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一生三次登基,又三次退位,最後擁有了選民證

2021-01-11 小lv說歷史

引言

時代在不停的進步,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永不停歇。有的人一生,大起大落,歷經坎坷,經歷風雨,這樣的人生,才最真實。清末民初,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英雄輩出,但也笑料不斷。

溥儀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皇帝,經歷了由皇帝到階下囚的轉變,內心的苦楚想必自是不用細說。他的一生,雖然大起大落,歷經坎坷,但終歸是一場空,皇帝夢是破滅了,因為時代在進步,曾經的高高在上,已經一去不復返。

溥儀一生三次稱帝,又三次退位,他都經歷了什麼?一起來看一下溥儀的三次大起大落,你會有什麼感慨?

正文

1908年,年僅三歲的溥儀登基,稱為宣統皇帝。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緒皇帝逝世,誰來繼承大統,擺在了清朝王室的面前。這時,慈禧太后把這個歷史的重任,也可以說是最難做的工作,交給了年僅三歲的溥儀,這也註定了溥儀動蕩不安的一生的開始。

1908年,年僅3歲的溥儀,登基稱帝,號宣統,他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由光緒皇后隆裕太后和溥儀生父載灃攝政。作為清王朝最後一位皇帝,由於年紀尚幼,實際掌控權力的是他的父親載灃。但是,還沒等到溥儀長大,清朝就滅亡了,所以,溥儀沒有真正的掌控過權力。

張勳復闢,溥儀重新登上皇位。

溥儀的第二次登基,就是當時臭名昭著的張勳復闢事件。

當時,已經是民國,民主共和的觀念已經深入民心,但是,一些清朝遺老遺少,不願意接受現實,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仍然抱有幻想,妄圖恢復帝制。事實說明,君主專制制度已經成為歷史,一去不復返,也不得人心。

這一年,張勳利用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矛盾衝突,帶領5000辮子軍,假借「調停」的名義,進入北京,通知清朝遺老遺少,共同商議復闢大業,擁戴已經退位的溥儀重新登基稱帝。

此時的溥儀,已經12歲了,不管他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都沒有說話的權利,也只能任人擺布,不管他是真的想繼續做皇帝,還是被迫無奈,溥儀最後重新登基,稱這一年為宣統九年,通電全國改掛龍旗。

可笑的是,這場鬧劇僅僅持續了12天,段祺瑞組成的討逆軍很快擊潰了辮子軍,張勳逃跑,無奈的溥儀又垂頭喪氣地從皇位上走了下來。

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偽滿洲國,號稱康德皇帝。

溥儀的第三次稱帝,就是在日本的扶植下,做了傀儡皇帝,在長春建立偽滿洲國。1931年之後,日本為了加強對中國東北的統治,建立了以溥儀為首的政權,實際上溥儀只不過是一個傀儡,名義上是皇帝,實際上是受日本人掌控。

在偽滿洲國裡,溥儀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雖然名義上是高高在上的康德皇帝,但是,也沒少受日本人的氣,溥儀的權利處處都受到限制。

溥儀做皇帝,當然要穿龍袍,可日本人不讓他穿龍袍,只給了他一身陸軍元帥服,無奈溥儀只有穿著這身日本人的軍服,做著自己的皇帝夢,畢竟是日本人說了算。

溥儀更沒有控制軍隊的實權。當時的日本關東軍派了一個高級參謀叫做吉岡安直來監視溥儀,溥儀每天必須觀看日本影片,並向東南方向日本天皇朝拜。這哪裡是皇帝,簡直就是一個「犯人」,相信溥儀的內心必是不情願地,但又有什麼辦法?只有無奈和虛無縹緲的夢幻罷了。

結語

溥儀曾經說過,自己一生做了四次皇帝,第四次皇帝便是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獲得了選舉權和被選舉選。或許,這才是溥儀內心的最真實感受,擁有了自由的溥儀,才真正地感受到了什麼是最真實的。當擁有選民證的那一天,溥儀才真正的覺得,自己真正的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主人,這時的溥儀,已經真正地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了只不過他的姓,比一般的中國人,稍微長了那麼一點點。

相關焦點

  •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三次稱帝,又三次退位,他都經歷了什麼?
    溥儀一生三次稱帝,又三次退位,他都經歷了什麼?一起來看一下溥儀的三次大起大落,你會有什麼感慨?正文1908年,年僅三歲的溥儀登基,稱為宣統皇帝。此時的溥儀,已經12歲了,不管他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都沒有說話的權利,也只能任人擺布,不管他是真的想繼續做皇帝,還是被迫無奈,溥儀最後重新登基,稱這一年為宣統九年,通電全國改掛龍旗。
  • 末代皇帝溥儀的悲慘人生:三次登基,三次退位,晚年被妻子嫌棄!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經歷過三次大起大落,可謂是一生坎坷,幼年的溥儀,從自己被抱進宮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一生的悲慘命運,作為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代君王,溥儀沒有處理過政務,沒有享受過父輩們的榮耀,反而是跟著吃了不少瓜落,受了不少的罪,或許晚年的溥儀會怨恨當年立自己為皇帝的慈禧太后,但是在年輕時,溥儀卻一心想的是要恢復自己的大清王朝
  • 三次登基,三次退位,帝師莊士敦影響末代皇帝溥儀的人生真相
    大清末代皇帝溥儀三次登基,享受過人間至尊地位和最奢華的生活,三次退位,沒有人會否認,終其一生,溥儀是一個可憐的被命運捉弄的悲劇式人物。他前兩次登基分別是在2歲和11歲,那都不是他的自主選擇,而是被時代潮流和各種勢力裹挾著推上了帝王寶座。
  • 溥儀一生做了三次皇帝,但他自己卻說是四次,都是怎樣的經歷?
    他的一生,雖然大起大落,歷經坎坷,但終歸是一場空,皇帝夢是破滅了,因為時代在進步,曾經的高高在上,已經一去不復返。溥儀一生三次稱帝,又三次退位,他都經歷了什麼?一起來看一下溥儀的三次大起大落,你會有什麼感慨?正文1908年,年僅三歲的溥儀登基,稱為宣統皇帝。
  • 1908年滿清末代皇帝溥儀登基,前半生做了三次皇帝
    在我國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上,有一些人的經歷是十分奇特的,而近代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當推末代皇帝溥儀,這個從封建時代過渡到新時代時,生活變化最大、感受最深刻的一個人。1908年的12月2日,滿清末代皇帝溥儀正式登基,在他登基之前那個時候,清朝基本上是被慈禧太后掌控在手中的,而他登基之後,慈禧病逝,由隆裕太后和載灃攝政。但溥儀的皇帝只當了三年,在1911年的時候,溥儀和袁世凱達成協議,決定退位,1912年溥儀正式退位,袁世凱登基復闢,但袁世凱也沒有當到多久的皇帝。
  • 末代皇帝溥儀三度登基,為何自稱做了四次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雖然已經過世多年,但由於其身份的特殊性以及他人生經歷的曲折性,一直都為人們津津樂道,尤其是做了三次皇帝的荒誕經歷,更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三年後退位;十一歲時,又被扶持上臺做了十二天的皇帝;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又與日本人合作,在日本人控制下的偽滿洲國做了十二年傀儡皇帝。
  •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曾經當過三次皇帝,卻沒有光復大清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曾經當過三次皇帝,卻沒有光復大清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說到溥儀後世很多人對他的遭遇都是比較同情的,他曾經當過三次皇帝,但是最後都沒有光復大清。身為末代帝王,親眼見證了大清的滅亡,溥儀即使是個再不負責任的帝王,他的內心也是悲痛的。溥儀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並且充滿色彩的,雖然他最後也沒有留下任何血脈,但是在溥儀回憶此生時,他也覺得無憾了。畢竟沒有幾個亡國皇帝能夠活得像他一樣泰然的。
  • 溥儀三次當皇帝,三次被趕下臺,為何最後還能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溥儀皇帝由此成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最後一位正統皇帝。不過,在清朝滅亡後,溥儀又有兩次皇帝經歷,最終形成了他三次當皇帝,三次被趕下臺的尷尬處境。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都是時局造化弄人。:溥儀第三次當皇帝:被日本推上皇位,被蘇聯趕下臺溥儀二度退位後,在紫禁城生活了約7年時間,已經成長為成年人了,此時中國時局發生重大變化。
  • 他一生分別在幼年、少年、青年三次登基當皇帝,每次都是傀儡皇帝
    12歲的宣統皇帝溥儀1908年12月2日,溥儀正式登基成為大清帝國第十二任宣統皇帝,年僅三歲,其父親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最後孫中山與袁世凱秘密見面,商定袁世凱若能成功逼使溥儀退位和結束大清政權,便讓他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是為南北議和。袁世凱便一面好言相勸,一面威逼利誘溥儀退位。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以大清帝國太后名義宣布《退位詔書》,溥儀正式退位,結束大清帝國自順治皇帝福臨入主中原以來268年的統治。溥儀第一次登基和第一次退位,那年溥儀才7歲。
  • 史上最窩囊皇帝:妃子離婚皇后出軌,三次登基三次被趕下臺
    要評中國皇帝之最,可能有很多個第一。但說到最窩囊皇帝,恐怕非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莫屬。 溥儀當皇帝的日子對他而言實在不是一個好時代。溥儀當上皇帝的時候才三歲,此時是1908年12月。三歲當上皇帝,相比清朝此前兩位著名的皇帝順治和康熙,可謂更有成就感。順治帝六歲登基,康熙帝八歲登基。
  • 歷史老師都不知道宣統皇帝溥儀登基過三次
    中國帝制統治2000多年的歷史隨著清朝宣統皇帝的退位總算走到了壽終正寢。說到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生於1906年出生,在1908年光緒皇帝跟慈谿相繼去世時登基做皇帝,在他舉行登基儀式那天小溥儀又哭又鬧為了穩住溥儀,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說了一句讓地下大臣都心涼的話「別鬧別鬧,一會就完了。」這句話果然一語成籈,宣統三年1912年2月12日這天清朝徹底敗亡。
  • 《末代皇帝》:溥儀被命運嘲笑的一生
    他見證最後一位王朝的滅亡,又見證新中國的來臨。歷史上不止流於時間、而是在他的身上表現得愈發淋漓盡致。他就是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生不逢時是太多人對溥儀的形容。但我認為溥儀是「幸運」的,至少他看到了未來的中國也就是新中國。而沒有在落入反叛後遭到殘殺。
  • 溥儀:寫過3次退位詔書的古今第一人
    溥儀,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先後三次為帝又三次下臺,因此溥儀一生寫過三份退位詔書。在2000年未有之大的變局之下,溥儀也算是所有末代皇帝中下場最好的人,最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 溥儀:寫過3次退位詔書的古今第一人
    溥儀,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先後三次為帝又三次下臺,因此溥儀一生寫過三份退位詔書。在2000年未有之大的變局之下,溥儀也算是所有末代皇帝中下場最好的人,最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 末代皇帝溥儀給自己頒布了三次退位詔書,不想當皇帝也難
    同年十二月二日,溥儀奉慈嬉皇太后意旨,繼承皇位,年號宣統,時年僅三歲。由其父載灃為攝政王。「軍國政事,由監國攝政王裁定」。溥儀當了三年皇帝,即爆發1911年的辛亥革命,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節節勝利,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見清朝大勢已去,企圖投機,轉而要求清帝退位,清廷內部的王公貴族亦紛紛攜帶珍貴物品逃走。宣統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頒布了溥儀的退位詔書。
  • 60張老照片,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
    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中最後一位皇帝。他一生中三次登基,又三次退位,做過五年俘虜,又做過十年勞改犯。顛沛流離大半生後,終於由封建帝王成為新中國的普通公民。這年溥儀28歲,已經是人生中第三次登基了,並且兼任陸海空軍大元帥、滿洲帝國協和會名譽總裁……(看人家這日子過得多忙多充實……呵呵……) ↓
  • 可憐的末代皇帝:一生三次稱「帝」,卻保不住生母,還被妃子拋棄
    溥儀,大清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一位封建王朝的受害者。 他出生在搖搖欲墜的滿清帝王之家,年僅三歲就成為政治犧牲品,被慈禧推向了皇位,支撐著即將滅亡的封建王朝。
  • 三次被"逼"當皇帝,死後卻能進皇陵,這個末代皇帝憑啥得以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亡國皇帝,作為「亡國君」,他們往往都不得善終。但是,萬事總歸會有例外,歷史上前前後後有10位亡國皇帝,最後得以善終。其中有一位皇帝的經歷格外富有傳奇色彩,他前前後後三次被「逼」當皇帝,但是死後卻進了黃陵。他就是末代皇帝——溥儀。
  • 末代天子溥儀做過三次傀儡皇帝,抗戰後成蘇聯囚犯又成新中國公民
    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皇帝是古老而又神秘的詞彙。向我們經常說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好像離我們很遙遠的樣子。但有一個皇帝,卻不遙遠,我們不僅能看清他的面容,還能聽到他的聲音,他就是清朝最後一位天子——愛新覺羅溥儀,也就是我要講說的人物。
  • 中國歷史上當了三次皇帝的是誰?每次都是被逼的!
    對於溥儀這個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關於他的各種電視劇一出,溥儀末代皇帝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穿著西裝,帶著眼睛,看不出一點封建帝王的影子。大家都知道因為慈禧太后的命令,他不得不進入那個吃人的皇宮,他是清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是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