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嫻說歷史:史上名君的成長史——燕昭王

2020-12-19 百家號

如果要說燕昭王的話,就得先說說他爹——燕王噲。

這個燕王噲呢,是燕易王(上一章提到過的哦,就是蘇秦睡了他老娘,但放過了他的那個)的兒子,此人比較昏庸,而且聽信了讒言,把王位禪讓給了當時的相國子之。

也就是說,並沒有傳給他親生兒子,而是給了一個叫子之的人。這個子之非常殘暴,所以在他執政的第三年,開始了子之之亂。

子之之亂是怎麼回事呢?子之登基之後啊,就開始清太子平的人,因為太子平是燕王噲的兒子,他要清除太子平的黨羽,畢竟對於禪讓出來的這個位置,還有很多大臣不服,說白了,燕國此時在內訌。

太子平怕子之殺他,而此時他爹燕王噲又不管這個事,他爹目前被洗腦後只甘心當個臣子。唉,昏庸到這種程度也是讓人唏噓。

內訌上了,這時候在燕國旁邊的齊國(當時齊泯王執政)看上眼了,於是趁亂,以助太子平的名義,打進了燕國。

剛開始老百姓們以為是真的幫助太子平,一片歡呼,都不對抗,直接放齊軍入關,齊軍是一路殺到了子之跟前,把子之殺了,並且剁成了肉醬。

然而,這並不算完,到了這一步,按說齊軍應該撤軍離開了,幫助太子平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但是,齊泯王真正的如意算盤並不是幫助太子平就完的,他是另有所圖。他真正的意思是,想把燕國吞併了。

當燕國子民一看到這個形勢的時候,不幹了。原來你齊國是打著吞併我們的算盤來的啊,想得美。於是燕國真正的開始反抗齊軍了。

這時候呢,趙國也開始幫助燕國,一起攻打齊軍。因為趙國想吞併中山,不願意燕國就此滅亡。

這麼一來呢,在趙國的幫助下,把有狼子野心的齊軍給打退了。燕子噲也自殺身亡,此時的燕國已經沒有所謂的國君了。

於是這裡就出現了兩個版本,一說是太子平當時繼位,就是現在的燕昭王。另一說是太子平被殺,把流放在韓國的公子職接回燕國,做了燕昭王。

野史上記載的是公子職。正史上記載是太子平。究竟是哪個,我也不太清楚,但是太子平的可能性大一些。

但是不管哪個燕昭王吧,總歸是歷史上有一位非常賢明的燕昭王。

這個燕昭王經歷了戰亂,經歷了昏庸無能的父親帶給自己的殺身之禍,經歷了四處逃竄的成長歷史。於是,他搖身一變,變得非常勵志了。

他在國難之際登上了王位,並且非常痛心父親的昏庸亂國,立志要重振國風,雪洗前恥。

在燕國,有一個叫郭隗的大臣,是一位賢者。他跟燕昭王說了這麼幾句話。說:成就帝業的君主,和賢者相處,就是象和老師相處一樣。諸侯和賢者相處就象是朋友一樣。而沒有什麼雄才大略的國君和賢者相處,就是象是上級對下級的一樣。

這個燕昭王做得也相當的有誠意,他憑弔死者,並且屈尊降貴的招攬人才,說了,只要你是賢者來我燕國,我必當老師一樣對待,並且還有重金賞賜。

然而嚷嚷了很久,卻沒有一位賢者來。是的,一個都沒有。

於是他又去找了郭隗,說,大隗隗,你說要是想成就帝業的君主,和賢者相處,就要象老師一樣。我已經招告天下了,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前來啊,難道賢者都沒了嗎?

郭隗說,我上次的確沒說怎麼招攬賢才

燕昭王:……

郭隗說,大王,如果你想招攬賢者,必須對國內的賢者有非常優厚的待遇,這樣才能有個楷模的形象。為什麼這麼做呢,原因是你父親給人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差了,連帶著你都給毀了。所以你必須要拿出誠意。要不沒人相信。你看你之前招告天下了,都沒人前來,這不說明一切嗎?

然後,郭隗又講了一個「千金買骨」的事。這個事說起來還是挺傳奇的。

講的是一個富商,非常想得到一匹千裡馬,可是他四處尋找千裡馬,都沒有找到,非常沮喪。這讓這位富商非常苦惱啊,於是他說,誰能幫我找到千裡馬,我不但給千金買馬,還給這人千金的佣金。

結果有一天,果然有一個人前來,說,我可以幫你買到千裡馬。富商說,行,我給你千金,你去買吧。三個月過後,這個人回來了,帶了一匹馬的馬骨回來了,並且說,這個馬骨花了500金。

這個富商非常生氣,說一副馬骨值500金嗎?這個人說,這是一匹千裡馬的馬骨,如果你現在連馬骨都花500金買,為的是讓天下都知道您是真心的愛馬,那麼你的這個名聲一傳出去,不出一個月就會有人來賣千裡馬。

果然不出一個月,這位富商得到了真正的千裡馬。

這說明什麼?求賢是需要誠意的。

燕昭王一想,果然是這樣啊。

於是,郭隗又說,燕王,既然你求賢若渴,那不如就以我為例吧。

就這麼一句話,燕昭王就開始給郭隗蓋別墅,送珍寶。並且尊稱郭隗為老師。給郭隗蓋好別墅後,還選了一個吉祥的日子,非常隆重的,有點象咱們開業典禮那種架勢,搬著郭隗就入住了。

之後呢,他還為賢者蓋了一個黃金臺。最最難能可貴的是,燕昭王每天親自去打掃黃金臺,掃去黃金臺上的灰塵。

要說這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當初他爹是如此的昏庸,他卻如此的勤勉勵志。從這裡就看出來啊,對孩子的教育,實在是不能太寵溺,還是要有一定的挫折教育,能成才的一定會成才,不會被困難打下去。當然,你也不能太過火了。否則孩子接受毀滅性的打擊之後,真的是一蹶不振了。

經過燕昭王這麼一系列的改革呢,的確起了很大的反響,各國的賢者紛紛而來。比如:從趙國而來的武裝劇辛,從齊國而來的謀士鄒衍,從魏國而來的屈庸,還有魏國來的樂毅等等等等。

拿鄒衍來說,他是個陰陽五行家,就是對周易八卦非常精通的。(周易是姬昌所著,不要說那個時代沒有周易哈)其實周易這本書不是講的算命,算命是指數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講八卦和因果。

這個鄒衍在當時在齊國就非常有名,他周遊列國的時候,各國對他都非常尊重,可是到了燕國,燕王不但親自迎接他,還親自用衣袖裹著掃把,退著身子邊走邊掃。到了大殿之中,親自把老師的位置讓給他坐,燕王自己坐在學生的位置上。

樂毅也是,他不但是名將樂羊的後代,他還精通兵法。他本是趙國人,但是趙國當時內亂,為了躲避戰亂來到了魏國。又為了魏國出使燕國,燕王對待樂毅非常尊重,讓他十分感動,於是他決定留在燕國。

不要小看這個樂毅,他本事也很大,後來的諸葛亮還說自己堪比管仲樂毅。可想而知,這個人在當時也是名垂青史,影響很大的。

樂毅開始在燕國改革內政,整頓軍隊。他設計一套審核官吏的制度,還摒棄親貴之間的互相任用提拔,讓真正的人才得以在最合適的位置上發揮優勢。

經過這麼一整頓,也經過這麼多賢才的輔助,燕昭王兢兢業業發展國家,歷經28載的時光,燕國的國力是蒸蒸日上。一下發展成了國富民強的大國。

由於齊國的趁機作亂,燕昭王對齊國恨之入骨,發誓要扳回這一局。雖然燕國已經發展壯大,但是以當時齊國的國力還是要比燕國大出許多。要報這一箭之仇怎麼辦呢?

當時齊國的這個齊泯王,也是個驕橫的君主,惹得周圍一圈鄰國對他不滿意,這時候樂毅就說了,讓趙、楚、韓、魏、燕五國聯合,去攻打齊國。

這個是什麼呢?和鬼谷子的縱橫術有相似之處呢,就是合縱吧,聯合五國兵力去攻打齊國。

別忘了,這時候還有個關鍵人物,是誰呢?蘇秦!大家還記得嗎??是他去當了齊國間諜,暗中幫助燕國的。那時候他還沒死呢!!(歷史連起來了吧,我能當歷史老師麼?-_-#)

這時候怎麼辦?請大聲回答我:裡!應!外!合!

好了,不鬧了,回正題。

這時候,基本上是齊了天時地利人合的局面。這五國開始攻打齊國(古時候真是一言不和就發兵啊-,-)

話說樂毅帶著這五國的軍隊去打仗,(樂毅雖然是燕國的大將,但是當時是其他四國各自也有自己的將領,統一由樂毅指揮)把齊軍是打了個落花流水。而且最終樂毅帶著燕軍,一度攻破了齊國的都城臨淄,齊泯王倉皇而逃,藏身民間。而燕兵不但把齊國的珍寶都搬回了燕國,還燒毀了宗廟和宮殿。

燕昭王終於雪洗前恥,報了一箭之仇。

我個人覺得,燕昭王非常勵志,勵志在哪呢?他由一個快要入死人堆的一個人,逐漸地發展成了一代名君。這其中的艱辛真是不言而喻。

因為他父親的緣故,他不能象其他富二代官二代那樣,享受著江山美人,他只能是勵精圖治,發展國家,因為他身上不但有血海深仇,還有著燕國的子民。

要我說,這個人了不起!!

他被齊國掘了祖墳之後,沒有就此倒下,而是從死人堆裡站起來,發誓要把燕國壯大,並報了這一箭之仇。這種志氣,挺值得學習的。

真挺可怕的,人一旦發自心底決定要做某事的時候,是不顧一切的,是拼了命的。這種力量推動著走的時候,是無所不能的。

老家有一個發小,一直學習不好,到了初三還是吊兒郎當的。但是初三的時候,他爺爺去世,他是跟著爺爺長大,爺爺最疼他。臨終時把平時裡攢下的幾毛幾分的硬幣,用手絹包著,說給孫子上學用,並且還拉著他的手說,我們老王家以後靠你光宗耀祖。

就這麼一句話,眼看著最疼他的爺爺咽氣。辦葬禮的時候,這小子居然一滴眼淚也沒有掉。從辦完葬禮之後,他就跟變了個人一樣,我們還沒起,他就開始背單詞了。一年之後考上重點高中。三年之後上了北大。

勵志麼?和燕昭王很相似!

所以講這麼多為什麼,就是想告訴大家,要想做成一件事,只要下的決心夠大,你就能成事。

所以,不是燕昭王勵志,也不是我那個發小勵志,而是,如果你真的能下非常大的決心去做成某件事的時候,挖空心思的去做,你也會很勵志。

我不是來兜售心靈雞湯的,我是想讓歷史告訴大家,你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破釜沉舟地去做,就要放開手腳去做,就要排除萬難去做,就要象燕昭王那樣,放下一切去做。

所以知歷史,不但明得失,還能豎榜樣!想進步啊,真的要多看看歷史!

加油吧,朋友們!摸著自己的心想,我到底來這世上要幹什麼!你想清楚了,一定能成功!

相關焦點

  • 皇帝成長計劃2:燕昭王攻略
    皇帝成長計劃2:燕昭王攻略 皇帝成長計劃燕昭王作為一張紫卡強度還是很大的,首先我的難度選擇是中級
  • 值得一說 燕昭王為什麼要建黃金臺
    一、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戰國時代;二、遺址說法不一,難以確定,現在也沒有留下蹤影;三、雖說是「夕照」,並不以風光取勝,它的寓意卻是讓人長久懷念的。前人寫它的詩,也往往從這裡點題,最明顯的兩句是:「燕昭北築黃金臺,四方豪傑乘風來。」  黃金臺,就是金臺,相傳是燕昭王所建。《上谷圖經》說:「黃金臺,在易水東南十八裡」。燕國的下都在易縣,這是很可能的。
  • 歷史的驚鴻一瞥,講述燕昭王復仇始末
    在子之和燕王噲領銜主演了戰國版「禪讓」的歷史大戲後,加之齊宣王的友情出演,並趁火打劫,燕國陷入空前的內憂外患之中。然而跟齊宣王有著雲泥之別的趙武靈王似乎更有遠見卓識,他用自己的威名脅迫韓國交出燕國質子,扶持他做了燕國的新國君,是為燕昭王。
  • 燕國君主—燕昭王
    說到戰國時代的燕國,給大家的感覺可能存在感很低,燕國好像在整個戰國時代都是為了襯託別國而存在,確實燕國的君主大多都資質平平,但是燕國歷史上還是出現過雄主的,比如今天的主角燕昭王。燕昭王,燕王噲之子,早年呢在趙國做人質,寄人籬下過得很艱苦,這也造就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後來燕王噲病逝,燕國為爭王位,發生內亂,這時趙武靈王將在自己國家做人質的燕昭王送回到了燕國並幫助他登上了燕國的王位。
  • 皇帝成長計劃2燕昭王怎麼玩 燕昭王玩法攻略[多圖]
    類型:養成經營 大小:31.33MB 評分:7.3 平臺: 標籤:白領最愛育成遊戲模擬類宮廷類 立即下載 皇帝成長計劃2燕昭王怎麼玩?相信不少玩家都有接觸過燕昭王這個角色,由於遊戲中的皇帝數量過多且屬性都不大相同,為了幫助大家掌握燕昭王的屬性特點,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燕昭王玩法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
  • 懷來一段特殊的歷史 燕昭王與上谷郡
    上谷郡始建於戰國時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
  • 樂毅成也燕昭王,敗也燕昭王
    之後的第二年,趙武靈王將公子職送回燕國,這就是燕昭王。從燕昭王開始,燕國慢慢恢復,引進了大批人才,也包括樂毅,也正是樂毅一戰功成,將燕國失去的東西全部拿了回來,還吞併了齊國,可惜最後樂毅功敗垂成,而其原因似乎也在燕昭王身上。
  • 史上最幸運宮女,因太監寫錯字成為皇后,生下千古名君,流芳百世
    史上最幸運宮女,因太監寫錯字成為皇后,生下千古名君,流芳百世我國古代經歷了很多次朝代更替,那些開國皇帝有著不同的身份。秦朝結束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戰爭,最後是流氓出身的劉邦當了皇帝。雖然他一開始只是一個無名之人,但是最後卻創建了一個盛世王國。
  • 燕昭王招賢是怎麼回事 陳子昂的燕昭王表達了什麼
    燕昭王是戰國時期燕國的國君,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招賢了。關於燕昭王招賢的故事有很多,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就是燕昭王高築黃金臺的故事了。說到這個故事,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了,這個人就是郭隗,郭隗是燕國的大臣,他是燕昭王的客卿。郭隗是中國的歷史上第一個十分有光芒的姓郭的人,而使他聞名於世的事就和燕昭王有關。
  • 燕趙地靈出人傑 細數河北歷史名人⑦:燕昭王
    燕昭王,春秋戰國時燕國君主。在位時,派樂毅伐齊國,為了招攬賢士,在今河北定興縣築黃金臺。這次,小編帶你走進這位燕國國君。簡稱昭王或襄王。本在韓國作為人質。燕王噲死後,燕人立職為燕昭王,派樂毅伐齊國,連克七十餘城,後而敗於燕惠王時。  人物生平  昭王登位之初,決心要令燕國強大起來,故四處尋找治國的良才。因禮待老臣郭隗,築宮而敬以為師,結果各國群賢聚集燕國,史載「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燕」。
  • 燕昭王為何花千金給郭隗蓋豪宅?其實他只是一個誘餌
    而在戰國時期,百廢待興的燕國,它的君主昭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何吸引人才重建家園,於是他使用了可以說歷史上最早的人才落地政策。而燕昭王迫切希望改變現狀,除了發展國家經濟實力,也急需招募人才,錘鍊軍隊以抵禦齊國的威脅。雖然燕昭王四處用高官厚祿吸引人才,可是就是沒人來應聘。你想啊,一個公司,剛遭受了重大打擊,內部又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組織架構都得重新設立,四周還強敵環顧,說得好聽點,這公司還能存在是生命力頑強,說難聽點,就是苟延殘喘還危機四伏。這樣的公司,可能隨時都會倒閉,什麼人才敢輕易去嘗試呢?
  • 郭隗是燕昭王復興的基礎
    趙國本來也想在燕國亂的時候分一杯羹,但是動作慢了,被齊國和中山國搶先了,於是憤憤不平,趁著燕國無繼承人的空隙,將原來作為質子的職送回了燕國,這也就是後來的燕昭王。燕昭王看見國家滿目瘡痍、破爛不堪,心痛不已,想要復仇齊國,但是知道自己能力不夠,現在也不是復仇的時候,就只能忍下來,先進行國力恢復。
  • ​「名人歷史百科」一手諦造了燕國最為輝煌的時代——燕昭王
    【歷史功過】燕昭王是個偉大的英雄人物,有了他,才成就了蘇秦、郭隗、樂毅、鄒衍等人的千古英名;有了他,古燕國的歷史才有了不可磨滅的篇章;他築的黃金臺、碣石宮,被千古傳誦,他的事跡也被李白等詩人崇尚……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國聯合趙、楚、韓、魏諸國攻齊,上將軍樂毅攻破齊國,佔領齊國七十多城,是燕國最輝煌的時期。
  • 燕昭王為何花千金給郭隗蓋豪宅?其實他只是一個誘餌
    而在戰國時期,百廢待興的燕國,它的君主昭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何吸引人才重建家園,於是他使用了可以說歷史上最早的人才落地政策。燕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實力比較一般的國家,而燕昭王當上國君的時候,情況更加糟糕,因為燕國剛經歷了內亂,又被臨近的齊國,打了個措手不及,當時內憂外患的程度可以說是非常嚴重。
  • 燕昭王築臺而師之!五百黃金買馬頭,千裡馬自來兮
    這裡我們講一段歷史故事你就知道了。原文:燕人共立太子平,是為昭王,昭王於破燕之後即位,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 從封樂毅為齊王看燕昭王的帝王心術
    這時候,燕國內部就有人開始在燕昭王面前說樂毅的壞話,說他是擁兵自重,想要南面稱王。結果是怎麼做的呢?他開了個很大的宴會,在宴會上把那個說樂毅壞話的人叫了出來,然後說了一堆樂毅功勞大,為燕國報了仇,就是樂毅真的想要稱齊王,我也同意的話。隨後,燕昭王把那個說樂毅壞話的人給殺了,又給樂毅的妻子賜以王后的服飾,樂毅的子女賜以公子的服飾,讓人帶著百輛馬車,來到齊國,正是冊封樂毅為齊王。
  • 燕昭王採用了什麼辦法使燕國再次復興
    1.燕昭王的招賢納士由於太子平在燕國內亂中被殺,趙武靈王就護送在國外做人質的公子職回燕國即位,他就是燕昭王。燕昭王即位時,燕國處在百廢待興時期,國力也很弱,所以燕昭王想招攬人才,振興燕國。於是燕昭王就要郭隗給他推薦人才。郭隗就說:「如果大王要招攬人才,那就從我開始。
  • 燕昭王圖強富國報血仇
    燕昭王即位的背景: 燕王噲禪讓導致燕國內亂,齊宣王違背諾言,曾答應太子平恢復社稷,但趁著內亂的機會,派匡章率領大軍進攻燕國,燕王噲被殺,子之遭擒,齊軍僅僅50天的時間就佔領了燕國都城。
  • 戰國時期大將,樂毅,燕昭王為何如此信任他
    那時候的燕國因為受到了齊國的攻擊摧殘早已經千瘡百孔了,也差點滅亡,就連燕昭王的哥哥和父親都慘死在了這場戰役當中,所以燕昭王一心就想著從新振作起來重新復國,就學習了秦孝公的樣子,廣招奇才,這裡面就有樂毅。
  • 【成語一則】千金買骨:燕昭王復興燕國的伊始
    千金買骨【出處】《戰國策·燕策一》說到戰國七雄,燕國應該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國家了。那麼,這樣一個從春秋時期就默默無聞的國家是怎樣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那就要從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最偉大的君主——燕昭王「千金買骨」的故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