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市場大幅震蕩,而投資者們面對如今的市場壞境,其擔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疫情在國外漸漸發酵,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發表言論:「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未來需要關注美國上市公司債券是否會發生大規模的違規,這可能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如今,美國經濟已經被多國媒體「唱衰」。前幾日,日媒針對「美國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情形發表了看法:在世界上被視為「一強」的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正在升高。
不僅僅是外國媒體對美國的經濟局勢不看好,就連川普政府的前高級官員凱文·哈塞特都直言:「疫情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重回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大衰退時期......」。
不僅如此,喬治亞州大學經濟預測中心在前幾日預測:未來數月時間內,美國可能會失去600萬個工作崗位,在年底可能會攀升至800萬個!
針對美國而言,如果經濟危機真的來了的話,那麼應對的難度可能會比2008年還要大。隨著美國疫情的愈演愈烈,其控制疫情還要一段時間,所以就業困難以及失業現象可能真的會如預料一樣。但是,目前就業問題也是我國的風險之一。
為此,李迅雷特別強調,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太大的就業問題。另外,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要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的暴跌。
李迅雷的言論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很多人表示:「房地產市場泡沫太大,房價暴跌是遲早的事情」......
眾所周知,國內的房價一直是居高不下,就算在這場疫情下,國內房價的波動依舊是比較小。一開始,國人期待著通過疫情,房價能夠有所變化,高房價也能有所下落。所以,李迅雷的話自然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反駁。
那麼,李迅雷為何這樣說呢?有人反對,自然有人贊同。可以說,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整體,其牽扯了中國眾多的上下遊企業,聯繫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市場。
為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一旦房價出現了大規模的暴跌,那麼影響的不僅僅是房地產市場一行,這可能會牽扯多行業,從而給整個社會經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這也是經濟學家不贊同「房價大跌」的原因。
另外,房價為什麼不能大跌呢?我們總是說,房地產市場就像是一個極大的「資金蓄水池」,很多人都將資金投入了房地產市場。數據顯示,在中國居民槓桿率迅速飆升的近幾年內,住戶部門貸款新增遠遠快於存款。如今,不少國人就算是傾家蕩產也要貸款買房,更是有不少人背負著房貸生活。
另外,「房地產是地方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所以說,國內房價一旦出現「暴跌」,那麼影響的不僅僅是開發商,炒房客等人,也會影響到中國居民,地方政府手中的資金。
目前,國家雖然正在收緊樓市,但是房地產市場在我國經濟中的佔比比重還是非常多的。所以說,在疫情的蔓延下,李迅雷在擔心著全球經濟市場的時候,也會擔心著「房價大跌」。
不過,李迅雷也表示:「雖然要對房地產波動做好預案,未雨綢繆,但是這並不是真的到了房地產調控放鬆的時候!」。對李迅雷「防止國內房價暴跌」的看法,你有怎樣的觀點呢?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