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了解臥薪嘗膽背後的故事嗎,越王勾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020-12-03 瀘沽煙水的過客

本文為百家號作者《小姨說說歷史》的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從小時候學典故,學國學,一定被要求背過臥薪嘗膽的故事,小時候不懂,按照要求背過,只知道故事裡面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吳王夫差,一個越王勾踐。小時候的理解的不透徹,感覺就像故事裡的兩個人,為了爭地盤,你打我,我打你,前幾年你勝了,後幾年我又勝利了。等真正長大可以理解臥薪嘗膽的故事時,知道這個故事是激勵我們要在逆境中堅持的生存,先要生存,再要成功。兩個人物當中對勾踐的印象最深,一上來他是以失敗者的姿態出現,總能博得其他人的同情。大家了解「臥薪嘗膽」背後的故事嗎,越王勾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臥薪嘗膽的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按史料記載,公無前494年,當時吳王夫差在位兩年,越五勾踐在位三年,與當年吳楚兩國相爭的情形有些類似,他們兩個也是兩國同時執政的君主。吳國與越國之間,國為國土相領,摩擦爭執也不是一日兩日了,雙方都在等待時期,想給對方致命的一擊。熟悉歷史的小朋友都知道,春秋戰國時代 ,各小國都有自己獨立的領土,因為國多,都沒有安分守已的。整個戰國時期,九州大地一直處於水深火熱的戰爭當中。

有一個春天,相鄰的楚國攻打蔡國,蔡國國君像吳國求助。吳和國楚國關係立即緊張起來。一直在伺機而動的越王勾踐看到吳楚兩國即將開戰,認為自己打敗吳國的時機到了。哪知道吳王夫差其實是另有盤算,夫差一直記恨越王勾踐。畢竟兩國相爭,夫差之父死於勾踐之手,殺父之仇可是大事,吳王夫差看到越國蠢蠢欲動,就先下手為強。一開戰吳國就大敗越國,隨後又勢如破竹侵入到越國腹地,心情掃蕩。勾踐被五千親兵的保護下,退無可退。在這裡不得不服勾踐的為人,他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大丈夫,隨後舉手投降向吳王夫差求和。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伍子胥,吳國幾代能臣。但事情恰巧就在這齣了問題,吳王夫差大勝,有些被勝利衝昏了頭,加之伍子胥是他父輩就徵用的大臣。所以當伍子胥提出:斬草要除根,否則必有禍,歷史上這種教育太多了,越國是我們的世仇,國土雙相近,如今放過他,就如放虎歸山,再後悔就晚了「。吳王夫差叛逆心理出來了,覺得伍子胥是倚老賣老,借他的手公報私仇,吳王認為向北發展自己的勢力才是。隨即與越王講和,越王勾踐,以一國之君的尊貴,給吳王當牛做馬,幹奴隸才能幹的事。

故事講到這裡,中國四大美女這首的西施就要出來了,據史料載,勾踐與大臣範蠡留在吳國即做人質又當奴隸,把另一個大臣文種留在越國治理國家。最後得以回家,是範蠡四處找尋美女,以臣服的姿態把美女呈送給吳王夫差。當然這個美女當中最出名的當屬西施,被培訓好的西施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想法設法的吹枕邊風,教唆吳王夫差將越王勾踐放回國去。歷經十幾年的辛苦,終於在周敬王二十九年,吳王差把越王勾踐送回越國。

臥薪嘗膽的故事這才真正開始 。越王回歸越國以後,他苦心積慮,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磨練自己的志氣,他把苦懸在室內,在吃飯 之前 ,一定要先嘗苦膽。睡覺時身上墊上木柴,以便自己警惕,不要忘記居安思危,不能有一日 忘記要報仇雪恨。他不光自己對自己要求高,還親自與百姓一起共同下地耕作,讓他的夫人與百姓一起燒火做飯,織布縫衣。並且吃飯不加肉,穿衣必粗布,與普通百姓同甘共苦,在這個時期,越王勾踐深得人心。

過長期的準備,越王勾踐終於得償所願,一血前恥。在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踐大舉興兵進攻吳國,逼著吳王派人求和。當時的越王答應了夫差的求和。但越王勾踐可遠沒有吳王那麼心軟,表面的各氣僅僅只維持了幾年。在公元前473年,勾踐找到理則大舉興後,此次戰爭以吳王夫差自盡而結束。夫差自殺以後,周元王只能封勾踐為伯,即為各地諸侯之長,勾踐開始了稱霸於各諸侯的日子。

在整個故事當中,有兩個人物,範蠡和文仲,沒有他們兩個的扶持,越王勾踐不可能成功,這裡要說到越王勾踐這個人,其實放到現代是一個性格比較偏執的。範蠡看清楚越王是只能與人同苦不能同甘的人,於是在越王成功以後辭職遠走,據說帶著西施一起走的,算是一個好的結局。另一個文種,辛苦扶持越王十幾年,最後以自殺了結,了解完整個故事,小編本人還不太喜歡越王勾踐這個人,行事即狠又沒有容人之心。這是小編自己的看法,您怎麼看呢。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真真假假
    越王勾踐其實,是越王勾踐先發動對吳國的侵略戰爭,但戰爭失敗。為了活命,在吳王夫差身邊當侍從,為了取得吳王信任,在吳王患病時,吃吳王的大便。最後通過美人計,進獻美人西施,麻痺吳王夫差,才被放回越國。而重獲自由後,勾踐為了報仇用盡手段,用越國饑荒的藉口向吳國借種子,但在歸還種子時將種子全部煮熟,導致吳國大饑荒,無數百姓餓死。在吳越交戰時,勾踐設計讓一批囚犯在衝鋒陷陣時突然拔劍自刎,擾亂吳軍士兵的鬥志。可見,歷史真實的勾踐更像一個流氓,為了贏不折手段。這樣的人,真的會臥薪嘗膽嗎?
  • 你所了解的春秋?「臥薪嘗膽」真的來源于越王勾踐嗎?
    勾踐又採用大臣建議,賄賂吳王,麻痺對方;收購吳國糧食,使之糧庫空虛;贈送木料,耗費吳國人力物力興建宮殿;散布謠言,離間吳國君臣,施用美人計,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問政事,殺害伍子胥。這就是大家一提起勾踐不免慣性思維想起「臥薪嘗膽」故事的原因,可是,歷史上「臥薪嘗膽」一詞真的來源於勾踐嘛?讓我們一探究竟。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難道只是傳說嗎?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以圖復國的故事,歷來被人們稱道,並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如此才能夠成就大事,一雪前恥。可是歷史上的越王勾踐真的是用「臥薪」和「嘗膽」兩種手段來激勵勸勉自己嗎?或者這只是一個人云亦云的故事?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這事真的存在嗎?勾踐又是個什麼樣的人
    說到春秋時期的霸主,有一部分史料把越王勾踐也排上了號,而當時,遠在江浙、福建沿海一帶的吳越兩國,基本很少參與中原諸侯國之間的鬥爭,讓勾踐名聲大噪的,恐怕就是臥薪嘗膽的故事了,說的就是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忍辱負重,最終報仇雪恨的事情,後來經過文人墨客的粉飾,勾踐便成了千古英雄。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是杜撰的?還是確有其事?
    但歷史上越王勾踐是否真的用臥薪嘗膽這樣的行為來激勵自己呢?史學界對此提出過不少質疑,我沒玩從可以一些歷史文獻中看出一些蛛絲馬跡。春秋時期的著名的歷史文獻《左傳》和《國語》在講述越王勾踐時,均未記載有臥薪嘗膽一事。
  • 易中天:越王勾踐這人太壞了,臥薪嘗膽的故事我建議不要再講了!
    越王勾踐是歷史上著名的君王,他臥薪嘗膽的故事一直為世人所熟知。有句很經典的名言是: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說的就是越王勾踐在兵敗後,被吳王夫差俘虜,然後一直韜光養晦,忍辱負重。一直以來,越王勾踐的故事為世人所傳頌。但是以研究歷史著稱的易中天教授,卻認為不能拿勾踐當典型。他曾在一個講座上說:越王勾踐這人太壞了,臥薪嘗膽的故事,我建議不要再講了!越王勾踐哪裡做得不對,導致易中天十分反感?
  •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嘗膽了嗎?
    越王勾踐忍辱求和,從此,越國成為吳國的臣國。越王也在吳國宮中服役三年,後來吳王免去了越王的罪,將他放回越國。為了不忘亡國之痛,為了報仇雪恨。越王勾踐在屋頂上吊了一個苦膽,日日夜夜都要嘗一嘗,用來激勵自己。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陳寶國陳道明一齊演勾踐
    自陳道明出演電視劇《臥薪嘗膽》中的越王勾踐後,昨天,電視連續劇《越王勾踐》宣布開機,陳寶國也表示將挑戰越王勾踐這個角色。  30集大型古裝電視連續劇《越王勾踐》是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本年度一部重點劇目,講述的也是春秋時期的吳越之爭的這段歷史,主題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的故事。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派編劇張敬等人傾心打造、精心修改,歷時4年完成了《越王勾踐》的電視劇本。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雖成霸主,卻結了一個人性扭曲的惡果
    但臥薪嘗膽故事的結局卻往往被我們淡化,甚至閉口不談,因為的確是有些慘澹,並且不符合皆大歡喜的結局套路。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帥兵攻入吳國都城(今江蘇蘇州),吳國滅亡。隨後勾踐的妻子雅魚自殺,勾踐的摯友,同時也是他的得力臣子的文種自殺,要不是範蠡溜得快,相信也會在這個自殺名單當中。
  • 越王勾踐是如何滅掉吳王夫差的?《臥薪嘗膽》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越王勾踐是如何滅掉吳王夫差的?《臥薪嘗膽》是怎樣的一個故事?越王勾踐滅掉吳王夫差的過程是驚險曲折的,也是吳越兩國鬥智鬥力的結果,當然主要是越國全民動員,使用各種陰謀詭計的結果,時間更是長達二十二年。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吳王夫差剛愎自用、狂妄自大造成的。即「自作孽不可活」也。
  • 越王勾踐十年臥薪嘗膽,不止是勵志,還有它背後毒辣的計謀
    想必,我們每一個學子在求學的路上都聽說過「臥薪嘗膽」的故事,是一個古代社會的君王,被敵國打敗後忍辱負重,每天都會刻意去嘗試一下苦膽,以激發自己的鬥志,最終又翻身轉為勝利一方的故事,這個君王就是越王勾踐。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是真的還是假的?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越王在和吳王夫差的戰爭中失敗後,到吳國的宮中當了3年的奴隸。被吳王赦免後,他在屋內掛了苦膽,吃飯時嘗一嘗,不用被褥床鋪,睡到柴火上。小編查閱記載越王勾踐事跡的歷史資料,成書較早的史書是比較可信的,《左傳》和《國語》這兩本古籍都是戰國時代的人,利用春秋時代的歷史記載編纂專門記載春秋史實的。
  • 細讀歷史: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到底值不值得後人讚許?
    細讀歷史: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到底值不值得後人讚許?破釜沉舟的項羽,臥薪嘗膽的勾踐本來就是中國歷史長河中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老先生此聯一經傳出,又使得這兩位英雄更加有名了。不可否認,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決死勇氣的確值得有志向的人學習,越王勾踐那種臥薪嘗膽的毅力和忍辱負重的魄力也的確可以作為苦心人的模範!
  • 揭秘: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嘗膽了嗎?為何要親嘗吳王夫差糞便
    勾踐是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最終贏家。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諸侯爭霸中,越王勾踐憑藉堅強不屈的毅力和忍辱負重的耐力最終獲勝,留下了許多為後人稱道的典故,這其中最為人稱道的當是"臥薪嘗膽"的故事。但是,這一故事的真實程度到底有幾成越王勾踐肯定有過臥薪嘗膽的經歷嗎?似乎也未必。
  • 陳道明出演越王勾踐 《臥薪嘗膽》今晚登陸央視(組圖)
    胡軍演吳王夫差是陳道明推薦的,因為覺得他能演好這個人物,而胡軍自己說,他就一個目標,夫差首先不是一個壞人,不是一個暴君,而是一個很陽光的人,他不像勾踐那樣工於心計,他只是在兩個男人的鬥爭中輸了而已。
  • 細讀歷史: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到底值不值得後人讚許?
    破釜沉舟的項羽,臥薪嘗膽的勾踐本來就是中國歷史長河中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老先生此聯一經傳出,又使得這兩位英雄更加有名了。不可否認,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決死勇氣的確值得有志向的人學習,越王勾踐那種臥薪嘗膽的毅力和忍辱負重的魄力也的確可以作為苦心人的模範!
  •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嘗膽」了嗎?專家考證,真相不是你想的那樣
    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嘗膽」了嗎?專家考證,真相不是你想的那樣眾所周知,在春秋時期的吳越爭霸中曾有這樣一個故事,越國在一次戰爭中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被吳軍圍困於會稽山上,不得不向吳王夫差屈辱求和。這就是「臥薪嘗膽」的故事。然而關于越王勾踐是否真的曾經臥薪嘗膽,在史學界卻是眾說紛紜。在浩繁的歷史典籍中,《左傳》和《國語》是現存最早的記載吳越爭霸和勾踐事跡的歷史典籍,而且距當時的歷史較近,其中記載的史實也較為可信,因而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 越王勾踐,心高氣傲致越國俯首稱臣,臥薪嘗膽終復受辱之仇
    「臥薪嘗膽」這個成語大家一定聽過,但是具體的典故和歷史大家可能還不夠了解,那麼他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從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相互徵伐說起了。春秋時期是一個社會動蕩,各方面勢力蓄勢待發的一個時期,當時各國互相兼併和討伐的實例數不勝數,而「臥薪嘗膽」則說的是越國勾踐與吳國夫差之間的故事。本來越國是一個不願參與戰爭,安心過好自己生活的一個國家,無心爭奪地盤。但是他們無心,別的國家卻有意。
  • 《臥薪嘗膽》力挫《越王勾踐》 今晚登央視八套
    爭霸》以吳王夫差、範蠡兩人與西施之間的兒女情長以及越王勾踐與範蠡之間的君丞情誼為主要線索,講述了一個悲壯卻又偉大的愛情故事。《越王勾踐》和《臥薪嘗膽》則是以勾踐的個人奮鬥史為主要線索。  不管是在浙江衛視的內地首播,還是在香港無線的播出,《爭霸》收視都是平平。郭羨妮(郭羨妮新聞,郭羨妮說吧)扮演的西施被觀眾認為扮相太老。而陳坤的範蠡也頗受詬病,認為不夠老成、儒雅。
  • 越王勾踐是否真的有過臥薪嘗膽?
    明代胡寄垣有一勵志輓聯,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一輓聯共用了兩個典故,上聯引用項羽破釜沉舟之典故,下來引用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對於項羽是否有沒有破釜沉舟過這裡暫且不論,小編主要講述一下越王勾踐是否真的有過臥薪嘗膽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