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種地?怎麼種地?農企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有答案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近日,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其中在穩定糧食生產、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等段落中多次提到了「土地託管服務」,此外還將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作為農村重點改革任務之一,這讓許多涉農企業再次看到方向。有相關從業者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一號文件中提到這種服務,能夠在土地流轉政策不好推進的情況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業規模化生產的困境。從業人員提到,這已經是中央一號文件中連續9年提及農業社會化服務,感覺今後的工作也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土地保姆」推進農業規模化生產

李學峰是山西省臨汾市,一家名為山西新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每年都會關注一號文件的發布,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在最新的一號文件中,自己最關注三個部分。

他細細談到,在文件第十四條內容談到穩定糧食生產的環節,說要「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推廣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託管等服務模式」;在第十七條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的部分,提到要「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託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另外在文件的第二十七條,講起農村重點改革任務,也說「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健全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李學峰說,自己的公司就是從事這一方面服務的企業。

平常不怎麼接觸農業的人,或許對所謂「農業社會化服務」比較陌生。李學峰解釋,用最簡單的說法,這種包括了農業生產託管的服務,其實更類似於「土地保姆」的角色,「也就是說,地是農民的,種什麼也是農民自己可以做主的,我們來幫助農民代耕代種,但是需要成特定規模的種植,這也是形成規模化生產的一個過程。」

李學峰提到山西的糧食作物是比較適合大規模種植的小麥和玉米,「但實際上包括我國北方地區的很多省份,小農戶的戶均面積很小。再加上青年一代的農戶,因為收入問題,相比於在家種地,更願意外出打工。那麼誰來保證未來的糧食供給,就會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一大問題。」李學峰說,農業生產託管可以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難題,他認為,在土地流轉政策不好推進的情況下,託管服務確確實實解決了目前農業生產上的困境。

連續9年被寫入一號文件 心裡更踏實了

那麼這份服務是由誰來購買呢?「一般來講,是農民」,李學峰說,在農民購買的同時,當地政府也會落實農業生產補貼政策,「國家每畝地會拿出100元來支持農民進行土地託管。」

山西省也是率先進行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試點的省份,早在2013年,山西便有大學和農企參與其中。2019年2月,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已經提出需「健全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而山西在去年也成為全國首個出臺《農業生產託管服務規範》地方標準的省份。

李學峰企業所在山西臨汾翼城縣,擁有糧食生產功能區,也位於我國華北地區的小麥和玉米主產區之中,近些年糧食播種面積超過42000公頃。2019年,在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公布的全國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中,李學峰的企業名列其中。

李學峰說,自己年年關注一號文件,據自己的統計,自打2012年起,「農業社會化服務」、「土地託管」等內容就已經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時至今日,已經是連續出現的第九個年頭。他說雖然每次提及自己所屬行業的文字算不上多,但是能夠感覺到國家對於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視,「我感覺一號文件是個發展部署的大綱,所以只要能進入大綱,我們就知道自己所選擇的路是正確的路,對於未來,就更加充滿信心。」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相關焦點

  • 中央一號文件來了!這裡有四個錦囊請查收
    《意見》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黨中央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複雜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不動搖。    那麼農業農村究竟怎麼變?
  • 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看館陶怎麼做的?
    「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是農業農村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我縣以土地託管服務為切入點,搞好頂層設計,解決為農服務「最後一公裡」問題,形成了「農民外出打工,供銷社給民打工」的服務模式。記者在縣農機辦了解到:在剛開始推廣土地託管的時候,農民對服務質量有顧慮、不敢託管,為了解決農民的顧慮,我縣成立了農業託管服務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於大力推進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措施,通過「五個明確」確保規範運作,為農戶提供優質託管服務。
  • 一號文件首提農村法治建設 挑戰法不下鄉困局
    釋疑一號文件為何頻頻鎖定「三農」中央一號文件是中共中央每年發布的第一份文件,一號文件中聚焦的主題往往是國家當前需要重點關注和亟須解決的問題,在全年工作中具有綱領性和指導性的地位,因此歷年的文件都會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
  • 「田保姆」 種地好幫手
    ,怎麼種地」的難題,農業生產託管應運而生。  家有三五畝地,在外打工,沒時間耕種;智能農機作業效率高,可小戶經營,購置一整套設備划不來……當前,小農戶依然是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卻不得不面對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產生的種種問題。「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成為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  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經營方式,農業生產託管應運而生。
  • 頭條推薦|對歷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回顧與展望(圖)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以《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為題,再次聚焦「現代農業」,核心是創新農業經營體系,旨在解決城鎮化進程中誰來種地、怎麼種地以及農村社會管理等問題,激活農村和農民自身的活力。
  • 【農廣天地】繼往開來,勇擔責任—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農廣天地】繼往開來,勇擔責任—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2020-03-11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種地這件事上,AI能取代中國人的種族天賦麼?
    說到這裡,想必有小夥伴會發出「蒙圈」的聲音:怎麼「被人工智慧」的農機,看起來有點似曾相識呢?自動收割、除草、分揀機啥的,早就在農業機械化程度比較高的美日德用上了,為什麼不直接買回來用,而非要AI化呢? 你們村裡是不是剛通網?
  • 真實中國農村:「80後」不會種地 「90後」不提種地
    本來準備再流轉900畝,地都說好了,可是不敢租了。」他說。  土地退租苗頭出現。延津世紀富合作社理事長趙國換說,合作社共流轉1800畝地,合同籤了10年,雖然還沒到期,但預計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  流轉速度明顯放緩。僧固鄉鄉長劉向輝說,前幾年經常有人來租地,一開口就是「有多少流轉多少」,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沒人來找地了。
  • 《華夏人生》怎麼種地 種地需要哪些工具
    18183首頁 華夏人生 《華夏人生》怎麼種地 種地需要哪些工具 《華夏人生》怎麼種地 種地需要哪些工具 來源:網絡
  • 「田保姆」 種地好幫手(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為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難題,農業生產託管應運而生。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總量達到89.3萬個,生產託管服務面積超過15億畝次。家有三五畝地,在外打工,沒時間耕種;智能農機作業效率高,可小戶經營,購置一整套設備划不來……當前,小農戶依然是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卻不得不面對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產生的種種問題。「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成為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經營方式,農業生產託管應運而生。
  • 「種地這活兒,如今很有成就感」
    原標題:「種地這活兒,如今很有成就感」   昨天一早兒,順義區趙全營鎮忻州營村村民劉紅順,冒雨照例來到位於萬畝示範方的麥田邊,揪一把麥穗,搓出顆粒,查看小麥籽粒飽滿程度。麥收在即,趕上變天兒,老劉不敢怠慢,每天都往麥田跑,盼著有個好收成。
  • 從二十一世紀七個中央一號文件看「三農」發展
    這位種了大半輩子莊稼的遼寧省撫順縣邱家村農民說,「但願今年的天氣不會影響玉米下種。」    讓汪海山感到安慰的是,這場雪後不到一個星期,國務院就針對今年農業災害多發重發的形勢,研究部署了進一步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    4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已經確定的強農惠農政策基礎上,採取更有針對性、更有力的措施,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 新時代農民不會種地如何生存?
    這種現象在農村出現已有些時日,大家都是抱著同樣的心態,都是同一種做法,不過這是生活所逼造成的,誰也不願意走這條道路,一家老小需要吃飯,只能放棄種地,選擇打工。還出現一種現象就是新一代的農民從小在蜜罐中成長,沒有接受勞動鍛鍊,種地對於他們來說有點遙遠,父母教導孩子時,總會提及不努力學習將來就去種地這種教育方式,孩子從小耳渲目染對種地這種職業充滿恐懼,心裡早已埋下了種子,其次作為父母而言,是不樂意讓孩子參與重體力勞動,擔心孩子累著,他們更注重孩子的學習,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跳出農門,找尋自己的藍天,別步自己的後塵,一輩子拴在土地上,辛苦勞作。
  • 職業農民將代表河南回答怎樣種地
    130個複賽項目,是從各省轄市、省直管縣以及黃泛區農場等29個單位推薦的232個項目中精選出來,再經過路演直接評分法,當日共評選出百村萬畝花椒、中藥材產業扶貧建設、羊肚菌菌種製備與栽培技術的研究、四季來財的王飛農場等36個項目,他們將於9月22日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進行決賽。
  •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進一步完善差別化考核辦法,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在服務「三農」過程中,相比分散的金融資源,銀行業金融機構有不少政策優勢,比如差別化考核、涉農貸款增量獎勵等。銀行業金融機構需利用政策優勢,發揮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優勢,依靠先天的市場優勢,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大精準扶貧力度,補齊農業農村短板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聚焦「三農」,再次強調「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農業心聲:農民不願種地?扯蛋!不是不願種,是種地「活不起」!
    今天的農村,誰在種地?以後的農村,誰來種地?這不僅是懸在農民心頭的一個問題,更是擺在中國農業發展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很多老農民說「70後不願、80後不會、90後提都不提」,這種怪象不是一個村存在,幾乎村村都有這種情況。國家也看到這個問題,並且對農村土地開展確權,提高了土地價值,而且種地還給不少補貼。但在實際過程中,卻發現不少人對確權不重視,甚至不以為然,結果農村出現了大量的耕地被荒廢。
  • 打架不如種地!《聖域三國》農業的崛起
    打架不如種地?這個說法在以大型國戰為主題的《聖域三國》世界裡的確顯得比較另類,喜歡打架的同學也先別急著點右上角叉叉,聽我慢慢道來。種植活動——種地中的戰鬥種說到農業中最受歡迎的,自然就是每天必做的日常——高級種植。它是種地中的戰鬥種,不僅可以為玩家帶來成噸的經驗增長和不錯的金幣收益,還有機會獲得隨機等級的果樹或搖錢樹,如果你人品夠好弄到5星級的搖錢樹,就瞬間變身高富帥了!
  • 種地造句和解釋_種地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種地(zhòng dì)。近義詞有:耕田,種田。種田。也指下種。[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初四那天大家都搶著種地。」]種地在教材中的例句:1、敵人來了,我們就鑽到地道裡去,讓他們撲個空;敵人走了,我們就從地道裡出來,照常種地過日子,有時候還要打擊敵人。
  • 在農村種地的父母不願讓孩子回農村種地,這是為什麼
    長期受這樣思想觀念,文化薰陶,誰還願讓孩子種地,誰還讓孩子在農村生活,誰還願意當農民???!!!農村的父母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深知當農民的不易,從事農業的艱辛,農村條件不如城市,必須改變孩子的命運,讓孩子用知識改變命運,千方百計地讓孩子離開農村,如果回農村幹農業種地,父母這張老臉往哪兒擱?還怎麼在農村抬頭挺胸地做人。
  • 伍躍時:種企當好改革「排頭兵」
    伍躍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的「優」、「綠」、「新」三大調整要求,本質都指向創新,尤其是技術創新。糧食領域維持多年的「三量齊增」現象說明,種業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但是,產能過剩的本質是劣質產能過多,優質產能實則匱乏,因此供給側改革的本質是要實現優質產能的供給,核心途徑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