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己存錢養老,不靠子女,最後結局怎麼樣了?72歲老人說實話

2020-12-14 雪影說情感

作者:雪影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年輕人總是覺得時間還長,覺得遲暮之年還很遙遠,不能感同身受老人到了晚年的恐懼,不能理解老人未雨綢繆的思想。很多老人為了晚年不受苦,早早的就為自己計劃起以後的晚年生活。

攢錢養老的老人,指的是自己攢錢自己花,以後養老不靠子女,相對應的老人也不管子女的孩子,說白了就是各過各的,誰也不麻煩誰,這樣想法的老人,最後晚年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我的大姑今年72歲了,在她經歷了兒子兒媳的「壓榨」後,就決定自己攢錢養老,本以為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可聽完大姑的經歷,結局真實到殘酷。

大姑的自述:帶孫子兩年,決定「攢錢養老」

我有一個兒子已經結婚了,當時覺得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帶帶孫子,頤養天年,也許這一生就這麼過去了。

我老伴兒身體一直不好,幾年前因病去世留我一人,雖然很難過,可還好有兒子給予我鼓勵,一直安慰我,加上兒子生了孫子,我的心才算有了新的寄託,沒多久我就應了兒子的邀請,去他家裡帶孫子去了。

我知道兒媳婦脾氣火爆,之前不跟兒子住一起,也是害怕婆媳關係,現在既然不得不住一起了,我也儘量禮讓著兒媳婦,畢竟這是他們的家,而我其實算是個外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有些事情和氣生財,沒必要非得爭個輸贏。

因為兒子和兒媳要上班,我在家裡就打掃家務、做飯加帶孫子,很少讓兒媳婦幹活兒。可是兩年過去了,我發現兒子和兒媳都覺得我做的是理所當然的,不再像剛開始那樣,至少表面上還是尊重和謙讓的,現在是有一點錯誤就大聲嚷嚷,平時把孩子往家裡一放,也不說聲謝謝他們就出去玩了,留我一個人唉聲嘆氣的。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兒媳婦脾氣太火爆了,經常和兒子吵架,我當然也知道作為老人不能摻和年輕人的事情,要讓他們自己解決,可他們爭吵的次數實在太多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我因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勸了兩句,最後兒媳婦生氣的摔門而出,我還被兒子說多管閒事,最後倒是我裡外不是人了。

這下我算是明白了,平時照顧他們再好,只要有一點做得不對,他們就不顧我以前的恩惠,就他們現在這樣的情況,以後給我養老不一定看他們多少臉色呢,我還不如放手讓他們自己帶孩子,我自己去攢點錢養老。

「自私」的老人,對孫子不管不顧,只顧自己存錢

我不顧兒子的反對,把孫子丟在家裡讓兒媳婦照顧,自己回了老家,兒子和兒媳婦都非常的不爽,畢竟因為我在這個家裡,所有的家務事我都包了,他們只管上班就好了,如今我離開了,兒媳婦就要辭職在家帶小孩,還要做家務,她當然不樂意了。可他們不管怎麼說,我也不回去繼續幫他們帶孫子,因為我這次下定決心自己攢錢養老。

我覺得自己手裡有錢才最重要,按照現在和兒媳婦的矛盾來看,並不是我忍讓就能獲得回報的,萬一以後他們不給我養老,我不是白做了免費保姆,晚年生活還沒保障嗎?

兒媳婦自從開始自己照顧孩子,經常又哭又鬧的,她想讓兒子來說服我回家幫他們減輕壓力,兒子懇請我回去幫他們,可我態度很堅決的說:「你又不是沒看到你媳婦怎麼對我的?就把我當免費保姆,就你媳婦那個態度,以後我能指望她幫我養老嗎?我把你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現在孫子也要我照顧嗎?」

兒子啞口無言,兒媳婦在旁邊絮絮叨叨說難聽的話,差點就要和我吵起來了。我直接轉頭對兒子說:「你們家這個情況還想給我養老,以後全是看你們臉色,還不如我自己存錢住養老院,我們各過各的,誰也不煩誰!」

因為這次的談話,我們鬧得很不愉快,就這樣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二胎,家裡更是忙得不得了。而我卻過得很悠閒,平時工作攢了一些錢,偶爾買買東西,跟社團出去旅遊,過的倒挺愜意的。

中間兒子也再次回來請我回去幫忙照顧孫子,可我就是不想去,這次兒子徹底火了跟我說:「你真的太自私了!這可是你親孫子,現在你對孫子就不管不顧,以後你老了別再想起我們!」自此以後我們的關係正式出現了裂隙。

老了後自己出錢住養老院,結局很真實

時間過得很快,我還真的憑自己的勞動力攢了一些養老錢,我對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有信心,我不需要幫忙帶孫子,也不需要依靠子女,自給自足就很好。

當然期間也有想孫子的時候,我想去看看孫子,可最後還是忍住沒去。想起因為自己沒有幫兒子照顧孫子,就被說自私,什麼時候老人必須要帶孫子才算有良心了?每每想到還是忍不住心寒,既然他們說出了狠話,我也不會心軟,絕對不會再回去。

慢慢的,我身體每況愈下,不能再工作了,我拿著自己攢的錢聯繫了一家養老院,性價比還挺好,環境也不錯,我打算直接住進去。

在前一天我還是忍不住給兒子打了個電話,跟他說我要去養老院了,兒子那邊沉默無聲,最終還是我把電話掛斷了。

剛開始住進養老院,對這裡的一切感覺到很新鮮,這裡有很多同齡人,大家在一起還挺開心的,而且還有專業的護工照顧也挺有心。只是每次逢年過節,看著別的老人都有親人看望,而我還是一個人就會心裡難受,每次工作人員問我,我就藉口說孩子忙,其實是孩子已經把我忘了。

有時候晚上睡不著,會想起我的老伴兒,如果他沒有那麼早走,也許我們還能相互攙扶著過日子,如今留我一個人在世上獨自面對。我很想知道如果是我老伴兒,他會怎麼處理這件事,難道真的是我做錯了嗎?每次想到此處眼淚就止不住地流。

最後還是兒子不忍心,偶爾會帶著兩個孫子來看望我,只是每次見面大家都很客氣,根本沒有親人的感覺。兩人孫子對我很陌生,每次都躲在兒子身後,兒媳婦還在生我的氣,不跟我說話。兒子也跟我生疏了不少,每次聊幾句就一片沉默,冷場的時候大家都很尷尬,而我的內疚也越來越深,難道我真的做錯了?如果當初我幫忙照顧孫子,或許孫子也不至於對我那麼陌生了,畢竟孫子是我生命的延續啊!

結語:

老人到底該不該帶孫子?這個話題一直被討論著,當然也沒有一致的答案,有的人覺得老人幫忙帶孫子是必須的,可以分擔子女的壓力,讓子女能上班賺錢養家。但也有人覺得老人已經年紀大了,就該安享晚年,年輕人的事情就該自己承擔,老人辛苦半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享清福。

大家各說各有理,這些都是建立在「情分」上,老人願意當然是最好的,如果老人不願意帶孫子,作為年輕人也不能道德綁架,強制老人必須幫忙,這也是不孝。

老人晚年到底該如何安度?現在經濟壓力越來越大,養活一個小家已經筋疲力盡,普通的家庭很難再照顧到老人,雖然為父母養老是子女的義務,可到了真正沒錢的時候,再孝順也不能當錢花,所以老人為自己的晚年考慮無可厚非,為自己晚年攢錢更是很有必要的。

只能說互相理解和體諒吧,子女儘量孝順,老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助子女,只有平時做好事,才能有好的因果循環,對於老人幫忙照顧孫子的行為,年輕人懂感恩,常說感謝的話會讓老人很暖心,如果大姑的兒子能懂得這個道理的話,也不至於有後面的結局,你們說是這個道理嗎?

相關焦點

  • 「存錢給自己養老」,那些不靠子女的老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但對老人來說,他們可能會有所恐懼,甚至提前計劃起養老生活。其中,就有一種「存錢養老」,指的是自己存錢給自己養老,完全不靠子女,甚至演變為對子女的孩子不管不顧。這樣子的想法下,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呢?那麼,就有個老人這麼做,但結局真是讓人意外,真實又殘酷。
  • 一位70歲老人的醒悟:永遠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子女
    作者:雪影大部分父母都覺得,自己對子女掏心掏肺的好,等到了晚年,子女一定會孝順,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為子女付出所有,到了晚年才知道,錢只有放在自己手裡才有保證,遇到不孝順的子女,不僅不會幫老人養老,甚至還要看子女的臉色過日子,甚是可悲。
  • 農村老人怎麼養老?老農說主要靠這3點,最後一點最不想依靠
    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進城農村自然而然的開始衰落,其中農村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目前在農村有些70多歲的老人仍然需要勞動才能生存。因為願意待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農村老人如何養老成為了社會很關心的話題。那麼農村幹不動農活的老人是怎麼養老的呢?老農說主要靠3點,但最後一點最不想靠!
  • 2019年養老新政策出臺,擔心子女不孝順的老人有福了
    文|好孕姐前兩天找閨蜜玩,她說最近自己一直在跑保險公司,想給家裡二老買份養老保險。閨蜜和她老公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畢業後留在大城市,工作待遇都很不錯。但是,兩個人以後要養四個老人,外加兩個孩子,想想壓力還是挺大的。
  • 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怎麼養老?他們的收入來源是什麼?
    農民過60歲之後,現在大概每個月好像是125元左右的養老金吧,合計一年來的收入是不到1500元,兩個老人一年領不到3000,怎麼說那這些錢,說多不多,但是說少絕對不少,畢竟這個錢是無償給予的補助,也有一部分農村老人,確確實實是靠這個來零花生活的。
  • 符合以下條件的老人,晚年會被子女搶著養,子女有福老人享福
    而老人養老主要靠的也是這三個孩子,不過有關老人養老的問題,更多時候可不是他要求哪個子女要把自己接到身邊,而是他住哪個子女家住多久,可都是老人的三個孩子「爭搶」的結果,因為老人的幾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老父親可以去自己家,多住幾天。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陳爺爺會被自己的幾個子女,還是平均年齡都已經超過65歲的幾個子女搶著養呢?
  • 「幫忙帶了9年孩子,能在兒子家養老嗎?」72歲的老人說:別做夢了
    等到孩子長大了,老人也歲數大了,身體不好了,行動不便了。這時候,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出現了:誰來養老呢?很多老人說,當然得住在兒子家養老了。理由很簡單:自己養大了兒子,帶大了孫子,難道還老無所養、老無所依嗎?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怎樣了?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很扎心
    不知從何時起,「隔代養娃」卻成了「潛規則」一般的存在,成了老人與子女之間必須跨越的一條「鴻溝」,成了一件老人不得不「扛下來」的事情。那麼,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以下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暴露了四種殘酷又心酸的結局。
  • 「廢物式」養老,正在架空無數中國老人,年輕子女卻自以為孝順
    父母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尊重長輩,孝順父母。很多人也確實這樣做了,對長輩恭恭敬敬,也從沒有要求長輩做些什麼。有些子女認為對老人孝順,就是讓老人無事一身輕。但是這樣子的養老方式,真的是老人們所喜歡的嗎?
  • 崇明老人有了自己的「專屬」養老服務
    養老顧問是指在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依託原有工作力量,為老人提供養老服務資源介紹、養老政策指導等服務的人員。截至目前,崇明養老顧問工作已全面鋪開,養老顧問點實現全覆蓋,養老顧問網絡、隊伍建設、服務方式持續深化,著力打通養老服務供需對接「最後一公裡」。
  • 72歲大爺哭訴:子女不孝,為了躲避他們,我帶著老伴遠走高飛
    導語很多人都說了,子女多是一種福氣,特別是老一輩的人,他們都覺得子女多是好事,因為到老了之後,就會有很多的孩子為自己養老。可是,當老人真正老了之後,家庭多的子女,都不願給老人養老,兄弟姐妹推卸責任。下面這個案例,就是如此,一起來看看。
  • 孩子靠不住,田地也種不了,農村老人的生活該怎麼辦?
    也許會有人不信,你可以去農村走走,你仍能看到70多歲的老人還在農田繼續為生活奔波著,民以食為天,不種地生活沒法繼續,對於農民來講,也是實屬無奈之舉!有人可能會問,他們的子女呢?不是都說農村養兒防老嗎?這問題問的好,對於農村人來講,在這個物價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社會,農村年輕人的壓力也是不斷變大,假如僅僅只在家裡種田,那壓根不現實,就那點收入根本就養不活一家子人,外出務工,大家也知道,物價消費在漲,但農民工的工資還是那個樣,並且現在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小孩的培養也是一大筆開銷,試問對於農村的年輕人來講,他們真的願意看著自己年邁的父母還在農田幹活嗎?可他們又能怎麼樣?
  • 全國政協委員曹阿民:推進投靠子女城市非戶籍老人的養老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曹阿民:推進投靠子女城市非戶籍老人的養老服務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欒曉娜 通訊員 殷志敏 2020-05-20 11:58
  • 子女強行辭退 99 歲獨立老人的保姆:這意圖就差寫臉上了
    這讓我覺得養老靠下一代的傳統做法,其實還是有很大的變數。如果不能在社會運作機制上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精心準備的「養兒防老」計劃,估計大半都要泡湯,尤其是現在社畜橫行、加班成風的環境下,自己生的孩子都可能沒時間養了,外加還要養老人。年輕人生孩子的時間越是往後推遲,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時間就越短,老人需要被養的時機來的就越快。
  • 農村多子女家庭如何贍養老人,輪流養老還是分開養老?你怎麼看?
    農村父母分開養老這種事情真的在農村比較常見。就像我們村裡面,有一戶人家,生了兩個兒子。現在他們年紀大了之後兩個兒子,一個住在城裡面,一個住在農村。而兩個老人有兩個兒子,一人負責一個。所以母親跟著大兒子到城裡面去生活而父親則留在了農村老家,跟小兒子一起。
  • 如今,農村老人的三種主要養老經濟來源,哪一種最靠譜?
    所以,現在農村剩下的都是一些年邁的老人了,而且,很多年齡已經70多歲了,還在種地,還需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勞動,才有生活來源。由於,年輕人基本上全部都走出去了,留在農村的老人的養老就成了社會上的一個難題了。而且,由於我國農村面積廣,農村人口基數又大,老齡化速度也在加快,農村經濟收入也不高,因此,農村很多老人的養老問題,就成了一個急需面對的問題。
  • 在農村為什麼有些80歲的老人還要下地幹活?他們還幹得動嗎?
    特別是一些偏遠農村地區,農村人沒有太多掙錢的方式,只能靠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勉強維持著。而對於農村這些老人家來說,自然不能放鬆等著子女來撫養自己,給子女們增加壓力負擔,所以都是自己能種地的就自己種些地,幹些活。這樣也是為了養活子女們有壓力負擔。
  • 老人三寶不少,退休準備好了,晚年不靠兒女也幸福
    現在大多數80後、90後甚至00後都是獨生子女或二胎家庭,如果把老人的養老問題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那麼我們一定要提前做養老規劃,兄弟姐妹多,就能共同分擔父母的養老問題了。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就要退休了,他不由自主地擔心起自己的養老問題,如果完全依賴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兒子的壓力太大,想一想,他決定留一部分養老資金。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如果家庭裡有這樣的子女,那晚年生活都會過得苦不堪言。一位72歲老人哭訴:「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指望兒子養老。霍阿姨/72歲我72歲了,我只有一個獨生子,當年兒子出生後,我們一家人都特別開心,特別的疼愛兒子,因為有一個孩子在家,特別的熱鬧,本身我就很喜歡小孩子,所以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不管兒子需要什麼,我都會滿足。
  • 70歲的老人自述:與其看臉色挨罵,還不如自己一個生活
    最近小劉店裡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早餐、中餐和晚餐他都準點來,他是一位老人,年紀70歲這樣,每次點的菜非常少,早中晚餐加起來不到30塊。老人每天都會來吃飯,一來二去,小劉就和這個老人熟悉了,偶爾不忙的時候就會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