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炒房一夜賺500萬?投資客假結婚、高槓桿買房卻被查封拍賣 8個月虧了100萬
最近,深圳買房打新中一套賺500萬的報導火了,炒房真的能一夜暴富嗎?
從幻想大賺一筆,到最終損失百萬元……受所謂「專業人士」蠱惑,短短8個月時間,「炒房客」魏靜的暴富夢想徹底破碎。
12月2日,阿里拍賣平臺顯示,位於深圳前海的一套49.36平方的房產,以660萬元的底價完成司法拍賣。今年4月份,在所謂「專業人士」指導下,懷揣「炒房致富」夢想的蘇靜,通過「假結婚」、高利貸「過橋」等方式,在深圳前海入手了這套不到50平的小戶型,總價728萬元。
如今,隨著法院拍賣的一錘定音,魏靜換來的只有68萬元帳面浮虧+8個月的高額利息+各種手續費,最終損失可能超過百萬元。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魏靜的上述遭遇令人警醒。
8個月虧損超百萬元
12月2日,阿里拍賣平臺顯示,位於深圳前海的一套49.36平方的房產,以660萬元的底價完成司法拍賣,全程僅有一位買家舉牌。
據阿里拍賣信息,魏靜這套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前海時代廣場1棟17XX室的房產,房屋用途為住宅,登記價人民幣728萬元,建築面積49.36平方米,使用年限70年,自2008年6月6日至2078年6月5日止。有租約,租賃期限為2020年4月17日至2020年11月16日,月租金5800元,被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查封,無抵押。
單價13.37萬元/平方米,這是一個放眼全國都堪稱豪宅的標準。
據知情人士測算,在8個月時間裡,魏靜可能損失超過100餘萬元,包含了從728萬元到660萬元的帳面虧損,8個多月裡產生的幾十萬元的利息、手續費等。
對於這次「炒房」的遭遇,12月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曾嘗試聯繫魏靜本人,魏靜本人回復稱:「我這邊事情還沒有結束,不方便接受採訪。」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就在魏靜名下房產被司法拍賣的前幾天,其本人還曾在微博上發文推介這套房源稱:拍到「利潤就達200多萬」。
聽信「秘籍」
動用「高槓桿」買房
今年5月,魏靜用名為「7蟹姐姐」微博帳號,對自己陷入高杆槓「炒房」困境的遭遇進行了回顧。在微博長文裡,她詳細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在所謂「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陷入高槓桿「炒房」陷阱中的。
據「7蟹姐姐」介紹,自己是48歲的蘇州陽澄湖大閘蟹店主,名字叫魏靜。她稱,自己通過網絡認識了微博大V「深房理」,這為大V的真實名字叫做李雪峰。李雪峰當時表示,可以教學員「極致槓桿術」並提供能讓外地人繞開限購等一系列深圳購房服務。
2019年9月15日,魏靜花費12780元會員費加入了「深房理」的「搖籃計劃」。在直播群裡,李雪峰教這些會員們如何炒房。他說深圳房價要暴漲,還拿出過一張半遮半掩的查詢單,說自己手裡不算合夥的房產有8套。
2月27日,「深房理」再次鼓吹深圳房價即將上漲,讓大家把「所有能搞到的錢都拿來做首付款」,不要錯過暴富的機會。
魏靜在長文裡表示,「搖籃計劃」號稱能夠實現買房一條龍服務,可以幫助會員三成自有資金獲得七成銀行經營抵押貸款買下房子。「深房理」的人幫魏靜在深圳繳納了社保,讓她花費五萬元和擁有深圳戶籍的會員通過假結婚拿到了「房票」。
今年4月,魏靜如願買到前海時代一套一房一廳49平米小戶型,總價728萬。為了購買這套總價不菲的房產,魏靜動用了極高的槓桿,其中小額貸款公司墊資436萬元。
然而,十餘天后(4月26日),因政策變化,魏靜無法獲得銀行經營抵押貸款,於是「深房理」再次幫魏靜想了個辦法,找另外一個小貸企業,按年息14.4%房款,還掉前面公司的貸款,然後再走企業貸流程還掉這筆貸款。但新的貸款公司,只願意放款430萬,但需要還的過橋貸款總額是436萬元。
此時的魏靜已經借遍了周圍所有的親戚,透支了信用卡,多出來的需要自己多交的6萬元,成為了壓垮她的「最後一個稻草」,最終「感覺受騙」的她並沒有選擇轉貸操作,也停付利息。隨後,小貸公司將其訴訟至法院。5月8日,羅湖法院查封了魏靜的房產。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在魏靜房產被查封後,魏靜和「深房理」一度在微博上打起「輿論戰」,並因此對簿公堂。
對於魏靜發布的長文,「深房理」曾回應表示,當事人惡意捏造事實、惡意中傷,並涉嫌刑事犯罪,同時還曬出了律師函。
「深房理」當時回應稱,自己幫助魏靜在深圳買房的過程沒有任何問題,貸款合作公司也沒有任何問題。其他工作人員更看不出來有任何不規範問題,只是銀行臨時變動貸款規則,導致魏靜暫時無法拿到貸款,要找金融公司借錢過渡6個月而已,實際成本也不算高,利息相對房屋的升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堅持「房住不炒」
深圳持續加碼樓市調控
上個月,深圳樓市的「打新」熱曾以一度引發市場關注。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11月30日晚表示,深圳堅決落實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執行7月15日出臺的「新深八條」規定。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格倒掛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相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撰文指出,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人民銀行在《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強調,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