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歷史厚重,靈魂深沉;然洗盡鉛華後,美食最是難以割捨。
輕輕打開中國地圖,陝西正好在雄雞的胃部。不負所托的,陝西的美食文化古往今來享譽世界;西安作為這黃土高坡的中心,食之美體現的尤為淋漓盡致。不難想像,在一個文化悠久、水土富饒之地,廣大勞動人民怎能不把智慧發揮在改善生活上,故而一道道體現老陝人獨特秉性的佳餚誕生了。

說到西安美食,牛羊肉泡饃必須得C位出道。打葉黃起,強勁的西北風恨不能掀開你的臉皮,此時一碗暖胃耐飢的羊肉泡無疑是最佳選擇。想想綿軟的饃塊繞著晶瑩的粉絲,肥而不膩卻份量十足的片牛肉等著你大快朵頤,就算「香菜恐懼症患者」瞧那點綴著的清新的綠也是格外可人。「西安人不管到哪兒,都不得不吃泡饃」,對此,我在此澄清,一個對吃有追求的老饕不僅要吃西安本地的饃,摸清每家泡饃館的特色更是基本素養。

「給我一個饃,能夾住整個世界。」在風姿各異的美食之中,肉夾饃憑藉種類繁多、製作簡單和攜帶方便包攬斷層式的高人氣。酥脆焦黃的白饃含著鹹香多汁的肉,「純白齒紅」的模樣勾著你的饞蟲。你還在為三餐吃什麼而煩惱嗎?吃夾饃啊!平價美味、便利快捷,你值得擁有。從經典款的臘汁肉夾饃到網紅打卡清單裡的蛋菜夾饃,在「饃都」,總有一款適合你。

「你看這個面它又長又寬,你看這個碗它又大又圓。」吳亦凡的這段freestyle將陝西的麵食描述的淋漓盡致。關中「八大怪」之一——麵條寬的像褲帶,據說舊時候的婦女都要有一手好的扯麵功夫才能討得丈夫歡心。從前端著大老碗,在板凳邊圪蹴下,吸溜著寬面;如今每每出遠門回家,慣例要吃一碗麵,吃完還要喝湯,遵循「原湯化原食」的儀式感,之後痛快地打個響亮的飽嗝,這才是對面起碼的尊重。筋道的扯麵扯出的是一份家的愛與守望,biangbiang的聲響奏響著鄉土的深情呼喚。

回坊,集西安美食於一隅。這裡是最喧鬧的地方,熱情的叫賣聲能扣開你靦腆的心扉,童叟無欺的行規也不會讓你吃虧,跟老闆小二諞兩句閒傳就能打聽清這裡的一切。這裡也是最安靜的地方,當你置身於美食之林,埋首於舌尖的刺激,將自動隔絕外界的紛擾,腦海中除了驚嘆再沒別的雜亂思緒。這裡是把尊重與團結融於平和日常的地方,漢回兩族人民在美食中學著和解與包容,沒事時相安無事、打成一片,有事時擺擺道理、但互不生隙。我想,這或許是因為「「紙條話題」沒有什麼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如果有的話,那就是還沒吃飽。」

開放包容的國際化大都市,再加上十三朝古都的背景,勢大的西安有著與之相稱的豐富而不失風採的美食文化。若你要把西安美食歸結為「摔碗酒」,把西安定義成「網紅城市」,那真可謂膚淺可笑了。「西安。西安。我心裡默念著。像前世的牽引,引我到輪迴的渡船上。」西安值得每一個人,去體驗,去追尋。

西安的記憶根植在心裡,她強勢地霸佔著每個西安人的味蕾,在靈魂裡刻上她的烙印。大部分西安人安土重遷的思想或許就來源於此。滄海桑田,這片熱土上的人們也用自己的豪爽耿直影響著美食,改善增益,開拓創新,把「守護」作為成生命的本能,演繹對食之美、西安之美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