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四院專家聯手切除體內「炸彈」

2021-01-08 騰訊網

「沒想到,是一院和四院專家一起做的手術,更沒有想到,我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動了。」說這話的是一位85歲的老人,如果不是身上穿著病員服,完全看不出他剛剛接受過大手術——直腸癌的根治術。

這位耄耋老人在體檢時發現大便有隱血,隨後就到市四院消化內鏡中心進行腸鏡檢查,發現他的直腸距離肛緣6釐米處有一個直徑約2釐米的腫塊,病理活檢顯示為腺癌。

85歲得癌症,積極治療還是保守治療?積極治療就是要手術切除病變組織,然後配合化療等綜合治療手段,保守治療就是用藥控制癌症發展。

不少人會因為高齡選擇保守治療,然而,這位老人和家屬一致決定積極治療:「誰說85歲就不能手術了?我相信你們醫院,相信醫生,我要跟癌症好好搏一下!」

老人的信任,給醫生們帶來了信心,恰好醫院胃腸外科與第一人民醫院的胃腸外科是共建專科,兩院區專家一起為老人量身定製了治療方案,一起為老人精心做好術前準備,同臺一起為老人進行了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小腸造瘻術。

術後第二天,老人就在家人的攙扶下起床活動,而且康復期內沒有出現發熱、腹痛、腹瀉等常見的術後反應。出院前一天,老人問護士借來紙筆,親自手書了一封千字感謝信,感謝一院胃腸外科專家張豐、四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倪紅飛等團隊員,感謝他們精湛的技術:只是在他肚子上打了5個孔,最大的孔直徑只有1.2釐米,切除了15釐米長含有病變的腸管;感謝專家團隊耐心細緻服務,因為自己是高齡患者,專家團隊們在他術前精心準備,術後早晚查房數次,及時調整他的用藥方案等等,使他能得到快速康復。

老人的家屬也一疊聲地感謝,感謝醫院多學科團隊治療模式以及與第一人民醫院的協同合作、共建臨床專科群利民惠民措施。「這不僅減少了我們到多科之間轉診的麻煩,還讓我們不用跑來跑去,一院的專家到這裡來為我們開刀,真是太方便了!」

據悉,自從7月27日,市四院與市一院籤約深度合作以來,一院共派出10名專家常駐四院胃腸外科、骨科、心內科、腫瘤內科、核醫學科、急診重症醫學科,另外多名專家來院參與患者診療、手術會診、門診坐診、學術講座、業務查房等方式展開深入協同合作,基本實現了兩院共建臨床專科群的同質化管理。 杜蘅

院際

合作

合作專家

張豐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蘇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本科畢業於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博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導師為國內著名的微創外科專家鄭民華教授。2011年江蘇省衛生廳公派至德國施特拉爾松市漢薩醫院訪問學習。專業特長:胃腸外科常見疾病和急重症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擅長胃癌、結直腸癌的規範化綜合治療,重點為胃癌、結直腸癌的開放手術以及腹腔鏡手術,精於各種腹壁疝的開放和腹腔鏡手術治療。

圖為張豐(左)在四院查房

相關焦點

  • 溫醫大附一院兩個科室專家同臺手術,一個切口切除「原發雙癌」!
    在院黨委書記、肝腫瘤專家夏景林的牽頭組織下,多科室專家會診制訂了聯合切除腫瘤的治療方案,僅用了3個小時就成功切除了「雙癌」。原發還是轉移?這是一個考驗醫生的臨床診斷一個多月前,金女士因反覆出現下腹部疼痛來到溫醫大附一院就診。
  • 哈醫大四院「達文西」機器人精準切除腎癌
    近日,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團隊應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技術,為多位患者施行了保留腎臟的腫瘤切除手術。手術採用了「免阻斷」、「免縫合」的國際先進技術,可以避免患者術後腎臟萎縮,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腎功能、延長生命周期。
  • 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精準手術切除巨大腮腺腫瘤
    經過多方問醫,魏某輾轉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問診。口腔頜面外科孟培松主任經過仔細檢查,認為腫瘤瘤體巨大,為近年罕見,手術難度高,術後缺損範圍大,建議手術切除腫瘤同期為患者進行面部外形重建。經過縝密的手術設計,朱威副主任醫師與張偉主治醫師為患者操刀,不僅精準切除了腮腺巨大腫瘤,還修整了冗餘的面部皮膚,利用胸鎖乳突肌瓣轉移修復了術區缺損。本次手術十分完好地保護了患者面神經,術後患者面部表情完好,面型輪廓也得到了對稱修復。術後1周患者康復出院。
  • 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成功切除拳頭大小頜下腺腫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團隊又完成一例較為巨大的頜下腺腫瘤切除手術,解決了困擾患者兩年多的苦惱。經多方問醫,劉女士輾轉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朱威副主任醫師為劉女士做了詳細的術前檢查後發現,由於瘤體巨大,腫瘤已經壓迫氣管和咽喉側壁,且被口底肌肉嚴重包裹,與舌側下頜骨也有粘連,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和難度。經過充分手術準備,朱威副主任醫師和張偉主治醫師為患者在全麻狀態下切除了頜下腺腫瘤,歷時3個多小時,術中出血僅不到100毫升。
  • 肝癌腫瘤竟有足球大小 溫醫大附一院專家2小時妙手切除
    日前,陳先生急著來到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尋求救助。原來,此前意識到身體可能出現問題後,陳先生立刻到當地醫院做了檢查,診斷結果顯示,他的右肝長了一個「足球大小」的巨大腫瘤,且該腫瘤緊貼肝臟大血管,手術風險極大。
  • 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
    但在哈醫大四院MDT門診建立後,針對患者的病情,整合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學科知名專家實行快速有效的聯動機制,共同交流探討,為患者制定完善的診治方案,將治療效果最佳化,對改善病患的生命質量有著重要作用。中心設有專職的隨訪人員,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通知複診時間。
  • 愛滋女患者又患上卵巢癌 中國科大附一院多學科聯合手術救治
    中國科大附一院醫生在為愛滋女患者做手術日前,罹患卵巢癌的愛滋病患者王女士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成功接受初次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王女士輾轉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婦產科。婦產科學術主任吳大保教授為王女士做了全面檢查後表示,愛滋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較差,王女士又同時合併卵巢癌,需儘快入院接受手術治療。在雙重打擊下心灰意冷,打算放棄治療的王女士,又重拾信心,表示願意配合醫生治療。
  • 哈醫大四院專家提醒:反覆牙疼提防...
    經過反覆思量,顧某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孟培松主任在門診詳細諮詢了這位小姑娘的病史,原來早在3個月以前患者就有過一次牙疼,雖然當時吃消炎藥後有所緩解,但還是會有反覆的悶脹不適感。年輕的小姑娘由於學業繁忙,也就未完全放在心上。
  • 哈醫大四院5員「豪華大將」壓軸義診
    隨著義診時間的臨近,我們今天推出最後一批助陣專家,他們分別是感染科教授朱麗影、胸外一病房主任徐進志、呼吸科主任金壽德、疼痛科主任周華成、營養科主任周春凌。截至目前,哈醫大四院共有16名大咖參加粉絲節義診,也是哈報集團打造的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專家義診團隊,粉絲們不容錯過。  在10日的義診活動中,凡是持教師證到現場的老師可獲得由國藥控股星鯊製藥提供的一盒維生素D和兩盒維生素AE。
  • 哈醫大一院順利通過ISO 15189現場評審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關潔 徐旭)10月15-18日,哈醫大一院檢驗科接受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專家組對哈醫大一院檢驗科進行ISO 15189複評審,中日友好醫院韓呈武為組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馬駿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華文浩,哈醫大四院鄒桂玲和大慶油田總醫院曹秀華等一行
  • 衡水市四院遠程會診中心讓百姓足不出市享受專家診療
    為了緩解群眾到北京、天津等上級大醫院找知名專家的困難,市四院投資20多萬元建起了最大的遠程醫療會診中心。也就是說「兩塊大屏幕,一個高清攝像頭,就可以讓市四院的患者和北京、天津等地的專家們「面對面」。
  • 哈醫大一院副院長劉宏宇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哈醫大一院副院長劉宏宇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19-07-11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浙大一院完成親體小腸移植手術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30餘名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難度極高的親體小腸移植手術獲得成功。  據悉,孔鳴一家來自浙江省溫州市。2015年,還在讀高中的孔鳴被診斷為「急性腸梗阻、腸壞死」,經歷3次腸道切除手術後,他的大腸僅存12釐米,小腸不到40釐米。
  • 黑龍江省醫學會產前診斷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哈醫大一院舉行
    3月30日,為規範黑龍江省產前診斷技術開展,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產前診斷質量,黑龍江省醫學會產前診斷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出生缺陷預防與母胎醫學新進展培訓班,在哈醫大一院學術報告廳舉行。黑龍江省醫學會副秘書長張秋濱,哈醫大一院副院長陳力出席會議並致辭。
  • 中國醫大一院、盛京醫院、中國醫大四院發布公告 開設門診有調整
    中國醫大一院具體公告如下: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我院門診延期開診安排如下:  1、1月31日我院為特、慢病患者提供臨時開藥門診,設在一樓兒科門診(從南京街醫院正門進入,按標識指引)。
  • 哈醫大四院普外科成功為病情複雜的七旬老伯微創...
    哈醫大四院普外科成功為病情複雜的七旬老伯微創解除病痛2020-10-09 編輯:陳芳薇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海嬌)近一個月以來,張老伯總是感覺胃部不適,食慾也出現了下降,人一下子瘦了一大圈,老人的身體非常讓家人擔心,趕忙帶他到醫院進行了胃鏡檢查,非常不幸的是,
  • 哈醫大四院為患者「保肛」重拾信心
    家人帶他來哈就醫,最後這個難題哈醫大四院胃腸腫瘤專家孫凌宇解決了,團隊通過施腹部無輔助切口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實現了對程先生的「承諾「。程先生在當地確診為直腸癌後,全家人都非常苦惱,再加上由於當地醫生均表示腫瘤離肛門太近了,治療可能無法保留肛門,需腹壁造口「掛袋」,程先生表現出的消極態度,覺得如果要從肚皮排便,太沒有尊嚴,甚至有了拒絕治療的想法。
  • 哈醫大一院成功舉辦基層醫藥保「三醫對話」—哈爾濱市DRG專題場...
    10:14:46 來源: 龍江印象 舉報   (李洋)2020年12月11日下午,哈醫大一院舉辦基層醫藥保
  • 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常州一院上崗
    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常州一院上崗而且機械臂相對於人的手臂,沒有任何抖動,能更穩定更精確地進行切除和剝離。」常州一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陳學敏是這臺手術的主刀醫生,他操作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順利完成了手術。   常州一院副院長劉志偉介紹,除了操作穩定,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在手術中360度無死角,螢光顯示功能讓手術更精確,對患者的損傷做到最小。
  • 航天科技四院提供全部四級主動力
    廠房中的長十一火箭(朱博 攝)長十一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航天科技四院四院提供全部四級固體主發動機,是我國唯一一型陸海通用發射的固體運載火箭,以「快響利箭」著稱,具有「快速、便捷、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