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

2021-01-12 鄉村黑土哥

農村人都知道以前農村有三大吃香的手藝人,木匠、石匠、鐵匠,尤其木匠最受尊重,傳說是因為魯班留下《魯班書》的原因,農民子女結婚做家具都要找他們打制,我叔就是一名木匠,日常打制板凳、桌子、柜子,到了春節,我就纏著他做木刀、木劍,別提多高興了;屠夫也很多,農民家家戶戶都養豬,殺豬過年很喜慶,但是他們也都非常講究,比如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什麼意思呢?

一、木匠不做齊頭料

齊頭料就是不多不少的料,在農村手藝好的木匠做家具很少用釘子,早些年木匠都是在自己家裡做活,一條大板凳、一個墨盒、幾把鋸子,幾把鑿子、一把斧子、一把錘子就搞定了,把需要製作的柜子打個樣,刨光的刨光,打眼的打眼,相互交插就固定的妥妥噹噹,家具也就成品了。

但這樣製作過程中,難免出現板材裂面或者截取長短不適的現象,若沒有多餘的木料,強行使用,家具做好後,看上去不美觀,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這個木匠手藝的評判,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丟了品牌,所以好的木匠不做齊頭料。

二、屠夫不殺五爪豬

七八十年代,養豬是農民一年日常花銷的主要經濟來源,年前抓只小豬仔,年關將近的時候直接賣掉或殺豬過年,這個時候就是屠夫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幾個年輕壯勞力摁住豬,屠夫就可以把豬給殺了,然後主人好好款待屠夫,除了給錢吃飯走時還要送一塊豬肉。

可是,屠夫也不是啥樣的豬都殺,若是遇到一隻五爪豬,豬的蹄子有四瓣,五個瓣的就是五爪豬,屠夫是不會屠殺的,因為他們認為五爪豬是人投胎變的,不能殺生,那樣會折壽,一般建議放生或繼續養著,所以屠夫不殺五爪豬。

綜上,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是手藝人從事工作中的禁忌,如今這兩類手藝人很少了,所以這類的俗語很少能聽到,你們認為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老話說:「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宰五爪豬」,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現在很多老手藝都被淘汰了,但也有一些手藝人在農村依然存在,比如木匠和屠夫,在農村依然很常見。有句話叫「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宰五爪豬」,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農村有兩種職業最受人們尊敬,一是木匠,二是屠夫。每個行業都有自己行業的規矩,不管是木匠還是屠夫也是一樣,所以在農村有句俗話叫:「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做事情要留有分寸、留有餘地。
  • 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
    從這一點來看,俗語是老百姓的智慧結晶。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涉及到了兩個農村常見的職業,即平時依靠給別人打家具生活的木匠,以及每天靠殺豬賺取生活費的屠夫。古人這麼說有何用意呢?這兩種職業,都有約定俗成的禁忌,所以一旦觸犯禁忌,就會給人心理留下不好的影響。
  • 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有道理嗎?
    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現在很多老手藝都被淘汰了,但也有一些手藝人在農村依然存在,比如木匠和屠夫,在農村依然很常見。有句話叫「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宰五爪豬」,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老俗話說「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
    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這句俗語說明了行有行規,如果有些事情做了可能會對自己產生很大的影響。那時候結婚做嫁妝,蓋新房子,置辦家具的時候,都要請上好的木匠來家裡做工。木匠做工有一套自己的做事方法,要做就做好,不合適寧願不接活,就比如這句話「木匠不做齊頭料」,齊頭料指的是尺寸剛剛好的木料,這種木料木匠都是不願意做的。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鐵匠」,就是說木匠準備做家具的原木材,所留的尺寸比設計的尺寸都要稍微長几公分。
  • 俗話說「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這些常識你知道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也跟這兩個職業有關,那就是「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其中揭示了在古時候這兩種職業的兩個禁忌,那麼為什麼這樣的俗語會被大眾廣泛認可呢?木匠不做齊頭料我們都知道木匠就是成天和木頭打交道的職業,通過雕刻把木頭打造成各式各樣精緻的造型,因為樹木是萬物之靈,在古時候人們認為樹是有靈性的,尤其是年齡大的「古樹」更是不能輕易去動的,因此木匠這個職業自然就變得神聖了,但是為什麼卻不能碰「齊頭料」呢,首先這個「齊頭料」說的就是剛剛好的木料,我們都知道木匠在開始工作前都會先挑選一塊合適大小的木料
  • 「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齊頭料是指啥?值得一看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現在許多老工藝已經被淘汰了,但是在農村仍然存在著一些工藝人,如木匠、屠夫等,在農村仍然很普遍。有人說:「木匠做不到齊頭並進,屠夫做不到五爪豬」,下面就來看看這個句子究竟是什麼意思?
  • 「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古人為何有這些忌諱?
    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古人的忌諱值得借鑑在很多農村地區,有很多俗語口口相傳。俗語中帶著一個俗字,這可不是低俗的意思,而是通俗。很多俗語的意思都是一看就懂,讀起來也非常順口,這也是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 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
    摘要: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文/農夫也瘋狂不知不覺中就要迎來2020年的新年了,因為在農曆2019年沒有立春,並且也沒有閏月,所以今年的春節來得有點早。臨近春節了,農村裡這個時候也正在忙著殺年豬了。雖然現在和過去相比農村養豬的少了很多,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養豬,並且不是為了賣錢,而是為了吃上正宗的土豬肉。所以在年底的時候,屠夫的生意也開始火爆起來了。在民間還有一句老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是啥意思呢?下半句更經典!
  •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又到了年末的殺年豬季,老輩們常說的「屠夫不殺五爪豬」什麼意思?而真有「五爪豬」或殺了「五爪豬」又會出現什麼意外呢?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在祖祖輩輩的農民心中,春節「殺年豬」,做臘肉,那絕對是一道別樣的風景,而鄉民鋒哥所在的河源紫金某地區在春節期間就有帶豬(臘)肉作為禮物而去走親訪友的習俗。
  • 農村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你怎麼看?
    農村一種五爪豬屠戶都不敢殺,如碰到屠戶都會改行,為什麼?再過10天就過年了,在農村每到過年,都會殺一頭年豬來吃。在現在的農村,如果哪家過年殺一頭豬那是覺得非常的熱鬧的了,尤其是在今年,豬價格這麼高,在小吳家鄉生豬價格都高達22元一斤了,殺一頭豬都快上萬元錢了。小吳家殺豬都是請人來殺的,自己不會殺,殺一頭豬現在要200元的工錢了,但是在農村,有一種豬,屠戶都不敢殺的,那就是五爪豬。
  • 農村俗語:「屠夫有藝不傳子,鐵匠有藝女不傳」,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屠夫有藝不傳子,鐵匠有藝女不傳」。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認真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屠夫有藝不傳子屠夫是一個漢語詞彙,是指專業宰殺牲畜的一種人。這種人無論自己宰殺牲畜的手藝有多麼精湛,他們也是不願意將手藝傳給孩子的。那麼,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將自己精湛的手藝傳給自己的孩子呢?
  • 農村俗語「木匠斧子,廚師刀,光棍行李,大姑娘的腰」,是啥意思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木匠斧子,廚師刀,光棍行李,大姑娘的腰」,是啥意思農村俗語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來源於普通的農民之中,通俗易懂而富有一定的寓意。「木匠斧子,廚師刀,光棍行李,大姑娘的腰」,其實也就是所謂的農村「四不摸」。那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木匠斧子:斧子是木匠師傅幹活的工具,也就是說是吃飯的家當。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啥講究?
    導讀: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啥講究?農村文化的智慧滲透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能夠體現農村人智慧的,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俗語。俗語被大家熟悉,也流傳在祖輩之間。其實關於工匠的俗語也有很多,這些俗語有些是關於製作的技巧,有些關於製作的寓意。以往的農村不像現在這麼富裕,家裡想要添置一件家具,都要思考很久,並且在積蓄了很久之後,才會去找當地的木匠製作,木匠還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去給大家幹活。因為工匠在過去有很高的地位,有名的工匠從小就開始學習,不知道製造了多少家具,研究了多少花紋。
  • 農村俗語「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木匠、石匠、鐵匠都是在農村裡很受歡迎的職業,尤其是木匠,特別受老百姓的敬重。在過去那樣物質匱乏的年代,主人家如果請木匠去家裡打造家具的話,即便是自己吃糠咽菜,也得好吃好喝的招待木匠。而且,一般很少遇到有主人家拖欠木工們工錢的情況。
  • 農村宰豬講究多:「逢亥不殺豬」是啥意思?屠夫不能殺自家的豬?
    農村宰豬講究多:「逢亥不殺豬」是啥意思?屠夫不能殺自家的豬?又到了年底,在進入到臘月之後,中國新年馬上就要開始殺年豬過新年了。農村的古老諺語經常說,「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是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的習俗。事實上,農村殺豬還是非常有講究的。老一代人說「逢亥不殺豬」這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1.殺豬是要挑選日子的。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每年都在家裡養豬,到年底,我會開始數著日子等待殺豬的日子的到來。而在那個時候,因為有很多人養豬,在新年期間,有很多家庭都會殺豬。屠夫都是很忙,不得不提前預約。
  • 農村俗語「寧嫁屠豬佬,不嫁讀書人」,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寧嫁屠豬佬,不嫁讀書人」,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在我國的古代,有著近5000年的歷史文化,在這歷史的文化年代中,有很多語言都流傳了下來,農村俗語就是其中一種,雖然這些話歷史悠久,正是因為這些話有流傳下來的價值,所以才會流傳下來。現在還在不少的地方能夠聽到正宗的農村俗語。古代的一些俗語,也代表著當時的文化,把它流傳至今也是大家覺得它有深刻的道理。
  •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的俗語是非常多的吧,這些俗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後來因為農民的生活變好了,於是這些俗語也漸漸不被農民提起了,所以是非常可惜,但是不管怎麼樣,農民有很對俗語都是有著很大道理的。
  • 農村俗語「寧可嫁屠夫,不嫁讀書人」難道屠夫比讀書人有前途嗎?
    農村俗語「寧可嫁屠夫,不嫁讀書人」難道屠夫比讀書人有前途嗎?大家好,遊龍公子今天再給大家說有個農村的俗語,寧可嫁屠夫,不嫁讀書人,大家聽說過這句農村的老話嗎?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吧!具體如下:說到這個話題,農村老俗話我可來精神了,咱們嘮嘮嗑。農村老話為了襯託自己話語的語氣,往往會用絕對化的語言格式,比如「寧可……不……」這樣的,前半句一般為了後半句做鋪墊服務。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民以食為天」,吃飯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說起吃飯,就必須有人做飯才能吃到飯。在我們平時吃的飯菜當中,可以吃肉菜也可以吃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