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戶們為什麼不願意種植茶籽油了?以下4個原因道出了真相

2020-12-19 小簍子解說
山茶油樹

能榨出茶籽油的樹我們叫它油茶樹。這種油茶樹因為對空氣和水分要求比較高,所以它只生活在南方山上,一般北方是看不見的。油茶樹和橄欖、油棕樹、椰子齊名,被稱為四大食用樹,它們榨出來的油非常的香,而且營養價值非常的高。而且這個油茶樹是我國獨有的,非常的稀有。這種樹主要種植在南方的浙江、江西、湖南等省,又因為湖南種植的比較多,所以湖南被稱為油茶之鄉。

這種樹榨出來的油我都叫它茶籽油,茶籽油是一種綠色的食用油,具有色,香,味俱全。用茶籽油炒出來的菜有一股茶香味。茶籽油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以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有廣闊的應用和開發前景。這種茶樹有這麼廣的應用前景,榨出來的茶籽油價值又那麼高。

山茶油

而且這種茶籽油在市面上能賣到80元一斤,還和橄欖油齊名。具有和橄欖油一樣的市場。那麼它的種植應該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多才對啊。但是事實正好是相反的,這種茶樹的種植越來越少,除了老一輩的還採山上的野生茶樹拿來榨油以外,年輕人很少去種植這種油茶樹了。那麼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了。通過調查問卷,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第一,前期投入大,回報慢

這種茶樹從樹苗到結果,一般需要五到六年的時間。而且每年還要給茶樹施肥,防病蟲害,這都是一筆很大的花銷。這樣高的花銷要到七年左右才能回本,除非你有強大的資金支持否則一般農民一般是吃不消的。所以像茶油樹這樣前期投入高,收入又慢,在加上農民金錢的短缺,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一般不高。

第二、不容易採摘、管理起來有難度

原因在於該種茶油花對於生長環境要求很高,只能靠人工採摘,不能使用機器。而且茶樹中期需要定期的維護,比如施肥,除草,除蟲,修剪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是山裡的青壯年為了掙更多的錢大多選擇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就是些老弱婦殘,沒法去山上工作。倘若種植規模大的話,就要僱傭他人,這就增加了種植的成本。沒掙錢前期確投入太多是很不划算的,就因為這個原因種植的就很少。

山茶油樹花

第三、產量不穩定

這種油茶樹的出油率很低,一般不到40%,在25%~35%之間。在用傳統的壓榨方法的話,出油率更低,並且這種樹的產量也低。所以產量低,使種植戶很掙到錢的。油茶樹產量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樹的品質部高

一般高品質的茶樹都價格相對來說較貴,農民為了減少成品,一般選擇栽種當地的品種,這樣產量就低了。

山茶樹花欣賞

第二,茶樹受生長環境的影響

山茶油樹一般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產量會不穩定。如果今年氣候、溫度、水分適合油茶樹的生長,那麼今年就相對要高點,如果不合適,那麼產量就低了。

第三,油茶樹的管理部到位也有影響的。所以產量不穩定也是一個原因。

第四、茶油銷售狹窄

目前這茶油樹壓榨出來的茶油,價格比較貴,而且人們普遍認識不是很高,特別是北方人,都沒怎麼聽說過,更被說買了。而且人們認識一個東西,到了解它,在到購買它,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的。

所以現在茶籽油在市場上還處於初期。如果農戶生產出來這種茶籽油,但是買不出去,或者買的不好,這個風險農民不願承受,也沒法承受,辛辛苦苦了好幾年確賣不出去,這將是多大的損失啊。農民不願意冒這個風險,所以很少有人會在去種植這種油茶樹了。

以上就是我對農戶為什麼不願意種植有茶樹的了解。前期投入大、回報慢,產量低,採摘和管理難度大,銷售路比較窄這些都是都是農民不願意種植它的原因。

山茶油樹未來的遠景

農民在種植過程中發現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就越來越不願意種植了。不過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認識越來越到位之後,這種茶樹的種植會被提上日程的。以後這些難題都不是難題了。

現在這個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了,茶籽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以後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以後得前景也更加廣闊。現在都提倡綠色環保,茶籽油從從生產到壓榨到使用都是綠色環保的。

相關焦點

  • 以前農村常吃的茶籽油,為什麼現在都沒有了,茶籽油去哪了?
    茶籽油是最健康的食用油,這個不僅具有科學道理,也是得到民眾廣泛認可的。但是為什麼常年吃茶籽油的人不多呢?茶籽油難道沒有了?這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城裡想吃的人吃不起,另一方面農村以前吃茶籽油是因為菜籽油匱乏,現在菜籽油較為充裕且價格適中,而且茶籽油種植加工成本較高,生活用油逐漸由菜籽油替代了茶籽油。
  • 茶籽油價格高,但是油茶樹卻很少有人種植,為啥?
    這幾年,很多農村人返鄉創業,一般選擇承包土地或者荒山,在裡面搞經濟作物種植,或搞養殖,像種植梨樹、桃樹、柿子樹等等,但有一種樹卻很少有人種植,那就是油茶樹。前幾年,大伯家嘗試種了一畝油茶樹,看看到底能不能賺錢,畢竟在市場上茶油賣的還是很貴的。
  • 農村種植茶籽樹,種植前景和風險
    農村,其實就是一個聚寶盆,很多人都知道有寶貝,就是不知道怎麼去尋找,怎樣去挖。很多人能投身農村,咱作為農村人,真的拍手歡迎。但是在種植過程中還是有很大的前景和風險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說說這些。
  • 油茶種植前景如何?山茶油雖好,但油茶種植不能搞……
    茶油,又名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等,是一種純天然高級食用植物油,素有「東方橄欖油」的美譽!為什麼搞油茶種植的人少之又少?個人認為種植油茶比較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茶油有價無市銷售難油茶主要用於產茶油,附屬產品還有茶枯、茶殼等。茶油雖好,但市場認知度不高,很難賣出去的。通常,正宗山茶油價格100元/斤左右,這個價能買到一桶菜籽油、花生油、色拉油等。
  • 為什麼藏族的姑娘都不願意嫁給漢族小夥,當地人道出了原因
    西藏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裡可以說是一片淨土,這裡風景壯麗,有著遼闊的草原、聖潔的雪山,人文氣息也非常濃厚,獨特的藏族文化讓遊客們不禁神往。因此現在西藏也是一個旅遊勝地,每年都會有無數中外遊客到訪,西藏還是一個盛產美女的地方,當地的藏族姑娘長相美麗充滿了異域風情,讓人心動不已,不過為什麼藏族的姑娘都不願意嫁給漢族小夥,當地人道出了原因。
  • 水稻品種繁多,種植戶應怎樣選擇水稻種子?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水稻品種不僅繁多,而且同質化嚴重,品種差別不大,讓種植戶眼花繚亂。近年來因水稻審定體制變化及育種技術的進步,水稻品種出現井噴,2018、2019年國審的水稻品種就有641個;據相關統計看,2018年國審+省審的水稻品種有838個,比2017年的676個增長了24%,其中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審定的品種最多,那麼,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一個縣可能有上千個品種入市。面對如此多的品種,種植戶應該怎樣選出適合自己的種子?
  • 男子非法種罌粟 種植背後原因感人至深(圖)
    男子非法種罌粟 種植背後原因感人至深群眾舉報山頭豔麗罌粟花開  4月6日上午9時左右,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興文縣蓮花鎮派出所響起,一位群眾報案稱在蓮花鎮長嶺村的「墳坡頭」(小地名)處,開滿了顏色鮮豔的花朵,懷疑是罌粟,希望民警能夠調查一下。
  • 我種植茶籽樹經歷和經驗
    2014開始種植茶籽,從育苗到種植都是小編自己摸索出來了,初期育苗存活率低,到現在百分之九十幾存活率,茶籽樹品種種類繁多,我百分九十福州本地品種,還有幾十棵雜交品種,本地品種果小採摘慢,雜交品種果大採摘快,本地茶籽榨出油香,雜交茶籽榨出油就沒那麼香。
  • 系列報導《六盤山下「尋」藥香》(4) 夜訪黃芪種植戶
    今天推出系列報導《六盤山下「尋」藥香》第四篇:夜訪黃芪種植戶第四篇:夜訪黃芪種植戶 央廣網銀川4月24日消息 (記者 郭長江、許新霞、彭照) 仲春的六盤山區,晚上八點天已盡黑。從寧夏自治區隆德縣城出發,驅車二十多分鐘,神林鄉辛坪村到了。車開進了一個建有很多平房和一個敞亮大院的院子裡。遠遠看到平房裡的燈亮著。聽到車聲,一位外表憨厚的老鄉出來迎接我們。
  • 華胥鎮種植戶周忠彥平菇種植圓了自己致富夢
    華胥鎮種植戶周忠彥租用10多畝土地種植平菇產業,每茬9個大棚銷售額在4萬元,蘑菇當季銷售額預計收益30萬元左右。用農業產業園了自己的致富夢。 走進平菇大棚內,記者看到周忠彥一家人正端著筐子在菌棒之間忙碌地採摘著。
  • 經銷商頻繁取消訂單,種植戶進退兩難,消費者:想吃買不到
    在他說完這個話之後,我立馬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在網絡上經常看到各種農產品賣不動,而很多想買的消費者又苦於沒有購買的途徑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都知道,現在市場上的水果基本都是南方生產的為主了,因為北方現在已經到了大冬天。
  • 任家村大豆種植戶 因小利失大義
    面對大豆價格不斷上揚的形勢,臺安縣黃沙坨鎮任家村的大豆種植戶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去年4月,正值春耕尾聲,看著有不少「水改旱」後農戶的地還荒著,鎮農業部門向省農科院大豆研究所求援。當時省農科院正在發展優質種子培育基地,幾名研究員從瀋陽趕到臺安黃沙坨鎮,同時還帶來每公斤低於市場價0.6元的優質大豆種「遼豆15」。然而,對於研究員帶來的平均畝產可達250公斤的「遼豆15」豆種,不少農民抱有懷疑態度,因此遲遲不肯播種。為了不誤農時,村裡只好出資負擔了每公斤4元的種子款。
  • 曾是朝廷御用貢品,種植一畝收入10000元?為什麼少有人種植?
    導讀:曾是朝廷御用貢品,種植一畝收入10000元?為什麼少有人種植?文:三農小七我國是一個農耕國家,耕地和種植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事情。以前不發達的時候,城鎮人口是很少的,絕大多數人都在耕種。03種植戶為什麼不願意種植貢菜?貢菜的種植技術很難嗎?
  • 雲陽菊花成為洛杉磯搶手貨 種植戶年收入2.5億元
    日前,雲陽縣以「非茶植物飲品(菊花)產業發展」為主題,召開了一場產業發展研討會。這次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和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主辦,這意味著雲陽的陽菊產業,已受到國內同行業認可和關注。會上,農業部原副部長陳曉華認為,雲陽在開發和打造菊花產業品牌時,不忘注重菊花文化的傳承,不忘發揮創業示範和領頭作用,如今已成為國內同行業示範標杆。
  • 壞消息:700多萬斤「致富果」成為「甜蜜負擔」,種植戶們怎麼辦
    果樹種植的前期的土壤改良、園地建設和苗木購置和栽培管理,是一項較為長期的、投入成本比較高的支出,所以很多農村都是採取了分批改良、分批種植的遞進模式,從而將成本壓力和風險負荷做到了最小化。現在的農村果樹種植效益怎麼樣呢?
  • 2020年黑龍江省虎林市八五六農場水直播種植戶專題報導!
    蔣克才先生是黑龍江省虎林市八五六農場第八作業站水稻種植戶,2020年是蔣先生第二年種植水直播!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蔣先生是一位非常願意學習,願意琢磨,研究,敢於嘗試的人,2018年冬天蔣先生在鄭老師網課中學習,不明白的地方也會及時私信鄭老師諮詢。2019年是他第一年種植水直播,在去年欠收的年頭畝產達到1050斤,已經非常棒了。
  • 花蕊做茶,花瓣用於沐浴,農村人一個創意,為種植戶帶來價值
    這世上原本就沒有什麼無用的東西,大家之所以丟棄,就是還沒人發現它的價值,就像當地中藥材種植戶,像牡丹和芍藥的花蕾,特別是芍藥花蕾,農戶為了減少其營養消耗,往往都是在現蕾的時候,就給剪掉不要了。而牡丹雖然可以開花結籽,牡丹籽也有榨油或留種的價值,但隨著牡丹籽行情的低迷,牡丹花蕾在農戶眼裡也失去了價值,遭到和芍藥花蕾一樣的下場,也就不奇怪了。
  • 為什麼蘭花種植要用高腳花盆?這4個原因和2個細節,蘭友須知
    關於蘭花種植用的盆前幾天有一位蘭友問我:為什麼種植蘭花的花盆都選擇高腳的深盆,野生蘭花的根系明明都很淺啊?確實如此,在山上找過野生蘭花的都知道,蘭花在山上生長時,根系大多是橫鋪在腐殖層中,有時不需要鋤頭就可以用手直接挖出它來。
  • 許昌市襄城縣:菸葉種植險開始理賠,承保人與種植戶存在利益衝突
    今年,由於受天氣異常等因素的影響,素有「菸葉王國」之稱的許昌市襄城縣的菸葉種植遭受較為沉重的打擊,減產減收幾乎已成定局。但是,讓人略感欣慰的是,絕大多數菸葉種植戶都參加菸葉種植保險,可以略微減少些許損失。
  • 瀘州新樂鎮500種植戶「抱團」種蔬菜
    瀘州新樂鎮500種植戶「抱團」種蔬菜   2月4日,年味尚濃,瀘州市納溪區新樂鎮三江村4組蔬菜種植大戶朱孝明已在自家的蔬菜大棚裡忙著採摘朱孝明說,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村裡的蔬菜種植戶組建了三江村蔬菜專業合作社,改變了往日散戶經營模式,成員迅速由成立之初的28人發展到現在的200餘人。有了合作社,朱孝明3個大棚蔬菜和5畝多露天蔬菜去年收入超過8萬元。鎮裡的技術員全程跟蹤服務,並在種之前已幫他們聯繫了市場。對於化肥、種子等生產資料,合作社通過團購將價格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