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為什麼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有什麼寓意

2020-12-15 百家號

農村為什麼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有什麼寓意

現在的青年人大多都去了大城市,選擇了各種各樣的漂,而留在農村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大多都是些年老的和留守兒童,他們渴望著過上團圓幸福的日子,卻因為生計的問題不得不和家人分離,為了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之情,農村人創造出了俗語,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一句俗語那就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這句話究竟想表達什麼意思呢?請跟著我的節奏一起來看看吧!

以前的時候科學技術不是很發達,而農村人本就比較迷信,十分的信奉鬼神,特別是一些大日子比如嫁娶、辦喪事和建房子,都會選擇一個好日子,都有很多講究的,現在不提倡封建迷信,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並不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農民想通過這個來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寄望之情。

第一句「床不離七」,我們常說「五福臨門」,一般木匠在做門框尺寸時都會選擇數字5,討個好彩頭,這個「七」代表的也是床的尺寸,床的長寬末尾數字都要是「7」,7的諧音是「妻」,對樸素的農民來說,娶妻生子是一件大事,這代表著以後你將不再是一個人,你有了一個家,你就真正的成長了,就算是現在,娶妻也是一件大事,現在中國的男女比例嚴重的不平衡,能娶到妻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床的尺寸諧音是「七」,目地就是希望能夠順利的娶到妻子。

「棺不離八」那也就很好理解了,棺材的高低尺寸也都會選擇數字8,8的諧音是發,就算是現在還是會有很多人希望自己的手機號碼尾號是8888或者車牌號是8的,表達了人們想要發財的美好想法,這裡主要表達的是已故的長輩對下一代的美好祈願。

最後一句「桌不離九」 也就更加好理解了,九的諧音是酒,對於一輩子都在莊稼地裡幹活的農民來說,午飯時間可以喝到酒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再有就是農村人比較的熱情好客,只要一有客人來,便會好酒好菜的招呼著。

這句俗語的前面還有一句是「凳不離三」,這不是因為什麼諧音,而是根據《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而創造的,農村一般都是兄弟眾多,都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一點小矛盾什麼的,這個俗語其實想表達的就是希望坐在凳子上面的兄弟們可以在一起互相幫助,相親相愛。

這些俗語雖然讀起來很普通,但是背後的寓意卻都是美好的,這些俗語都是木匠們在工作的過程中約定俗成的,就像各行各業都有外人所不知道的小秘密一樣。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
    諺語是比較經典的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即使一輩子沒讀過書,不認識字的人,也能說出很多諺語俗語之類的,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今天咱們來說說少有人知的「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實這句話只能算是說了後一半,另一半也是取自於農村,全部合起來說的是「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上面的諺語總結了古代木匠們,在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加上人們對生活美好的寄託才得到的。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
    ▼《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而這句過去老木匠在傳藝時經常說的「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實就是說的是這些器具的尺寸講究。大多取自諧音,寓意吉祥。 「床不離七」的諧音是「床不離妻」,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 還有一種寓意是有了這個「七」,希望睡在床上的人不用擔心獨自一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不說你一定猜不到
    近幾年,還流行什麼數字寓意,8代表發,過生日什麼的,好朋友都發88,288,588,等都來祝福,一年都在發財,還有9這個數字,同樣也有好的寓意,例如,朋友圈有個人脫單了,談了戀愛,好友在下面評論99,這個代表長長久久,寓意也很不錯,這些都是些大吉大利的數字。在以前,中國人同樣也很講究大吉大利,「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在過去農村的知識水平雖然不高,但是農村的俗語文化一直廣為流傳,農村俗語語言簡樸,卻蘊藏了大智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話糙理不糙,俗語所包括的範圍也是非常的廣泛,天氣,習俗,禁忌,道德倫理等都有涉及,非常的貼近農民日常生活,所以才能夠通過口口相傳直到現在,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就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一起看看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文/落葉城主的歷史課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當然現在農村也有些人保持這種習慣。以前木匠可是非常吃香的職業,不輸給公務員。然而木匠這個行業也遵循著一些不成文的規定,比如說在打床的時候,尾數要留「七」,棺材尺寸是「八尺」,桌子邊長尾數要有「九」,故而衍生出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 農村木匠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像每次做凳子的時候,老木匠量過尺寸後,這些數字的最後一定要有個三,例如二尺三、四尺三等,做桌子的時候,截取尺寸的最後一個數字一定是九,做床的時候,這個數字七出現的次數就多了,剛開始的還沒注意,不過聽得多了,總免不了好奇心,就趁著師傅不忙的時候問了一下原因。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裡面有什麼講究?
    農村人做事喜歡講究吉利,平常說吉祥話,節假日給吉祥物,讓大家生活的有希望是農村文化的精髓。農村在讓木匠製作家裡的家具時就有一番講究。農村人在製作家具時會對木匠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裡面的講究是啥?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講究?
    《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一般是農村的木匠說的,指木匠在做活時,這些器具的尺寸!凳不離三木匠在做木凳時,長度一般以三結尾,如二尺三。這個三取自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有忠義之說!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凳不離三,門不離五,都是啥意思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凳不離三,門不離五,都是啥意思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想必大家都聽過「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來源於《魯班經》,聽起來不是很難理解,但是其中的含義可不簡單呢!
  • 「床不離七,棺不離九,桌不離八」什麼意思?和木匠有關
    「床不離七,棺不離九,桌不離八」什麼意思?和木匠有關。在歷史文化的薰陶和流傳下,我們的先輩們也總結出了很多的生活經驗,有的是心中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也有的是在失敗中總結的經驗,讓生活更簡單。而農村裡也流傳著很多的俗語,就比如有一句是說,床要不離七,棺也要不離八,桌也不離九,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很常見的封建迷信和婚嫁習俗、風水之類的東西,都是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才發生的,雖然,目前也並沒有完全消失,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相信科技的。但風水這件事至今都被使用,像是買房子這件事,很多人就比較重視風水的問題,不然會影響財運。
  • 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
    俗語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這句話一般是過去的木匠們說的。其原話來源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些數字,指的是木匠在做活時,這些器具的尺寸。
  • 民間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道理?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的是木匠在打造不同類型家具時,必須要嚴格管控的尺寸。 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木匠的手藝,早已經被現代化機械所取代。但是純手工打造的家具,卻依然受到老百姓的追捧。
  • 老話常說的「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的「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就是這個意思。比如從事木工的人,都會從師傅那裡繼承許多設計理論,「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就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規矩」。那麼,「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這是木工師傅在打床、制棺、做桌時的尺寸講究。據說,這樣的規矩,是傳自木匠的祖師爺魯班。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含義是什麼?中國的語言非常的有魅力,在這其中地方俗語就特別的有意思。一般俗語都是通俗易懂的,看到字就可以把這句話的意思猜的八九不離十了,這些俗語都是非常常見的,大家都能懂其中的意思。
  • 流傳的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何寓意
    流傳的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何寓意小時候,二舅就常常給我們念叨「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些名句子,我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二舅是個木匠,在八九十年代的農村非常地受歡迎,他走街串巷給人做家具,割門窗。在有點兒閒的時候,還會雕刻一些生活工藝品,比如月餅模,犀牛望月等等。二舅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這是一種木匠文化,是從他們的老祖魯班爺那裡傳承下來的,說的都是各種木工活的尺寸講究。
  • 為何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七、八、九有何含義?
    關於古代的俗語我們已經介紹了很多了,不過基本都跟一些人生哲理或者吃飯、睡覺等民生問題有關,今天我們來說點不一樣的,那就是關於家具的尺寸問題。我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叫做:「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蘊含什麼意思?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蘊含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說俗語是封建迷信,其實這種說法不是全對的,其實俗語也是我們歷史發展了這麼長時間的一種文化,只是相對於其他的文化形式更加接地氣,更加通俗易懂,沒有那麼標準化的表達出來而已。
  • 生活當中的小細節來源於「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眾所周知,在我國農村流傳著許多諺語。這些諺語是先人根據多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豐富經驗,被後人認為他們所說的話很有道理,而且廣為流傳。因為大多數老一輩人都沒有任何文化,所以這些詞顯得有點俗氣,沒有詩歌那麼華麗,所表達的語境也沒有一種很美的意境。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和木匠有什麼關係?
    俗語能夠成為大家嘴裡常說的話,與其對生活經歷以及生活經驗的有利總結有關。如果具體想要了解這些俗語具體表達的含義,那可就有的研究了。不管什麼說,俗語的流行性也與我們在生活中的事件嘗試有關。而有這樣一句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這句俗語的由來還要從漢字諧音中開始,接下來我們把這句俗語分開來看,一段一段進行研究。首先是第一句「床不離七」。「床」這一物品的使用在我國是有著深遠的歷史的,在1957~1958年發掘的河南信陽長臺關中就出土了中國最早的床。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古人還挺講究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古人還挺講究很多人認為我國古代十分信任封建迷信,那時候沒有嚴謹的科學,也沒有高端的技術,人們通常會把無法解釋的事情,歸結在神明上面。所以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特別講究規矩和體統,生怕因為哪件事做錯了,被神明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