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聖範蠡做生意到底多厲害,看他3個經商小故事就懂了

2020-09-05 來丶料

範蠡被稱為商聖,他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因此還被尊為我國民間四大財神之一,被尊為文財神。範蠡做生意到底有多厲害,下面三個他經商的小故事就可見一斑。

1

範蠡幫助越王勾踐滅了吳國之後,官拜上將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範蠡並沒有被名利衝昏了頭腦。他深刻地洞察到了,越王勾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的人。儘管勾踐許諾範蠡給他半個國家挽留。範蠡還是悄悄帶著西施離開了越國,而貪圖富貴沒有離開的文仲被越王隨便找個理由給殺了。

功成身退說起來容易,榮華富貴哪是那麼輕易割捨的。範蠡牛就牛在這了,金銀財寶、榮華富貴在他眼裡視若無物,幾次散盡家財,爾後迅速東山再起。不是靠他的運氣,而是他已經深刻洞悉了人性。

2

範蠡帶領自己的家人來到了齊國,隱姓埋名,開始了他另一段人生的旅程。範蠡在沿海地區買了一些土地,開墾種田,經營鹽田,漁業捕撈。範蠡和家人也和工人們一樣身穿布藝,吃粗實,下地幹活。

範蠡和其他商家不同的做法是,他從不精打細算,對待僱工十分慷慨。遇到災年就減免地租,並大開粥場,賑濟災民。在年初,他和一些農民、商人籤訂商品收購合約,到年底如果商品價格上漲,範蠡按照市場現價收購,如果價格下跌,就嚴格履行合約價格。

3

通過這幾點,範蠡宅心仁厚、善良誠信的好口碑傳播開來,附近的商人都願意同他做生意,農民都願意租他家的地,工匠都願意上他們家來打工,表面看來,這樣做吃些虧,但是長遠看,範蠡卻擁有了大量優質穩定的合作夥伴,使總成本降低很多。 

有一次範蠡資金周轉不靈,和一個商戶借了10萬錢,打了借條。結果這個商戶不小心把借條掉進了海裡,一年後商戶來到範蠡家把情況說明,範蠡二話沒說把10萬錢連本帶利還給了商戶。商戶十分感激,見人家說範蠡真乃寬厚誠信之人,範蠡仁信的美名傳播開來。之後,範蠡三次擴大生意需要資金周轉,很多富戶均主動上門借款,幫範蠡度過難關。

清代的另一位商聖胡雪巖也深得陶朱公範蠡做生意的精髓,胡雪巖用陶朱公的商訓作為家訓,要求家人經商要誠信,做人要守信。

「天為先天之智,經商之本;地為後天修為,靠誠信立身;人為仁義,懂取捨,講究君子愛才,取之有道」。


有一次清兵羅尚德在胡雪巖的錢莊存了一萬兩白銀,但這個羅尚德既不要利息,又不要存摺。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個羅尚德以前在老家時是個賭徒,花掉了嶽父家很多錢,而嶽父曾提出「寧可退婚也不要這些銀子」,這深深地刺激了羅尚德。

為了找回尊嚴,羅尚德在當兵的十幾年中積累了一萬兩白銀,準備還債。可就在羅尚德準備回老家還債時,來了軍令,軍隊馬上要去前線打仗,羅尚德覺得上戰場生死未卜,自己在杭州又無親無故,他信任胡雪巖的錢莊,存摺放在身邊還不如放在胡雪巖的錢莊。


胡雪巖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當即決定按3年的利息算,並辦理了一本存摺,交由掌柜代管。後來,羅尚德戰死沙場。他生前委託兩位同鄉,若自己戰死,就請他們來胡雪巖的錢莊提取銀子回老家還債。

兩位老鄉沒有任何憑據,非常擔心到錢莊提不出銀子,胡雪巖在核實了他們的身份後,馬上為他們辦理了取兌手續。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胡雪巖仁義誠信的口碑傳播開來,胡雪巖的錢莊因為這件事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信任,生意也越來越好。


短短幾年時間,範蠡就成為齊國首富。齊國災年時,難民聽其樂善好施紛紛前來投奔,領取施捨。範蠡皆是來者不拒,大開粥場賑濟災民。這件事驚動了齊國國王,國王馬上派人前去打探,探子會來稟報這個齊國首富原來就是越國的大將軍範蠡。齊國國王聞後大喜,親自請範蠡出山出任相國。


範蠡得知消息後非常為難,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散盡千萬家財,分給了鄰居朋友和窮人們,自己和家人悄悄地逃離了齊國。

範蠡舉家遷至西北的陶地,再次改姓更名--朱公,從齊國首富又變為一介布衣之身,空空雙手之本,再次開創家業。


範蠡經過一番細緻的考察,他認為陶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鄰齊、魯,南通楚、越,西達秦、鄭,北連晉、燕,是天下的中心,非常適合做貿易,

於是他成立中國最早的快遞公司,主要就是幫助商隊把這個國家的特產運到別的國家銷售,再把別的國家的特產運回來販賣。例如幫助把齊國的小麥運到秦國銷售,再把秦國的馬匹運到齊國賣。沒過多久陶就成為了春秋末期東周的經濟樞紐,貿易之都。陶朱公範蠡又積累起了萬貫家財,成為當地首富。

司馬遷用16個字精確地對範蠡進行了概括:「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總結範蠡經商的秘訣就是8個字誠信、仁厚、眼光、捨得。

相關焦點

  • 商聖範蠡做生意到底多厲害,看他3個經商小故事就懂了(開智慧)
    範蠡被稱為商聖,他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因此還被尊為我國民間四大財神之一,被尊為文財神。範蠡做生意到底有多厲害,下面三個他經商的小故事就可見一斑。範蠡幫助越王勾踐滅了吳國之後,官拜上將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範蠡並沒有被名利衝昏了頭腦。
  • 商聖,範蠡,的經商思維
    他就是我國最早的商業家,經濟學家。同時也是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被譽為一代,「商聖範蠡」。商聖,範蠡的經商思維。一,預測行情,窺其失機。春秋末期自由經營的私商興起,可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範蠡認為,貨物時賤,時貴是有一定規律的。賤貴在一定的條件下,會向相反的方向轉變。物極必反,物多,物少,會向相反面轉反。他運用「計然」論其有餘和不足。則知貴賤的觀點經商,看市場上什麼貨物上漲,就會刺激人們生產更多這種貨物,生產過多,就賣不出,價格自然下跌。反之亦然。貨物價格貴賤與貨物的有餘與不足,是有密切關係。
  • 致富之道——商聖範蠡的經商智慧
    範蠡本來是越王勾踐手下的一名謀士,他曾經協助勾踐打敗吳國收復失地。但是,在慶功的時候範蠡發現,勾踐是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的人。傳說他帶著西施趁著月色逃離了越國,來到了當時的齊國。從此之後,他隱姓埋名,開始做生意,他很快就賺了一筆錢。錢賺來之後,他沒有用來過驕奢淫逸的生活,反而把這些錢全都散了出去,幫助那些窮親戚、舊鄰居和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 大道知行講堂|孫立群教授開講:一代商聖範蠡的經商之道
    司馬遷曾說「範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他曾輔佐越王勾踐報仇雪恥,完成了滅吳興越的大業,也曾在贏得一世功名後激流勇退,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後定居於定陶,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財,被人尊稱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是什麼樣的成長軌跡,讓範蠡擁有了治國平天下的社稷之才?
  • 商聖範蠡:致富六種謀略,條條受益無窮
    這裡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古代商聖範蠡的經商六謀,現在我們先來說說商聖範蠡其人。 範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邵波,漢人,春秋時期楚國人(今河南淅川縣)。他是我國的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也是我國早期的商學理論家和楚學先驅。他們被後人譽為「商聖」和「財神」。 吳越爭霸,越國亡國。勾踐聽從了文種和範蠡的建議,為吳國做了三年的奴隸,後來在範蠡周旋迴到越國。
  • 同樣是商聖,為什麼範蠡和胡雪巖的結局卻截然不同?
    作者:林溪1網上看到一個好玩的段子,筆者自嘲道:「小時候看《東周列國志》時,總是把範蠡讀作範蠢,後來被老師糾正,才知道他不是範蠢,我才是犯蠢!」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他三次經商成為巨富,復又三散家財,被後世商人尊為商聖,並將其當作財神供奉。範蠡發家,是從賣米開始的,他賣米的時候總是先用米鬥把米量好,再用一個紅木戒尺給抹平,這樣等於沒有空隙,分量足。
  • 中華財商文化——商聖範蠡
    下面,廣財教育的少兒財商指導師將給大家帶來《少兒財商金融教育百科全書》第一章中華財商文化第三節,商聖範蠡的故事。《計然篇》被範蠡在商業實踐中運用的爐火純青,大致有五個方面的應用:首先,他認為市場行情,如陰陽五行,輪迴循環,變動不居;大地時旱時澇,穀物時豐時歉,也就是說糧價隨年成豐歉漲落,但不能沒有限度,穀賤傷農,會導致農民破產,土地荒蕪;太貴則商人吃虧不肯經營,市場就要蕭條。旱時造舟船,澇時修車馬,以備後乏,這是萬物之理。
  • 向範蠡學經商 全國高校首家「範蠡商學院」在紹成立
    南開大學範蠡研究專家、博士生導師孫立群教授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朱申琪「生意要勤快,切勿偷懶,懶惰則百事廢;賒欠要識人,切勿濫出,濫出則血本虧。」這是範蠡經商十八法中的經商智慧,除了輔佐越王苟踐平吳霸越外,範蠡為人熟知的另一個身份是商人,他經商「三聚三散」的故事為世人傳誦至今。3月6日,經過一年的籌建,紹興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了以本校二級教學單位經貿管理學院為基礎的「範蠡商學院」揭牌儀式,這是全國高校首家以「商聖」範蠡命名的商學院。
  • 菏澤:大型歷史劇《商聖範蠡》即將啟動
    一代聖賢商聖範蠡輔佐越王勾踐興越滅吳,範蠡在巨大的名利面前十分清醒,他急流勇退,帶著愛侶西施和家人離開越國,來到齊國海邊,改名鴟夷子皮,從此成為一個商人。
  • 商聖範蠡的經商理財之道,你學習並做到了嗎
    範蠡的一生極為傳奇,從賤民到卿相,從卿相再到富豪。本文單論他是如何成富豪的,來看看他的經商之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範蠡賤民出身,家庭是沒有經商基因的。他在四十來歲之前,也是越國的一個武將,也沒從商過。
  • 財神商聖範蠡的遺憾
    在做生意人眼中那是財神,所以範蠡又被稱為文財神,論經商他有一套。在商聖中一般稱呼他為「陶朱公」。範蠡當然也是相當的厲害,他原是勾踐手下第一謀士和大將,從勾踐被吳國打敗開始,一直輔佐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後滅亡吳國,使勾踐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而後功成身退,攜西施泛舟西湖,成為一方巨富。
  • 商聖範蠡,有多厲害
    結交齊、晉、楚三國,用這三個國家消耗吳國實力。越國:這時越王找到範蠡詢問復仇計劃,範蠡說,現在天時和人道的時機還不夠成熟,再耐心等待時機。吳國:吳王伐齊,伍子胥阻止,吳王不聽,勝利回國,與伍子胥心生間隙。越國:越國這個時候用向吳王借糧的名義試探吳王隊越國的態度。
  • 9大財神就2人真做過生意,1人成了商聖,馮侖:範蠡把經商當打仗
    馮侖在《扛住就是本事》中對此頗有研究,說這九個財神裡,做官的是大多數,真正自己做過生意的,只有子貢和範蠡,其中尤以範蠡最為出名,被人尊稱為「商聖」。今天就重點說說這個範蠡。範蠡能當上財神,憑的是「生財有道」。
  • 平陰為何入了商聖範蠡的法眼
    他三次散盡家財,救濟貧困。範蠡每次散盡家財之後,又很快賺到比以前還要多的財產。以致人們都很崇拜他,奉為「商聖」。齊王知道後,對範蠡的賢明能幹大加讚賞,特專程拜訪他,並聘請他為相國。範蠡在齊國為相三年,齊國國力進一步增強,並逐步走向強大。(範蠡與勾踐)什麼叫成功?
  • 菏澤:電視連續劇《商聖範蠡》項目啟動
    近日,由山東天下之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出品的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商聖範蠡》項目啟動儀式在定陶區舉行。據山東天下之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建成介紹,電視連續劇《商聖範蠡》於2019年5月經國家廣電總局報備完成了立項,劇情初步定為40集。
  • 【南陽歷史名人-商聖範蠡】
    不過,與西施泛舟五湖只是民間傳說,事實上,範蠡隱退時已經68歲高齡,而西施要比範蠡小的多。但是人們總願編織出英雄美人的佳話,因此才有泛舟五湖這一說。但史實應該不是這樣的。   後來,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
  • 一代商聖範蠡經商的三謀三略是指什麼,對現在的我們是否適用
    說起商聖範蠡,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範蠡扶助越王勾踐完成復國大業後,激流勇退,棄官從商,經商有道,三聚三散,被尊為商聖。讀過史記都知道,史記記載了範蠡「三聚三散」的故事,因為範蠡有著「三聚三散」的故事,後人才也把他尊為財神。範蠡經商總結中有三謀三略,那麼三謀三略指什麼?
  • 南陽商聖範蠡救子的故事,為什麼不用小兒子,真的是用錯人了嗎
    範蠡範蠡功成身退後,在陶地居住期間,有一次,他的二兒子在楚國經商時,因誤殺人被楚國逮捕了。範蠡看著淚流滿面的妻子,又看了看拿著刀橫在頸前的大兒子,心中萬分無奈,只好改派老大前往營救。臨行前,範蠡寫了一封信,要大兒子送給好友莊生,並對長子說:「你一定要聽我的,到楚國後,要把千金送到莊生家,一切聽從他去辦理,千萬不要與他發生爭執。」大兒子答應後踏上了去往楚國的。
  • 勾踐滅吳後,商聖範蠡為什麼能得善終?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於是,越王賜給文種一把劍,對他說:「你之前給我出謀劃策,告訴過我七種討吳的辦法,但我們只用了三種就把吳國滅了。那麼,剩下的這四種還沒用上,我把它們還給你,你幫我個忙,去陰間把這四個辦法獻給我死去的父王,讓他在那邊試一試,看這些方法是否好用?」此話一出,誰都知道越王要做什麼,而文種也很知趣,隨即拔劍自殺。
  • 商聖範蠡的謀略到底有多厲害?男人想要混得好,建議虛心學範蠡!
    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經商,三次家累千金,著有《範蠡》二篇,今佚。歷史對其評價非常高:「學以報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名滿天下、惠及子孫、澤被百姓、慈善鄉裡」。 他是中國第一個做慈善的企業家,他幾近完人,被後代稱為「商聖」、「文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