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便當就上手!日本便當製作秘訣&道具大公開

2021-01-09 樂吃購日本

大家在看日劇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會看到日本人午餐都會拿著一個便當在吃呢?為了讓老公跟小孩每天可以吃到健康的飯菜,日本的主婦到底是如何在早上有限的時間內,有效率地做出便當的?看看接下來的介紹吧!

▋造型滿分vs份量滿點 你想做哪一款?

便當的種類大致可分為兩種--學生跟上班族的便當。做給小孩子跟女生的話,可愛的造型跟繽紛的色彩十分重要。而做給男生或需要辛勤工作的成年人的話,就一定要夠份量!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擁有均衡營養的食物,和媽媽/老婆的一顆愛心吧(笑)。 

キャラ弁(卡通便當)

小孩子很容易偏食,但如果把可愛的卡通圖案放進便當內的話,便能增加食慾!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把米飯捏成卡通人物的形狀,再在海苔上剪出五官貼在飯糰之上。如果想做出不同顏色的話,可以用食材跟調味料等等來進行染色。例如紅或橘色,可以加入蕃茄醬或紅蘿蔔泥;紫或黑色的話,可以加入紫蘇粉或黑芝麻;黃或綠色則是咖喱粉、海苔粉或蔬菜汁。除了在米飯上花心思外,也可以試著把小孩子不喜歡的食材切成星星或愛心形狀,可減低對食物的抗拒。

愛妻便當

「愛妻便當」意思是妻子做給丈夫的便當。與小孩子相比,丈夫老公們的便當自然不會那麼花俏,但是份量則需要多一點。菜式方面,可以放進一些男生會喜歡的炸雞塊或漢堡排,可口之餘也能提供足夠的熱量。 在製作時可以選擇細長形的兩層式便當盒,一層放面或米飯,另一層放蔬菜跟肉類,細長的形狀方便上班族可直接放進公事包內。除了便當以外,還可以用小盒子裝起切好的水果在飯後享用,可以讓營養更均衡哦!

▋沒有它就沒有便當!挑個合適的便當盒吧

在中國,大家都喜歡買現做的便當,希望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但在日本卻沒有這種習慣。日本主婦們每天早上做好飯菜放進便當盒,到中午吃的時候已經放涼了。而日本人也認為,在公眾場所吃會發出熱氣跟香味的便當是一件不太禮貌的事,所以通常都會把便當放涼再吃。

塑膠便當盒

塑膠便當盒的選擇較其他材質多。

最常見一定就是塑膠製的便當盒,其優點是價錢相對便宜,而且在一般雜貨店也能買得到。在購買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材質是否適合微波,因為即使在公司或學校沒有微波爐,亦能在早上先微波一下再放涼,這樣的話除了能達到殺菌的功效外,也能讓米飯更鬆軟好吃喔!

小提醒:有些塑膠便當盒的設計強調有防止漏汁的功能,如果有時候需要帶有湯汁的食物的話,可以特別選擇這種款式。

曲げわっぱ(木製便當盒)

傳統的木製便當盒,非常有質感。

這是日本主婦們都一定認識,而且夢寐以求的逸品!自古以來已使用的木製便當盒,大多以一片杉木彎曲製成。吃起來的時候米飯會帶有淡淡的木香味,而且木材亦能吸收多餘多水分,讓飯菜即使放涼了也一樣美味。

不鏽鋼便當盒

不鏽鋼便當盒的造型大多十分時尚。

容易清洗且不會留有氣味就是不鏽鋼便當盒的好處。比起塑膠便當盒,不鏽鋼較為耐用且不易刮傷,而保冷、保溫的功能也完全在塑膠之上。由於不鏽鋼便當盒的外型看起來簡潔幹練,因此特別適合男生使用呢!

保溫便當盒、燜燒杯

配合保溫袋使用,可以讓保溫便當盒的效能加強。

要是吃不習慣冷飯的話,當然也可以選擇保溫性良好的便當盒。有些還有提供高效能的保溫杯,只要把高溫的食材放進裡面燜一定的時間,食材便會變得非常軟。尤其是湯或粥等液體狀的食物,到吃的時候還能保持熱騰騰的呢!但是缺點就是它一般都比較重,而且價錢亦比較高。

▋懶人必學的光速做便當技巧

日本的主婦,通常在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開始準備便當。如果不想每天都起這麼早,就要靠以下幾招來節省製作的時間了!

簡單的便當菜色

冷凍食品

當然如果可以每天煮新鮮的飯菜是最好不過,但有時起床晚了或者時間不夠的時候,冷凍食品就是主婦們的好夥伴!日本超市的冷凍食品種類極多,例如簡單的蔬菜、漢堡排、烤魚等等,即使只用上一兩樣冷凍食品,已經可以省下不少時間,更加可以增添豐富程度。

常備菜

繁忙的主婦們通常會在一天內做好幾天份量的不同菜式,煮法不必很複雜,但種類一定要夠多,才能讓每天都能吃到不同的東西。做好以後可以放在大盒子裡冷藏,也可以分成一小份冷凍。做便當時只要把不同食物擺進去即可。

小提醒:由於冷凍後會使味道變淡,所以可以稍微加重調味,而濃味的食物也比較容易保存不易變壞。

冷凍食品的種類超多,讓便當不再單調!

配菜不夠的時候,可以試著在白飯上撒上一點拌飯素,也可以讓便當看起來更豐盛!

不停進化的小道具

在做之前提過的卡通便當時,可以善用不同的小道具。現在這些小道具有非常多的種類,而且在便宜店便能買得到。例如想製作卡通人物的五官時,只需要用小道具壓一下即可。甚至可以利用有卡通圖案的保鮮膜來包裹米飯,或者在食物上插上可愛的小旗,相信同樣可以讓小朋友乖乖把便當吃光!

用模具直接裁出動物的形狀或五官,簡單又可愛。

成年人也可以選擇這些造型較為時尚的小道具。

▋快來筆記!便當保鮮秘訣大公開

由於日本人吃便當大多不會加熱,所以需要非常注意不能讓食物腐壞喔。

小技巧徹底煮熟 (加熱的話要徹底加熱,不能只加熱到表面)放涼後再放進便當盒夏天時可在便當袋中放入保冷劑儘量不要放有汁液的菜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飯菜

另外還可以在煮飯時加入一點點的醋,或在米飯上放上一顆酸梅幹,亦有防菌的作用!

無論是為家人還是自己做便當,味道跟賣相都是其次,只要做出來有滿足感,而吃的人也感受到溫暖才是最重要的。您也想試著製作一下手作便當嗎?快拿起現有的食材跟工具來開始挑戰吧!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的便當秀色可餐
    (感謝「鴨鴨」的投稿分享日本生活。)來日本留學已有快三年,每次和國內同學說起日本的飲食,很多人都會提到日本的便當,賞心悅目,秀色可餐。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日本人的便當吧。其實我也很好奇,所以我拍攝了身邊一位日本女性(真央さん)的便當,她是我們的秘書,人長得很漂亮,舉止優雅,每天都化著精緻的妝,穿著淑女的小裙子,說話也是非常溫柔,笑起來讓人感覺很親切。這是她的午飯,是不是很漂亮,而且很精緻,低頭看了一下自己帶的便當,也有肉有蔬菜有水果,只是賣相嘛,咳咳咳。不知道她每天做便當要花多久時間。
  • 疫情間日本人都「苦兮兮」吃便當?那是你不知道日本便當多好吃!
    到了江戶時代,便當已經非常普遍,人們在勞作、出遊、參加祭典活動都會隨身攜帶便當,用料、製作也開始更為講究,並一直流傳至今。發展到現在,日本的「便當文化」已十分豐富,還劃分出了車站便當、花見便當、定製便當等多個種類,滿足人們不同場合、時節下的不同需求。
  • 日本的便當為何精緻又有美感?從便當文化中看日本人的性格
    從日本的便當文化中,我們毫無疑問可以洞見日本人的性格。一、便當與日本人的性格在日本人的性格標籤中,總有一個是追求精緻。在日本的整個飲食環境裡,他們也同樣注重菜餚的造型,把烹飪出來的菜餚作為自然風物中的一種藝術,用以點綴人們的生活。
  • 日本便當……不說了,流口水了
    在不同站點,鐵路便當的風味、食材會隨當地飲食習慣有所調整。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日本各地域文化,每到一個經停站買一份便當,絕對不會錯。為了比較哪個地方文化魅力值更高,日本曾在2017年評選出「車站便當美味陣營」。
  • 日本便當文化,一眼讓人食慾大開!
    日本在16世紀下半葉出現了專門裝便當的容器。在江戶時代,隨著一日三餐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便當變得非常普遍。無論是工作旅行還是節日活動,他們都會隨身攜帶午餐,並且從食材上開始講究。在江戶時代末期,歌舞伎開始流行。為了滿足觀眾的需要,在休息時間會吃便當。
  • 日本媽媽告訴你,男孩子多的家庭,都是如何製作便當的!
    日本媽媽告訴你,男孩子多的家庭,都是如何製作便當的!眾所周知,養著男孩子的家庭,與養著女孩子的家庭,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這一點,從日常家庭的飲食中,就能夠看得出區別。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媽媽告訴你,男孩子多的家庭,都是如何製作便當的!
  • 日本主婦做的便當為什不壞呢?
    臺灣地區一般稱為便當,通常用於午餐、外賣、工作餐等場合。「便當」與「盒飯」在用法沒差異,僅是用語習慣不同。③便當詞最早在中國的南宋時期,後傳入日本,在日本桃山時代(十六世紀下半葉左右)出現了現代便當的雛形,把飯菜擺在專門的便當盒子即便當。
  • 在日本大放異彩的便當美食,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有種說法是,「便當」一詞最早是由中國傳入日本, 而經過在日本的發展演變之後又反傳入中國,源於日語「弁當」(音:bentou) 。對日本人而言,便當是再熟悉不過的從小吃到老的日常美食,在生活的多個場景中都會有它的陪伴,郊遊便當、賞花便當、站臺便當、觀劇便當、公司便當等等,儼然已經衍生出日本特有的「便當文化」 。
  • 日本主婦製作的家常便當,十分鐘搞定,省時省力,方便又好吃
    日本主婦製作的家常便當,十分鐘搞定,省時省力,方便又好吃做飯,對於新手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看了這位日本主婦製作的家常便當,十分鐘搞定一道菜,省時省力,方便又好吃。如圖所示,食材簡單,做法快速。事先準備好小西紅柿,黃瓜,火腿,雞蛋等食材,把黃瓜和火腿切成絲狀,雞蛋煎成餅之後,也切成絲狀,小西紅柿從中間切開,畫成十字切開。
  • 為何日本人都吃冷便當?早上做的便當,到中午不就涼了嗎
    這種冷的食物,認為便當一點味道都吃不來,太讓人生氣了,或許是自己不適應。那麼日本人為什麼可以接受冷便當呢?便當在日本不論是工作人員,還是學生早上都帶便當出門的,學生們到了中午以後,拿起便當就直接吃了,並沒有想要去微波爐加熱的習慣,雖然很多學校,工作單位,都會為日本人提供微波爐,方便他們加熱,但是大部分人都是直接吃掉冷的便當。
  • 僅靠450日元的雞蛋卷便當,一年收入67億,其秘訣竟然是……
    東京新青年   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日本   在日本,便當是家常便飯,是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最重要食物之一。無論是孩子上學、老公上班、和朋友聚會踏青,便當都是主角重頭戲。島國人把便當都做出了花。
  • 照著做就行的一周復工便當菜譜
    復工的朋友給我說,因為餐飲行業還沒有恢復營業,只能吃外賣,想做便當又沒有靈感。那怎麼辦呢,當然是照著便當達人的菜譜做啦。顏值高營養好,中午吃飯的時候打開便當盒肯定能夠贏來辦公室同事驚豔的目光!今天的便當來自於一位日本的便當達人。
  • 日本媽媽是怎麼把便當做得那麼精緻?她們為什麼有那麼多時間?
    本期導讀:日本媽媽是怎麼把便當做得那麼精緻?她們為什麼有那麼多時間?最近大家都陸續復工了,之前的文章中分享了10道中式便當菜的做法。很多朋友看了之後問我,怎麼能把便當做得再精緻些呢?說起精緻的便當,我們自然會聯想到優秀的日本媽媽們。
  • 日本五花八門的火車便當,怎麼可以做的這麼好吃?
    隨著日本鐵路交通的不斷發展,火車盒飯也不斷推陳出新,到了今天,日本的火車盒飯的種類少說也有5000品種之多,盒飯的樣式也從最初廉價的飯糰逐漸發展為精緻且搭配豐富的套餐。筆者最近去了一趟日本旅遊,發現日本新幹線上的火車便當怎麼回做的如此好吃?看著是不是有點令人吃驚?
  • 便當:我真的不是盒飯 受夠了盒飯自己做便當!
    傳入日本後,曾以「便道」、「辨道」、「辨當」等字表記。反傳入中國的便當實際上是源於日語的「弁當」(音:bentou),更多簡化翻譯成Bento。「便當」與「盒飯」在用法上有細微差異,「盒飯」一詞更傾向於簡單粗糙的飯食,如「日式便當」一詞,就很少被說成「日式盒飯」。
  • 56歲日本主婦製作的便當:從配色到選材,都充滿了精緻感
    每次一提到日本美食,很多讀者都會想到日本便當。在傳統的日式飲食文化當中,日式便當絕對不是填飽肚子的飯盒那麼簡單。如圖所示,一份正宗的日式便當裡面,傳承著最日常的日本文化,體現著對生活的高度熱愛,以及烹飪者對飲食文化的藝術追求。最近,就有一位56歲日本主婦製作的便當走紅了,從配色到選材,都充滿了精緻感。
  • 我也想擁有這麼可愛的便當!日本老爸超可愛便當集錦_遊俠網 Ali213...
    說起便當,大家肯定會想起動漫和日劇中的可愛的便當,日本有非常豐富的便當文化,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到白領上班族平均超過10%的概率會自帶便當,而在這其中高中生帶便當的概率更是達到了82.1%!
  • 日本人帶便當去上學,早上做的便當,到了中午才吃,不會涼嗎?
    便當這個詞,在日本,不僅代表著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日本人無論是上學上班,或者外出郊遊,都要帶上一份便當。甚至是在旅遊雜誌上,都有專門介紹日本列車便當文化的。日本的列車便當種類很多,每個地方的列車,都有自己獨特的便當。這些便當已經成為旅遊中的一環,是單單為了吃列車便當,都值得去一趟旅行。
  • 日本車站便當能甩中國高鐵盒飯幾條大街?
    由於不是現做的,所以火車上的食物口感和味道會大打折扣。一般來說,高鐵上售賣的盒飯都有長達90天的保質期。當然,這種盒飯的滅菌包裝原理和罐頭一樣,只要生產合格,確實不需要防腐劑就能實現長期保存,不用擔心吃出問題。但是這種長期冷藏、微波加熱的食物要做到色香味俱全,就實在強人所難了。
  • 充滿「日本味」的便當文化
    ,其中包含了使用「當季」食材所製作的手工便當、外送高級便當與鐵路便當等。 「如同日本的茶室(進行茶道活動的日式房間)被稱為『小宇宙』一樣,日本文化中具有一種『享受「精巧化」』的特質,而便當就是飲食文化中最鮮明的例子,可說是『日本飲食文化的縮影』。我認為當時的人們是用五感來享用便當這個『小宇宙』,不僅用味覺享受美味的料理,也用視覺欣賞色彩繽紛的便當,更用觸覺感受漆塗華麗的便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