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影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年輕人總是覺得時間還長,覺得遲暮之年還很遙遠,不能感同身受老人到了晚年的恐懼,不能理解老人未雨綢繆的思想。很多老人為了晚年不受苦,早早的就為自己計劃起以後的晚年生活。
攢錢養老的老人,指的是自己攢錢自己花,以後養老不靠子女,相對應的老人也不管子女的孩子,說白了就是各過各的,誰也不麻煩誰,這樣想法的老人,最後晚年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我的大姑今年72歲了,在她經歷了兒子兒媳的「壓榨」後,就決定自己攢錢養老,本以為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可聽完大姑的經歷,結局真實到殘酷。
大姑的自述:帶孫子兩年,決定「攢錢養老」
我有一個兒子已經結婚了,當時覺得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帶帶孫子,頤養天年,也許這一生就這麼過去了。
我老伴兒身體一直不好,幾年前因病去世留我一人,雖然很難過,可還好有兒子給予我鼓勵,一直安慰我,加上兒子生了孫子,我的心才算有了新的寄託,沒多久我就應了兒子的邀請,去他家裡帶孫子去了。
我知道兒媳婦脾氣火爆,之前不跟兒子住一起,也是害怕婆媳關係,現在既然不得不住一起了,我也儘量禮讓著兒媳婦,畢竟這是他們的家,而我其實算是個外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有些事情和氣生財,沒必要非得爭個輸贏。
因為兒子和兒媳要上班,我在家裡就打掃家務、做飯加帶孫子,很少讓兒媳婦幹活兒。可是兩年過去了,我發現兒子和兒媳都覺得我做的是理所當然的,不再像剛開始那樣,至少表面上還是尊重和謙讓的,現在是有一點錯誤就大聲嚷嚷,平時把孩子往家裡一放,也不說聲謝謝他們就出去玩了,留我一個人唉聲嘆氣的。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兒媳婦脾氣太火爆了,經常和兒子吵架,我當然也知道作為老人不能摻和年輕人的事情,要讓他們自己解決,可他們爭吵的次數實在太多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我因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勸了兩句,最後兒媳婦生氣的摔門而出,我還被兒子說多管閒事,最後倒是我裡外不是人了。
這下我算是明白了,平時照顧他們再好,只要有一點做得不對,他們就不顧我以前的恩惠,就他們現在這樣的情況,以後給我養老不一定看他們多少臉色呢,我還不如放手讓他們自己帶孩子,我自己去攢點錢養老。
「自私」的老人,對孫子不管不顧,只顧自己存錢
我不顧兒子的反對,把孫子丟在家裡讓兒媳婦照顧,自己回了老家,兒子和兒媳婦都非常的不爽,畢竟因為我在這個家裡,所有的家務事我都包了,他們只管上班就好了,如今我離開了,兒媳婦就要辭職在家帶小孩,還要做家務,她當然不樂意了。可他們不管怎麼說,我也不回去繼續幫他們帶孫子,因為我這次下定決心自己攢錢養老。
我覺得自己手裡有錢才最重要,按照現在和兒媳婦的矛盾來看,並不是我忍讓就能獲得回報的,萬一以後他們不給我養老,我不是白做了免費保姆,晚年生活還沒保障嗎?
兒媳婦自從開始自己照顧孩子,經常又哭又鬧的,她想讓兒子來說服我回家幫他們減輕壓力,兒子懇請我回去幫他們,可我態度很堅決的說:「你又不是沒看到你媳婦怎麼對我的?就把我當免費保姆,就你媳婦那個態度,以後我能指望她幫我養老嗎?我把你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現在孫子也要我照顧嗎?」
兒子啞口無言,兒媳婦在旁邊絮絮叨叨說難聽的話,差點就要和我吵起來了。我直接轉頭對兒子說:「你們家這個情況還想給我養老,以後全是看你們臉色,還不如我自己存錢住養老院,我們各過各的,誰也不煩誰!」
因為這次的談話,我們鬧得很不愉快,就這樣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二胎,家裡更是忙得不得了。而我卻過得很悠閒,平時工作攢了一些錢,偶爾買買東西,跟社團出去旅遊,過的倒挺愜意的。
中間兒子也再次回來請我回去幫忙照顧孫子,可我就是不想去,這次兒子徹底火了跟我說:「你真的太自私了!這可是你親孫子,現在你對孫子就不管不顧,以後你老了別再想起我們!」自此以後我們的關係正式出現了裂隙。
老了後自己出錢住養老院,結局很真實
時間過得很快,我還真的憑自己的勞動力攢了一些養老錢,我對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有信心,我不需要幫忙帶孫子,也不需要依靠子女,自給自足就很好。
當然期間也有想孫子的時候,我想去看看孫子,可最後還是忍住沒去。想起因為自己沒有幫兒子照顧孫子,就被說自私,什麼時候老人必須要帶孫子才算有良心了?每每想到還是忍不住心寒,既然他們說出了狠話,我也不會心軟,絕對不會再回去。
慢慢的,我身體每況愈下,不能再工作了,我拿著自己攢的錢聯繫了一家養老院,性價比還挺好,環境也不錯,我打算直接住進去。
在前一天我還是忍不住給兒子打了個電話,跟他說我要去養老院了,兒子那邊沉默無聲,最終還是我把電話掛斷了。
剛開始住進養老院,對這裡的一切感覺到很新鮮,這裡有很多同齡人,大家在一起還挺開心的,而且還有專業的護工照顧也挺有心。只是每次逢年過節,看著別的老人都有親人看望,而我還是一個人就會心裡難受,每次工作人員問我,我就藉口說孩子忙,其實是孩子已經把我忘了。
有時候晚上睡不著,會想起我的老伴兒,如果他沒有那麼早走,也許我們還能相互攙扶著過日子,如今留我一個人在世上獨自面對。我很想知道如果是我老伴兒,他會怎麼處理這件事,難道真的是我做錯了嗎?每次想到此處眼淚就止不住地流。
最後還是兒子不忍心,偶爾會帶著兩個孫子來看望我,只是每次見面大家都很客氣,根本沒有親人的感覺。兩人孫子對我很陌生,每次都躲在兒子身後,兒媳婦還在生我的氣,不跟我說話。兒子也跟我生疏了不少,每次聊幾句就一片沉默,冷場的時候大家都很尷尬,而我的內疚也越來越深,難道我真的做錯了?如果當初我幫忙照顧孫子,或許孫子也不至於對我那麼陌生了,畢竟孫子是我生命的延續啊!
結語:
老人到底該不該帶孫子?這個話題一直被討論著,當然也沒有一致的答案,有的人覺得老人幫忙帶孫子是必須的,可以分擔子女的壓力,讓子女能上班賺錢養家。但也有人覺得老人已經年紀大了,就該安享晚年,年輕人的事情就該自己承擔,老人辛苦半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享清福。
大家各說各有理,這些都是建立在「情分」上,老人願意當然是最好的,如果老人不願意帶孫子,作為年輕人也不能道德綁架,強制老人必須幫忙,這也是不孝。
老人晚年到底該如何安度?現在經濟壓力越來越大,養活一個小家已經筋疲力盡,普通的家庭很難再照顧到老人,雖然為父母養老是子女的義務,可到了真正沒錢的時候,再孝順也不能當錢花,所以老人為自己的晚年考慮無可厚非,為自己晚年攢錢更是很有必要的。
只能說互相理解和體諒吧,子女儘量孝順,老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助子女,只有平時做好事,才能有好的因果循環,對於老人幫忙照顧孫子的行為,年輕人懂感恩,常說感謝的話會讓老人很暖心,如果大姑的兒子能懂得這個道理的話,也不至於有後面的結局,你們說是這個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