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進入「金融危機」邊緣?為何說:要防止中國房價「暴跌」?

2020-12-06 聚富財經

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市場大幅震蕩,而投資者們面對如今的市場壞境,其擔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疫情在國外漸漸發酵,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發表言論:「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未來需要關注美國上市公司債券是否會發生大規模的違規,這可能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如今,美國經濟已經被多國媒體「唱衰」。前幾日,日媒針對「美國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情形發表了看法:在世界上被視為「一強」的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正在升高。

不僅僅是外國媒體對美國的經濟局勢不看好,就連川普政府的前高級官員凱文·哈塞特都直言:「疫情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重回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大衰退時期......」。

不僅如此,喬治亞州大學經濟預測中心在前幾日預測:未來數月時間內,美國可能會失去600萬個工作崗位,在年底可能會攀升至800萬個!

針對美國而言,如果經濟危機真的來了的話,那麼應對的難度可能會比2008年還要大。隨著美國疫情的愈演愈烈,其控制疫情還要一段時間,所以就業困難以及失業現象可能真的會如預料一樣。但是,目前就業問題也是我國的風險之一。

為此,李迅雷特別強調,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太大的就業問題。另外,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要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的暴跌。

李迅雷的言論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很多人表示:「房地產市場泡沫太大,房價暴跌是遲早的事情」......

眾所周知,國內的房價一直是居高不下,就算在這場疫情下,國內房價的波動依舊是比較小。一開始,國人期待著通過疫情,房價能夠有所變化,高房價也能有所下落。所以,李迅雷的話自然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反駁。

那麼,李迅雷為何這樣說呢?有人反對,自然有人贊同。可以說,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整體,其牽扯了中國眾多的上下遊企業,聯繫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市場。

為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一旦房價出現了大規模的暴跌,那麼影響的不僅僅是房地產市場一行,這可能會牽扯多行業,從而給整個社會經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這也是經濟學家不贊同「房價大跌」的原因。

另外,房價為什麼不能大跌呢?我們總是說,房地產市場就像是一個極大的「資金蓄水池」,很多人都將資金投入了房地產市場。數據顯示,在中國居民槓桿率迅速飆升的近幾年內,住戶部門貸款新增遠遠快於存款。如今,不少國人就算是傾家蕩產也要貸款買房,更是有不少人背負著房貸生活。

另外,「房地產是地方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所以說,國內房價一旦出現「暴跌」,那麼影響的不僅僅是開發商,炒房客等人,也會影響到中國居民,地方政府手中的資金。

目前,國家雖然正在收緊樓市,但是房地產市場在我國經濟中的佔比比重還是非常多的。所以說,在疫情的蔓延下,李迅雷在擔心著全球經濟市場的時候,也會擔心著「房價大跌」。

不過,李迅雷也表示:「雖然要對房地產波動做好預案,未雨綢繆,但是這並不是真的到了房地產調控放鬆的時候!」。對李迅雷「防止國內房價暴跌」的看法,你有怎樣的觀點呢?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李迅雷: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 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未來需要關注美國上市公司債務會否發生大規模違約,這可能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李迅雷認為,就業問題是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現在不是說要達到什麼目標,而是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大的就業問題。他特別提到,政府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暴跌。
  • 2020年即將過去,房價為何沒有「暴跌」?
    時間已來到2020年的11月底,2020年即將過去,回首2020年,確實是人類歷史上面臨巨大挑戰的一年,年初突然爆發的疫情,讓世界經濟一度陷入崩潰的邊緣,中國經濟第一季度更是出現罕見的負增長,世界各國開始採取嚴格的經濟封鎖措施,多個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出現負增長。
  • 房價暴跌是個政治問題,結局已定!
    房價暴跌是個政治問題,結局已定!   文|小財迷   來源|財迷成長記(ID:cmczji)   如今,房價已經綁定了中國經濟,中國的樓市,已經成了全球最大的資產泡沫。   在資金開始恐慌的當下,房價走向,又開始成了民眾議論的焦點。   房子,關乎社會大眾;房款資金,關乎金融;土地,關乎財政。
  • 外媒:香港房價暴跌11% 比97年金融危機還糟糕
    2015下半年起,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暴漲的房價讓買房者叫苦不迭,各地相繼出臺新政控制房價漲幅。然而,中國卻有這麼一個一線城市,房價去年以來不但沒有漲,反而暴跌了11%,這個城市就是香港。 香港的房地產業大廈正在顯現裂痕 在香港,多數人都居住在狹小逼仄的公寓中,與它們相比,紐約或倫敦的公寓宛若宮殿。
  • 八百年金融危機史01:2020,我們站在金融危機的邊緣
    歷史上發生過的金融危機,大大小小不下於十幾次,每一次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總會有人說:這次不一樣。但是,當危機過去之後,我們才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以史為鑑,可以知得失,今天我們為您詳細解讀歷史上發生的金融危機,希望幫助我們判定經濟大勢,並指導我們的投資理財活動。
  • 2008年金融危機房價大跌 為什麼今年疫情影響多地房價卻上漲?
    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衝擊,導致全球經濟出現下滑或者衰退,但還沒導致全球經濟危機出現,多地房價上漲都是正常。而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機,在危機之時房價大跌是正常的事。2008年金融危機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不管是經濟,金融市場,還是樓市都沒有倖存,都是全面暴跌。
  • 為什麼2008年金融危機房價大跌,今年疫情影響多地房價卻上漲呢?
    2008年金融危機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不管是經濟,金融市場,還是樓市都沒有倖存,都是全面暴跌。首先,08年爆發的是金融危機,股市、債市、基金、期貨等都會大幅下跌,而這些金融市場殺跌,會導致很多人資金緊張,或者防止爆倉,從房地產抽資金到金融市場補充抵押物,防止爆倉。
  • 世界房價暴跌史-虎嗅網
    根據ATTOM的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美國總計5223524套房產處於嚴重負資產的狀態。也就是說,500多萬美國業主的房子,房價還不到所欠抵押貸款的75%。房子不值錢了,還要用一輩子去償還買房欠下的債務。現如今,美國有十分之一的抵押貸款處於這樣的困境。
  • 90年代日本房價為何會暴跌?
    1991年東京房價迎來悲情一刻,房價3個月暴跌65%,成交萎靡、銀行貸款斷供,一夜間購買房產的千萬富翁變成了千萬負翁、自殺、破產集中爆發......。要說這個問題,就要從日本復甦經濟開始說起。大家都把錢投入到了房產,因為房價一直都是漲漲漲,1988年日本全國的地價為1800多兆日元,要知道這個時候美國全國的地價也只有400多兆日元。這麼小的日本的地價,是可以買來幾個美國的。這樣一對比,大家應該就可以看出,當時日本的地價有多瘋狂了。
  • 防止土耳其貨幣危機風險溢出
    土耳其陷入貨幣危機的邊緣,也為世界新興經濟體敲響了警鐘。2018年土耳其匯率曾遭受過暴跌,直接導火索是由於國際外交和政治原因,美國宣布對土耳其內政部長和司法部長實施制裁,大幅提高土耳其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稅,制裁迅速波及到金融經濟領域,土耳其裡拉應聲暴跌。
  • 聶慶平:美國是否已面臨金融危機
    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董事長聶慶平在會上發言,從美國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當前是否面臨金融危機、中國經濟的表現與資本市場特點三個方面闡述了看法。從靜態來看也是很高的,在沒有暴跌之前,標普和道瓊指數平均市盈率基本上在25倍左右,市淨率超過4倍,納斯達克指數平均市盈率大約在38倍左右,市淨率超過6倍,所以整體上美股是一個高估值的狀況。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油價和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最後的稻草,客觀的原因是自身的脆弱性和泡沫比較大。
  • 美國60年房地產牛市如何終結並引發金融危機?!
    疫情下的金融市場,令人不禁聯想到大蕭條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大蕭條已遠去近百年,但十餘年前的危機至今影響尚在。美國經濟歷經零利率和3輪QE才走出衰退,而歐洲日本經濟推出QQE和負利率才緩慢復甦,主要新興市場也逐漸結束高增長時代,拉美、澳大利亞等資源國家則經濟大幅回落並陷入長期低迷。
  • 都是泡沫擠破,日美兩國的房地產危機一樣嗎,為何不死保房價
    都是泡沫擠破,日美兩國的房地產危機一樣嗎,為何不死保房價從上世紀80末的日本房地產崩盤危機到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前者促發了後來的亞洲金融危機,後者直接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機。確實如此,無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日本,還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美國,都沒有採用行政手段死保房價的方式,而是捅破了房價泡沫,最終不僅引爆了房地產危機,也點燃了金融危機。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和日本的房價泡沫擠破,情況也是不同的,後果自然也不同。
  • 美國金融危機已過?未來兩周非常關鍵
    要聞 美國金融危機已過?未來兩周非常關鍵 2020年3月25日 17:27:33 國泰君安證券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宏觀長春」。作者:花長春、田玉鐸、張捷。導 讀我們從資產負債表視角來復盤美國百年金融史,建立兩套能夠識別美國股災性和系統性金融危機的模型。
  • 任澤平:全球疫情大流行和金融危機,對中國可能蘊藏重大戰略機遇
    現在已經不僅是疫情全球大流行,我們要做好應對新一輪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充分準備。 截至3月17日,疫情已蔓延至海外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萬人,全球股市暴跌,油價史詩級暴跌,各國掀起降息潮。 目前來看,由於國情不同,歐美在採取強力隔離、暫停聚集性活動等措施可能不如中國,這勢必導致海外的防疫過程會更漫長,由此付出的代價可能比中國更大。
  •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
    全球金融海嘯,2月下旬以來油價最大下跌超過30%,美股兩次觸發熔斷,歐美股市進入技術性熊市。 我們正站在新一輪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邊緣,疫情全球大流行只是導火索,根源是全球經濟、金融、社會的脆弱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至今,12年過去了,美國歐洲主要靠量化寬鬆和超低利率,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債務槓桿上升、居民財富差距拉大、社會撕裂、政治觀點激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
  • 如何應對美國全面轉嫁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中,美國金融市場先從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被爆破開始,引發了全面金融危機,信用危機問題嚴重,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動搖。2019年,我國首先全面清理了網際網路金融泡沫,並通過宏觀調控明確抑制房價上漲,阻止了房地產泡沫化的進一步擴張,同時不斷強化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的穩定與科技進步創造條件,而國內A股又長期低迷不存在泡沫問題,這就令我國在應對此輪金融危機中相對從容。
  • 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影響及我國的對策分析
    2003-2005年,是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發展最為迅速的階段,美國次級貸款餘額從2003年的4000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14000億美元,佔房屋抵押貸款的比重也從2003年的5.4%左右上升到2005年的接近14%。但是房價不可能永遠持續地增長,必然會回落。2003年,美國經濟開始復甦,為防止通貨膨脹反彈,從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聯儲連續17次上調聯邦基金利率。
  • 2009.02: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警示(韓晶)
    事實證明,美國次貸危機非但遠未到頭,而且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各方面數據顯示,這場危機已經蔓延到我國。對於正在崛起中的中國經濟而言,要在危機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從而經受住危機考驗,值得深思。與此相應,美國股市也連續受到重挫,道指一度跌至10662.1點,創3年來新低。美國金融危機目前已進入高潮,美國經濟衰退不可避免。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其深刻的原因和必然性,其中以資產證券化為代表的金融創新工具被過度濫用以及市場約束機制的失靈為此次危機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 中泰宏觀:美國為何沒發生金融危機?要不要剛兌是關鍵
    2、金融為何沒危機?要不要剛兌是關鍵。金融機構要不要對負債端進行剛兌是會不會出現金融危機的關鍵,這也是銀行類和非銀類金融機構最大的本質區別。07年次貸危機發生時,銀行類金融機構深陷其中,是發生金融危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