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古人這麼說是啥意思?

2020-12-04 王牌太史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如今還適用嗎?

在中國古代,俗語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在當時使用俗語的人非常多,俗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易懂。在那個年代有條件接受教育的人實在是屈指可數,於是我們的老祖宗就發明創造了俗語,希望大家能夠通過俗語獲益。

因為俗語多是根據平日生活中的經驗總結而出的,所以俗語得到了大部分人們的認可,這也使得俗語在問世後能夠得到廣泛流傳。

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那麼古人想通過這則俗語傳達什麼樣的意思呢?要知道在古代鐘錶還沒有問世,所以人們對時間的判斷能力還相對較弱,當時時間的計量單位還不是小時,而是"更"。

"一更"相當於今天的晚上七點到九點這個時間段,以此類推上文中提到的三更天應該是十二點左右,這時已經是非常晚的時候了。

那這個「不貪一更食"就很好理解了,古人認為在一更天,也就是7點之後不應該食用太多的食物。

在古代,因為沒有電燈等照明設施,普通人家甚至都沒有蠟燭,所以天黑了人們就無事可做,這導致古人的休息時間普遍較早,大概一更天就準備要休息了。

雖然當時的醫療水平較為落後,但是古人還是意識到了如果在睡前進行大量的飲食,那麼自己將很難休息好。所以古人將這一問題總結成俗語,並用於告誡後人。

今天的我們都知道,如果在睡覺前進行大量的飲食,那麼我們的器官需要不停地工作消化,長此以往來看這樣我們的身體會受到嚴重的損害。所以我們應該避免在睡前進行大量的飲食,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戀三更色」也同樣值得我們重視。上文說了,「三更」大概就是晚上11點到1點,而這裡的「色」,其實就是指的男女之事,也就是說不要在三更天行夫妻房事。

因為這個時間段,對人體來說同樣非常關鍵。中醫角度來看就是「膽經當令」,通俗點說,就是膽開始值班工作了。這個時候最好是處於睡眠狀態才行,否則第二天精氣神都會差事兒。

這則俗語雖然只有幾個字,但是古人想要傳達的信息確實非常實用的,即使是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同樣也是有益的。如果我們能夠重視俗語,一定能夠從中獲得很多實用的知識,並在此後的生活,為人處世中少走很多彎路。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非常多,大多數都是非常有用的,值得我們深思。雖然今天大部分人不重視俗語文化,但是無可否認俗語的地位。同樣如果我們想要研究學習俗語也並不困難,我們只需要弄明白其中的典故,完全可以通過字面意思做出一個大體上的判斷。

推薦書籍:

如果你對這些俗語老話之類的感興趣,不妨看看這本書。都是一些為人處世、健康養生、品行修養等等口耳相傳的生活智慧,並且都有相關的解釋以及小故事。

書籍本身的裝訂質量也不錯,硬殼精裝的,29塊錢厚厚一本,總之值得一讀!

相關焦點

  • 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三更色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會經常聽到有老人說各種俗語,農村老話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生活經驗,蘊藏著古人非凡的智慧。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的時間觀念和計時方法古代如何計時?先說說過去「更」的時間。
  •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通常是老祖宗們的經驗累積和智慧彰顯,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樸實的道理,同樣也屬於中華文化。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易於理解,就是說:人啊,在三更時分就不要貪戀美色;在一更時分就不要再吃東西;在五更時分就不要再生氣動怒。
  • 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啥道理?下一句更為經典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老祖宗留下來了很多寶貴的財富給後人,就比如在民間流傳最廣的俗語。俗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在老百姓心裡是很有地位的,它是古人一代一代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積累下來的。不過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導致很多人都漸漸遺忘了俗語,所以只能偶爾從老一輩人口中聽到幾句。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啥道理?其實這一句話算是古人對生活的總結,也是一種對後輩們生活的告誡,起到警示作用,更是一種古人生活智慧的體現。
  • 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啥意思,你知道嗎?
    比如說農村裡面有一句老話叫做「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一更三更五更分別是幾點?要想理解這句俗語,首先我們就必須搞清楚一更天三更天和5更天分別是幾點?
  • 俗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裡的「三更色」是何意?
    別到頭來還得應了那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句俗語講的是什麼事,現在是否還有必要去按照它的要求來做呢?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說法就是為了讓人們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只有有了規律的作息時間,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保證明天要做的事情不至於被耽擱。讀書也好,幹農活也罷!「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俗語可以說是農村人長期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下面我們看看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何為不貪三更色?食色性也,吃的喝的和色,都是成年人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吃喝是有講究的,最起碼不能暴飲暴食,否則,你的身體健康就會出現問題了。
  •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什麼意思?老祖宗給的忠告
    有這樣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句話顯然是老祖宗在我們的生活在為我們總結的經驗,這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第一句話,"不貪三更色"這句話意思很明顯,不要對三更的一些歡愉之事貪心。三更是古代用的對時間的劃分,是指從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候。
  • 農村老人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這些老話的涉及面比較廣,有關於農業技術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事的,還有關於生活習慣的,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講的就是生活上要注意的一些事情,那麼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要想弄清楚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就要先弄明白這句老話中的三更、一更和五更對照的是現在的幾點。在古代,人們把夜晚分為五個時間段,我們在古裝劇中會看到有打更的師傅在晚上通過敲鑼來告訴大家是幾更。
  • 為何老人常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你知道麼?
    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歷,對生活做出了總結,從而給後人留下了不少的寶貴經驗,幫助他們規避風險和錯誤,更好的獲得人生的發展機會。而在這些經驗雜談之中,便包括了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有沒有道理?中國古代社會往往會使用「更」作為計時單位,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話」。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大國,出了京城都是農村,所以才有農村老話一說。所謂的老話,其實就是人們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之談,淺顯易懂,意義深刻。比如清代有一位叫周希陶的老學究編寫了一本《增廣賢文》的書,裡面都是一些民間老話,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 為什麼說「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佩服古人智慧
    要想知道「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先了解一更、三更、五更各自代表的時間是幾點,在古代,人們會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也就是一夜有五更,分別是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按照現在的時間來說,一更指的是19點到21點,二更指的是21點到23點,三更指的是23點到1點,四更指的是1點到3點,五更指的是3點到5點,了解了每更所指的時間,再來看「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的意思。
  •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老話說的是啥道理?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老話說的是啥道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愈來愈多的人注重養生了。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對於養生方面也是非常有研究的,而這一點從農村裡所流傳的一些古話就可以看得出來,比如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冬吃蘿蔔夏吃薑」、「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等等。而「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同樣是一句和養生息息相關的老話,你可知道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嗎?在解釋這句話之前,我們很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古人常說的「五更」是什麼意思。
  •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講述的是什麼?
    文/玉濁清老人為什麼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似乎每一個人都有佔有欲和掌控欲,都想掌控別人的人生,但是有的時候卻力不從心,因為人很難能夠掌控自己,更何談掌控別人,想想連自己都控制不了的人,如何去掌控別人的命運呢?那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而民間也流傳出這樣的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
  • 農村俗語「不戀一更色,不貪三更食,不動五更氣」這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根據老一輩的農民通過自己的經歷來告誡後人,有的俗語也是根據農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這其中就有很多的俗語告訴我們後人在做一些事情面前不能太過貪婪,要不就會得不償失,就比如這句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那麼這句話經常在農村裡聽到,但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丨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如今的社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由。許多老祖宗的傳承,被拋諸腦後,不當一回事,甚至遺忘。其實有很多老祖宗的規矩和講究,是很有道理的,值得人們繼續遵循。像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有道理的。
  •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老祖宗留給了我們很多寶貴的遺產,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不得不說有一些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 古人說過這樣的話:食色性也。
  • 農村老俗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四更」是在丑時,是相當於明天的01:00-03:00,是明天12時辰的第2個時辰,天氣已經接近凌晨,農村雞叫一遍,天色仍然黑暗,勞累一天的農村人也是最困頓和疲倦的時候,往往處於深睡狀態。農村民間所謂雞鳴狗盜和土匪之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偷會在這個時間開始出外活動偷東西,古時候這個時間段處處充滿兇險。「五更」是在寅時,是相當於明天凌晨的03:00-05:00。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古人的忠告引人深思
    在這眾多傳統文化的種類當中,俗語文化更像是一顆璀璨的新星,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俗語,又稱民俗諺語,有的地方稱作老話,俗語文化來源於民間,質樸而又醇厚。俗語更像是教導我們的長輩,一邊是噓寒問暖,一邊是耳提面命,但是不管是嚴厲還是溫存,其出發點都是讓我們能夠少走彎路,人生越來越順利。
  • 「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三更色為何不能貪?值得年輕人深思
    ——巴爾扎克從古至今古代人通過日常生活積累了許多經驗,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後輩們少走彎路,就將這些經驗縮減為俗語或者諺語。然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現,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俗語非常有用。其中有一句俗語非常值得年輕人深思,那就是「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這句話是關於日常生活和健康的俗語,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很多年輕人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 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像是這句"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就屬於教人養生和保養身體的類型。這類型的農村老話其實挺多的,而且大多都蘊含著人生智慧和經驗道理。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時也許會迷茫,說了這麼多,究竟這三句話是啥意思呢?有沒有什麼具體的科學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