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寶劍、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黃馬褂…誰克制誰?

2021-01-07 騰訊網

尚方寶劍

尚方寶劍最初稱尚方劍,起源於秦朝,供天子和皇室使用,是皇權的象徵之一,開始沒什麼特權。

到了東漢,蔡倫(造紙術的重大改進者)任尚方令(九卿之一少府的屬官)長官時,監造了一把寶劍,一劍能把牛馬斬為兩截。漢章帝稱頌其為「尚方斬馬劍」,第一把正兒八經的尚方寶劍就此誕生~

今人仿製的尚方斬馬劍,劍長1.5米 圖源:網絡

尚方寶劍第一次大出風頭是因為《漢書 朱雲傳》記載的一件事:「至成帝時,丞相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朱)雲上書求見,公卿在前。雲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

朱雲請求漢成帝把尚此劍賜給自己,用以斬殺貪贓枉法的丞相張禹……結果朱雲不但沒斬成張禹,漢成帝還差點把他給殺了,因為他是漢成帝的老師。

北宋時期,軍事百科全書《武經備要》寫道:「本朝之制,大將每出討,皆給御劍自隨,有犯令者,聽其專殺。」可見尚方寶劍主要起整頓軍紀的作用。

尚方寶劍真正成為皇帝賜予大臣專斷之權的象徵,始於明朝後期有名的「萬曆三大徵」。在這三次徵戰中,萬曆皇帝每次都賜給將領尚方寶劍,象徵自己御駕親徵,而且也確實起到了督戰和鼓舞士氣的作用。

《明史》記載:「巡撫不用命,立解其兵柄,簡一監司代之。總兵不用命,立奪其帥印,簡一副將代之。監司、副將以下,悉以尚方劍從事。」也就是說尚方寶劍只可斬監司、副將以下將領,而巡撫、總兵等高級將領需要皇帝親自定奪。

周星星電影《九品芝麻官》劇照

所以說,尚方寶劍不能什麼人都能斬!

到了明末,尚方寶劍被皇家大量賞賜給官員和武將,甚至流落到藩國之中,已經沒多大實際作用了,更多的只是一份榮耀。

到了清朝,最初還是有尚方寶劍存在的,很快就沒有了,取而代之以「遏必隆刀」,可稱為尚方寶刀。

此刀本是清朝開國五大臣之一遏必隆的所配腰刀,作為輔政重臣他享有無尚的榮耀和特權。

在他死後,此刀被乾隆賜予大學士傅恆(就是《還珠格格》裡爾康的原型福康安的父親),所以「遏必隆刀」就成了清朝實際意義上的尚方寶劍,有「此刀所至,如朕親臨」的效果。

清朝遏必隆刀,吊牌有「神鋒握勝」四字,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此後,再無專門鑄造的尚方寶劍了。

丹書鐵券

丹書鐵劵又稱「丹書鐵契」,也是古代皇帝頒發給功臣、重臣的特權憑證。

劉邦建立西漢後,為了打消開國功臣「兔死狗烹」的顧慮,就頒發了丹書鐵劵以安撫籠絡大臣之心。

《漢書·高帝紀》記載其:「天下既定,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陸賈造新語。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契」,指的是劉邦與這些功臣的信守誓約,而且它並不是像影視作品中那樣為一塊黃金打造。而是類似筒狀的鐵製品,鐵卷上的信詞最初用丹砂填寫,所以叫做「丹書鐵卷」。

丹書鐵劵最開始並沒有明面說有「免死」的作用,只是一種特殊的、額外的賞賜,但是後來就不同了!

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經常頒發給皇室、大臣們作為防身傳承之用,甚至有大臣向皇帝乞求賞賜丹書鐵劵。從南北朝開始,丹書鐵劵開始有了「免死」的作用,每份丹書鐵劵大概可以免死1-3次。

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丹書鐵卷,賜予會川伯趙安,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唐朝後,頒發鐵卷日趨完善,凡開國元勳,朝廷重臣以及少數民族首領幾乎人手一件。到了明朝,鐵卷作用有了明顯變化,謀逆大罪無法赦免,還有免死次數少了,且無法傳承給子孫後代。

免死金牌

實際就是上文的丹書鐵劵,屬於民間老百姓對丹書鐵券的俗稱。

有學者考證,丹書鐵券通常一分為二,臣子攜帶一半,皇宮藏有另一半,使用時必須合二為一,完美合璧,方為真品,否則就是贗品,是假冒的。

周星馳版電影《鹿鼎記2神龍教》劇照

在影視作品中,丹書鐵券如果作為道具「使用」起來就不方便了,也減少了戲劇性,所以就演繹誇張為黃金製作的圓形牌子了。

金牌令箭 圖源:《還珠格格》劇照

黃馬褂

黃馬褂本是清初時期的民族服飾,後來逐漸演化成為一種特有的官方服飾。史料記錄,凡朝內大臣、御前大臣、侍衛、領班等皆「可」賞賜黃馬褂,以體現皇家對臣子的特別關心和特殊禮遇。

當然,也有人捨不得穿~而是把它供奉起來,光宗耀祖呢~

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中身穿黃馬褂的常威

【特殊的情況】

一是侍衛,包括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外班侍衛、護軍都統,比較特殊~規定平時上班和跟隨皇帝巡遊必須要穿上黃馬褂,但平時不能無緣無故就穿上,所以也被稱為「行職褂子」,就是工作服。

《弘曆刺虎圖》中身穿黃馬褂的侍衛

二是狩獵有功人員《清史稿》記載:「乾隆五十六年八月,高宗行圍威遜格爾,上引弓獲鹿,高宗大喜,賜黃馬褂、花翎。」隨行乾隆狩獵有功,賞賜的黃馬褂被稱為「行圍褂子」。但這種黃馬褂只能跟隨皇帝狩獵時才能穿上,其它時候一律不得穿。

三宮內騎射比武成績突出的文五大臣。比如武將射中五支,文官射中三支,可獲賜黃馬褂。

四是皇帝的欽差大臣,代替皇帝「宣勞中外」者才可以獲賜和穿黃馬褂,有一點皇帝御駕親臨的意味~比如李鴻章出外考察和與日本談判時就穿上了黃馬褂。

身穿黃馬褂的李鴻章

清代風俗筆記《聽雨叢談》還記載了「黃面褂」的趣事,姑且看作是野史吧。皇帝臨時起意,一高興,隨手貂皮褂賞賜給臣子手下~~

這種貂皮褂肯定不是黃顏色的,但是它的襯裡是黃的,於是臣子必須將裡面的明黃色裡子拆下來,恭恭敬敬的還給宮裡。只有手諭或聖旨中有「賞賜御用黃面褂子」這些字時,臣子才有權保留這一層明黃色的襯裡。

另外,民間百姓也是有機會得到這個黃馬褂的,比如慈禧就曾賞賜給為她開火車的司機一件黃馬褂。

不管怎麼說吧,黃馬褂體現的一個是恩寵,一個是制服,但並沒有像影視劇和小說裡寫的那樣有免死的特權。

尚方寶劍、丹書鐵券、黃馬褂,誰能克制誰

尚方寶劍能不能斬殺持有免死金牌的人?穿著黃馬褂能不能阻擋手持尚方寶劍的人殺自己……

其實看完上文我們已經明白了,誰克制誰是一個不存在的偽命題,皇權克制一切!這些特權都是皇帝賦予的。所以皇帝說誰最大,誰就能克制其它。比如皇帝恩準持有尚方寶劍的大臣去斬持有丹書鐵卷的大臣,那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沒有皇帝在身邊或聖旨時,就抱著誰的武力值高,誰就最厲害……比如明朝的時候,袁崇煥持尚方寶劍誅殺了毛文龍~雖說袁崇煥當時是統領遼東大軍的督師,毛文龍只是東江總兵官職較低,但是他也持有尚方寶劍啊!

這種情況應該交給皇帝定奪~袁崇煥這是壞了古代官場文化最高的規矩了,無形中為自己埋下了禍根。

相關焦點

  • 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誰更厲害?若二者相遇,結局如何?
    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情形,皇帝龍顏大怒讓底下人把罪臣拖出去斬了,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急忙趕來拿出免死金牌跪求皇帝收回成命,皇帝見到免死金牌,即使氣得要死,也只能免去此人一死,畢竟自己或者是先皇送出去的東西得算數啊,不然「金口玉言」又怎麼解釋?
  • 在古代「尚方寶劍」與 「免死金牌」誰的權利象徵意義更大
    在不少的古裝影視劇中,我們除了能看到能代表皇帝命令的聖旨存在之外,還能看到代表皇帝權威的 「尚方寶劍」與「免死金牌」的的存在。這兩者之間看似有著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為兩者都授權人都是由皇帝親自頒發的,能夠獲得兩者之中的其中一個也是無比榮耀的人。那麼「尚方寶劍」與「免死金牌」之中,誰的權利更大一些呢?
  • 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結局怎樣?
    在《鹿鼎記》這部電影中有個經典的鏡頭,就是多隆拿著尚方寶劍要殺吳三桂和吳應熊時,他們兩個為了活命爭搶免死金牌。那麼,現實中,如果「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結局會怎樣?和民間稱呼免死金牌不同,官方的稱呼為「丹書鐵券」、「金書鐵券」。是古代帝王賜予功臣及其後代享受的優待或者免罪的憑證。因為使用丹書寫在鐵板上,由此得名。為了防止假冒,運用了和虎符一樣的方法,「丹書鐵券」會一分為二,朝廷和受賞賜的臣子各存一半。
  • 尚方寶劍VS丹書鐵券黃馬褂,後者勝出沒爭議!
    尚方寶劍屬於攻擊性武器,擁有先斬後奏的生殺之權,而丹書鐵券、黃馬褂則是典型的防禦道具,擁有「免死符」的作用。三者一攻兩防,如同矛和盾之間關係,如果發生碰撞,到底誰更厲害呢?首先,我們要弄清這幾樣東西的來歷。
  • 丹書鐵券:古代皇帝的最高獎賞,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人一死嗎?
    關於丹書鐵券在諸多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免死金牌」這種東西,實際上是在臨死的時候亮出來,就可以免自己一死。比如在《鹿鼎記》中,吳三桂和多人搶來搶去的便是免死金牌。在《還珠格格》中,乾隆皇帝拿出來免死金牌道:你們拿著此物,可以隨時出入免你一死。
  • 丹書鐵券:古代皇帝的最高獎賞,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人一死嗎?
    如果真的存在,那古人豈不是非常的幸運,即便了犯了滔天大罪,也會免死一次。2013年,澳門的一個拍賣公司,曾經拍賣過一個唐代的免死金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丹書鐵券,成交價格為1480萬。可見,在古代還真有免死金牌,而且它的價值在現在看來,還是很高的。
  • 免死金牌可以免死,當遇到尚方寶劍誰說的算,主要看皇帝的態度
    說起免死金牌,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裡看到這個。在傳統的印象中,擁有免死金牌後,犯罪之後不用被處死。很多人擁有這個後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和免死金牌相對的就是尚方寶劍。擁有尚方寶劍的人,可以說先斬後奏,可以斬殺任何人。那麼問題來了,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的話,誰說的算呢?
  • 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時,你覺得誰能更勝一籌?當然是他了
    丹書鐵券其實就是免死金牌,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在史料中也有記載。這裡的丹書鐵契就是丹書鐵券。鐵券上鐫刻的內容一般為四個方面:一是賜券的日期,受賜者的姓名、官爵、封邑;二是受賜者的功績勳業、對朝廷的貢獻;三是皇帝授予受賜者的特權;四是皇帝的誓言,允諾受賜者及其後代享有的特權。功績大的話自然特權就大,有的功臣就被免除死罪。所以丹書鐵券也被稱為免死金牌。
  • 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哪個更厲害?它們的來歷是什麼?
    那麼大家熟知的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結局又會是怎麼樣的呢?它們又各自有什麼來歷呢?,免死金牌的書面語言叫「丹書鐵券」。那時候的丹書鐵券可沒有什麼免死功能。錢鏐的戰功,專門在丹書鐵券上增加了免死功能。還要看當朝最高統治者想要誰死了,因為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的權力再高能高的過皇權嗎?您對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有什麼看法呢?
  • 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嗎?
    身穿黃馬褂,手持尚方寶劍,腰掛免死金牌,走起路來虎虎生威,看到這個是不是覺得很厲害,這些我們在電視劇裡可以知道只要擁有這些基本上可以在犯了死罪後可以抵一條命。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東西我們看著效果很強,其實效果往往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反而有時候反而會為家族帶來滅族之禍。
  • 古代的免死金牌(丹書鐵券)到底能不能免死?
    一是謀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數較少,子孫不免死。清代,「丹書鐵券」制度方被廢止。在周星馳主演的《鹿鼎記》中,當多隆拿出尚方寶劍要斬殺平西王吳三桂和他的世子吳應熊時,這倆完全不顧父子親情,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拼命爭搶只有一塊的「免死金牌」,大大地丟了一次臉。這父子倆當時爭搶的,是一塊黃澄澄的金牌,上鑄「免死」兩個大字。
  • 古代的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聽星爺這麼一說,尚方寶劍厲害多了
    一提到這個免死金牌呀,我就總能夠想到那個紫薇用免死金牌救了皇后一面是不是那個情節。權大於法的這個封建社會。藝術作品當中的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呢,無疑是最高明的道具啊。尤其是這個尚方寶劍。他往往掌握在平日裡邊兒,沒有什麼實際權力的元老貴族的手裡邊兒返,然後理想化地被賦予了高於君權法權的神聖性。成為了冥冥當中最高主宰的化身。
  • 尚方寶劍並非無所不能 丹書鐵券有「免死」功能 但擁有它的大臣均無善終
    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總能看到熟悉的道具「尚方寶劍」與「免死金牌」,一個可以先斬後奏另一個可以保命,可謂是兩大神器。但正史中,這兩件「神器」卻並沒有影視劇中那麼神奇。」可謂是古裝劇中的保命神器,有了它連皇帝都奈何不了你,但歷史上並無「免死金牌」,不過有一件東西歷史上存在過,那就是「丹書鐵券」,功能與「免死金牌」相似。
  • 在古代,尚方寶劍與免死金牌哪個更厲害?答案其實很簡單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清宮戲」、「秘史」擠佔了大家的眼球,不僅故事都是千篇一律,就連固定的情節也是呆板僵化:當故事中的主角即將被砍頭,上天無路,下地無門的時候,忽然主角或者親屬手裡出現了一塊黃澄澄的腰牌,並且主角還會高呼:「我有免死金牌在手,誰敢殺我!」
  • 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 那個較厲害?
    但這兩個保命神器若相遇,誰更厲害呢?尚方寶劍因為是皇帝的專屬用劍,所以擁有尚方寶劍的大臣就擁有先斬後奏的特權。而免死金牌又稱「丹書鐵券」,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待或者減免罪責的一種憑證。但是這種東西也會假冒,所以為了防止假冒,鐵券就分為了兩半,一半讓功臣保留著,一半就留藏宮中。
  • 尚方寶劍、免死金牌、黃馬褂……究竟哪個更厲害?
    尚方寶劍、免死金牌、黃馬褂……這些詞語頻繁出現在影視作品中,有時候會出現拿著尚方寶劍斬持有免死金牌的人或者穿上黃馬褂的人的鏡頭。在歷史上會不會出現類似影視作品的現象,究竟哪個物品作用更大?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西漢時期朱雲曾向皇帝請賜尚方寶劍,誅殺奸邪之臣。尚方寶劍在漢代由尚書令鑄造,供皇室使用,也被稱斬馬劍尚方寶劍作為皇帝權力象徵,通常皇帝賞賜武將在戰場上使用,用來整頓軍紀。
  • 尚方寶劍、免死金牌、黃馬褂...究竟哪個更厲害?
    尚方寶劍、免死金牌、黃馬褂……這些詞語頻繁出現在影視作品中,有時候會出現拿著尚方寶劍斬持有免死金牌的人或者穿上黃馬褂的人的鏡頭。在歷史上會不會出現類似影視作品的現象,究竟哪個物品作用更大?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西漢時期朱雲曾向皇帝請賜尚方寶劍,誅殺奸邪之臣。
  • 古代的免死金牌——「丹書鐵券」,擁有了它真的能免除一死嗎?
    我們在古裝電視劇中有時候能經常聽到兩大法寶,一件法寶是象徵著具有先斬後奏權力的尚方寶劍,另外一件法寶則是保全性命的免死金牌。在古代,擁有了免死金牌,就相當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人們會覺得手握免死金牌,就和得到皇帝不殺自己的承諾一樣,便覺得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囂張跋扈,幹些欺凌鄉裡,殺人放火的事情也無妨。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有了免死金牌就一定能免除一死嗎?
  • 當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誰更勝一籌?
    不知大家可曾記得周星馳電影《鹿鼎記》中有這麼一個片段,手持尚方寶劍的多隆要斬吳三桂,結果被人家的免死金牌給擋住了,一直僵持不下。那麼這兩件東西要真遇到的話,到底誰更厲害一些呢?由此可見,尚方寶劍的使用是有約束的。再來看免死金牌,這不是有功就能得到的。持有免死金牌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開國功勳,亦或是天子近臣等,試問又有幾個手持尚方寶劍的大臣,敢像袁崇煥那樣擅自做主誅殺這些人?一旦殺錯,自己的小命可就沒了。
  • 古代真的有免死金牌嗎?它真的能免死嗎?
    免死金牌,古裝劇中出鏡率很高的一個神器。《還珠格格》裡,乾隆皇帝為了讓紫薇和小燕子安心回宮,就特地賜了兩塊免死金牌給她們護身。那古代真的有免死金牌嗎?它真的能免死嗎?古代是有免死金牌的,也就是丹書鐵券。是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