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結局怎樣?

2020-12-05 帶志逐夢
免死金牌劇照

在家無所事事,再次觀看了星爺的電影。在《鹿鼎記》這部電影中有個經典的鏡頭,就是多隆拿著尚方寶劍要殺吳三桂和吳應熊時,他們兩個為了活命爭搶免死金牌。

那麼,現實中,如果「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結局會怎樣?

一、尚方寶劍

(一)什麼是尚方寶劍

尚方寶劍漫畫

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尚方寶劍」因為是尚方製作的,所以由此稱呼。尚方是人名嗎?不是,尚方也叫上方,是古代為皇帝製造所用器物的一個機構,也就說此機構生產的寶劍只為皇帝一人,也只有皇帝能夠使用或者授權使用。

(二)尚方寶劍的作用

那什麼時候開始,尚方寶劍有了這麼大的權力?

《漢書·朱雲傳》首次突出它的作用,漢成帝時期,朱雲對當時官僚集團極為不滿,覺得個個尸位素餐,吃著國家的俸祿,卻不能治國安邦,向皇帝建議說「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此處的尚方斬馬劍就是當時「尚方寶劍」的稱呼。《後漢書》中也記載過光武帝曾經賜予彭寵和馮異尚方寶劍,從那時開始,「尚方寶劍」就開始慢慢成了皇權的象徵。有意思的是,「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史書中也記載過他奉命監造「尚方寶劍」。

影視劇中提及的尚方寶劍

但是早期的「尚方寶劍」卻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只是皇帝對臣子寵幸的賜予物。到了明代萬曆時期,尚方寶劍才擁有專殺和便宜行事的權力,萬曆三大徵期間,萬曆皇帝賜予甘肅巡撫葉夢熊,讓其平定寧夏叛亂,從此尚方寶劍使用起來就頻繁多了。

尚方寶劍伴隨著我國封建皇權的發展,可以說是中央集權政治的產物,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原則。到了民間,在很多的文藝作品中,「尚方寶劍」的作用被進行浪漫的加工,使之成為賢臣誅殺奸佞,伸張正義的工具。

二、免死金牌

(一)何謂免死金牌

錢鏐的丹書鐵券

「免死金牌」的形狀和星爺版《鹿鼎記》的形狀完全不同,因為它不是金牌,而是個鐵券。和民間稱呼免死金牌不同,官方的稱呼為「丹書鐵券」、「金書鐵券」。是古代帝王賜予功臣及其後代享受的優待或者免罪的憑證。因為使用丹書寫在鐵板上,由此得名。為了防止假冒,運用了和虎符一樣的方法,「丹書鐵券」會一分為二,朝廷和受賞賜的臣子各存一半。

(二)免死金牌的作用

現在歷史學家認為,「丹書鐵券」是脫胎於戰國時期的銅節。銅節就是我們常說的用於調兵的虎符。《史記》中記載過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就與此虎符有關。

「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帛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

到了漢高祖劉邦時期,劉邦建立漢朝後,為安撫人心,對功臣們頒發「丹書鐵券」,這是最早的用此稱呼的記載。漢高祖劉邦和功臣一起起誓,並將起誓的內容用丹書寫在鐵券上,一分為二,一半裝進金匣子裡,並將之放於宗廟的石室中,另一半由功臣持有。但是在《史記》中除了寫出它盟誓的作用,卻沒有提到其他,而且獲贈「丹書鐵券」的臣子及其子孫,後來有些被劉邦所殺,說明早期的「丹書鐵券」還沒有免死免責的作用,相當於現在的榮譽證書。

影視劇中的免死金牌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丹書鐵券」有了免死的作用。孝文帝為宗親、近臣頒發丹書鐵券,作為防身之用。西魏還單獨為歸附的人設計可以享受一些權力的「丹書鐵券」,作為其歸附後的保障。

隋唐之後,「丹書鐵券」的頒發成為常態,一般開國功臣、立有大功的臣子、少數民族首領、皇帝寵臣都可獲得賞賜。而且製作工藝上也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從早期的丹砂填字到南北朝時期用銀填字,隋唐時期已經變成用金填字了,所以丹書鐵券也可以稱之為「金書鐵券」。

到了宋朝之後,丹書鐵券的賞賜制度趨於完善。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對整套流程做了明確規定。根據功臣爵位的高低,將「丹書鐵券」的特權分為七個等級,依品級頒發,不得越級。鐵券上刻的內容包含四方面:1、賞賜的時間、姓名、官職。2、描寫受賜者的功績。3、皇帝授予的特權。4、皇帝的承諾。

目前,流傳下來的「丹書鐵券」數量極少。由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的唐昭宗賜予吳越王錢鏐的「錢鏐鐵券」;北京博物館收藏的明憲宗分封朱永的「金書鐵券」。

三、當尚方寶劍遇上免死金牌

如果「尚方寶劍」遇上「免死金牌」,誰會笑到最後?我想在歷史中找答案,或許是我孤陋寡聞,沒能找到這方面的記載,只能自行猜測了。

李善長漫畫

「尚方寶劍」是皇帝賜予的,猶如皇帝親臨,可以專殺、便宜行事;「免死金牌」也是皇帝賜予的,可以免除除造反以外的死罪,如果不是造反,「尚方寶劍」就奈何不了「免死金牌」。但「免死金牌」的使用次數有限,如果一直僵持,「尚方寶劍」可以笑到最後。當然,這些只是我的想當然罷了,這些物品的最終解釋權歸皇帝所有,誰勝出也是皇帝的決定。明初的很多功臣都獲得過「丹書鐵券」,但是像李善長之類的都被皇帝所殺。《水滸傳》中的柴進,有「丹書鐵券」在手,居然被知州親戚欺負,就是很好的例子。

文獻參考:《漢書》《後漢書》《史記》百度圖片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的矛與盾,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會怎樣
    在中國古代,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矛與盾」,就是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這兩個都是由皇帝親自頒發,而且歷朝歷代都有過,體現的其實是一種人治精神。那麼,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就會有個疑問,如果拿著尚方寶劍的人遇到了拿著免死金牌的人,會出現什麼樣情況?下面點點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 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哪個更厲害?它們的來歷是什麼?
    世間最鋒利的矛遇到世間最堅實的盾,其結局會怎麼樣呢?那麼大家熟知的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結局又會是怎麼樣的呢?它們又各自有什麼來歷呢?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今天我們就好好聊聊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尚方寶劍這個名字,是秦漢時期叫「上方令」的官職而得名。
  • 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結果會怎樣?那人是殺還是留?
    除了尚方寶劍,電視劇中還有一種很牛的道具——免死金牌。擁有了免死金牌似乎就具備了刑事豁免權,可以抵消任何所犯的過錯。因此很多人就想知道,尚方寶劍遇上免死金牌,哪個更厲害?當上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此人是斬還是留? 咱們先來看看這兩樣東西的來路和技能。
  • 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誰更勝一籌?
    不知大家可曾記得周星馳電影《鹿鼎記》中有這麼一個片段,手持尚方寶劍的多隆要斬吳三桂,結果被人家的免死金牌給擋住了,一直僵持不下。那麼這兩件東西要真遇到的話,到底誰更厲害一些呢?由此可見,尚方寶劍的使用是有約束的。再來看免死金牌,這不是有功就能得到的。持有免死金牌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開國功勳,亦或是天子近臣等,試問又有幾個手持尚方寶劍的大臣,敢像袁崇煥那樣擅自做主誅殺這些人?一旦殺錯,自己的小命可就沒了。
  • 免死金牌可以免死,當遇到尚方寶劍誰說的算,主要看皇帝的態度
    說起免死金牌,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裡看到這個。在傳統的印象中,擁有免死金牌後,犯罪之後不用被處死。很多人擁有這個後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和免死金牌相對的就是尚方寶劍。擁有尚方寶劍的人,可以說先斬後奏,可以斬殺任何人。那麼問題來了,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的話,誰說的算呢?
  • 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誰更厲害?若二者相遇,結局如何?
    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情形,皇帝龍顏大怒讓底下人把罪臣拖出去斬了,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急忙趕來拿出免死金牌跪求皇帝收回成命,皇帝見到免死金牌,即使氣得要死,也只能免去此人一死,畢竟自己或者是先皇送出去的東西得算數啊,不然「金口玉言」又怎麼解釋?
  • 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結局會怎樣?
    那麼當可以先斬後奏的&34;,遇到能免除一切罪責的&34;,結局會如何呢?免死金牌免死金牌原名叫做&34;。那麼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會產生怎樣的情境呢?筆者翻閱了史料,未見到有&34;的歷史記載,但是卻有尚方寶劍遇見尚方寶劍一事。明朝末年毛文龍&34;。
  • 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時,你覺得誰能更勝一籌?當然是他了
    丹書鐵券其實就是免死金牌,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在史料中也有記載。免死金牌在《漢書·高帝紀》中,劉邦建立漢朝後,為鞏固統治拉攏人心,遂頒給功臣「丹書鐵契」作為褒獎,「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帛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
  • 「尚方寶劍」VS「免死金牌」,狹路相逢誰能勝出?西瓜視頻揭秘
    「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是封建王朝的產物,「尚方寶劍」有皇帝賦予的生殺予奪的權利,「免死金牌」則是皇帝賜予的保命符,當它們強強相遇,會有怎樣的結局?筆者在西瓜視頻看到相關內容,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二。雖然朱雲最後被表彰為直臣,但尚方寶劍卻未求到。明代劉伯溫在其詩詞中也寫到:"先封尚方劍,按法誅奸髒"。可見尚方寶劍未必是皇帝賜予的,可能是臣子求的,求得到求不到全憑皇帝心情。「免死金牌」指的是「鐵券丹書」,顧名思義是用丹砂在鐵製的憑證上寫字,一分為二,一半由朝廷保管,一半由頒授的功勳之家保管。
  • 古代的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聽星爺這麼一說,尚方寶劍厲害多了
    顧名思義免死金牌呢,就是一個可以免除死刑的金牌。一提到這個免死金牌呀,我就總能夠想到那個紫薇用免死金牌救了皇后一面是不是那個情節。權大於法的這個封建社會。藝術作品當中的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呢,無疑是最高明的道具啊。尤其是這個尚方寶劍。
  • 免死金牌VS尚方寶劍 !鹹魚勝?
    當懲奸除惡,先斬後奏的皇家殺人利器尚方寶劍,遭遇懷著一顆拯救蒼生聖母心的免死金牌
  • 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 那個較厲害?
    尚方寶劍因為是皇帝的專屬用劍,所以擁有尚方寶劍的大臣就擁有先斬後奏的特權。而免死金牌又稱「丹書鐵券」,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待或者減免罪責的一種憑證。但是這種東西也會假冒,所以為了防止假冒,鐵券就分為了兩半,一半讓功臣保留著,一半就留藏宮中。
  • 在古代「尚方寶劍」與 「免死金牌」誰的權利象徵意義更大
    在不少的古裝影視劇中,我們除了能看到能代表皇帝命令的聖旨存在之外,還能看到代表皇帝權威的 「尚方寶劍」與「免死金牌」的的存在。這兩者之間看似有著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為兩者都授權人都是由皇帝親自頒發的,能夠獲得兩者之中的其中一個也是無比榮耀的人。那麼「尚方寶劍」與「免死金牌」之中,誰的權利更大一些呢?
  • 在古代,尚方寶劍與免死金牌哪個更厲害?答案其實很簡單
    那麼「免死金牌」究竟是啥東西,有著這麼大的權力呢?實際上,免死金牌的官方稱呼叫做「丹書鐵券」,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南北朝以後,丹書鐵券開始具有免罪免死的功用,在隋時又用金粉填字,所以後世對這種鐵券的俗稱也就成了「免死金牌」。
  • 傳說中的免死金牌、丹書鐵劵、尚方寶劍到底什麼樣?
    到底是免死金牌厲害呢?歷史上的免死金牌和尚方寶劍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在周星馳演的《鹿鼎記》裡有這樣一個搞笑的橋段,平西王吳三桂和世子吳應熊為了不被多隆的尚方寶劍斬首,父子兩個人為一塊免死金牌搶作一團。這個情節,戲謔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是免死金牌厲害呢?還是尚方寶劍比較強呢?歷史上的免死金牌和尚方寶劍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歷史上的「免死金牌」,真名叫做「丹書鐵券」,是皇帝賜予功臣的一種莫大獎賞。
  • "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遇到一起會怎樣?西瓜視頻告訴你
    然而他下面的人卻不這樣認為,畢竟伴君如伴虎,怎麼也得維護自己的利益還有生命才行,故而雙方一拍即合,只要做出突出貢獻,那麼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就是最常見的了。不過他們的作用卻不盡相同。對於一些達官顯貴來說,至關重要,某些程度來說,可以是自己的第二條生命,話說知曉他們能耐的大家,又是否知道,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究竟誰的排面最大呢?
  • 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這兩大神器,為何在清朝都沒有出現過?
    在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鹿鼎記》中,出現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橋段:欽差大臣多隆拿著皇上御賜的尚方寶劍要殺吳三桂,而吳三桂則請出了先帝御賜的免死金牌來抵擋。這個橋段的設計很有意思,因為按照我們影視劇過去解釋,尚方寶劍有上斬昏君,下斬佞臣,先斬後奏的特權,堪稱政治場上的一件絕世神兵;而免死金牌則具備不論大小罪行一律免死的功能,也是政治鬥爭中的一件最強防具。多隆和吳三桂見到對方祭出的神兵,其實內心都有點犯怵。
  • 尚方寶劍、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黃馬褂…誰克制誰?
    漢章帝稱頌其為「尚方斬馬劍」,第一把正兒八經的尚方寶劍就此誕生~ 丹書鐵劵最開始並沒有明面說有「免死」的作用,只是一種特殊的、額外的賞賜,但是後來就不同了! 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經常頒發給皇室、大臣們作為防身傳承之用,甚至有大臣向皇帝乞求賞賜丹書鐵劵。從南北朝開始,丹書鐵劵開始有了「免死」的作用,每份丹書鐵劵大概可以免死1-3次。
  • 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嗎?
    身穿黃馬褂,手持尚方寶劍,腰掛免死金牌,走起路來虎虎生威,看到這個是不是覺得很厲害,這些我們在電視劇裡可以知道只要擁有這些基本上可以在犯了死罪後可以抵一條命。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東西我們看著效果很強,其實效果往往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反而有時候反而會為家族帶來滅族之禍。
  • 同為皇帝御賜寶物,歷史上的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哪個更厲害一點?
    免死金牌,官方名稱是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在民間被稱為「免死牌」、免死金牌。頒授「丹書鐵券」的制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據考,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後,為鞏固統治籠絡功臣,頒給元勳「丹書鐵券」作為褒獎,但是,最早的「鐵券」並無免罪和免死等特權,僅作為一種加官晉爵封侯的憑證;「丹書鐵券」有了免死的權限,最晚在南北朝時期,早期鐵券免死次數大多在3次以下;到了明代,鐵券制度進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從法律上規範了「丹書鐵券」的頒授對象,僅限於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的勳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