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又有5000卷檔案開放 涉中美會談文件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國外交部又有5000卷檔案開放 涉中美會談文件

2004年07月16日 15:52

  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中國外交部消息,外交部1949至1955年間形成的開放檔案,除今年年初已向公眾提供的4000多卷檔案外,現又有5000多卷準備完畢,於7月19日起向公眾提供查閱服務。

  該部分開放檔案主要內容有:

  一、中國與亞洲地區有關國家相互承認、建交、互派外交使節的來往函電;中國國家領導人以及外交部官員與駐華使節及來訪代表團的談話記錄;中國與有關國家進行磋商、談判以及在經貿、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的有關文件。

  二、中美領事級、大使級會談部分文件;中國與有關國家雙邊接觸情況材料。

  三、中國代表團參加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有關文件,內容包括:中國代表團的組成、出席會議的方針政策;會議有關朝鮮問題、印度支那問題的討論;中國代表團的發言及與國內來往電報;中國代表團在會外與其他代表團接觸、會談情況,其中涉及中美關於僑民及留學生問題的會談、中英關於雙邊關係的會談。

  四、中國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的有關文件,內容包括:會議籌備及茂物會議情況;中國代表團的組成及與會方針;中國代表團活動情況;會議日程、議程、提案;中國代表團的發言,其中包括周恩來著名的補充發言;「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包括事件經過、中國政府對事件的立場及與有關方面的交涉、善後處理等。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解析度

相關焦點

  • 外交檔案進一步開放 外界評價:中國外交自信表現
    5月11日下午,在中國外交部開放檔案閱覽室裡,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生小郭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掃描文件,一邊仔細閱讀,一邊做著筆記。就在前一天,中國外交部1956年至1960年形成的檔案經解密後正式向社會開放,小郭成為較早的用戶之一。    1956年波匈事件後,中國駐兩國使館第一時間反饋的事件經過如何?
  • 外交部1961—1965年檔案向國內外開放
    本批開放檔案,主要反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上半期,中國在雙邊和多邊外交領域中的原則理想,對待交流交往,比如中國積極發展一些相勢力國家關係,解決同周邊國家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周恩來總理亞非14國之行,中法建交,實現與西方大國關係之後,中蘇關係轉變,中美兩國繼續通過大使進行對話。
  • 外交部第三次解密外交檔案 揭秘中印邊境戰爭
    記者11月12日從外交部獲悉,1961年至1965年形成的41097件外交部檔案經解密後正式向國內外開放,開放比例高達70%。記者獲悉,這是外交部第三次解密檔案,也是自2004年開始解密檔案工作以來數量最多的一次。
  • 外交部重大歷史檔案解密過程獨家披露(圖)
    外交部檔案館廉正保館長昨天介紹說,本批開放檔案共25651件、59345頁,文件種類主要是中國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的各類請示、報告、談話記錄、來往電報以及照會、備忘錄等外交文書。  「與首批相比,這次開放的檔案數量更大,所用時間卻縮短很多。」據廉正保館長介紹,首批開放的外交部1949-1955年間檔案約有上萬份,開放比例大約為30%,整個鑑定開放過程歷時5年。
  • 中國公開第三批外交檔案 解密中印邊境戰爭事件
    記者11月12日從外交部獲悉,1961年至1965年形成的41097件外交部檔案經解密後正式向國內外開放,開放比例高達70%。記者獲悉,這是外交部第三次解密檔案,也是自2004年開始解密檔案工作以來數量最多的一次。   第三批開放外交檔案,再次體現了外交部堅持依法行政、政務公開的宗旨,也是外交部檔案館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做好外交檔案工作,「服務外交、服務社會」的具體行動。
  • 陶文釗解密第三批外交檔案之中美會談
    中國網: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網,這裡是正在直播的中國訪談·世界對話。解密的第三批外交檔案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中美26次大使級會談。今天中國訪談為大家邀請到的嘉賓將為我們權威解讀這個時期的大使級會談。
  • 外交部公開部分絕密檔案 解密外交事件
    外交部公開部分絕密檔案 解密外交事件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12-062008年11月12日,外交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外交部1961年到1965年結束的檔案,經解密後正式向國內外開放,本次開放檔案共41097件,內容豐富珍貴,包含了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了各類指示、報告、談話記錄、來往電報,以及召回類的外交文件。
  • 外交部解密檔案 錢學森當年回國前遭美軟禁5年
    中國在1956年放棄起訴日本戰犯事件的原委,公眾知之甚少。記者在外交部檔案中,找到不少解答疑問的文件,其中,1956年4月中國就此問題向蘇聯通告的文件中有比較詳細的敘述:     中國關押的日本戰爭犯罪分子共有1109人,其中969人是蘇聯政府在1950年7月移交給中國政府的,其餘140人是由中國政府逮捕的。
  • 外交部解密檔案開放日閱者爆棚(圖)
    在本次開放的檔案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涉及當年中印邊界衝突和中蘇兩黨意識形態論戰中的機密文件。很多市民昨天趕到外交部檔案館進行查閱,借閱室一度爆棚。 據了解,本次解密的1961年到1965年的外交檔案共有41097件,開放比例達70%,是外交部迄今為止解密檔案數量最多的一次。而之前兩次外交部開放的檔案總數是41000多件。
  • 蘇聯撤走援華專家檔案解密(圖)
    1958年解放軍奉命炮轟金門馬祖後,中美大使級會談如何艱難進行?周恩來就這一問題有怎樣的批示?……昨天,外交部1956—1960年形成的檔案經解密後於正式向社會開放。  本批開放檔案共25651件,59345頁,內容主要涉及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中國在雙邊和多邊外交領域的有關原則立場、對外交流交往情況。
  • 外交部就利比亞的中文核圖紙及六方會談等答問
    17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主持例行記者招待會,就美國副國務卿博爾頓訪華、俄羅斯當局查抄中國在俄商人貨物、利比亞核圖紙和六方會談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剛才已作了介紹,博爾頓副國務卿訪問期間,中美雙方主要就防擴散領域的問題交換了看法。  問:《中國青年報》今天報導,日前俄羅斯有關當局查抄了中國商人在俄的大批貨物。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非常重視你提到的問題。2月10日,俄內務部警察突擊檢查了莫斯科華商集中的埃米拉市場,要求貨主出示報關單等文件,並強行拉走部分貨物。
  • 外交部:望美方恪守承諾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發展基礎
    海外網5月28日電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8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就近期熱點進行回應。相關內容如下:問:最近有一些關於臺美關係升溫的報導,比如美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被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臺「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會談等。我們注意到「極限施壓」這個詞在中美經貿磋商中經常被提到,中方是否會認為臺美關係升溫是美「極限施壓」一部分?
  • 劉建超就籤署槍枝議定書.中美軍事會談等答記者問
    中新網12月10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今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主持例行記者招待會,就中國政府籤署《槍枝議定書》、中美軍事會談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據報導,中國政府已經籤署了《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所附的《槍枝議定書》,能否請您就這一問題談一下看法?  答:2002年12月9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英凡大使代表中國政府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籤署了《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所附的《打擊非法製造和販運槍枝及其零部件和彈藥的補充議定書》。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內閣工科題本檔案開放查閱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內閣工科題本檔案開放查閱 皇史宬 2016-09-30 11:13 來源:澎湃新聞
  • 李丹慧:中美緩和與援越抗美
    1971年2月4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在同挪威駐華大使的談話中談到,中國了解美國政策的新動向,並表示特別希望同基辛格會晤,還特意要求他提請美國方面注意這段話。[55]美國方面注意到了中國方面發出的這個信息,不僅在一個官方文件中首次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稱呼,而且繼續放寬對華貿易限制。[56]此後不久,毛澤東導演的桌球外交轟動了全世界。
  • 中美近期摩擦意味著「蜜月期」結束?外交部回應
    海外網7月3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就近期熱點進行回應。詳情如下:問:對於中美之間最近出現的一系列摩擦事件,中方判斷其中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否意味著中美關系所謂的「蜜月期」,也就是自習主席和川普總統在海湖莊園會晤後,兩國關係相對比較平和的這一段過渡期已經結束了?這些事件接下來會如何影響兩國的政治和貿易?特別是習近平主席和川普總統同意的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這對於這些會談會有什麼影響?答:你提到的中美「蜜月期」這個概念是媒體的一種解讀。中美官方似乎都沒有用過這個說法。
  • 唐伯友、任競: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抗戰檔案分類研究——基於...
    2005年前後,隨著蔣介石日記和宋子文、孔祥熙檔案及國民黨文件等大量核心抗戰檔案入藏,並陸續開放,該所又儼然成為抗戰文獻典藏基地和抗戰史研究中心。近十年來,海內外史學界、圖書界、文博界亦對該所給予極大關注,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獻中心作為抗戰文獻典藏和研究專門機構,也不例外。
  • 中國普通檔案老兵震動中美軍界 美少將稱其英雄
    一輩子鑽研「故紙堆」,普通老兵劉義權的軍旅生涯看上去有點平淡,但他的「平凡人生」卻震動中美兩國軍界,推動了中美軍事交流。中國軍方稱劉義權「用生命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美軍少將贊他是一位「英雄」。現在,劉義權的故事已從軍隊走進民間,從檔案工作走向各行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