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
如果把「越王勾踐伐吳」中的吳國的國君換成伍子胥而不是夫差,那還會有「臥薪嘗膽"的盛世美談嗎?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被盛傳了幾千年的勵志故事,越國君王勾踐可謂是歷史長河中勵志名人堂上的翹楚!被無數後輩稱讚和仰慕!
臥薪嘗膽
毫無疑問,他的隱忍和自律是他成功復仇的重要條件,但絕不是主要因素。甚至說,他有點幸運!
如果當年的吳國國君由其相國伍子胥來當,越王勾踐伐吳一定不會成為美談,而是笑談!
在勾踐被吳國抓走當奴僕後,實際上吳國已經吞併了越國,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力量都要遠遠地落後於吳國,特別是軍事被吳國嚴格限制和監視了。但為什麼後來,有逆風翻盤後的絕地反擊呢?
我認為主要是兩點,而且都跟勾踐關係不大.
一、吳王夫差昏庸無道。
夫差
夫差昏庸無道
釋放勾踐後,居然還允許勾踐大興兵事,招兵買馬。要知道,夫差的父王是被勾踐所殺,而勾踐被滅國後,又被欺辱十年,這兩人其實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了。很難真正地和睦相處了。
但吳王似乎沒把這放在心上,而且還居然給勾踐擴充封地。相國大臣伍子胥忠心進言勸阻,非但不聽,還把他給殺了。伍子胥何許人也?沒有他,就沒有強大的吳國,可以說吳國的強大是由他的出生入死,智慧才能換來的。沒有了伍子胥,吳國就猶如失去了人的左膀右臂。
二、吳國文種的賢能。
在勾踐被抓走的十年,文種勵精圖治,韜光養晦,為越國發展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更為重要的是,他為勾踐復仇制定了非常有效的破吳七術。通俗點就是,給錢、給美女以迷亂吳王,在吳國糧食種子做手腳,擾亂他們的供給。離間君臣。發展兵力等。
其實,以伍子胥的睿智賢能,哪怕不當吳王,只要夫差能聽得進去他的諫言,越王勾踐也不可能打得過國力昌盛的吳國,也就不會有「臥薪嘗膽」的盛世美譽了!
吳國和越國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