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杜鵑:返鄉創業燕歸來 帶村致富百花開

2020-12-18 天眼新聞

四月,花開。

貴州畢節百裡杜鵑啟化村雲霧繚繞,杜鵑花與通村公路、村莊若隱若現。

小路旁,樹下嗅花香。忽而一陣風吹過,俏皮的花瓣落在賞花人肩上。正在院子裡忙活的民宿業主陳義笑了起來。

因為疫情,貴州省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啟化村中的多家民宿冷清了許多,近日,記者走訪當地,發現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民宿業主們已經行動起來。

清理入戶道路,打掃院落衛生;張貼迎賓橫幅,添置桌椅板凳......一大清早,劉義就忙著開始「打扮」自己的百裡杜鵑義門馬太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民宿寄託了他的致富夢,因此他格外地盡心盡力。

「這裡好巴適!」行走在啟化村,身邊突然傳出一聲讚嘆。

「這是從重慶過來賞花的遊客。」陳義介紹到,景區的花香為啟化村帶來了火爆的人氣。

事實上,眼下還不是啟化村的旅遊旺季。每到盛夏,不少省內外遊客會像候鳥一樣進村避暑,在陳義所經營的民宿,200個車位的停車場常常「超負荷」。

趁著旺季未到,陳義正在抓緊完善基礎設施、種花補草、讓民宿更美觀舒適。「遊客來避暑,包吃包住,白天可以逛田野,採摘蔬果,晚上可以到河邊散步、圍著篝火,十分安逸,口口相傳,吸引了越來越多重慶等地的客人。」

談及修建民宿的初衷,4年前還在大方打工的陳義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以前在外打工,厭倦了漂泊的生活,2016年,我看到家鄉的產業大發展,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於是我帶著積蓄和經營理念,毅然回來承辦了民宿。」

倦鳥歸巢,資金難題擺在陳義面前。為了鼓勵陳義創業並助其解決困難,百裡杜鵑黨工會工會在了解情況後,決定為陳義提供6萬元創業啟動資金。

「現在好了,隨著家鄉的不斷發展,村子舊貌換新顏,政府的幫助也帶給像我這樣外出務工的村民返鄉創業的機會,讓我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去年花節期間,民宿一次接待大小團隊20餘個,散客350人次,擺了近百桌,至今還讓劉義激動不已。

據了解,百裡杜鵑管理區共培育發展啟化、石牛、大荒、永興、附源等鄉村旅遊村寨16處,彝山花谷、奢香軍營山地公園、米底河等特色鄉村旅遊點20餘處,農家旅店、飯店700餘家,床位11824個,餐位28000個。

花香引來新生活,家門口的工作崗位、熱火朝天的農家民宿、不斷供給的特色農產品,讓村民有了新盼頭,發展的東風催生發展的熱情,旅遊公司帶村致富讓村民在抱團取暖中,步步走向致富路。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張弘弢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

相關焦點

  • 畢節百裡杜鵑:萬畝荒山變茶山 成群眾致富靠山
    「帶你們去看看我們社區的茶園,現在又長高了不少。」日前,在百裡杜鵑沙廠鄉沙廠社區,村黨支部書記餘琳熱情邀約大家一同去社區的茶葉基地走走看看。初秋夜漸長,臨近茶園,山間微風吹拂過臉頰,隱約聽到歡快的勞作聲。
  • 百裡杜鵑:鄉村旅遊讓農民跳出「農門」
    百裡杜鵑旅遊集團工作人員正在給村民培訓。萬靜攝能人帶動,共享旅遊紅利家鄉的高速發展,促使更多在外打工的遊子回鄉創業,為家鄉的發展出力,戛木管理區大堰社區的黃彪便是其中之一。百裡杜鵑融媒體中心2018年,重慶好地方旅行社的一個工作人員突然出現在槽門村,他是因為在朋友圈看到一張槽門村的風光圖「按圖索驥」找來的。拿著手機面對夢溪湖,看著眼前與照片上一模一樣的美麗景致,他心動了,當即找到槽門村黨支部書記周朝瀚說明來意:「這兒很適合發展鄉村旅遊,只要你們願意,你們做好了準備,我就可以給你們帶人過來。」
  • 百裡杜鵑管理區:「旅遊+扶貧」敲開致富門
    陳明凱說,「因為在自家屋裡開,不出房租。開餐館加燒烤,一年掙5萬元沒問題。」在陳明凱的記憶裡,小時候家裡就靠種3畝地維持生計,生活拮据,父親只好去附近煤礦務工。一次意外受重傷,讓陳明凱的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 岑鞏縣注溪鎮致富帶頭人廖興返鄉創業帶富一方百姓側記
    六年種下搖錢樹引得鳳凰繞樹飛——岑鞏縣注溪鎮致富帶頭人廖興返鄉創業帶富一方百姓側記□ 特約記者 楊波「今年,差不多採摘了12萬斤油茶籽,按照市價2元1斤算,可以賣到25萬元左右。」吃水不忘挖井人,廖興在一步步把荒山變成金山後,也帶動了當地村民興產業,還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帶富了一方百姓。「油茶三年後掛果,見效慢但前景好,熬過前三年,就是搖錢樹。」說起油茶產業,廖興向筆者講述了創業歷程,「來中寨村種植油茶前,我曾在外地一家玻璃廠上班8年,1996年因玻璃廠被迫停產,便產生了回鄉創業念想。」
  • 百裡杜鵑百納鄉:蜜本南瓜變群眾致富「金瓜」
    8月下旬以來,百裡杜鵑管理區百納鄉百納社區南瓜基地裡,一個個色澤金黃的南瓜藏於綠葉之間若隱若現,10多名群眾正忙著採摘、背瓜、裝車、運輸,一派熱鬧喜悅的豐收畫面。楊能秀正在搬運南瓜據了解,該南瓜基地是返鄉創業的陳江榮和陳建兩兄弟建立的。陳江榮告訴記者,2019年以前他一直在外做南瓜買賣的生意,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他們覺得去市場收購南瓜來賣不如自己種植,這樣成本會更低,所以去年他們兄弟倆決定返鄉創業,成立了建榮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春季南瓜。
  • 百裡杜鵑大水鄉:秋冬種助農增收
    「我在榨菜基地務工30餘天,今天發了3200元的工資,在家門口就可以務工,既賺到錢,又可以照顧家庭,感謝村合作社領辦得好,我們又增加了一筆收入……」百裡杜鵑大水鄉爐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高龍群手裡拿著鈔票高興地說。
  • 種寒地靈芝創業 帶逾千農戶致富
    2017年,本已在外闖出了一番天地的他選擇返鄉創業,帶領家鄉人闖出了一條致富路。至今,祝嗣臣已累計用工量逾5,000人次,帶動1,596戶貧困戶,全省建基地25個,大棚1,000棟,成為全國最大的寒地靈芝棚栽基地,產品遠銷海外市場。走進坤健靈芝培育基地,靈芝密密麻麻、整齊劃一地排列,每一顆都深扎在土壤中。
  • 高明區更合鎮梧桐村羅紀鋒:返鄉創業 帶領村民致富
    圓創業夢將現代農業技術帶回家鄉一份在大城市的穩定工作,在很多人看來也許是很好的就業選擇。但在羅紀鋒看來,回鄉創業的情懷更具吸引力。正當所有人都以為羅紀鋒要在廣州大展身手的時候,他卻出人意料地帶著妻子回到自己的家鄉梧桐村,開始創業之路。彼時,梧桐村只是更合鎮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村中絕大多數青壯年都選擇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都是老年人。羅紀鋒回村創業的想法遭到身邊很多人的反對。「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為什麼還要回來當農民?」這些人中,以羅紀鋒的父親反應最為強烈。
  • 貴州花海,黔西「百裡杜鵑」
    中國杜鵑花都,百裡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省黔西、大方縣交界處。全縣富集涵蓋自然景觀、民族風情、文物古蹟、歷史文化等的各類旅遊資源和旅遊區、點近30處,主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杜鵑花園」百裡杜鵑、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音洞文化遺址、中國十大喀斯特美麗湖泊烏江中上遊三大連湖(支嘎阿魯湖、東風湖、索風湖)、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評定為「中國旅遊特色村」的省「苗族歌舞之鄉」化屋苗寨、元明清歷史文化遺存水西公園、亞洲第一高跨大橋六廣河特大橋
  • 安徽利辛縣舊城鎮:返鄉創業 帶動村民共致富
    利辛縣舊城鎮建檔立卡貧困戶陸吉敏家貧志不貧,通過個人努力以及國家各項扶貧政策支持,在自己脫貧致富的同時積極返鄉創業,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陸吉敏家住舊城鎮陸暗樓村,因配偶身患重病,為救治妻子四處借債,後在外務工時又被騙十餘萬元。
  • 百裡杜鵑農舍變民宿 農民變店主
    百裡杜鵑農舍變民宿 農民變店主 發布時間:2020-09-01 00:55:54      來源:畢節日報
  • 盤州304名創業致富帶頭人結業,將履行「先富帶後富」誓言
    10月27日, 盤州市扶貧開發辦公室2020年第二批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市委黨校舉行結業儀式,回放了十天以來的培訓精彩瞬間。學員代表和講師代表依次發表感言,在頒髮結業證書與榮譽證書後,優秀學員代表籤訂了「先富帶後富」責任書。
  • 百裡杜鵑:黨建引領寫好「茶旅融合」文章
    在茶葉種植方面,金坡鄉探索『村黨支部領辦,企業入股帶動,群眾參與分紅』的模式,大力流轉土地投入茶葉種植,通過3年悉心管護經營,如今茶葉長勢喜人,群眾看到了希望,參與產業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在百裡杜鵑金坡鄉茶葉種植基地,該鄉黨委書記崔榮鑫對茶產業發展充滿信心。
  • 茶園裡的「拼命三郎」 ——記普坪鎮廷必村返鄉農民工創業聯誼會...
    >   茶園裡的「拼命三郎」  ——記普坪鎮廷必村返鄉農民工創業聯誼會會長母天倫
  • 苟村集鎮:返鄉創業把夢圓,帶領村民奔小康
    近年來,我縣出臺一系列政策,積極鼓勵返鄉創業,吸引更多在外工作和發展的人才把目光投到家鄉。家住苟村集鎮劉莊行政村的李德勇就是返鄉創業的一員,不僅幹出了一番事業,還帶領村民走向了小康生活。李德勇一開始在外打工創業,因照顧家裡老人孩子不便,就選擇回鄉創業。回村後,他利用村裡的扶貧車間,開辦了博森木材加工廠,讓不方便外出的村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苟村集鎮劉莊村村民蘇永花因骨質增生導致腿腳殘疾,在外打工無望。博森木材加工廠落戶到村裡,讓蘇永華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現在說起自己在工廠的工作,她臉上掛滿了笑容。
  • 百裡杜鵑:大棚黃瓜喜獲豐收
    為鞏固脫貧成效,推動鄉村振興,百裡杜鵑戛木管理區因勢利導、科學規劃,在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依託資源優勢,引導當地企業發展生態產業,積極推動大棚蔬菜產業發展,促進鄉村經濟有序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 松江區加大築巢引鳳 大學生紛紛返鄉創業
    東方網記者袁家福11月2日報導:這是一群可愛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紛紛選擇了返鄉創業,並帶領眾多同伴,將學到知識和本領反哺社會,助力鄉村振新幫助農民致富。在松江這塊歷史悠久的肥沃土地上大顯身手。由此返鄉創業的念頭便萌生了。「創業之初只有我一個人,現在我們的團隊已經有十幾位大學生了,一起創辦鄉村民宿、土家美食、助力農村旅遊業發展。朱燕將自家230平方米的農宅改造成民宿,客房、餐廳、活動室等,在鄉村美景映襯下,老宅重新煥發了活力。藉助線下民宿體驗,致力於松江大米銷售,打造了自己的大米品牌「八十八畝田」,慢慢地在客戶中贏得了口碑。
  • 百裡杜鵑景區最新優惠政策出爐!門票半價
    百裡杜鵑景區最新優惠政策出爐!」發布信息2020年百裡杜鵑各景區門票實行半價燕春/攝【優惠政策】一、2020年百裡杜鵑各景區門票實行半價1.百裡杜鵑(普底·金坡·杜鵑花王)景區通用門票原價130元/張,現半價65元/張。
  • 陝西寶雞隴縣返鄉創業青年「抱團」走上養豬致富路
    靠著養豬致富後,他不僅帶動了周邊不少村民走上養豬致富路,免費為周邊群眾提供技術,並為貧困戶進行生豬託養,與25戶貧困戶籤訂了期限3年的入股分紅協議,在脫貧路上與村民攜手前行,成為鎮上赫赫有名的「豬倌」。過去,張英長期在外做生意,已小有成就,38歲卻返回家鄉,重頭來過,當了「豬倌」,實現了華麗轉型。
  • 家鄉築暖巢 只待雁歸來——扶風縣在外人員返鄉創業正當時
    據了解,王小銀只是眾多返鄉創業人員中的一個,目前全縣返鄉創業人員達2900餘人,直接帶動就業2.3萬人。縣委、縣政府為鼓勵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把「老鄉留在老家」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不斷強化服務意識,積極為返鄉人員創業架橋鋪路。一是加強創業宣傳,激發創業熱情。為「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縣上每年開展一系列活動,留住外出務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