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基督徒會在四旬期選擇禁食。(圖:Pixabay/Rovin)
四旬期是教會的一個很重要的傳統,認為這是一個悔改的時期,是一個拒絕罪的誘惑和除舊更新的時期,這段期間非常重視禱告和禁食,不少基督徒也在此期間會禁食。
但隨著屬靈節期四旬期的開始,部分神學家開始關注起這麼一個事實:對於如何及為什麼有必要進行禁食,很多基督徒從未受過教導,於是這導致了禁食操練重要性的逐漸減弱。
有神學家稱,禁食操練毫無疑問是基於聖經的,其重要性並未消失,只是由於美國基督徒對此操練得比較少而已。
在2018年11月版的《桌上談》(Tabletalk)雜誌上,蓋伊·M·理察(Guy M. Richard)發表了一篇題為《基督徒應該禁食嗎?》(Should Christians Fast?)文章,稱:「西方在接近基督教(及整個宗教)的方式步驟中,已經將禁食完全剝離了出去。由於世界對教會滲透如此之深,可能就是西方基督徒對禁食如此陌生的主要原因。」據悉,理察來自喬治亞州亞特蘭大改革宗神學院,為系統神學專業的執行負責人兼助理教授。
「但是,我們要記住,耶穌對基督徒單純地通過提議並不感興趣。耶穌不是尋求對要求禁食經句的機械背誦,也不是在尋求對給與、禱告或其他別的什麼經句的機械背誦。」
作家詹妮弗·伊瓦茲(Jennifer Eivaz)在其新著《榮耀載體:如何每天保有主的存在》(Glory Carriers: How to Host His Presence Every Day)中稱,禁食是一位「遊戲規則的改變者」(game-changer),因為它是一種不間斷代禱的形式。3月6日,伊瓦茲在接受《基督郵報》的電話採訪時表示:「當耶穌對門徒們說話時,他問了一些有關主禱文的問題。耶穌並不是只是問問題,他也作了一些非常明確的陳述。他提到了『當』你禱告,也提到了『當』你禁食。」
伊瓦茲指出,耶穌的話語是明確的,即禱告和禁食是基督追隨者的基本操練。她解釋說:「當你禁食時,它會與禱告聯繫在一起。太多人並沒有認識到你正在把身體當做獻祭,而且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其實就是在不停地禱告。你可能不是在那個時刻表達出某些具體東西來,但該行為本身就是一個連續性的禱告」
「想想一下,禁食一整天的力量。那可是24小時的連續禱告。這種操練產生了突破,相比人們平常的禱告或根本不進行禱告,這種禱告會得到更高層次上的回應。」據悉,伊瓦茲負責牧養加利福利亞州特洛克的豐收基督徒中心(Harvest Christian Center in Turlock, California)。
伊瓦茲認為,很多基督徒,特別是那些不進行禁食的基督徒,根本沒有受過有關禁食的紮實教導。教會領袖也沒有呼籲進行禁食。但同時,聖經上充滿了先知們的例子,他們為上帝發聲,既呼籲人們進行禁食,又教導人們如何進行禁食。
伊瓦茲敦促牧師和非專業領袖對禁食這一完整概念及其伴隨的屬靈進行重新考量,特別是耶穌在《馬可福音》9:29論及被鬼附身的男孩。
《馬克福音》9:29這麼記載:「耶穌說:非用禱告(有古卷在此有:禁食二字),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或作:不能趕出他去來)。」
伊瓦茲表示:「所以,如果有人在屬靈上存在壓迫,而你沒法進行破除。那麼好吧,進行禁食禱告吧,然後你就可以破除了。」
「我們已經失去了與禁食相關的一些屬靈層面的聯繫。我們變得更為以肉體為導向,以娛樂為導向,從而忽視了屬靈領域。」伊瓦茲問道:「當處理包括善與惡在內明顯的屬靈力量時,如果在意神國的進步,那麼人們怎可以不去進行禁食操練呢?你所需要處理的事情正需要進行禁食。」
「就像上帝尊重一位渴望尋求他旨意、祈求突破的基督徒一樣,他也會存在於共同進行禁食的各個社區之中。」
伊瓦茲還引用了《以賽亞書》58章,稱人們若將禱告與禁食結合起來,則會加速禱告得回應的過程。《以賽亞書》58:8這麼記載道:當你按照上帝的規定完成禁食時,「這樣,必有光如晨光破曉照耀你,你也要快快得到醫治;你的公義在你前面行,耶和華的榮光必作你的後盾。」
伊瓦茲還稱,雖然聖經顯示了不同形式的禁食,如先知但以理就禁食肉類和葡萄酒,但這些禁食統統都是圍繞著不吃食物。「在很多基督教圈子裡,人們都會進行消極禁食或一季度不使用手機。我認為這些都是有幫助的,但還不是聖經上所稱的禁食。」
「我身體有這麼一個特徵,即如果我不吃些東西,則我的血糖會飆升。所以我訓練身體一次只進行一小時的禁食,等於只將身體多鍛鍊了一小時。你必須伴隨著自身特性來做進行禁食,而主會尊重你的情況。」
對此,來自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美南浸信會神學院的唐納德·惠特尼(Donald Whitney)表示同意。據悉,惠特尼擔任該校聖經屬靈學教授及下屬神學院院長。
3月6日,惠特尼在接受《基督郵報》電話採訪時表示:「聖經上,禁食經常出現,其重要性與洗禮一樣。根據我的統計,聖經約有77次提到禁食,相比下洗禮有75次提到。」
與伊瓦茲形成呼應的是,惠特尼也表示人們不會做未受教導的事情。惠特尼表示:「在講臺上,你很難為你從未做過事情而提出倡議。如果你沒有禁食過,那麼你很難出面敦促人們進行禁食。對於家庭敬拜或任何其他的操練來說,情況一樣。」
接著,惠特尼解釋禁食有著很多目的,但最為常見的還是強化禱告的效果。他強調說,要做到正確地進行禁食,則必須有一個聖經上的目的。如果不是出於這個目的,禁食就變成某種需要忍耐的行為。
「禁食不是出自教會的想法,也不是某些歷史大人物的想法,而是出自上帝的。我們不會借著禁食來操縱上帝,也不會由此獲得任何想要的東西。」
「你感覺到飢餓,肚子咕咕叫,頭也很痛,你就會說:『夥計,我餓了』。於是,你下個想法就會是『哦,對了,我今天禁食了』。之後,你第三個想法會是『這禁食到結束還持續多久?』。如果你這麼做,那就是錯誤的禁食。」
「為了做到正確的禁食,應該遵循飢餓感和紀念因何而禁食,舉例來說就是,紀念某人的配偶或某人皈依基督的禱告。」
惠特尼重申道:「你的飢餓是為了實現更大的目的。如果不存在這個目的,則禁食只是某種需要忍耐的行為。我們以為,我們可以借著讓自己受苦來打動上帝,還可以藉由某種方式獲得上帝的青睞,但這只是以目的為基礎,而不是以福音為基礎的禁食觀點。這也可能是那些進行禁食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了。」
惠特尼認為禁食操練非常重要,也要求學生們每學期禁食兩次。但他並沒有強制,因為學生裡總會有懷孕或身患糖尿病的學生,讓他們不吃東西會危害到身體健康。
「我們希望確保不要出什麼亂子,即我們絕對不想讓人做些會傷及自身或未出生孩子的事情來。」
惠特尼表示:「但我也有發現,有意志力的地方就有辦法。」他指出,既有辦法讓他們放棄食物以便獲得禱告所需的飢餓感和缺乏感,同時也要營養攝取,以保證身體機能得以運行。
據悉,惠特尼是《基督徒生活的屬靈操練》(Spiritual Disciplinesfor the Christian Life)一書的作者。該書探討了禁食的目的。
以上翻譯自《基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