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雨水排水設計解析,一起見證高大上的工程設計

2020-12-04 給排水設計楊老師

本文來源: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許棟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是舉世矚目的粵港澳三地大型跨界銜接工程港珠澳大橋的重要配套項目,口岸建設並投入使用是大橋通車前提。珠海口岸主要功能需滿足遠期(2035年)珠海與香港每天通關旅客15萬人次、通關客車約1.8萬輛及通關貨車約1.7萬輛的出入境需求,滿足珠海與澳門每天通關旅客10萬人次、通關客車約3000輛的出入境需求,並提供遠景拓展的可能。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項目屬超大型交通樞紐建築,是中國唯一一個三地通關口岸工程,也是唯一一個建於填海人工島之上的口岸工程。主要包括檢大樓A區、旅檢大樓B區及出境隨車人員驗放廳、珠海側交通中心、貨檢區、交通連廊等,總建築面積約為50萬㎡。口岸俯瞰如圖1所示。

由於口岸位於海上人工島,珠海地處颱風頻發地區,本工程雨水排水設計採取一系列針對措施加以應對,經受住了2017年8月 「天鴿」和 2018年9月「山竹」2次超級颱風的考驗。2018年10月,歷時6年的設計與施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順利竣工。樹上鳥教育給排水設計楊老師。

設計難點與解析

(1)交通中心地下室區域的雨水排水策略及措施

珠海口岸地處人工島,受颱風影響較大,特別是交通中心地下室區域(如圖2所示),地下室上方為橢圓形拱型鋼結構大屋蓋,中間月牙形敞開部分下面為交通中心7.50m 室外平臺、±0.00m 層地下室頂板。為了地下室採光通風以及消防需求,該區域設置了部分敞開下沉式廣場,而交通中心地下室與旅檢樓 A 地下室相連,設有停車庫、後備倉庫以及強弱電機房、消防泵房和冷凍機房等重要的設備機房,短期積水即能引起較嚴重的後果。

因此,設計採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雨水排水策略,將大屋蓋、7.50m 層的雨水和±0.00m 層雨水直接接入室外雨水系統,僅地下室層採用潛水泵加壓提升後排至室外雨水系統,儘可能的減少雨水流入地下室、防止發生內澇。

(2)設計重現期的選用

根據《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GB50015- 2003,2009年版)4.9.5條,下沉式廣場雨水設計重現期為5~50年,具體取值還應根據下沉式廣場內的構造、重要程度、短期積水即能引起較嚴重後果等因素確定;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範》(GB50014-2006,2016年版)3.2.4條,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下沉式廣場雨水管渠的設計重現期為 30~50年。

充分考慮了珠海颱風暴雨多的特點,鑑於項目的特點及安全性、可靠性,設計雨水重現期採用規範的上限值(見表1)。

(3)壓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系統設計

地下室上方為橢圓形拱型鋼結構大屋蓋,屋面面積巨大(約為93534㎡,如圖3所示),地下室頂板作為室外巴士停車區,上無覆土,無法敷設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只能在地下室頂板梁下敷設橫管,才能接到室外雨水窨井。如採用傳統的重力流或半有壓屋面雨水排水系統,需將雨水在屋面收集,沿立管引至地下室,在地下室頂板梁下敷設橫管,接至室外雨水窨井。這樣橫管沿排水方向需要一定的坡度,而管道從起點到地下室外牆的距離較長,既大量佔用建築空間,又大大加深室外雨水管線的埋深。

為解決上述問題,大屋蓋和7.50m 室外平臺採用虹吸雨水系統,大屋面設置雨水天溝及虹吸雨水鬥,雨水立管設在鋼立柱凹槽內,在0.0m/-5.85m 地下室高位懸吊管直接接至室外雨水井如圖4所示;7.5m 室外平臺設置雨水溝及虹吸雨水鬥,雨水立管沿立柱設置,在地下室高位懸吊管直接接至室外雨水井,如圖5所示。

壓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相對於傳統的重力流或半有壓屋面雨水排水系統,其最大的優勢在於雨水管道在地下室頂板梁下可以不放坡敷設橫管,橫管從起點到地下室外牆的距離較長,也不影響建築層高和室外雨水管網的標高。此外,節省立管數量和管徑,減少連接各立管埋地管的數量,較能符合建築美觀的要求,尤其在大空間大跨度的建築物中,虹吸系統具有顯著的運用價值。

了防止屋面雨水溢流入下沉式廣場,本工程溢流措施未採用傳統溢流口的方式,而是設置專用的溢流管道系統。在天溝端部設一定高度的擋水板和溢流雨水鬥,當天溝內水位超過設計水位後,溢流雨水越過擋水板,溢流雨水鬥開始排水。本溢流系統採用虹吸排水系統,排入室外雨水系統。

(4)明溝排水系統設計

±0.00m層地下室頂板兼作室外巴士停車區,頂板上無用於敷設雨水管的覆土層,無法敷設雨水管。若將±0.00m 地下室頂板上的雨水直接排入下沉式廣場,再由潛水泵加壓排至室外雨水系統,則±0.00m 層的雨水設計重現期上升為50年,加之地下室頂板匯水面積較大,將大幅提升潛水泵設備投資及運行費用。為解決上述問題,設計採用明溝收集室外場地雨水。

受結構限制,明溝設計採用2種形式:一種是設在地下室頂板上的明溝,位於跨中,在梁上按排水坡度要求的標高開800mm×250mm(H)的洞,並每9m設置1個雨水口,見圖6和圖7;另一種是設在下沉式廣場上空的外掛式明溝,用於收集受地下室敞開區域阻斷的明溝排水和場地排水,見圖6。明溝最長的長度約95m,匯水面積最大的約為2000㎡。±0.00m層明溝收集的雨水,直接排入室外雨水系統。

(5)加壓提升雨水系統設計

地下室的汽車坡道、下沉式廣場等區域均設置雨水溝和集水坑,集水坑內設潛水泵,潛水泵的排水能力有較大的富餘量(見圖8和表2)。地下室另設置地面排水廢水集水坑(64個)及潛水泵,總排水能力達到355.6L/s,確保地下室雨水由潛水泵提升排至室外雨水系統。此外,潛水泵設有不間斷的動力供應,保障供電,避免內澇。

(6)擋水措施

地下室雨水排水設計,除及時、有效的排除積水外,應首先考慮減少或避免倒灌形成積水。本工程考慮設置擋水設施,具體情況見圖9。地下室出入口設駝峰,高200mm;擋水坎後設排水溝,排水溝排水直接接至室外雨水系統;擋水坎上方設防汛擋板,當道路積水嚴重時,防止道路積水進入地下室。

(7)埋地排水出戶管道防沉降措施

由於項目淺層地基為海沙填島,非樁基區的軟土地基沉降情況較明顯,地基處理後仍會存在工後沉降。根據結構專業提供的資料,本項目的沉降量為250mm。這會使管道扭曲甚至斷裂,影響正常使用,造成事故。

通過研究總結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防不均勻沉降措施,包括:

①對於埋地壓力排水出戶管,本設計在地下室管道側牆接口外側,採取專門設計的防沉降管道接駁井(如圖10所示),採用不鏽鋼絲網封口(不影響管道沉降),井中放置軟性防水填料(防止井中積水增加結構荷載),埋地排水管出外牆後安裝不鏽鋼金屬軟管;

②對於埋地重力排水出戶管,排水管出戶後就設一個彎頭向下,彎頭下有一段考慮沉降長度的直管,直管插進一個特殊的防沉降套管配件(如圖11所示),插入直管可在套管內滑動,為防止防沉降套管接口縫隙處滲漏和泥沙滲入,防沉降套管接口縫隙處採用土工布包裹。

結論

(1)由於口岸位於海上人工島上,珠海地處颱風頻發地區,雨水排水設計採取一系列針對措施,包括: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雨水排水策略;從嚴確定重現期標準;圍繞核心區重點建築群,緊密結合建築特點,有的放矢的靈活運用壓力流屋面雨水排水、明溝排水、潛水泵加壓提升排水等多種技術措施,建立人工島整體排水防澇體系。

(2)對地下室出入口,敞開地下天井等關鍵區域增大排水截水能力設計。

(3)由於項目淺層地基為海沙填島,非樁基區的軟土地基沉降情況較明顯,埋地排水出戶管道應採取防沉降措施,以避免管道因不均勻沉降產生扭曲甚至斷裂,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

排水系統設計難,使用頻率高,設計時注意啥?10年機電經理告訴你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是這樣「煉成」的: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
    △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
  •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_2020年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專專家報告 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部副總經理、總設計師劉曉東在2018第七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上作了題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港珠澳大橋大事記錄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首座涉及「一國兩制」三地的世界級跨海大橋,協調難度前所未有,大橋著陸點、橋型線位、口岸模式、融資安排等成為三方博弈的四大焦點。國務院批准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意味著爭論了26載的大橋話題劃上句號。
  • 高考地理熱點|聚焦港珠澳大橋
    1.港珠澳大橋簡介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於同年9月28日起進行粵港澳三地聯合試運。
  • 港珠澳大橋LOGO有何寓意?設計牽頭人:融會三地經濟文化特質
    「說句毫不誇張的,當我們百年以後,人們在看到港珠澳大橋LOGO時,能想起我們這些創作者,感到非常自豪。」 採訪當天,沈偉講述了他選擇珠海的故事,以及如何與港珠澳大橋結緣,同時,對於如何利用港珠澳大橋盤活三地資源,如何促進大橋乃至灣區文創產業的發展,他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 港珠澳大橋配套電源工程介紹 可實現多迴路供電
    隨著港珠澳大橋年底具備通車條件的日子臨近,大橋各個配套項目建設也有序推進著。28日,記者從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輸變電站工程的施工現場獲悉,在9月28日實現10千伏開關站投產後,擁有兩路110千伏電源的口岸人工島輸變電站將於11月底竣工投產。
  • 跨越伶仃洋的奇蹟——港珠澳大橋
    導語: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順利完成交工驗收,這意味著大橋已經具備通車試運營條件,離開通運營已經不遠了!幾日前,學姐有幸在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的帶領下,親自登上了港珠澳大橋,一睹其奪目的風採,深深被其震撼,至今仍對大橋念念不忘。
  •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橋見證他們的十年青春...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橋見證他們的十年青春...妻子放棄穩定工作來珠海陪伴2009年4月,畢業於港口航道專業的閆禹加入港珠澳大橋建設團隊。作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辦的技術主管,閆禹一直負責隧道和人工島工程的技術管理工作。從天津到珠海,相隔數千裡。
  • 港珠澳大橋開通: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55公裡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習近平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 港珠澳大橋全程長度是多少? 帶你看港珠澳大橋有多牛
    港珠澳大橋全程長度是多少? 帶你看港珠澳大橋有多牛時間:2018-10-25 14:47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港珠澳大橋全程長度是多少? 帶你看港珠澳大橋有多牛 港珠澳大橋是基建橋、交通橋,但更是同心橋。
  • 港珠澳大橋通關攻略(通關口岸通關手續時間)
    3.2 口岸通關時間  三地口岸均實行 24 小時通關。其中連接珠海公路口岸及澳門口岸的珠澳大堂於 22:00 至次日 08:00  會臨時關閉 ( 適時作出評估及調整 ),而澳門口岸港澳大堂及出入境車道維持 24 小時開放。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2004年介入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至今,長達15年的耕耘與澆築,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
  • 解密港珠澳大橋歷史性亮燈:無人值守,採用高科技熔接技術
    備受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今晚迎來歷史性的時刻。伴隨著橋體亮燈儀式上的一聲聲「倒數」,整個港珠澳大橋瞬間化身成宛巨型「火龍」, 燃亮了暗夜裡的伶仃洋面,這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正式具備了通車條件。也就是說,珠海夜景即將又增添一處新的景觀地。電力全靠人工島輸變電工程煙花競相綻放,大橋燈火輝映,很多市民趕到海邊見證港珠澳大橋這一歷史時刻,並被燈光中的大橋那巍然挺拔,但又不失柔美多變的身姿和氣質所折服。而這一切都得益於由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投資建設的110千伏人工島輸變電工程。
  • [分享]港珠澳大橋合同管理資料下載
    ,約需8年建成,其中BIM部分合同造價4.685億元。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專專家報告 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部副總經理、總設計師劉曉東在2018第七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上作了題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實踐與體會》的報告。 港珠澳大橋大事記錄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首座涉及「一國兩制」三地的世界級跨海大橋,協調難度前所未有,大橋著陸點、橋型線位、口岸模式、融資安排等成為三方博弈的四大焦點。國務院批准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意味著爭論了26載的大橋話題劃上句號。
  • 港珠澳大橋全部詳細資料(建設意義必要性及資金籌措)
    三、工程概況及主要內容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根據達成的共識,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粵港分界線至珠海和澳門口岸段,下同)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建設;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 預計2016年建成創多項記錄
    中新網12月15日電 備受矚目的港珠澳大橋15日正式動工,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開工儀式上午在珠海情侶南路東延長線一段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儀式並宣布工程開工。大橋有望於2015年至2016年全線通車,通車後三地口岸採取「三地三檢」模式。  珠澳口岸人工島開工  據國務院批覆的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口岸採用「三地三檢」的布設方式,其中珠海、澳門在拱北灣附近填海的同一人工島上,修建獨立的各自管轄的口岸。
  • 港珠澳大橋今日通車 三地人民為這個夢想奮鬥了35年
    據港珠澳大橋三地聯合工作委員會主席、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葛長偉介紹,港珠澳大橋整個項目包括海中橋島隧主體工程,香港連接線及香港口岸,珠海、澳門連接線和珠海澳門口岸,總長約55公裡,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其中,主體工程項目全長約29.6公裡,概算投資480.68億元,由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建設和運營管理。
  • 澳門將恢復關閘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口岸珠海方向原有通關時間
    新華社澳門5月2日電(記者王晨曦)澳門特區海關2日宣布,由2020年5月3日開始,恢復澳門與珠海之間的關閘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口岸珠澳旅檢大廳的原有通關時間。  澳門海關表示,由於澳門及周邊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緩和,為方便市民及旅客的生活早日恢復正常,經珠海和澳門雙方多次磋商後恢復原有通關時間。
  • 港珠澳大橋總投資多少錢?能收回成本嗎?建設多少年?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0月19日晚正式對外宣布: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京滬高鐵之後又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
  • 觀賞港珠澳大橋最佳位置,除了橋上,還有哪?附珠海一日遊行程!
    今年特別多客戶,尤其是中老年遊客,經常找我諮詢珠海的線路。很多老人家其實也去過珠海,這次問珠海,主要是想問問有沒有港珠澳大橋的旅遊項目。的確,港珠澳大橋是一個舉世矚目的奇蹟工程,尤其是看到各種新聞媒體密集的宣傳,每個中國人都倍感驕傲。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收費站1、總長約55公裡整個項目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香港、珠海、澳門口岸和接線,總長約55公裡,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2003年-2009年,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大量專題論證,完成專題研究報告51項目,協調解決大橋登陸點、橋位方案、橋隧工程方案比較、投融資方案、環境影響評價等關鍵性問題。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12月31日,主體工程完成。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將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