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人常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你知道麼?

2021-01-21 紅衣記史官

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歷,對生活做出了總結,從而給後人留下了不少的寶貴經驗,幫助他們規避風險和錯誤,更好的獲得人生的發展機會。

而在這些經驗雜談之中,便包括了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有沒有道理?

中國古代社會往往會使用「更」作為計時單位,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

俗話說:「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指的便是這各個時間段內,哪些事物最活躍。

一.「不貪三更色」

「三更」指的便是晚上十一點鐘到凌晨一點的這段時間。而「色」代表的是夜晚的美色。

也就是說,在半夜三更的時候,不要貪戀晚上的美景,而應該遵循人體的生物鐘時間,早點休息。這樣一來的話,人的身體才會好。

二.「不戀一更食」

「一更」指的是晚上七點到晚上9點這一段時間,而「食」指的便是食物。也就是說,我們在晚飯過後,不應該貪戀夜宵美食,而應當控制住自己的食慾,做到健康飲食。

在古人的眼中,只有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工作和休息,才能夠保證生活的質量。顯然的,這樣的說法即使到了今日,也是適用的。

對於如今的我們而言,工作壓力大,使得很多人工作到了凌晨,不僅休息晚,甚至可能連休息的時間都被壓榨到了很短。

這樣一來的話,人的器官便可能會因此而無法獲得休息的機會而存在隱患。當隱患一旦爆發出來的話,人體便可能會生一場大病。這樣一來的話,對人的生活自然就會有很大的影響。

同樣的,工作太累,會使得人們開始尋找精神上的慰藉,而美食剛好可以彌補這樣的空白。對於人們而言,倘若工作到太晚,就會希望可以在加班的時候,吃份夜宵,緩解一下自己的工作壓力。

不僅如此,即使不用工作的時候,人們也會呼朋引伴地去吃頓好了。這樣一來的話,人體的飲食系統便會有一定的影響,而消化系統的壓力也會變大。

久而久之,對一個人的身體自然也就有了負面的影響。

不動五更氣

五更又稱寅時。這個時候公雞叫嗚,黎明將至。經過一夜休整,人神甦醒。於家而言,女主要燒水煮飯,男主要更衣下田,準備開始新的一天。

這時候,陽氣上升,夫妻不宜吵鬧動氣,以免影響一天的情緒。所以民間又有「五更雞犬宜相寧」的說法。

民間的很多說法來源於實踐,關於五更之間的講究很多,其實大都頗有道理,不少也被科學技術所證明。

但是,不少年輕人恐怕是很難聽得進去了!再次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健康,一切都變得沒有了意義。

前一段時間相繼倒下的那麼些名人大家,他們的生活習慣或許就存在這些方面的問題!所以讓我們還是聽聽老人言吧!且行且珍惜!祝您健康平安!

俗語,也稱俗話。典型的俗語即所謂的諺語,是一種在民間廣泛流傳的通俗的定型語句

是人民群眾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富有深刻的哲理性。

俗語是漢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數量多,使用頻率高,而且語言具有形象生動、表意準確、說理深刻、比喻恰當等特點,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它不僅在人們的口頭上廣泛流傳,而且在各種形式的著作中也被普遍引用。

諺語是以形象為主體的通俗的口語,結構形式相對穩定,在實際運用中可以靈活多變。

恰逢新年大促,一本《歇後語大全》加上一本《諺語大全》僅需68元,也就是一頓外賣錢,還是十分划算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的老話有很多,很多人對於老人們嘴裡說的這些老話不屑一顧,覺得沒有文化的農村老人能知道什麼道理,其實當你長大以後你就會發現古人的智慧。這些老話的涉及面比較廣,有關於農業技術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事的,還有關於生活習慣的,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講的就是生活上要注意的一些事情,那麼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
  • 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三更色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會經常聽到有老人說各種俗語,農村老話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生活經驗,蘊藏著古人非凡的智慧。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的時間觀念和計時方法古代如何計時?先說說過去「更」的時間。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說法就是為了讓人們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只有有了規律的作息時間,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保證明天要做的事情不至於被耽擱。讀書也好,幹農活也罷!「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俗語可以說是農村人長期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下面我們看看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何為不貪三更色?食色性也,吃的喝的和色,都是成年人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吃喝是有講究的,最起碼不能暴飲暴食,否則,你的身體健康就會出現問題了。
  • 為什麼說「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佩服古人智慧
    要想知道「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先了解一更、三更、五更各自代表的時間是幾點,在古代,人們會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也就是一夜有五更,分別是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按照現在的時間來說,一更指的是19點到21點,二更指的是21點到23點,三更指的是23點到1點,四更指的是1點到3點,五更指的是3點到5點,了解了每更所指的時間,再來看「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的意思。
  •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講述的是什麼?
    文/玉濁清老人為什麼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似乎每一個人都有佔有欲和掌控欲,都想掌控別人的人生,但是有的時候卻力不從心,因為人很難能夠掌控自己,更何談掌控別人,想想連自己都控制不了的人,如何去掌控別人的命運呢?那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而民間也流傳出這樣的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話」。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大國,出了京城都是農村,所以才有農村老話一說。所謂的老話,其實就是人們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之談,淺顯易懂,意義深刻。比如清代有一位叫周希陶的老學究編寫了一本《增廣賢文》的書,裡面都是一些民間老話,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老話說的是啥道理?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老話說的是啥道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愈來愈多的人注重養生了。而「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同樣是一句和養生息息相關的老話,你可知道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嗎?在解釋這句話之前,我們很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古人常說的「五更」是什麼意思。在古代把一個夜晚從晚上7點到第二天的凌晨5點這個時間段劃分為五更,一更差不多是兩個小時。所以一更也就是7點到9點這個時間段了。這樣的話,這句老話就很好理解了!
  •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易於理解,就是說:人啊,在三更時分就不要貪戀美色;在一更時分就不要再吃東西;在五更時分就不要再生氣動怒。這是字面理解。「不貪三更色」是什麼意思?從古代打更文化看,「三更天」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不貪三更色」,是說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之間,夫妻之間切忌行房之事。那是為什麼呢?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對人體來說非常關鍵,這個時間段被稱為「膽經當令」。什麼意思呢?
  • 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啥意思,你知道嗎?
    比如說農村裡面有一句老話叫做「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一更三更五更分別是幾點?要想理解這句俗語,首先我們就必須搞清楚一更天三更天和5更天分別是幾點?
  • 農村老話丨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如今的社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由。許多老祖宗的傳承,被拋諸腦後,不當一回事,甚至遺忘。其實有很多老祖宗的規矩和講究,是很有道理的,值得人們繼續遵循。像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有道理的。
  • 農村俗語「不戀一更色,不貪三更食,不動五更氣」這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根據老一輩的農民通過自己的經歷來告誡後人,有的俗語也是根據農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這其中就有很多的俗語告訴我們後人在做一些事情面前不能太過貪婪,要不就會得不償失,就比如這句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那麼這句話經常在農村裡聽到,但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俗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這個時候屋外夜色濃重,農村人已經熟睡進入夢鄉,是農村老人哄孩子時傳說中的遊魂野鬼開始出來活動的時候了。~~「四更」是在丑時,是相當於明天的01:00-03:00,是明天12時辰的第2個時辰,天氣已經接近凌晨,農村雞叫一遍,天色仍然黑暗,勞累一天的農村人也是最困頓和疲倦的時候,往往處於深睡狀態。
  • 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像是這句"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就屬於教人養生和保養身體的類型。這類型的農村老話其實挺多的,而且大多都蘊含著人生智慧和經驗道理。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時也許會迷茫,說了這麼多,究竟這三句話是啥意思呢?有沒有什麼具體的科學道理呢?
  • 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啥道理?下一句更為經典
    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啥道理?其實這一句話算是古人對生活的總結,也是一種對後輩們生活的告誡,起到警示作用,更是一種古人生活智慧的體現。三更天大約是現在晚上11點至第二天凌晨1點左右,科學告訴我們,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是最佳的睡眠時間。
  • 俗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裡的「三更色」是何意?
    別到頭來還得應了那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句俗語講的是什麼事,現在是否還有必要去按照它的要求來做呢?
  •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關於這些話題,離不開這樣一句話: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 不戀一更食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更」,這其實就是古代人的一種計時方式,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白天和夜晚各不相同,白天是「鍾」,夜晚是「更」或者「鼓」,就比如我們說的「晨鐘暮鼓」就是如此,早上敲鐘報時,白天也說的是「幾刻鐘」,晚上敲鼓報時,說的是「幾鼓天」或者是「幾更天」。
  •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古人這麼說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如今還適用嗎?在中國古代,俗語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在當時使用俗語的人非常多,俗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易懂。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那麼古人想通過這則俗語傳達什麼樣的意思呢?要知道在古代鐘錶還沒有問世,所以人們對時間的判斷能力還相對較弱,當時時間的計量單位還不是小時,而是"更"。
  • 「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三更色為何不能貪?值得年輕人深思
    其中有一句俗語非常值得年輕人深思,那就是「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這句話是關於日常生活和健康的俗語,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很多年輕人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三更時千萬不要過夫妻生活,半夜時也不要隨意吃東西。這樣做的話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
  •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什麼意思?老祖宗給的忠告
    有這樣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句話顯然是老祖宗在我們的生活在為我們總結的經驗,這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第一句話,"不貪三更色"這句話意思很明顯,不要對三更的一些歡愉之事貪心。三更是古代用的對時間的劃分,是指從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候。
  • 老人言:「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什麼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不禁感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老人流傳下來的這些俗語是一種包羅萬象的生活文化,至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話說得好,「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這句話是形容我國古代很多書生的勤勞與汗水。但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沒有聽到過這一句話「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這10個字到底富含著什麼樣的意蘊呢?讓我們來具體探究一下。想要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突破口還是在「三更」上。此「三更」並不是我們常說的「三更半夜」中的「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