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可以說是一個新興的網紅城市,之所以成為網紅,除了那首《成都》之外,還有美食,美景以及憨態可掬的熊貓寶寶。這座城市確實散發著一股神奇的魔力,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其實不僅是在今天,就是把時間倒退一千多年,那時候的成都也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大的城市。至少對陸遊而言,確實如此。
陸遊45歲入川,先後在成都、崇州等地任職,54歲東歸,在四川一共呆了9年。四川尤其是成都給陸遊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陸遊甚至把成都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他在詩中說到「錦江秋雨芙蓉老,笠澤春風杜若芳。歸去自佳留亦樂,夢中何處是家鄉。」在夢中,他自己都分不清故鄉到底是開著杜若花的紹興,還是芙蓉盛開的成都了。
陸遊愛成都,「樂其山水,有終焉之志」。然而最終,這個願望沒有實現,然而陸遊卻是「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回到紹興後寫下《懷成都十韻》、《夢至成都悵然有作》、《初春懷成都》、《雪中懷成都》等詩作。
成都更讓陸遊難以忘卻的還有那些美麗的花兒。
陸遊最愛梅花和海棠,其中一首詩,包括了今天成都的兩個著名景點,堪稱賞花詩的千古傑作。
梅花絕句
宋代:陸遊
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那一年騎馬經過錦官城的西面,曾經為絢麗的梅花陶醉,曾為此在那裡喝酒欣賞並大醉了一場。陸遊豪放、肆意、張揚、真性情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二十裡略有誇張,但是今天從浣花溪到青羊宮一路上的百花潭、文化公園等地方,依然是成都賞花的最佳去處。
陸遊寫過不少詠梅詩,這是其中別開生面的一首。頭兩句寫走馬錦城,為梅花而醉倒的情景。三、四兩句更是明白如話,以香味統領全篇,那一個繁花似錦的成都寫得極其賦詩意,把自己痴迷的愛梅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其實,陸遊常常借詠梅來宣洩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陸遊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文武雙全,陸遊在成都雖然醉心於花海,但是呢,念念不忘北伐,以至於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的詩句。所以看陸遊的賞花詩,又決不能從表面去看。
比如他其他的詠梅的詩,「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就明顯地不只是在詠梅,而是抒發自己的高潔的情操。
另外又如「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說的是詩人自忖處於政治勢力的邊緣,資歷不高,又力主北伐,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是自然的事。
從這個角度重新審視陸遊的二十裡中香不斷,似乎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希望整個民族也能同成都的梅花一樣,振作起來,飄香萬裡。當然,陸遊的這種精神上的馨香確實深深影響到了後世國人。
陸遊這首詩不僅具有很強的文學價值,今天還成為成都城市宣傳的名片。確實,今天成都最美的景致依然在青羊宮到浣花溪一帶。陸遊回到浙江後,有一次看到梅花,忍不住慨嘆「溪頭忽見梅花發,恰似青羊宮裡時」。陸遊不僅愛梅花,也愛海棠。「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春日的成都的花開得特別好,海棠是成都獨具特色的品種。「錦繡裹城迷巷陌」,成都的大街小巷都是花,真是好一個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