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裡面有什麼講究?

2020-12-15 百家號

古代農村的人就是喜歡勞動,他們知道勞動才有價值,在勞動中農人們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些經驗口口相傳又演變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這些俗語已經平常到在農村生活隨處可見,俗語可以讓人懂道理,也可以指導你對一些工作的準確把握。農村人做事喜歡講究吉利,平常說吉祥話,節假日給吉祥物,讓大家生活的有希望是農村文化的精髓。農村在讓木匠製作家裡的家具時就有一番講究。

農村人在製作家具時會對木匠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裡面的講究是啥?講這句俗語前應該先普及一下,農村木匠使用的主要的度量衡,長度單位:丈、尺、寸、分、裡、毫,它們相鄰的換算率為10(例如:1尺=10寸),換算成國際通用長度單位米:1米=3尺。這句話的前兩句「凳不離三」長凳的長度,尾數為三,即三尺三寸或四尺三寸等,據說與《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有關,凳子是支撐人的,「凳不離三」寓意一個好漢三個幫。「門不離五」門的長短尺寸尾數為五,寓意五福臨門。

「床不離七」以前,家裡使用的床多為木床。記得在農村老家有一種叫做「椅子床」,顧名思義就是床兩端由兩把類似椅子的結構組成,要拼成床的時候只有在兩個椅子結構中間拼上木板就好了,兩端的靠背欄杆就是七根,穿樘也是七根,床的寬度也多為二尺七。寓意:「床不離七」諧音「妻」。有夫妻和睦共枕,白頭偕老的意思。結合當下光棍多的問題,也有祝福人人有妻相伴的意思。

「棺不離八」農村以前流行土葬,現在多數改為了火葬,都需要木質棺材。棺材在中國很多地方並不是一個晦氣的東西,相反人們看到它會認為交了好運,因為「升官發財」。棺材的長度一般為八尺,約為2.7米。古代成年男子常常會說自己是堂堂七尺男兒,加上束髮加冠,用八尺棺木也就不奇怪了。八與「發」諧音,暗合了升官發財這一寓意,棺材做成八字尾數的尺寸,和「風水寶地」一樣,也是希望逝者家屬後人能夠財源廣進、官運亨通,這對主家和客人都是一種祝福。在農村出行碰到出殯或者棺材,有時候被視為不吉利,如果有人剛好碰上了,就會念叨「見棺發財」,以此來化解。

「桌不離九」桌子尺寸尾數為就。九與「酒」相通,桌子是吃飯飲酒的載體,代表著主人家熱情好客。九又通「久」,人生在世,吃飯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桌子帶「久」,即人生長有飯吃,福壽綿長。現在經濟的發展講求效率,農村請木匠打制家具已經不太多,基本上用的都是流水線產品,家具沒有了相應的「個性」,農村的這些文化被保留下來,需要相應的人懂得裡面的價值。大家覺得農村人對於製作家具的講究合理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在過去農村的知識水平雖然不高,但是農村的俗語文化一直廣為流傳,農村俗語語言簡樸,卻蘊藏了大智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話糙理不糙,俗語所包括的範圍也是非常的廣泛,天氣,習俗,禁忌,道德倫理等都有涉及,非常的貼近農民日常生活,所以才能夠通過口口相傳直到現在,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就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一起看看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文/落葉城主的歷史課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以前木匠可是非常吃香的職業,不輸給公務員。然而木匠這個行業也遵循著一些不成文的規定,比如說在打床的時候,尾數要留「七」,棺材尺寸是「八尺」,桌子邊長尾數要有「九」,故而衍生出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
    所以,從古至今,講究吉利的人們用諧音代替了這種吉祥意願,喜歡把一些美好的願望寄托在一些器物之上。▼《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而這句過去老木匠在傳藝時經常說的「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實就是說的是這些器具的尺寸講究。大多取自諧音,寓意吉祥。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古人還挺講究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古人還挺講究很多人認為我國古代十分信任封建迷信,那時候沒有嚴謹的科學,也沒有高端的技術,人們通常會把無法解釋的事情,歸結在神明上面。所以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特別講究規矩和體統,生怕因為哪件事做錯了,被神明怪罪。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
    諺語是比較經典的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即使一輩子沒讀過書,不認識字的人,也能說出很多諺語俗語之類的,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今天咱們來說說少有人知的「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實這句話只能算是說了後一半,另一半也是取自於農村,全部合起來說的是「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上面的諺語總結了古代木匠們,在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加上人們對生活美好的寄託才得到的。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蘊含什麼意思?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蘊含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說俗語是封建迷信,其實這種說法不是全對的,其實俗語也是我們歷史發展了這麼長時間的一種文化,只是相對於其他的文化形式更加接地氣,更加通俗易懂,沒有那麼標準化的表達出來而已。
  • 民間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道理?
    老祖宗們將這種思想貫穿於俗語中,目的就是想讓世人了解,生活中其實處處皆學問。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的是木匠在打造不同類型家具時,必須要嚴格管控的尺寸。 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木匠的手藝,早已經被現代化機械所取代。但是純手工打造的家具,卻依然受到老百姓的追捧。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
    《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一般是農村的木匠說的,指木匠在做活時,這些器具的尺寸!凳不離三木匠在做木凳時,長度一般以三結尾,如二尺三。這個三取自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有忠義之說!
  • 老話常說的「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的「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就是這個意思。比如從事木工的人,都會從師傅那裡繼承許多設計理論,「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就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規矩」。那麼,「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這是木工師傅在打床、制棺、做桌時的尺寸講究。據說,這樣的規矩,是傳自木匠的祖師爺魯班。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不說你一定猜不到
    近幾年,還流行什麼數字寓意,8代表發,過生日什麼的,好朋友都發88,288,588,等都來祝福,一年都在發財,還有9這個數字,同樣也有好的寓意,例如,朋友圈有個人脫單了,談了戀愛,好友在下面評論99,這個代表長長久久,寓意也很不錯,這些都是些大吉大利的數字。在以前,中國人同樣也很講究大吉大利,「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
  • 農村為什麼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有什麼寓意
    農村為什麼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有什麼寓意現在的青年人大多都去了大城市,選擇了各種各樣的漂,而留在農村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大多都是些年老的和留守兒童,他們渴望著過上團圓幸福的日子,卻因為生計的問題不得不和家人分離,為了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之情,農村人創造出了俗語,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一句俗語那就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這句話究竟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和木匠有什麼關係?
    俗語能夠成為大家嘴裡常說的話,與其對生活經歷以及生活經驗的有利總結有關。如果具體想要了解這些俗語具體表達的含義,那可就有的研究了。不管什麼說,俗語的流行性也與我們在生活中的事件嘗試有關。而有這樣一句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這句俗語的由來還要從漢字諧音中開始,接下來我們把這句俗語分開來看,一段一段進行研究。首先是第一句「床不離七」。「床」這一物品的使用在我國是有著深遠的歷史的,在1957~1958年發掘的河南信陽長臺關中就出土了中國最早的床。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含義是什麼?中國的語言非常的有魅力,在這其中地方俗語就特別的有意思。一般俗語都是通俗易懂的,看到字就可以把這句話的意思猜的八九不離十了,這些俗語都是非常常見的,大家都能懂其中的意思。
  • 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
    俗語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這句話一般是過去的木匠們說的。其原話來源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些數字,指的是木匠在做活時,這些器具的尺寸。
  • 「床不離七,棺不離九,桌不離八」什麼意思?和木匠有關
    「床不離七,棺不離九,桌不離八」什麼意思?和木匠有關。在歷史文化的薰陶和流傳下,我們的先輩們也總結出了很多的生活經驗,有的是心中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也有的是在失敗中總結的經驗,讓生活更簡單。而農村裡也流傳著很多的俗語,就比如有一句是說,床要不離七,棺也要不離八,桌也不離九,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很常見的封建迷信和婚嫁習俗、風水之類的東西,都是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才發生的,雖然,目前也並沒有完全消失,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相信科技的。但風水這件事至今都被使用,像是買房子這件事,很多人就比較重視風水的問題,不然會影響財運。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啥講究?
    導讀: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啥講究?農村文化的智慧滲透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能夠體現農村人智慧的,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俗語。俗語被大家熟悉,也流傳在祖輩之間。其實關於工匠的俗語也有很多,這些俗語有些是關於製作的技巧,有些關於製作的寓意。以往的農村不像現在這麼富裕,家裡想要添置一件家具,都要思考很久,並且在積蓄了很久之後,才會去找當地的木匠製作,木匠還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去給大家幹活。因為工匠在過去有很高的地位,有名的工匠從小就開始學習,不知道製造了多少家具,研究了多少花紋。
  • 為何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七、八、九有何含義?
    關於古代的俗語我們已經介紹了很多了,不過基本都跟一些人生哲理或者吃飯、睡覺等民生問題有關,今天我們來說點不一樣的,那就是關於家具的尺寸問題。我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叫做:「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才是精華
    文/北舊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才是精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面,我們經常會聽到許多的當地特有的俗語。一般來說,這些俗語都是比較常見的,大家有人都能體會到這句話說的大概的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一句俗語。小編最近才聽到這句,感覺很新鮮,而且覺得這一句還是比件簡單、容易理解的一句。不就是說床的尺寸離不開七這個數字,棺材尺寸離不開八這個數字,桌子尺寸也就是離不開九這個數字了。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凳不離三,門不離五,都是啥意思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凳不離三,門不離五,都是啥意思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想必大家都聽過「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來源於《魯班經》,聽起來不是很難理解,但是其中的含義可不簡單呢!
  • 農村木匠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幾年前,農村人家自用的桌椅板凳,甚至木床都是靠老工匠手工製作,那時候一個老工匠進入村裡面,往往能住個十天半月,直到把這個村裡的生意做完,再趕著去下一個村。在我的記憶中,家裡面的凳子和桌子,以及幾張木板床,都是出自一位老木匠之手,見木匠做活多了,也漸漸發現了一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