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位儒家聖人,我們早在中學階段,就學習過孔子的《論語》。現如今,孔子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教育家、思想家了,這位春秋時期的大聖人,時至今日,對我們的影響力依然存在。
2000多年過去了,孔子的思想直至今日依然受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家」,比如說常見的儒家、道家、法家等等,列子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大學者。
列子是天下十豪之一,他和孔子一樣,都是歷史上很厲害的哲學家、思想家。在列子的著作《列子·仲尼篇》中,提到了孔子說「西方有聖人」,那麼這裡的聖人究竟是指誰呢?
現如今,人們對孔子說得聖人理解不一,佛教學者認為西方聖人指的是釋迦摩尼;基督教的學者認為,這裡的西方聖人是耶穌。要想搞清楚孔子說得西方聖人是誰,有三個問題需要知道。
第一就是西方指的是哪裡,第二是如果聖人指的是釋迦牟尼,列子怎麼會知道釋迦牟尼呢?佛教是漢朝才出現的,第三如果第二個問題被否,那麼列子一書是不是偽造的?
這三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孔子到宋國時,太宰問道孔子,孔丘先生,您是聖人嗎?孔子說道,我豈能是聖人?我可不敢當,不過呢,我還算博學多識吧。這位宋國的太宰說到了三皇五帝等等人物,但是孔子都說他們不是聖人。
那麼太宰就問道,誰是聖人呢?於是孔子給出了答案。「西方之人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能夠看懂文言文的話,這句話不難解答。
宋國的西方就是周天子的領地,很多古籍中的西方、西極、西域,都是指周地。這裡的西方有聖人,解釋為釋迦牟尼和耶穌都不對,春秋戰國時期,列子所處的時代,佛教還沒有傳入我國。
孔子曾經從魯國路過,到周地去老子的住所,就這樣歷史上兩位聖人第一次會面。這次會面讓孔子對老子非常敬佩,所有」媳西方有聖人「中的聖人指的是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