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輔食不合格榜 進口貨居多

2020-12-07 騰訊網

在過去一年的多次質量抽查中,發現有問題的嬰幼兒輔食多來自進口。南都記者 馬強 攝。

南都快消研究所

嬰幼兒輔食進入「最嚴監管期」。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大市場局」)部署加強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生產監管工作,南都記者梳理發現,自去年4月大市場局發布抽檢情況以來,問題嬰幼兒輔食出現18批次,相比同期嬰幼兒配方奶粉出現8批次問題產品的現狀,嬰幼兒輔食問題相對嚴重。

與此同時,上榜問題最多的嬰幼兒輔食多來自進口,其中產自臺灣地區的最多。品牌方面,全球6大品牌之一的美林上榜次數最多。

嬰幼兒輔食進入「最嚴監管期」

南都記者查閱到的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1月1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就發布了《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版),詳細規定了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條件審查的相關內容,規範了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加工活動。2018年6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又發布了《關於發布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的公告》。據報導,除歐盟以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 A C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等均未對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鎘限量作出規定,這也是我國首次對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進行詳細規定。同年的12月25日,大市場局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監管的規定》,對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的生產和經營行為做了進一步嚴格要求。同日,大市場局還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公開徵求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意見》,其中,向全社會徵求了對嬰幼兒輔食品類抽檢項目的意見。

「三聚氰胺後,政府加大力度整頓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現在嬰幼兒奶粉市場消費信心逐步得到恢復,但是針對嬰幼兒食品用品的整頓才剛開始」,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指出,按照政府部門的想法,下一步就是針對嬰幼兒輔食的整頓,並將延伸到特配食品等,確保嬰幼兒產品安全。

據報導,目前,我國嬰兒輔食市場正處於快速上升階段。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政府關於改善居民營養水平等政策的出臺以及中國5000萬嬰幼兒人口數量的龐大消費人群,國內嬰幼兒輔食市場有著巨大潛力。據專家估計,國內輔食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處於初級階段的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也滋生了一些嬰幼兒輔食市場亂象。

臺灣不合格產品批次高居榜首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自2018年4月以來,大市場局共公布了18批次的嬰幼兒輔食不合格產品,而同時期的上黑榜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是8批次。其中,上「黑榜」次數最多的品牌為國際知名嬰幼兒輔食品牌ME LLIN (美林),一年不到,兩次被點名,共有5個批次產品登榜;E lla『sK itchen(艾拉廚房)、愛的營養大師、禾泱泱和寶貝滋養四個品牌則並列第二,均有兩類嬰幼兒輔食產品不合格。與此同時,南都記者發現,被通告不合格的嬰幼兒輔食產品原產地大多在臺灣和國外,不合格名單中,大陸企業生產的僅兩個批次問題產品上榜,臺灣更是以7批次產品不合格佔據榜首。

在上榜的18批次不合格嬰幼兒輔食產品中,多數是標籤問題,問題佔比最多的不合格項目為總鈉。據悉,這些產品均是總鈉的實際檢測結果與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不符,總鈉檢出值低於標籤明示值的80%,違反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G B 13432-2013)的相關規定及產品明示要求,故檢驗不合格。同樣的原因,還出現在不合格項目鈉和葉酸上,實際檢出值低於標籤明示值,且超過80%.

上述不合格名單中,產品本身檢出問題的有兩款,一款是名為淘寶嬰尚孕嬰童蝦仁紫菜線面硝酸鹽超標,市場局稱,硝酸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含氮無機化合物,很容易還原成為亞硝酸鹽,並指出硝酸鹽不達標原因可能是環境汙染,或生產過程中設備管道清洗消毒控制不當,或原料控制不嚴等。另外一款則是由美國公司K atyLu ck,LLC生產、上海谷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銷的美國谷百燕麥粉(嬰幼兒穀物輔助食品)維生素A產品標籤標明值雖然符合範圍,但實際檢出遠遠少於標準值。大市場局解釋稱,維生素A含量不達標原因,可能是由於受生產工藝條件的限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損耗了大量的營養物質;企業未按標籤明示值或企業標準的要求進行添加等。據悉,維生素A又稱維生素甲、視黃醇等,為脂溶性維生素品種,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生長和骨的發育,是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的基本營養成分。

對於上榜多是進口輔食現象,宋亮分析指出,此前中國對於進口輔食是採取備案制,而且對於相關產品標準相應的產品配料等方面監管不是很嚴,加上我國進口嬰幼兒食品品種多、來源複雜等問題,在相關部門沒有進行有效梳理之前肯定會出現很多問題。他認為,未來嬰幼兒輔食或許也會效仿奶粉引入配方註冊制。

美林上榜次數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五類ME LLIN (美林)嬰幼兒輔食產品中,2019年3月27日公布的兩款不合格產品均由上海恩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口。據記者調查,上海恩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口的美林食品已被多次檢出質量問題。2017年11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中,就曾檢出7批次美林蔬菜鱈魚泥因超範圍使用香辛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被依法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不僅如此,該表中的眾多不合格品牌均有「前科」。愛的營養大師嬰幼兒輔助食品曾於2017年11月21日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告不合格;而禾泱泱在2017年10月和2017年12月均出現在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未準入境不合格食品信息表中,相關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南都記者隨後聯繫了ME LLIN (美林)進口商上海恩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其相關負責人員表示「產品質量不存在問題,只是標籤有瑕疵」,具體問題需要詢問渠道方。而「愛的營養大師」代理商深圳帝祥商貿有限公司同樣回應,問題出在實測值與標籤有較大出入,但還是在嬰幼兒輔食相關規定的範圍內,與產品質量無關,目前已經對標籤進行了整改。

採寫:南都記者黃芳芳 實習生馬文琪

相關焦點

  • 嬰幼兒輔食不合格榜曝光!上榜次數最多的竟是它
    嬰幼兒輔食進入「最嚴監管期」。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大市場局」)部署加強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生產監管工作,南都記者梳理發現,自去年4月大市場局發布抽檢情況以來,問題嬰幼兒輔食出現18批次,相比同期嬰幼兒配方奶粉出現8批次問題產品的現狀,嬰幼兒輔食問題相對嚴重。與此同時,上榜問題最多的嬰幼兒輔食多來自進口,其中產自臺灣地區的最多。
  • 除了強生的爽身粉,這些不合格的嬰幼兒產品寶媽們也得注意
    強生公司47億美元的天價賠償款將焦點聚集在嬰幼兒用品安全上,為嬰幼兒用品安全敲響警鐘。除了強生的爽身粉,還有哪些不合格的嬰幼兒產品呢? 8月5日,國家藥監局公布抽檢結果,不合格嬰幼兒產品如下: 想必寶媽們對這兩款產品都不陌生
  • 市場監管總局:禾泱泱等4批次臺灣產嬰幼兒輔食不合格
    中國網5月23日訊 5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告,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特殊膳食食品、方便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等3類食品31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09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不合格食品均為來自臺灣生產的嬰幼兒輔食。據了解,此次共抽檢特殊膳食食品58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
  • 震驚| 大批嬰幼兒米粉面臨「不合格」,寶寶輔食你真的會選嗎?
    公告稱:為保障嬰幼兒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依據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鎘風險評估結論,現制定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為0.06mg/kg,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在本次公告發布後,相關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各品牌在第一時間接到通知限期整改,無論是已生產,還是已上架,不符合新規的產品一律不得銷售。
  • 放心之選 溪寶之家餅乾符合國家嬰幼兒輔食標準
    近日,在寶媽圈裡開始傳播一個話題:「你家寶貝吃的磨牙棒和餅乾是嬰幼兒專用餅乾嗎?」。都是餅乾,難道嬰幼兒餅乾和日常吃的餅乾會有什麼不同嗎?帶著這個疑問,筆者拜訪了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口食品安全專家。「說白了,嬰幼兒餅乾雖然也叫餅乾,其實它並不歸屬於真正的餅乾,而是歸屬於嬰幼兒輔食」,專家告訴筆者,「二者的區別可大了」。
  • 英氏普通食品冒充昂貴嬰幼兒輔食 市場李鬼泛濫
    嬰兒麵條、嬰幼兒米糊、嬰幼兒餅乾……在超市貨架和電商平臺上,包裝精緻的嬰幼兒輔食產品琳琅滿目,「身價」不菲。殊不知,這些原本應該營養價值更高、更適合孩子吃的輔食,卻冒牌貨橫行,不僅部分被抽檢產品營養元素不達標,甚至存在有害元素超標現象。
  • 2批次爺爺的農場嬰幼兒米粉不合格,經銷商艾斯普瑞被罰沒29萬元
    (行政處罰決定書編號:穗天市監處字〔2020〕執一021號) 爺爺的農場嬰幼兒輔食曾多次被檢出不合格 根據2019年10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 第35號〕》,廣東省深圳市君尚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艾斯普瑞(廣州)食品有限公司經銷的爺爺的農場嬰幼兒大米粉
  • 深圳市消委會發布國產和進口嬰幼兒米粉比較試驗結果
    9月8日,深圳市消費委員會發布16款國產和進口嬰幼兒米粉比較試驗結果。此次比較試驗指標,採用安全更高更嚴和營養更多更全兩個原則,共評選出6款品質領跑的嬰幼兒米粉。
  • 這兩款嬰幼兒米粉葉酸不合格,寶媽謹慎購買
    為寶寶選擇輔食是每個媽媽的必經挑戰,因為這關係著寶寶的健康和成長。   也正因如此,嬰幼兒輔食的安全性更加讓人關注!   其中不合格項目均為葉酸,禾泱泱嬰幼兒果蔬糙米粉和禾泱泱嬰幼兒藜麥多穀物糙米粉的葉酸檢出值分別為3.00μg/100kJ和2.54μg/100kJ,比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14.1μg/100kJ和4.7μg/100kJ)分別低78.7%和46.0%。
  • 就算道歉,這家嬰幼兒輔食品牌,你還願意買單嗎?
    來源:胡說有理近日,有網友曝光與嬰幼兒輔食品牌禾泱泱淘寶官方旗艦店客服的對話截圖,結果炸了。目前該品牌代理方和旗艦店代運營方已公開致歉,然而消費者還願意為這家嬰幼兒輔食品牌買單嗎?很快,Rivsea 禾泱泱官微發致歉聲明,這份聲明落款為其代理公司「上海涓海貿易有限公司」,聲明稱:Rivsea 禾泱泱是中國的嬰幼兒輔食品牌,公司總部設在上海,致力於在全球生產最符合寶寶需要的優質輔零食和調味品,我們的產地遍布全球。
  • 寶寶輔食中別加湯 嬰幼兒輔食食品應選肉類
    原標題:寶寶輔食中別加湯   嬰幼兒、痛風患者和慢性腎病患者都應遠離老火湯   近50%的廣東人喜歡在嬰幼兒輔食中加湯,但事實上,這一餵養行為並不利於寶寶生長發育。
  • 亨氏普通餅乾變身嬰幼兒輔食誤導人 違規使用添加劑
    普通食品「變身」嬰幼兒輔食誤導你來源:新京報創意圖片/視覺中國4月1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關於落實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嚴格生產許可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範嬰幼兒輔食生產許可條件,從2018年6月30日起,未取得嬰幼兒輔食類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嬰幼兒輔食
  • 市場監管總局:4批次嬰幼兒輔食產品抽檢不合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3日訊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消息,近期,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特殊膳食食品、方便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等3類食品31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09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不合格產品均為嬰幼兒米粉類產品,銷售商為哈爾濱貫日漂亮寶貝孕嬰用品生活館。
  • 雀巢嘉寶泡芙中國工廠正式投產 發力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
    嬰幼兒輔食銷售猛增,雀巢嘉寶泡芙在中國本土化生產數據顯示,2018年,嬰兒零食全年線上銷售額越2.5億元,且增速可觀,將近40%。其中,泡芙、溶溶豆的發展潛力更高,兩者佔到50%有餘的市場份額,同時兩者均增長迅猛,增速達65%以上。
  • 母嬰輔食市場現進口新品,京都匯珍膳寶寶米強勢啟航
    >母嬰輔食市場現進口新品,京都匯珍膳寶寶米強勢啟航2016-10-27 13:52:1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然而在最近幾年,配方奶粉以及配方嬰幼兒米粉米糊頻頻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報導事件,中國消費者對母嬰食品的擔憂慢慢影響著其消費購買的決策,加之受到國外育兒理念的影響,新時代的父母80後90後的媽媽們開始尋求一種理想的育兒餵養方式,純母乳餵養的理念漸漸在中國媽媽中傳播推廣起來,更多的媽媽開始傾向於選擇早期母乳餵養,輔食過渡期選擇優質的有機食材進行自製營養輔食,嬰幼兒的配方食品需求會不會因此大減,這還有待觀察
  • 溫州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公布 有嬰幼兒輔食不合格
    共抽檢466批次,不合格11批次  據該局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抽檢的466批次食品樣品,分別是從全市範圍內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專賣店等流通環節隨機抽取的,包含糧食及糧食製品、調味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劑、茶葉及相關製品、食用農產品和校園食品等樣品。
  • 上半年進口葡萄酒77批次不合格 西班牙法國居多
    2014年1月至6月,進出口檢驗檢疫部門發現共計有77批次的進口葡萄酒不合格。據了解,這些不合格批次的產品均已依法做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且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不合格產地法國、西班牙佔了將近2/3  新華食品經調查後發現,在這77批次的不合格葡萄酒中,不合格批次最多的是產地標為西班牙和法國的葡萄酒,分別是25批次和24批次,分別佔所列不合格葡萄酒批次的32.47%和31.17%,兩者共佔了不合格葡萄酒批次的一半以上。
  • 嬰幼兒血紅素鐵輔食營養補充品等3批次食品不合格
    在共抽檢的705批次中,共有3批次不合格。其中,不合格特殊膳食食品1批次,為上海津琪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上海津琪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的嬰幼兒血紅素鐵輔食營養補充品,不合格項目為鐵超標。根據《GB 2257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輔食營養補充品》中規定,輔食營養補充品中鐵指標限量為3.0~9.0 mg/每日份(6月~12月齡食用),該批次檢出10.1 mg/每日份。人體攝入鐵並不是越多越好,鐵的攝入量超過一定水平,會對身體產生潛在的健康危害。
  • 嬰幼兒輔食行業亂象多,個別品牌配方甚至向成人看齊
    部分嬰幼兒輔食配方執行的竟是普通食品標準!記者調查部分嬰幼兒輔食市場發現,該行業亂象叢生,包裝宣傳均是打造成嬰兒輔食的產品,執行的卻並非嬰幼兒輔食標準,且多高糖高鹽輔食,有個別品牌的配方甚至與大人的一樣。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司在廣州市召開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監管工作研討會時,進一步加強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監管的工作措施,開展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生產企業重點監督檢查工作,嬰幼兒輔食或進入「最嚴監管期」,上述亂象能否被終結?
  • 嬰幼兒輔食行業標杆案例分析:嘉寶、小皮、英氏、方廣、卡夫亨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等,中國嬰幼兒輔食產業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市場供不應求特點突出,2018年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需求量達32.3萬噸,但產量僅為13.2萬噸。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作為中高端國外品牌的代表,自2007年被雀巢公司收購成為雀巢旗下嬰幼兒產品子品牌之一的嘉寶,由於不被重視,銷售業績較差。2018年開始為集團重視,重新定位至中高端,並以「自然」及「有機順利接入消費升級時代,輔以成熟的電商運作,增長趨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