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最厲害的一首賞花詩,七字包含成都兩大景點,錦官城實在太美

2020-12-16 貓眼國學

成都可以說是一個新興的網紅城市,之所以成為網紅,除了那首《成都》之外,還有美食,美景以及憨態可掬的熊貓寶寶。這座城市確實散發著一股神奇的魔力,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其實不僅是在今天,就是把時間倒退一千多年,那時候的成都也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大的城市。至少對陸遊而言,確實如此。

陸遊45歲入川,先後在成都、崇州等地任職,54歲東歸,在四川一共呆了9年。四川尤其是成都給陸遊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陸遊甚至把成都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他在詩中說到「錦江秋雨芙蓉老,笠澤春風杜若芳。歸去自佳留亦樂,夢中何處是家鄉。」在夢中,他自己都分不清故鄉到底是開著杜若花的紹興,還是芙蓉盛開的成都了。

陸遊愛成都,「樂其山水,有終焉之志」。然而最終,這個願望沒有實現,然而陸遊卻是「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回到紹興後寫下《懷成都十韻》、《夢至成都悵然有作》、《初春懷成都》、《雪中懷成都》等詩作。

成都更讓陸遊難以忘卻的還有那些美麗的花兒。

陸遊最愛梅花和海棠,其中一首詩,包括了今天成都的兩個著名景點,堪稱賞花詩的千古傑作。

梅花絕句

宋代陸遊

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那一年騎馬經過錦官城的西面,曾經為絢麗的梅花陶醉,曾為此在那裡喝酒欣賞並大醉了一場。陸遊豪放、肆意、張揚、真性情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二十裡略有誇張,但是今天從浣花溪到青羊宮一路上的百花潭、文化公園等地方,依然是成都賞花的最佳去處。

陸遊寫過不少詠梅詩,這是其中別開生面的一首。頭兩句寫走馬錦城,為梅花而醉倒的情景。三、四兩句更是明白如話,以香味統領全篇,那一個繁花似錦的成都寫得極其賦詩意,把自己痴迷的愛梅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其實,陸遊常常借詠梅來宣洩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陸遊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文武雙全,陸遊在成都雖然醉心於花海,但是呢,念念不忘北伐,以至於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的詩句。所以看陸遊的賞花詩,又決不能從表面去看。

比如他其他的詠梅的詩,「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就明顯地不只是在詠梅,而是抒發自己的高潔的情操。

另外又如「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說的是詩人自忖處於政治勢力的邊緣,資歷不高,又力主北伐,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是自然的事。

從這個角度重新審視陸遊的二十裡中香不斷,似乎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希望整個民族也能同成都的梅花一樣,振作起來,飄香萬裡。當然,陸遊的這種精神上的馨香確實深深影響到了後世國人。

陸遊這首詩不僅具有很強的文學價值,今天還成為成都城市宣傳的名片。確實,今天成都最美的景致依然在青羊宮到浣花溪一帶。陸遊回到浙江後,有一次看到梅花,忍不住慨嘆「溪頭忽見梅花發,恰似青羊宮裡時」。陸遊不僅愛梅花,也愛海棠。「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春日的成都的花開得特別好,海棠是成都獨具特色的品種。「錦繡裹城迷巷陌」,成都的大街小巷都是花,真是好一個錦官城。

相關焦點

  • 兩首經典馬背詩,45歲的孟郊終不敵78歲陸遊,陸遊的格局讓人服氣
    然而這顯得太俗氣了一點,對於詩人而言,人生得意,或者不過騎馬賞花而已。很多詩人都喜歡騎馬賞花,試想青驄白駒,才子佳人,走馬花徑,何其暢快。陸遊和孟郊都曾寫下一首馬背賞花詩,然而境界卻大不同, 45歲的孟郊終不敵78歲陸遊,陸遊的格局讓人服氣。讓我們一起來看這兩首詩。1.《登科後》 作者: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 陸遊最富有詩情畫意的一首詩,第4句7個字讓人印象深刻
    整體來看,陸遊的詩詞分為三種內容。我們見過最多的就是他那些抒發報國情懷的詩詞,這也是他的詩詞內容當中最豐厚的一部分。第二個就是他所寫的愛情詩詞,我們都知道陸遊和唐婉兩個人的愛情悲劇。陸遊也確實有一部分古詩和宋詞寫到了對於青年時一段刻骨銘心愛情悲劇的描繪。第三部分就是他所寫的被貶之後的田野生活,包括對於農家生活的描繪,以及對於被貶之時讀書時的哲理之思。我我們今天所談的我們今天所談到的一首古詩。是陸遊非常是陸遊非常經典的一首唐詩,也是最富有詩情畫意的一首詩。
  • 大詩人陸遊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美得令人心醉!
    陸遊身上的愛國情懷最是令人感動,儘管他後來沒有任何的機會上到戰場,但是依舊心繫天下,即使是處於彌留之際,也依舊想著國家,告訴子孫後代,一定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實現祖國的統一,為此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示兒》一詩。在這首詩中陸遊語重心長地告訴子孫後代,不要忘記了國讎家恨。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五十六字,美得讓人心醉!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南宋著名詩人。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藝術風格上兼具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尤以詩中飽含愛國主義精神,歷來為人所稱頌。陸遊現存詩作9000餘首,有《劍南詩稿》傳世。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幽居初夏》。
  • 陸遊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讓人受益匪淺!
    所以說我們吟誦詩歌,其實也是一種美的享受。除此之外,詩人還會把自己總結的人生智慧寫進詩歌中,讓詩歌具有哲理意蘊。《冬夜讀書示子聿》是南宋著名詩人陸遊的一首經典詩歌,它便是一首具有哲理意蘊的詩歌。這首詩實際上是陸遊寫給他的小兒子陸聿的,主要描寫的內容便是通過陸遊的教育理念來告誡陸聿。全詩篇幅短小,僅僅二十八字,但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對歷代人來說都受益匪淺。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詩,卻成詩詞大會最難題目,冠軍彭敏都甘拜下風
    而詩詞大會在第五季的時候,使出了殺手鐧,出現了到目前為止最難的題,在百人團中有七十二個人答錯,就連前兩屆的亞軍北大的才子彭敏也選擇了錯誤的答案,這首詩真的值得我們背一背!我們的陸大詩人仿佛一生都在寫詩,他對詩可以說是達到了痴迷的境界,看見一個情景就想寫詩,喝酒也想寫詩,就連對著他的小貓也想寫詩,反正就是一言不合就想寫詩。乾隆皇帝非常喜愛陸遊的詩,在乾隆的帶動之下,清代的文學家們紛紛學習陸遊的詩,對陸遊讚不絕口,也因此改變了世人對陸遊的看法。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寫出了人生最傷心的事!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南宋著名的文學家。其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均取得了很高成就,其中以詩的成就最高。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存世的有九千三百餘首。陸遊的詩語言平易曉暢,風格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沈園》是陸遊七十五歲重遊沈園時為懷念原配妻子唐琬而創作的組詩作品。共計兩首,體裁均為七言絕句。
  • 杜甫傳唱最廣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已然成為成都絕佳「廣告詞」
    杜甫的詩大都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滿是疾苦。但是這一時期,杜甫卻是有難得的好心情。許是剛經歷了很久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又是因為陝西旱災來到成都定居,因此即便是一場春雨在詩人眼中也顯得格外知人意、解風情。於是一場春夜細雨淅淅瀝瀝落在詩人杜甫筆下,浸潤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
  • 陸遊最像杜甫的一首詩,境界全開,讀後令人肅然起敬
    中唐詩人張籍,為了能寫出和杜甫一樣好的詩歌,便將杜甫的詩燒了,拌上蜂蜜,每日吃上三大勺。 還有北宋以黃庭堅等人為首的「江西詩派」,也是奉杜甫為「詩祖」,可見杜甫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歷朝歷代學習杜甫的詩人不在少數,如論最成功,最像杜甫的應該算是南宋的陸遊了。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騎著驢進劍門關,最後14字流傳1000多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前幾天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裡面說到劍門關的時候,引到了陸遊的一首詩,「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所以一個人以詩聞名,可能也就意味著,他在自己的主業上做的並不盡如人意。陸遊便是如此,他哪裡想做什麼詩人,一生所願唯有驅逐韃虜,恢復中原罷了。只可惜朝廷偏安暗弱,讓自己的抱負成夢幻泡影,面對冷酷無情的現實,陸遊用自己的一生無力的反抗著。
  • 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期最著名的愛國詩人,而且他一生為國為民,心繫天下,平生最大的願望,那就是希望可以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終其一生,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最終還是成為了人生的遺憾,為此他在彌留之際,還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兒》,告訴了後世的子孫千萬不要忘了國家,一定要堅持下去,等到勝利的那一天要到墳前告訴自己
  • 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 倒著讀依然是千古絕唱
    迴文詩,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迴文詩在晉代後非常流行,作為一代文豪的蘇軾,怎麼能少了這種類型的詩句呢。蘇東坡一生據記載,有七首迴文詩,而其中最厲害的莫過於《題金山寺》。題金山寺的背景是蘇軾請求外放,在被任命為杭州通判時經過金山寺,借景抒情所著。但是這一首詩卻成為了蘇軾最厲害的詩,因為這首詩正著讀是一幅景色,倒過來讀更是另外一幅景色,這首詩也就是典型的迴文詩。
  • 陸遊醉後寫妙詩,500多年後納蘭性德寫詞無意間反駁,一樣夠經典
    陸遊兩大愛好,一是好酒,二是愛賞花,尤其好酒後賞花。陸放翁曾以《對酒》為題,寫了幾十首詩,其中有一首頗能反映陸遊對美酒和賞花的熱愛。詩云:「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卻原來,陸遊的好酒,為的是解愁;陸遊的好賞花,為的是思故人。
  • 陸遊七十五歲悼念唐婉的這兩首詩,字字含淚,太痴情了
    在文學史上,給妻子寫詩寫的動人的詩人,有潘嶽,元稹,蘇軾,陸遊,納蘭容若等,這其中,陸遊的詩,多了幾分無奈,因為他的愛情,受到了外力的幹涉,而這個外力,卻是來自己的母親。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道,陸遊被母親逼著休了與自己十分恩愛的妻子唐婉,七年後,陸遊在沈園遇到已經改嫁趙士程的唐婉,傷心欲絕的陸遊寫下了愛情詩中的名篇《釵頭鳳》。四十四年後,陸遊再遊沈園,此時唐婉已去逝多年,陸遊在這裡寫下了悼念唐婉的《沈園二首》,這兩首詩字字含淚,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無比痴情的陸遊。
  • 陸遊騎驢過劍門寫此詩,因為最後7字太美,總讓人忽略全篇的絕妙
    李白過劍門,看到的是蜀道之難,抒發的是雄渾氣勢;杜甫過劍門,仍然是驚嘆劍門之險,劍門之險,一首首劍門詩反襯的是詩人內心的愁緒與冥思。然而有一次,陸遊過劍門時,細雨霏霏,詩人連慨嘆劍門之險的興致都已淡然,而是毫不保留地傾瀉自己一生的悲哀和遺憾。那個垂垂老矣的陸遊,騎驢過劍門,心裡的滋味,真是一言難盡,那滋味甭提了。
  • 陸遊最唯美的一首詩,原本只為嘲諷自己,卻常被人誤解
    詩人陸遊從南鄭去往成都的路上,第二次經過劍門關時,望著「天下雄關」,伴著微微細雨,想起仕途上的失意以及被金人佔領的舊山河,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劍門道中遇微雨》。詩中結尾一句「細雨騎驢入劍門」最為著名,常出現於各種文學作品中,人們常常在形容悠閒、愜意的情境時用到此句,但是詩人陸遊要表達的卻不是這樣的意思。陸遊的一生共兩次經過劍門關,而該詩是陸遊第二次經過時創作的作品,心境遠比前一次要複雜。
  • 《錦官城下》 成都生活畫像
    提起成都的別稱,大名鼎鼎的「蓉城」自不用說,而千年之前的唐代「大詩聖」杜甫用一句——「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令「錦官城」這個雅號深入人心。「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千年之後的音樂人劉天虹落筆成歌,譜寫一首《錦官城下》,用歌聲詠唱成都,用音樂演繹悠長歷史。
  • 陸遊為偶像杜甫寫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你的苦,我都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韓愈的大弟子張籍,張籍崇拜杜甫到了什麼程度呢? 有朋友曾見他將杜甫的詩燒成灰燼,然後拌著蜂蜜,每天早上吃上三大匙。 而他如此瘋狂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夠寫出和杜甫一樣好的詩。 可惜的是,雖然他在樂府詩上頗有成就,但委實不能和杜甫相提並論。
  • 關於成都的回憶:錦官城與車
    官城詩人杜甫在《春夜細雨》裡寫到成都生活:「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這一個「錦」字幾乎寫盡了成都的繁華富庶、物華天寶,以及在這裡生活的人們是如何安居生活的。錦官城,是成都的第一個別名,其來源是在西漢。
  • 杜甫尋花賞花,一高興寫出七首詩
    他的詩記錄了這一過程,沉鬱頓挫,充滿了家國情懷和人生苦難。但是他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調子就比較輕鬆自在。因為在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他結束了長期流寓西南的日子,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了草堂,生活暫時穩定了下來。 第二年春天,東風浩蕩,鶯歌燕舞,百花盛開,奼紫嫣紅。杜甫心情舒暢,想邀請鄰居一起去賞花,但是苦於沒有同伴,於是杜甫獨自一人去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