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古人還挺講究
很多人認為我國古代十分信任封建迷信,那時候沒有嚴謹的科學,也沒有高端的技術,人們通常會把無法解釋的事情,歸結在神明上面。所以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特別講究規矩和體統,生怕因為哪件事做錯了,被神明怪罪。
特別對於古代人們的穿著,或者是住宅都有許多的講究,凡事人們都追求個吉利。就拿數字來說,人們自古以來就特別討厭4這個數字,因為它和「死」字的讀音非常像。而且如今的人們也同樣討厭這個數字,比如在買房選樓層或者是選手機號的時候,都要儘量的避免選這個數字。
如今看來,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的人,都十分注重美好寓意,特別是對於以前的人們來說,他們格外注重家具的規格。在以前,人們沒有各種設備,所以對於製作家具,都是由木匠手工完成的。
這也就要求木匠必須要有高端的手藝,同時也要具備一些世俗的常識。人們通常會把家具的尺寸與吉利相聯繫,正如俗語所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首先,床不離七指的是床的長度通常要以七這個數字為結尾,而且這不僅僅局限在床的長度上,就包括床的構造也要體現七這個數字。比如說床的穿樘一般都是七根,而且床頭靠背通常也是七根,這是因為七這個數字與「妻」字是同一個讀音,這也就代表著床上有妻,意味著夫妻關係和美,能夠相伴一生。
而棺不離八指的是:不管誰去世,棺材的高度必定要有八尺,這是由於八這個數字與「發」諧音,這也暗示著後代能夠發財。當然啦,這還有另外的一個說法,「棺」與「官」是同音字,這也可以代表著後代能夠做官,所以連起來就是升官發財的意思。
桌不離九指的是:桌子的長度或者是規格,一定不能離開九這個數字,自古以來,人們對於九這個數通常都情有獨鍾。「九」與「酒」同音,古人們看一個家庭是否好客,通常就是看這戶人家有沒有酒。所以桌不離九,也可以理解為桌不離酒,桌子有酒的話,就會代表著這戶人家到親朋好友比較多,而且家人熱情好客。
雖然說這句俗語體現的是,古時候人們在家具設計中圖個吉利,但是依舊很符合如今的實際需求,比如說人們古時候製作床,通常打造成四尺七或者五尺七的規格,換作如今的單位就是1米5多或者1米8多,所以這樣也更好的適應人們身高的不同需求。因此如今的很多木匠,都是按照以前的這句俗語去定製家具的。
怎麼樣?看完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你有沒有覺得古人是十分智慧的呢?同時對於日常生活也是十分講究。小編覺得古人們不但能經常總結實際,而且還可以與吉祥相結合,真的是一舉兩得啊!哈哈,不知道各位家中的家具,是否都是小編今天介紹的這幾個尺寸呢?好奇的朋友可以去量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