內疫情以及經濟失控,美元持續下滑也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