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協議」具法律效力,請謹慎承諾、嚴肅對待

2020-12-18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街談

熱戀中的情侶們,總會許下山盟海誓證明自己對愛情的堅貞,如今,除了許下諾言,更多的人還會通過籤署「忠誠協議」來表明心跡。但「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近日,廣州市白雲區法院的一起離婚判例中,支持了起訴離婚的無過錯方關於「忠誠協議」中的賠償約定,但因應過錯方的經濟條件,原約定中的「過錯方一次性賠償50萬」並未受支持,最終判決的賠償金為5萬元。

婚姻不僅需要承諾,更需要法律的保障,這樣的意識日益深入人心,這也是「忠誠協議」愈發普遍的背景所在。當然,大多數人在籤署時也許更多是抱著承諾而非負法律責任的心態,這也導致了部分「忠誠協議」條款脫離實際甚至不符合法律規定,過於隨意。

在包括本案在內的多起「忠誠協議」相關判例中,都存在一審判決後原被告雙方都不滿意雙雙上訴的情況。

以本案為例,案中的鄭某(女)和袁某(男)於2017年登記結婚,2018年籤署《婚姻財產協議》即「忠誠協議」,約定今後雙方因婚外情、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或有關係曖昧的異性朋友造成夫妻感情破裂而離婚的,過錯方應一次性賠償對方50萬元,夫妻共同財產平均分割。

據報導,賠償5萬元,是法官認為50萬遠超作為貨車司機的袁某的支付能力,考慮到實際情況而作出的折中決定。問題就在於,「忠誠協議」是經雙方同意才籤署的。既然遠超袁某的支付能力,當初袁某卻又自願籤署,顯然並未意識到該協議背後的法律意義。無論是隨口允諾或是把具法律效力的合約當兒戲,都不是什麼好習慣,而後者很可能需要負上法律責任。因此,請謹慎承諾,更請嚴肅對待「忠誠協議」。

就像本案的法官在後語中所表達的,公民對自己的身體享有支配權和處分權,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在法律許可的限度內自由處分自己的人身自由。「夫妻忠誠協議」正是已婚公民對自己的婚後行為自由進行自願限制和約束的體現,是夫妻雙方合意的結果,符合婚姻法的原則及公序良俗。

也就是說,「忠誠協議」是具備法律效力的,但它的作用也僅限於依法的範圍之內,更多地只能對財產進行依法分割,給予無過錯方一定限度內的賠償。但「分家」可以依法,經營婚姻與家庭還是要靠自己。總而言之,別把「忠誠協議」不當回事,也別指望「忠誠協議」能解決一切。 □小叉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另外關於財產分割及經濟補償的約定,實質上是為保證雙方今後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不違反夫妻忠誠義務而以書面形式所作出的約定,系一份「忠誠協議」。夫妻是否忠誠屬於情感道德領域的範疇,夫妻之間籤訂的「忠誠協議」應由當事人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自覺履行,法律雖不禁止夫妻之間籤訂類似協議,但亦無法律對此賦予強制執行力,該約定不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夫妻財產約定情形。
  • 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及違反忠誠協議承擔哪些責任,應如何處理?
    【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婚姻法》第四條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司法實踐中,對於「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問題,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忠誠協議」的內容屬於道德約束的範疇,此類約定的履行和制裁都屬於道德的範疇,不是法律的問題,《婚姻法》第4條規定的夫妻之間有互相忠實的義務,只是一種法律價值取向。法院不應用法律的強制力來約束本應屬道德管轄的內容。
  • 法制日報:司法對待「忠誠協議」要態度統一
    據《南方周末》報導,由於夫妻「忠誠協議」內容五花八門,法學理論和司法實務界對其性質和效力爭議激烈,同時考慮到一旦允許起訴將導致法院工作量劇增,最高人民法院定於年底出臺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在此問題上經歷了搖擺不定之後,打算保持沉默。
  • 夫妻之間籤訂的忠誠協議是否受法律保護?
    於是,有的新婚夫妻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行為,就會籤訂書面的忠誠協議書,這不是我國的法律文書,那麼忠誠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請看下文了解。一、什麼是夫妻間的忠實義務,違反夫妻間的忠實義務應承擔什麼責任?《婚姻法》第四條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
  • 口頭代購協議 是否具法律效力
    類似張女士這樣的情況,能否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好友間的口頭協議或者是微信中的聊天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事件     3萬多買名牌包     好友拒收閒置在家     張女士春節出國遊,閨蜜委託她在境外帶買一個名牌包,價格在3萬餘元人民幣,可退稅13%。
  • 「今日學法」「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法院這樣判!
    現一審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法院生效裁判認為: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以夫妻感情徹底破裂作為離婚的標準。另外關於財產分割及經濟補償的約定,實質上是為保證雙方今後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不違反夫妻忠誠義務而以書面形式所作出的約定,系一份「忠誠協議」。夫妻是否忠誠屬於情感道德領域的範疇,夫妻之間籤訂的「忠誠協議」應由當事人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自覺履行,法律雖不禁止夫妻之間籤訂類似協議,但亦無法律對此賦予強制執行力,該約定不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夫妻財產約定情形。
  • 合同法中「承諾」的法律效力
    合同中「承諾」的法律效力怎麼認定?《合同法》第25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認定「承諾」的法律效力應先明確確定承諾生效的標準及承諾遲延和承諾撤回。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所謂到達,指承諾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支配的範圍內,如要約人的信箱、營業場所等。至於要約人是否實際閱讀和了解承諾通知則不影響承諾的效力。承諾通知一旦到達於要約人,合同即宣告成立。如果承諾不需要通知,則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以行為作出,則一旦受要約人作出承諾的行為,即可使承諾生效。
  • 單方面合同承諾的法律效力是怎麼樣的
    在單方之間所出具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在現實生活中所使用的聯絡函,所以在單方承諾保證函的內容是與約定的一致即可,那麼關於單方面合同承諾的法律效力是怎麼樣的,接下來由小編為您解答問題,希望小編的回覆對您的疑難問題有所解惑。
  • 開羅宣言的法律效力不容否定
    其說法集中到一點,就是否認《開羅宣言》的法律性質和法律效力。他們將《開羅宣言》貶低為只是表達共同目的或意圖的一般政策性聲明,斷定其不足以構成任何法律上的義務和責任,在法律上不足為據。  其實,《開羅宣言》的法律拘束力,早已是一個不爭的客觀事實。國際社會的絕大多數早已確認其法律效力,國際法上也有充分的根據證明其法律效力。
  • 讀典互動|「夫妻忠誠協議」有效嗎?
    夫妻忠誠協議由於其身份關係性質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而婚姻法對於夫妻忠誠協議的內容和效力並沒有明確規定,因此,應否承認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實踐中一直存在極大爭議。針對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問題,委員們展開了激烈討論。//【委員怎麼說?】
  • 略析「夫妻忠誠協議」的司法立場
    各個法院對於「夫妻忠誠協議」的性質和法律效力的認定也是莫衷一是,筆者試從「夫妻忠誠協議」的司法立場分析入手,對這類協議的性質、法律效力等問題進行粗淺的理論分析,並就婚姻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和司法實踐中應有之態度提出自己的見解。
  • 打賭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沒想到,老李果然脫光衣服在大街上裸奔了一段,然後向老劉要錢,老劉反悔不給,雙方發生糾紛,互毆起來,後經警察調解,雙方握手言和——老劉兌現部分承諾,老李因打人也賠償了老劉醫藥費用。我國《民法總則》第八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上述規定表明,我國民法有公序良俗原則,任何違背公序良俗的法律行為都是無效的。
  • 人民調解協議有法律效力籤字畫押了就不得反悔
    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分別公布的《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及《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也將於11月1日起同時施行。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亮點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司法解釋的形式明確了人民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即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籤字或蓋章的人民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
  • 出軌者「淨身出戶」,夫妻忠誠協議有效嗎?法官解答
    甚至有夫妻為了維繫婚姻,預先籤訂「忠誠協議」,約定如果一方出軌則「淨身出戶」。這些關於夫妻財產的約定是否有法律效力?約定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月27日召開了線上新聞發布會,對夫妻財產約定問題作出了風險提示。目前,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財產一般應屬於共同財產,但法律也認可夫妻雙方可以通過書面約定的形式自由處分財產。
  • 臺灣最高史政機關:《開羅宣言》具國際法效力
    原標題:臺灣最高史政機關:《開羅宣言》具國際法效力  資料圖: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籤訂投降書,波茨坦公告明確表示日本必須履行開羅宣言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最高史政機關「國史館」今天(7日)表示,《開羅宣言》成為戰時及戰後有關臺灣及澎湖列島歸還的各種法律文件起源及重要內容
  • 民法典評說三國|土豪袁紹口頭承諾的千兩懸賞具有法律效力嗎?
    民法典評說三國|土豪袁紹口頭承諾的千兩懸賞具有法律效力嗎?賞金千兩、良馬百匹懸賞華雄首級袁紹口頭作出的承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袁紹的「要約」一經發出,即具法律效力。
  • 男子婚後籤下「忠誠協議」:出軌離婚賠老婆50萬!結果自己真的出軌...
    如今,除了許下諾言,更多的人還會通過籤署「忠誠協議」來鞏固愛情。那麼,「忠誠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呢?來看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的這個案例。鄭某認為,袁某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與其他異性多次保持不正當的男女關係,致夫妻感情徹底破裂,故訴請法院,請求判決準予離婚,依據《婚姻財產協議》袁某向其支付50萬元的損害賠償金。
  • 家事法有約 | 愛情難以日久天長,忠誠協議能否「矢志不渝」?
    近些年來,夫妻忠誠協議在夫妻之間籤訂的行為越來越常見,涉及相關的訴訟活動也越來越多,忠誠協議的效力如何,法院在裁判該類案件的司法觀點又是怎樣?《民法典》的出臺對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有何影響?下文將結合理論界與實務界對忠誠協議的討論觀點進行分析,與各位看官共同進行探討。
  • 男子婚後籤下「忠誠協議」:出軌離婚賠老婆50萬!結果自己真出軌了...
    " 來鞏固愛情 " 忠誠協議 " 到底有沒有法律效力呢? 鄭某認為,袁某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與其他異性多次保持不正當的男女關係,致夫妻感情徹底破裂,故訴請法院,請求判決準予離婚,依據《婚姻財產協議》袁某向其支付 50 萬元的損害賠償金。
  • 賦予非訴訟調解協議合同效力——
    不過,由於各種調解協議沒有法律上的效力,任憑當事人反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調解組織的積極性,也影響了誠信關係的建立。兩個人可以訂立合同,但加上一個中立第三方調解所達成的協議怎麼就不是合同呢?這一問題成為解決調解協議自身效力的關鍵。  推進情況  ●啟動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