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下滑近六成!「烤鴨第一股」全聚德賣不動了?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封面新聞記者 熊英英

一說起烤鴨,相信很多人腦海中蹦出的第一個名字就是「全聚德」。

但如今一說全聚德,人們的印象卻是「價格貴、服務差、太難吃。」

8月19日晚,全聚德公布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淨利潤3227.83萬元,同比下滑58.51%。

曾幾何時,全聚德就是北京烤鴨的代名詞,也是遊客到北京必打卡美食。現在,全聚德烤鴨似乎真的賣不動了。

有著155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何以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上半年淨利下滑近58.51%

北京烤鴨「難走出」北京

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為7.5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3.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3227.83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58.51%。8月19日晚間,全聚德2019年半年報一出,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雖然半年報中並未說明利潤下滑的原因,但早在7月26日,全聚德就披露半年度業績快報,並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餐飲門店接待人次減少,營業收入出現下滑,同時帶動部分上遊食品工業收入減少,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同比有所下降。

事實上,顧客減少的情況也並非首次出現。

全聚德2018年年報中提到:受餐飲行業競爭加劇影響,公司年度接待人次同比減少,導致公司2018年度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同比出現下滑。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收17.77億元,同比減少4.48%;淨利潤7304.22萬元,同比減少46.29%。

截止6月30日,全聚德共有門店共計116家,包括直營企業46家,加盟企業70家。 對比2018年年報,門店數縮減了5家。對此,全聚德在半年報中也提到,這5家加盟店是因為不合格被整頓關閉的。

雖然門店分布全國,但全聚德營收仍然主要依靠北京地區。2019年上半年,華北地區營業收入合計7.53億元,佔到總營收的99.31%,遠超及其它地區。但對比上年同期的8.76億元,也出現了明顯下滑。

網際網路轉型失利

連續6年業績平平

公開信息顯示,「全聚德」創建於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1993年,中國北京全聚德集團成立;1994年,由全聚德集團等6家企業發起設立了北京全聚德烤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全聚德」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2008年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召開,全聚德成為了奧運餐飲服務供應商。世界各地遊客湧入,也為全聚德帶來了全球客源。2008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接待賓客416萬人次。

隨後幾年全聚德一路高歌猛進。到2012年,公司實現營收19.44億元,距離20億元大關僅一步之遙。然而此後6年,業績不僅沒能突破20億元,反而出現了逐年下滑趨勢。

2013年至2018年,全聚德營業收入分別為19.02億元、18.46億元、18.53億元、18.47億元、18.61億元、17.1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10億元、1.26億元、1.31億元、1.40億元、1.36億元、0.73億元。

為扭轉頹勢,全聚德也曾多次嘗試轉型。

2014年,全聚德通過定增的方式引入IDG資本和華住集團,共募集資金3.5億元,用於全聚德三元金星熟食車間項目、仿膳食品生產基地、中央廚房建設、全聚德上海武寧路店及華東區域總部建設等項目。但募投項目並未達到預期效益,2018年全聚德兩次遭IDG清倉式減持。

2015年8月,全聚德與重慶狂草科技、北京那隻達客信息科技共同出資成立了鴨哥科技,推出「小鴨哥」外賣平臺,負責全聚德的網際網路化運營。

財報顯示,2016年鴨哥科技虧損1344萬元,2917年上半年又虧損243.7萬。2017年4月,鴨哥科技便已停業。全聚德解釋稱,停業系未能達到經營預期。

服務差、價格高成「吐槽」重點

全聚德半年報提到,截止6月底,公司100餘家門店大眾點評得分取得了大幅提升,4星以上門店佔比為 85%,比2017年的37%提升48個百分點,其中直營門店全部達到四星級以上(包括5家五星門店)。

但仔細翻看網友用餐點評,「絕對是坑遊客的店,烤鴨也別貴」,「就這樣的服務,還要收10%服務費」.....類似這樣的評價還有不少。

近年來,屢遭網友吐槽「中華老字號」不止全聚德一家。素有揚州名片之稱的百年老店富春茶社、天津名小吃狗不理包子也都被網友給出過「差評」。

今年5月,收藏家馬未都也在微博分享了自己在成都老字號餐館「龍抄手」並不愉快的用餐經歷。

總的來看,網友對這些所謂「老字號」的不滿,主要集中在服務差、收費高。

對此,有餐飲業內人士表示:新興餐廳把客人當大爺,沒落的老字號則不理自己上門的客人。長此以往,最後是否還可能留下一家都是未知數。

來源:封面新聞

相關焦點

  • 全聚德營收利潤雙降 155歲烤鴨怎麼賣不動了?
    原標題:全聚德營收利潤雙降 155歲烤鴨怎麼賣不動了?與全聚德抖音號一樣的是全聚德的上半年營收,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58億元,同比下滑13.43%;淨利潤3227.83萬元,同比下滑58.51%,慘遭腰斬。這隻已經賣了155年的「鴨子」,在近幾年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艱難,營業收入至2012年接近20億後就一直止步不前,甚至還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這家百年老號到底怎麼了?
  • 業績暴跌64968%,全聚德烤鴨真賣不動了
    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全聚德實現營收5.15億,同比下滑56.71%,實現歸母淨利潤虧損2.02億,同比暴跌484.40%,實現扣非淨利潤虧損2.14億,同比暴跌649.68%。與此同時,前三季度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暴跌220.43%。而截至9月底的公司總資產減少7.90%,歸屬於股東的淨資產減少14.75%。
  • 淨利潤下跌六成,「烤鴨大王」全聚德怎麼了?
    (天下網商記者 徐藝婷 編輯 杜博奇)曾經一度,北京烤鴨是烤鴨界的代表,而全聚德又是北京烤鴨的代表。所以,沒吃過全聚德,就等於沒吃過烤鴨。然而近年來,「烤鴨大王」卻深陷業績沼澤,無法自拔。10月21日,全聚德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今年前9個月營收11.9億元,同比減少12.62%;淨利潤5260萬元,同比下降59.09%。其中,第三季度營收4.32億元,同比下降11.15%;淨利潤2032萬元,同比下降59.98%。全聚德的問題不僅在於營收和淨利潤的雙雙下降,更在於這樣的倒退是持續性的。
  • 烤鴨不如鴨脖子吃香?全聚德去年淨利增長乏力,煌上煌業績增長近六成
    3月26日晚間,全聚德(002186)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增長乏力,但對比之下,煌上煌(002695)則實現了近60%的淨利潤增長率。莫非烤鴨不及鴨脖子香?年報顯示,2017年全聚德實現營收18.61億元,同比增長0.72%;淨利潤1.36億元,同比下降2.57%;每股收益0.44元。
  •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嘉靖年間,烤鴨的配方與製作方法流入了民間,沒過多久,北京第一家烤鴨店老「便宜坊」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掛牌營業了。 由於最初的南京烤鴨分為叉燒烤鴨與燜爐烤鴨兩種,燜爐烤鴨是以老「便宜坊」為代表的,而代表叉燒烤鴨的,自然是全京城名氣最大的「全聚德」了。
  • 百年老字號轉型記:從「烤鴨第一股」到死守現金流底線,全聚德做錯...
    作為中華老字號和全球知名的烤鴨品牌,A股「烤鴨第一股」全聚德(002186,SZ)正陷入一場嚴重的經營困境。上半年虧損近1.5億元,「守住現金流底線」的宣言凸顯了這家百年老店遇到的挑戰。 突然暴發的疫情暴露了全聚德在風險面前脆弱的商業護城河。伴隨著國慶旅遊旺季的到來,短暫的消費復甦似乎不能消除全聚德的積弊,餐廳忙碌的景象會不會是曇花一現?
  • 狗不理退市,全聚德賣不動,誰「殺」了老字號?
    其中,要屬天津狗不理和全聚德烤鴨最為「典型」。 因為偏高的價格和不匹配的服務,讓狗不理成為不少人到此一遊的消費。有很多消費者表示,去了一次都不會再去了。有網友甚至用「不吃遺憾一生,吃了後悔終生」去調侃狗不理包子。 如今,不得人心的狗不理已經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餐飲主業大幅度縮水,僅僅靠速凍食品貢獻利潤,在資本市場的路上漸行漸遠。
  • 156歲的「烤鴨之王」全聚德,為何賣不動了?網友:你去看看價格
    那麼到了近現代,烤鴨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其最為廣為人知的便是北京烤鴨,其肉質鮮嫩,肥美多汁,很多人都會親自來到北京嘗一嘗。其實早在同治年間的1864年,來自河北冀州市的北京小販楊全仁因為家道中落,來到北京謀生,當時的時代形勢蒸蒸日上,又縫各個生禽的口味在北京盛極一時,造就了不同風味的特產,於是便把眼光放到了生禽,也想從中分一杯羹,便埋下來了賣雞鴨生禽的念頭。
  • 「烤鴨第一股」全聚德這是怎麼了?前三季度虧掉近三年利潤,財報卻...
    北京烤鴨哪家強?全聚德首屈一指。但這家已經156歲的中華老字號,最近的境遇卻不太好。前天發布公告,虧損2.02億元,幾乎虧光前三年的利潤。有特殊原因影響,情有可原。畢竟全聚德的財報還算是過得去,雖然利潤年年都在下滑。
  • 但全聚德的烤鴨還香嗎?
    始建於清同治三年的百年老字號全聚德曾一度是北京烤鴨的代名詞,其"掛爐烤鴨技藝"還入選了國家非遺傳統項目,成為北京乃至中國品牌文化輸出的重要產品。然而,近年來,主打高端消費的全聚德口碑劇烈下滑。全聚德方面還透露,下一步還將調整已發展近20年的真空包裝烤鴨,並推出一些鴨類休閒食品,實現餐飲和食品的雙輪驅動。農曆六月初六,也即全聚德156歲生日的當天,周延龍與北京電視臺、快手合作,參與到北京消費季重啟後首場餐飲消費直播中。
  • 「烤鴨第一股」衰落:有著156年歷史老字號,當地人卻說不去吃
    根據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19年10月21日發布的數據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在11.90億元,淨利潤5260.41萬元,同比都是處於下滑的狀態,包括第三季度的營收同比也是下滑的。作為一家烤鴨百年老字號,目前已經面臨轉型的邊緣了。
  • 全聚德半年虧光前兩年利潤總和?238元一隻的全聚德烤鴨沒人吃了?
    之前,有消費者吐槽說:哪有什麼服務,服務可能是全聚德的軟肋!全聚德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上半年,全聚德實現營業收入3.13億元,同比減少58.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8億元,同比減少559.83%。
  • 烤鴨一哥全聚德跌落神壇 鴨鴨為什麼不香了?
    疫情影響一季度巨虧2020年四月底,我國烤鴨第一股全聚德(002186.SZ)發布其2020年一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聚德營業收入僅有1.8億元,較2019年一季度同期下降55.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0.89億元,同比下滑931.66%,降幅巨大。
  • 全聚德賣不動,狗不理包子無人問津,老字號為何就此跌下神壇?
    中國地大物博,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美食,而旅客來遊玩時,必定要品嘗當地的特色,這時「老字號」往往成了大部分人的首選。然而,近些年來的一些「老字號」,卻越來越不受食客待見,丟失了「本味」。創建於1864年的全聚德,可是說是中國烤鴨第一品牌。在十幾年前,來北京不吃一次全聚德,可以說是白來了。然而2012年之後,全聚德的營銷狀況肉眼可見的出現下滑。全聚德的烤鴨之所以賣不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的價格確實太貴了。
  • 傳承156年的全聚德烤鴨,為何賣不動了?看看顧客怎麼說
    久而久之,野生白鴨被餵成了「填鴨」,也就是後來的北京鴨。 不過,烤鴨之所以能傳到民間,還要感謝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位皇帝。大明建國後,朱元璋終於過上了能吃飽飯的日子,他和南京老百姓一樣,也對南京板鴨情有獨鍾。
  • 全聚德淨利大降1449% 股東「割肉」減持
    這份難看的報告一出,全聚德原本就持續下跌的股價再遭打擊,迅速跌破9元/股,再次觸及過去52周低點。對於營收下滑的原因,全聚德歸咎於新冠疫情的影響:2月初全聚德有超過八成門店停業,就餐人數減少九成。其中,直營門店的年夜飯退餐量達到4000桌。
  • 烤鴨大王巨虧降價斷臂求生,156歲的全聚德能否返老還童?
    深冬夜裡行人甚少,其中一處最醒目便是全聚德,偌大的門面在大街甚是顯眼。遺憾的是,路人只匆匆而過,鮮有進店消費者。全聚德的牌匾成了大街的裝飾一般。但全聚德的烤鴨終究是拿來吃的,消費者光顧少了,餐廳最終會難以為繼。日前,在A股上市的全聚德(002186-CN)公布了前三季業績。
  • 全聚德烤鴨也「不香」了?如今虧損達8850萬,大家為啥不愛吃了?
    全聚德烤鴨曾經是北京的招牌,只要去了北京,一定要去全聚德,但是現如今,全聚德卻大不如從前,今年第一季度虧損了8850萬元,為什麼大家都不買全聚德烤鴨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其中的原因。全聚德烤鴨受到質疑,業績下滑提到北京城的特色,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名勝古蹟,包括故宮、長城、天壇等等,除此之外,那就是北京的美食了,豆汁兒、滷煮火燒、稻香村的糕點、全聚德的烤鴨。全聚德是老字號店鋪,1864年,也就是同治三年,全聚德就建立了。
  • 全聚德連年虧損,烤鴨之王為什麼不香了?網友:又貴又難吃
    去北京旅遊有三件事情是遊客必做的,第一件事是參觀故宮博物館;第二件事是登上萬裡長城遊覽一番;第三件事是去全聚德吃一次北京烤鴨。現在前兩件事還好實現,但是第三件事去北京吃全聚德烤鴨可能以後就實現不了了。因為這隻全聚德的鴨子差不多已經處於賣不動的狀態了。
  • 北京招牌全聚德烤鴨,如今虧損8850萬元,是烤鴨不好吃了嗎?
    全聚德烤鴨名氣越來越大,甚至被譽為「中國第一吃」,多次被玄武國宴宴請。然而,這些年這家傳統老店的境遇卻每況愈下。全聚德2020年財報顯示,全聚德1-3月營收1.8億元,同比下降55.03%。淨利潤虧損8850.1萬元,同比下降931.6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5442.76萬元,同比下降1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