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在偽滿洲國登基想要穿龍袍,日本人,想做皇帝就只能穿總統服

2020-12-16 淨壇史者

在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之後,並將他趕出了皇宮,但是還沒有真正嘗過做皇帝滋味的溥儀怎麼能夠甘心呢,就算是大臣們也不能甘心啊,說不讓當就不讓當,多少人都沒了活兒幹,怎麼養家餬口啊?這個時候日本人為溥儀出了個主意,叫他在東北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政權,依舊可以像之前一樣做自己的皇帝,不管溥儀願不願意,大臣們首先就舉雙手贊成,只要有官做,誰提的建議都可以!

在大臣們的慫恿之下,溥儀還是同意了日本人的建議,雖然有點管制的意思,但畢竟還是有權利的,溥儀和大臣們心裡還都在想著臥薪嘗膽的故事。既然勾踐都可以,為什麼我溥儀就不行呢?不論藉助的是誰的力量,只要可以光復,那麼歷史還不是那些成功者的日記書嗎。但是溥儀卻大錯特錯了。日本人讓溥儀做偽滿洲國的皇帝,無非就是想要藉助溥儀末代皇帝的名氣,在這個封建統治下的國家多多積蓄自己的力量,並不會真正的給溥儀兵權,大臣雖然還是之前的大臣,但是又有什麼用呢?溥儀自己在偽滿洲國都處處受限,大臣們更是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了,充其量也就是給溥儀解解悶兒。

溥儀剛到偽滿洲國的時候,別說是權利,就連皇帝這個名頭日本人都不給他,說是要有一年時間的考核期限,只有通過考核,溥儀才能繼續做他的皇帝。溥儀心裡一肚子的怨氣,大臣們心裡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大臣們為了做官慫恿溥儀做偽滿洲國的皇帝,但是皇帝為大的思想畢竟早就在大臣們的心裡根深蒂固了,所以就連大臣們都覺得溥儀這個皇帝做的是真窩囊。但是沒有辦法,誰叫現在是日本人掌權呢,先忍一忍再說吧。

在一年期限額滿後,日本人覺得這個溥儀沒有什麼大的頭腦,操控起來比較容易,起碼出不了什麼大亂子,所幸便要求溥儀在偽滿洲國登基做皇帝,但是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登基做皇帝是要穿龍袍的,而溥儀雖然沒有龍袍,但是他卻在一個太妃那裡找了一件舊龍袍,正想要穿上的時候,日本人發話了。

龍袍是肯定不能穿的,現在已經不是舊社會了,偽滿洲國不需要舊社會下的皇帝,偽滿洲國要建立一個新的社會,要想做皇帝,那就得穿大總統服,有個新社會的樣子。這下可真的是氣到了溥儀,從小到大沒人這麼管制過他,從來都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哪知道到了日本人的地方競受到這麼多的約束,所幸就不幹了。

大臣們慌了神,溥儀不幹倒是不要緊,但是這幫大臣可不能隨著他呀,不然壞了事情,日本人第一個找的就是他們。所以大臣們就想辦法給溥儀出主意,既然登基那天穿不了龍袍,要不咱就和日本人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在祭祖的時候穿。日本人當然同意了,又不用正式出面,既然是你們自己的事情,那穿什麼衣服又有什麼關係呢?所幸溥儀就同意了日本人的要求,在登基的那天穿大總統服。

既然要祭天,除了溥儀的龍袍,大臣們肯定也是要穿朝服的,但是當時兵荒馬亂,自己的朝服早就不知道丟到那裡去啦,怎麼辦呢?大臣們開始到處尋找暗藍色的布料,連夜叫女工做了幾件衣服,假裝是朝服,而朝珠更是找了些本地產的植物的種子,拿繩子一穿就掛自己脖子上了,據說就是因為這個,在我國東北地區才開始流行手串,鏈子呢。

喜歡歷史趣聞的朋友們可以關注小編的動態,發表大家的看法,小編會在第一時間反饋大家的意見。

發文原創,禁止抄襲,發現必究。

相關焦點

  • 溥儀登基時想穿龍袍 日本人不答應 只允許他穿日本大元帥服
    末代皇帝一輩子做了三次皇帝,但是現存的照片上來看,很少看見他穿龍袍,這是什麼原因呢?末代皇帝三歲登基六歲退位,後來又在紫禁城呆了12年,又繼續做了12年的中國皇帝。1924年,馮玉祥發動政變,溥儀被逐出故宮。
  • 偽滿成立細節:末代皇帝想要穿龍袍就職,日本鬼子為啥當場拒絕?
    可是有意思的是當時溥儀登基的時候是想穿龍袍,可是日本人卻當場拒絕了這個要求。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溥儀和日本人合作狼狽為奸,其實他們都是各懷鬼胎的。溥儀想借日本人的實力,實現他復闢重新當皇帝的美夢;而日本人只是想找個中國人當傀儡,更好的統治和控制中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溥儀的當皇帝的美夢其實沒那麼順利。
  • 登基在即,日本人斷然拒絕溥儀穿龍袍的念想!
    登基在即,日本人斷然拒絕溥儀穿龍袍的念想!1932年3月9日,日本正式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以溥儀為「執政」,以鄭孝胥為「國務總理」,年號「大同」。1933年10月,關東葷司令官兼駐滿大使菱刈隆正式關照溥儀,日本政府準備承認他為「滿洲帝國皇帝」。溥儀的皇帝夢終於實現了。溥儀被偉大的寶藏重新進入而興奮,他拿出了光緒皇帝所穿的龍袍,這件長袍已經被珍藏了20多年。溥儀認為,只有穿龍袍才能顯示皇帝的威嚴。
  • 溥儀出任偽滿洲國皇帝,登基時不穿龍袍,為何穿了日本大元帥服?
    末代皇帝三歲登基六歲退位,後來又在紫禁城呆了12年,又繼續做了12年的中國皇帝。1924年,馮玉祥發動政變,溥儀被逐出故宮。1917年,張勳復闢,但是這個鬧劇12天就結束了,在此期間溥儀也當了12天的皇帝。
  • 溥儀想要穿龍袍登基,日本人不同意,清朝老臣出了一招,還真管用
    文/霜序溥儀想要穿龍袍登基,日本人不同意,清朝老臣出了一招,還真管用說起溥儀,大家能夠想到的第一個詞肯定是「末代皇帝」,接著就會把他和侵略者聯繫在一起清朝都已經沒了,你還當什麼皇帝?你這叫大總統,要穿軍裝!聽著侵略者不屑的話,哪怕一向低眉順眼的溥儀都忍無可忍,但又無計可施——登基大典都沒有,他算是哪門子的皇帝,這一年遭受的屈辱又有什麼意義?
  • 溥儀一生當了3次皇帝,但是為何沒見過他穿龍袍呢?
    溥儀一生當了3次皇帝,但是為何沒見過他穿龍袍呢?溥儀三歲登基六歲就退位了,1917年張勳復闢後,溥儀又當了12天的皇帝,後來這場鬧劇以張勳失敗收場,於是溥儀也隨之下了臺,但是命運的悲慘遠不不止於此,1924年馮玉祥紫禁城歸為國有,於是居無定所的溥儀開始了流浪的生活,這時候的他非常狼狽,諾大的中國,竟沒有他的一個可以居住的地方,就在他不知道人生該怎麼走的時候,,他的命運開始有了轉機。
  • 為籌辦登基典禮,溥儀拿出珍藏20年龍袍,卻被日本人潑了一頭冷水
    若論人生起伏,能和末帝溥儀相比的人恐怕沒有幾個。溥儀三歲登基,六歲退位,在紫禁城長大結婚,隨後被人趕了出去,又去東北登基當了皇帝,1945年後成戰俘,進了蘇聯人的監獄,回國後又在新中國的監獄裡呆過。赦免釋放後,溥儀成為最不普通的普通公民,想要回自己原來的家去看看吧,也還得買票。
  • 末代皇帝溥儀再行登基大典,不在故宮而是在偽滿洲,這場面太寒酸
    終於在民國六年(1917年)6月14日,前清遺臣張勳藉以調解段祺瑞代表的國務院與黎元洪代表的總統府之間的矛盾為名,率定武軍4000人入京,把黎元洪趕下臺。7月1日,張勳隨即兵變宣統復闢,年僅12歲的溥儀又一次坐上龍椅。不過此次溥儀登基只存在12天,便黯然下臺。圖為時隔17年後,末代皇帝溥儀再行登基大典,不在故宮而是在偽滿洲。
  • 偽滿洲國成立時,溥儀拿出珍藏20多年龍袍,卻引得日本人捧腹大笑
    租界內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洋人都會給予他皇帝的尊重,儘管溥儀明白,洋人們之所以會這樣做,是為了利用自己的身份來做一些事,但他並不介意。 這也是為何當日本人找上他時,他會直接同意跟日本人一起去偽滿洲國登基當皇帝的原因。一方面他放不下當皇帝的榮華富貴,大權在握;另一方面在他看來東北乃是清朝龍興之地,能去老家當個皇帝也不錯。
  • 溥儀在偽滿洲國當皇帝到底有多大的權力?
    李三萬摘要:抗戰時期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在日本人的扶植下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那麼溥儀在偽滿洲國當皇帝,到底有多大的實權?圖1:溥儀作為偽滿洲國皇帝有多少實權?【百家號獨家報導團】抗戰時期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在日本人的扶植下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那麼溥儀在偽滿洲國當皇帝,到底有多大的實權?
  • 偽滿洲國成立時,溥儀拿出珍藏20多年龍袍,不料卻引得日本人捧腹大笑
    於是在1924年,他被軍閥馮玉祥從紫禁城內狼狽趕出後,他內心對權力,對舊社會,對重新當皇帝的渴求又湧了上來。 他開始長久停留在天津,因為當時天津的洋人最多,願意捧著他的人也多。租界內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洋人都會給予他皇帝的尊重,儘管溥儀明白,洋人們之所以會這樣做,是為了利用自己的身份來做一些事,但他並不介意。
  • 末代皇帝溥儀,在偽滿洲有多大的權利?
    一直都是日本人的傀儡。一個末代皇帝喪失了尊嚴,本來是要穿龍袍登基,但日本人扶持他強迫他穿上了一身陸軍服,更諷刺的是他連一兵一卒的權力都沒有,每天要向東南方鞠躬祭拜日本天皇,他經手的文件僅僅籤署知道了閱。
  • 偽滿洲國建立時,溥儀為何不穿龍袍?因為日本人給他挖了個坑
    大清雖然亡了,但溥儀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復位這件事。或者說,從他懂事以後,他所做的一切都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奮鬥,雖然,這些事情在如今看來都挺傻的。算起來,他最傻的一件事,莫過於跟著日本人建立偽滿洲國了。不是說什麼民族大義,只是,和日本人來往,除非有非常精明的頭腦(如張作霖等),否則到處都是坑。
  • 《溥儀的另一種真相》|日本人眼中的溥儀皇帝
    中田整一發現的《絕密會見錄》,其實是日本政府讓人收集的關於偽滿洲國的情報。說到這兒,你可能會有點奇怪,偽滿洲國不是被日本統治的嗎,為什麼日本政府還要收集情報呢?這背後就是日本的政治環境原因。偽滿洲國是在九·一八事變以後成立的,首都設在今天的吉林省長春市。我們剛才說了,當時的偽滿洲國其實有三種勢力,日本政府、關東軍和溥儀。
  • 溥儀在滿洲國的登基大典,穿著最老的龍袍,佩戴著算盤的珠子
    清王朝,被趕出紫禁城後,溥儀的身份被日本人看中,最後成為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這對於溥儀來說是一種恥辱,但是為了祖宗基業,溥儀還是忍受了下來。在擔任傀儡皇帝期間,對於日本侵略者的要求,溥儀基本上是百依百順。在滿洲國的登基大典上,溥儀一想到清王朝即將復闢成功,心裡便美滋滋,歡喜的準備著自己的登基大典。然而此時非彼時,滿洲國的登基大典怎麼可能與清王朝的登基大典相比。
  • 當年溥儀在東北登基,日本人為什麼不準溥儀穿龍袍?因為名聲太臭
    但在溥儀登基之前因為一些事情卻和日本人鬧的很不愉快,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比舉可謂正中溥儀下懷,因為溥儀原本就是想恢復大清國從新當皇帝的。經過慎重謀劃,最終溥儀在東北這滿清的龍興之地登基為帝,關於年號的事,溥儀開始是想使用的是宣統而不是後來的康德,想向天下證明大清並沒有滅亡,自己還是中國人的皇帝。但卻被日本人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人明白清王朝在中國不得人心,名聲太臭了,如果恢復舊年號,容易引起民憤。
  •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三次登基,又三次退位,最後擁有了選民證
    一起來看一下溥儀的三次大起大落,你會有什麼感慨?正文1908年,年僅三歲的溥儀登基,稱為宣統皇帝。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緒皇帝逝世,誰來繼承大統,擺在了清朝王室的面前。這時,慈禧太后把這個歷史的重任,也可以說是最難做的工作,交給了年僅三歲的溥儀,這也註定了溥儀動蕩不安的一生的開始。
  • 溥儀登基歷史鏡頭:圖1是溥儀穿元帥服,圖9是溥儀和皇后婉容
    溥儀一生三次登基,三次退位,分別是末代皇帝、復闢皇帝、傀儡皇帝。第圖為溥儀「登基」就任偽滿洲國皇帝時穿的大元帥服。溥儀為偽滿洲國升國旗。本來,溥儀打算穿著龍袍登基的,還託人專門去天津找清宗室要了一件光緒皇帝曾經穿過的龍袍,但是日本人死活都不同意,因為他們要扶植的是一個日本的傀儡政權,不是真的給你大清國招魂。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溥儀就在日本人的策劃下,從天津潛往長春,就任「滿洲國」的「執政」。但是,溥儀一心復闢,想著「還宮」,不甘心只做個「執政」。他驅使遺老遺少們找日本人鬧,非得做皇帝不可,日本人一開始不答應。
  • 為舉辦登基典禮,溥儀拿出珍藏20年龍袍,日本人卻給他潑了盆冷水
    直到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人將溥儀與他的皇后婉容接到了東北,想讓溥儀做偽滿洲國的國主,而這一切背後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中國人更容易接受這個偽滿政權,早日接受他們的統治
  • 溥儀一生做了三次皇帝,但他自己卻說是四次,都是怎樣的經歷?
    此時的溥儀,已經12歲了,不管他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都沒有說話的權利,也只能任人擺布,不管他是真的想繼續做皇帝,還是被迫無奈,溥儀最後重新登基,稱這一年為宣統九年,通電全國改掛龍旗。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偽滿洲國,號稱康德皇帝。溥儀的第三次稱帝,就是在日本的扶植下,做了傀儡皇帝,在長春建立偽滿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