鄗代之戰 果敢戰區學習的古代以少勝多著名戰例

2020-08-28 大話機械化

趙國自長平之戰敗於秦國之後,國力大大削弱。此後,不僅受到秦國軍隊的屢次進犯,而且其他諸侯國亦想乘機侵趙獲利。十五年,燕國丞相慄腹以給趙王祝壽為名,出使趙國,刺探趙國虛實。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趙國青壯年在長平之戰均被秦將白起坑殺,國內儘是孤兒寡婦,無力再戰,乘此良機攻趙必勝。燕國名將樂毅之子樂間認為趙國連年同秦作戰,百姓熟悉軍事,若興兵攻趙,燕軍一定會敗,堅決反對出兵。燕王喜不聽樂間勸告,決意發兵攻趙國。他派慄腹為將,領兵60萬,戰車2000乘,兵分兩路大舉進攻趙國。慄腹令部將卿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鄗。燕軍到達宋子(今河北晉縣南)後,趙孝成王令上卿廉頗、樂乘統兵25萬前往抗擊。廉頗分析燕軍的來勢後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加之長途跋涉,人馬睏乏,遂決定採用各個擊破的方略。令樂乘率軍5萬堅守代,吸引攻代燕軍不能南下援助,自率軍20萬迎擊燕軍主力於鄗。趙軍同仇敵愾,決心保衛國土,個個奮勇衝殺,大敗燕軍,斬殺其主將慄腹。攻代燕軍聞聽攻鄗軍大敗,主帥被殺,軍心動搖,失去戰鬥力。樂乘率趙軍趁機發起攻擊,迅速取勝,俘卿秦。兩路燕軍敗退。廉頗率軍追擊500裡,直入燕境,進圍燕都薊(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讓5座城邑求和,趙軍始解圍退還。戰後,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假相國。




此戰趙軍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利用燕軍輕敵、疲勞,趙軍同仇敵愾,對來犯之敵予以痛擊,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相關焦點

  • 【志載冀往】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井陘之戰
    【志載冀往】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井陘之戰 2018-12-05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難能可貴,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以少勝多,痛擊日寇的著名戰例
    然而即使在如此慘烈的戰爭局勢下,也不乏我軍以少勝多的戰例,甚至是中國軍人在傷亡人數上大大少於日軍的戰役,這到底是哪場戰役呢?一,平型關大捷(又稱平型關戰鬥、平型關伏擊戰),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平型關首戰大捷,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第一次主動向日軍發動攻擊並取得全勝的戰鬥
  • 昆陽之戰,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劉秀用隕石砸碎了新朝
    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   昆陽之戰是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在昆陽一線(今河南省葉縣),故稱為昆陽之戰。
  • 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爭
    五、即墨之戰即墨之戰,發生於前284年至前279年,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統率燕軍攻打齊國即墨城,齊國田單堅守城池,最後由防禦轉入反攻,一舉擊敗燕軍。六、鄗代之戰鄗代之戰,發生於公元前251年,廉頗率領25萬趙軍在鄗(今河北高邑東)、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利用燕軍輕敵,疲勞的弱點,擊敗60萬燕軍。
  • 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
    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史記》中說「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其實不是「不期而會」,根據甲骨文所揭,此次出兵早有聯絡,關中和江漢間的許多方國都有參與,但諸侯恐怕並無八百之多,從牧野之戰的情況看,基本上都是西南方的羌、戎各國。此時,商朝發生了激烈的內亂。
  • 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那些以少勝多的戰役
    4.伊闕之戰,戰國時期,秦國白起領兵12萬,殲滅韓國、魏國、東周聯軍24萬人。5.即墨之戰,戰國時期,齊國田單帶領即墨軍民共同抵抗由燕國大將樂毅帶領的燕軍,人數不詳,是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之戰。6.鄢郢之戰,伊闕之戰後,秦將白起又帶領數十萬秦軍對楚作戰,攻佔鄢城與郢都,同為以少勝多。
  • 濰水之戰,雙方勢均力敵,並不是以少勝多的戰例
    前言:關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濰水之戰,一直被認為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後來有人提出了:濰水之戰並不是以少勝多的戰例。從此,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爭議。史學界展開了熱烈地討論。這樣的研討,對於中國古代戰爭史正確定位有著積極的意義。筆者經過查閱有關資料,也認為:濰水之戰是勢均力敵的戰役,而不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 中國古代著名戰例——柏舉之戰
    中國古代著名戰例——柏舉之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2日 08:46 來源:CCTV.com 晉國為與楚國爭霸,採取聯吳制楚之策,派楚國亡臣巫臣帶著一隊戰車來到吳國,教吳人乘車、御射、列陣,吳軍由此而學會了車戰。此外,吳國與晉國交好後,經濟、文化也得到發展,國力逐漸強大起來。於是,吳君壽夢慢慢萌生了走出國門的意圖,自號吳王,欲與門外的南方大國楚國在疆場上一試。公元584年,吳軍新編水陸大軍齊出,一舉攻下楚國淮河重鎮州來。此後近70年間,雙方先後發生過十次大規模的戰爭,幾成世仇。
  • 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你應該知道的古代著名以少勝多戰役
    下面為大家分享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你應該知道的古代著名以少勝多戰役。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人文歷史常識是考試的重要內容。我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古人運用智慧,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總結在考試當中常考的幾個戰役。一、知識介紹(一)先秦時期1.牧野之戰由於商紂王帝辛政治上耗巨資建鹿臺、矩橋,造酒池肉林,使國庫空虛。
  • 鄗代之戰:長平之戰被打殘了的趙國,為什麼回首就能打殘燕國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國至少被乾死40多萬人;公元前259年秦趙邯鄲之戰,趙國國都邯鄲都被秦軍圍了。而且,長平之戰打了三年,邯鄲之戰也打了將近三年,所以自公元前262年馮亭降趙、趙國接收上黨起算,趙國打了將近六年的硬仗。所以,實力肯定是被大大削弱了。
  • 古代歷史上五大最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可憐的士兵就這樣被玩壞了
    東晉前秦——淝水之戰淝水之戰,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苻堅向東晉發起的統一全國的決定性戰役。前秦苻堅率領八十多萬大軍攻打東晉,東晉謝玄率領八萬北府軍迎戰,雙方在淝水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 巨鹿之戰、彭城之戰都是典型以少勝多的戰例,項羽的秘笈是什麼?
    引導語:霸王項羽在巨鹿之戰、彭城之戰中以少於數倍敵人的兵力擊潰敵人,這是為什麼呢?如果項羽兵團的戰鬥案例中只有一次,那麼我們可以認為那是一種運氣,算是一種偶然現象吧。可這是非常著名的兩次戰例,尤其是巨鹿之戰,是一次具有戰略轉折性的戰役,標誌著秦王朝的軍事實力衰弱。
  • 中國古代著名的戰爭,你知幾何?
    馬陵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彭城一戰,劉邦遭到了自起兵以來的最大的慘敗,楚軍依靠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漢軍56萬之眾,殲滅劉邦主力,使劉邦陷入「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局面,創造了古代戰爭中速決戰的典範,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 春秋戰國之名將廉頗:將軍老矣,尚能飯否,壯志未酬千古遺恨
    因為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這個名字成了中國古代老將軍的代名詞。廉頗在戰史上最有名的戰例,應該是與樂乘在「鄗代之戰」中率20萬趙軍大敗60萬燕軍,成為中國古代戰爭中以少勝多的著名案例。誰知廉頗的仇人郭開聽說趙王欲起用廉頗,「多與使者金,令毀之」。於是這使者還報趙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說他一會兒上了三次廁所。趙王一聽,哪裡還敢用這老兒?
  • 古今中外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出河店戰役」就發生在這裡
    從青山頭西端起,向東1.5公裡,一路屢見古代陶片,尤以臺地邊緣處為最多。西坡由北向南有四條水衝溝,除最南一條外,在溝壁、溝底都可見到手制陶片。陶器以泥質或細砂黃褐、紅褐陶為主,也有少量夾砂黃褐陶。火候一般較高,陶色較純正,質地堅硬。器形有罐、鬲、缽、碗、杯等,口沿有侈、直、斂之分,唇有尖、方、圓之別,器耳有環狀、乳突鈕,器底有平、假圈足及三足的。
  • 中國古代最著名以少勝多的5場戰役,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中國古代最著名以少勝多的5場戰役,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1.虎牢關之戰:虎牢關之戰,發生在唐朝武德三年,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結果大破竇建德十餘萬眾,一戰滅兩王,唐朝贏得了定鼎天下的一戰。
  • 歷史上出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個個都堪稱奇蹟!
    以少勝多是真能耐,是四兩撥千斤,是臥薪嘗膽,是借勢東風,是百般機靈!一、巨鹿之戰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 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
  • 我國古代以少勝多的十大戰役
    能夠以少勝多,先發制人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又有民心得失的對比,還有商軍中奴隸和戰俘的倒戈等。(註:時間說法不一,前1130年到前1018年都有。商朝軍隊數量另有70萬的說法。)>項羽楚軍2萬—章邯、王離秦軍40萬項羽破釜沉舟之戰。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5大戰役,交手雙方都是頂級的名將和軍師
    在中國歷史上那個冷兵器時代,出現了許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指揮這些戰爭的大將和軍師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頂尖的。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五大戰役。第一戰是牧野之戰。牧野之戰是武王伐紂的決勝之戰。
  • 除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還有哪些以少勝多的戰役呢?
    「三國」時期的戰爭很多,而最著名的堪稱三大戰役。三大戰役是指三國時期發生的三個大規模著名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在三國三大戰役中,夷陵之戰是蜀漢和東吳的一場較量,此戰,蜀漢和東吳的兵力,都在5萬左右,也即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不過,就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來說,都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