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也來軋鬧猛!新民晚報紅雙喜杯吸引外國球友

2021-01-08 新民晚報

上海,充滿魅力的城市;體育,世界的語言;桌球,牽起你我之間的友情。2019「新民晚報紅雙喜杯」迎新春桌球公開賽上,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匯聚到了一起。因為桌球,他們多了一個生活在上海的理由。

圖說: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匯聚到了一起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國際戰隊更壯大

第三次參加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上海颶風俱樂部一口氣組了三支隊伍,俱樂部聯合創始人法國人王安自豪地說:「我們是上海唯一一支由歐洲人創立的桌球俱樂部,是一支國際化戰隊。」

世界乒壇,國乒對於歐洲人而言,是無解的存在。而在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上,歐洲人業餘桌球運動員也來向中國人取經。來滬四年,王安找到了喜歡上海的理由,「我從小打桌球,可是歐洲很少有那麼大規模的業餘比賽,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很難,而在上海,每年一次新民晚報紅雙喜杯,讓我找到了桌球的樂趣。」

王安和朋友創立了颶風俱樂部,發展至今,已經有了100人的規模,其中多為在滬工作的外籍人士,年齡跨度從17歲到65歲。俱樂部已經形成了規律的訓練機制,周一周三教初學者,周二周四是高水平訓練。俱樂部在滬上小有名氣,上海紅雙喜桌球房開幕那天,還邀請他們同本地俱樂部切磋球技。

圖說:外國選手比賽中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王安告訴記者,為了參加這場年度盛宴,他提前結束新年假期,前一天才下的飛機,第二天就來到了賽場。

這次借著新民晚報紅雙喜杯的契機,王安發出邀請:「歡迎任何國家、任何語言的桌球愛好者,加入我們的俱樂部。」

民間交流牽友誼

上世紀90年代末,大批日本人來滬經商。掰指算來,中日之橋俱樂部成立快20年了。「平時上班節奏太快了,下班後聚到一起打桌球,我們結識了來自各個行業的日本『老鄉』。打完球之後,再一起聚個餐,實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事。」福島直人的話,引來同伴的一片笑聲。

能瀨徹是俱樂部負責人,20年來,一批又一批日本人加入到俱樂部中,大家輪番在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上登場。正如俱樂部名字「中日之橋」那樣,他們認識了越來越多中國業餘桌球高手。生活中,他們也積極參與中日桌球交流活動。去年11月,聽聞日本桌球民間團體來滬訪問,在上海電視臺日語主持人吳四海的牽線搭橋下,俱樂部一批成員來到活動現場,見到了前世界冠軍松崎君代等人,大家直呼榮幸。

圖說:日本女選手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非洲小夥有心願

碩大的背景板前,兩個黝黑皮膚的男生,被一群球友簇擁著,舉起手機連連自拍。王正龍和陳啟周握著兩個男生的手說道:「明年歡迎你們加入我們的戰隊,一起來新民晚報紅雙喜杯,體驗桌球魅力。」

盛產足球好手的非洲,也流行桌球運動?來自多哥的好好兒和貝寧的斯賓歡告訴大家,因為喜歡桌球運動,但苦於非洲桌球水平不高,所以他們選擇來同濟大學留學,「多虧了桌球,在同當地人的互動中,我們同時提高了漢語水平。」

剛來上海沒幾天,在同濟大學桌球房裡,兩人結識了來自上海體育學院中乒院的一名學生。「他就是我們的桌球老師,教了我們好幾招呢。」好好兒說。本來這個周末還想繼續打球,聽說對方要代表犇奇物流匯騰消防隊參加新民晚報紅雙喜杯,好好兒和斯賓歡便興致勃勃來一睹教練的風採,沒想到,他們被現場浩大的陣勢感到震驚。不同年齡、不同膚色的愛好者都能來參賽,他們也躍躍欲試了。

好好兒和斯賓歡有個心願:「珍惜在上海的學習機會,一定要好好學中文,還要苦練桌球,將來回去後就能幫助家鄉人民提高桌球水平了。」(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

相關焦點

  • 今年「軋神仙」,請你線上「軋鬧猛」
    石路步行街上,多個金閶文化地標造型的「軋神仙」霓虹燈被點亮 金閶街道供圖擁有800多年歷史的「軋神仙」,是具有蘇州地域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每年都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前去「軋鬧猛」。何潔4月15日,首屆「軋神仙」文化IP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已正式啟動,圍繞「軋神仙」民俗、金閶文化、姑蘇特色等主題,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文創產品的創意設計,助推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集聚新動能。大賽吸引了來自北京、廣州、湖北、深圳、福建、四川等多個省市的優秀設計者與設計團隊,共徵集到百餘件作品,內容精彩紛呈。
  • 閒林「小端午」 龍舟軋鬧猛(組圖)
    閒林「小端午」 龍舟軋鬧猛(組圖)發布時間:2018-06-26 18:29:19 Tue  來源:杭州網6月26日是農曆五月十三,閒林街道的和睦橋賽程水面上,歡呼聲、鑼鼓聲、鞭炮聲響徹雲霄,來自各村社區、倉前、五常等130多艘龍舟劈波斬浪,吸引了一萬餘名群眾圍觀,歡度閒林獨有的傳統節日「小端午」。
  • 張小泉湯婆子一周賣出一年的量 商家:勿「軋鬧猛」
    東方網11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南京路張小泉總店門口最近來客絡繹不絕,趕來購買湯婆子的市民排起了長龍,記者昨天下午在現場看到,儘管細雨濛濛,不少老人仍然堅守在門口排隊,等待購買。    「我早上八點不到就出門了,九點鐘來排隊,還是沒有買到,排在前面的人有的一下子買了好幾個。」
  • 話說老上海之軋鬧猛,包含著三層意思,就看怎麼理解
    「軋鬧猛」是一句方言土語,其讀音為「gah nho man」,迭三個字屬於「吳語語系詞彙」,通用於北部吳語地區,如:常州話、無錫話、蘇州話、上海話、湖州話、杭州話、嘉興話。上海人使用「軋鬧猛」迭額三個字眼,不僅僅是包含著三層含義與意思,還有伊獨有額表現形式及心理背景,比較耐人尋味。第一層意思是講:有一眼眼「瞎起鬨」跟「起蓬頭」額米道。
  • 虹口這幾家軋鬧猛的熟食店裡,都是忘不了的老米道,超嗲!
    虹口這幾家軋鬧猛的熟食店裡,都是忘不了的老米道,超嗲! 激動~期待~過了臘八節春節也已進入倒計時啦~你們有木有感受到周邊愈來愈濃的年味今天就為吃貨們來開啟
  • 新年音樂會「軋鬧猛」:培養觀眾為先 消費的就是情調
    原標題:質量參差不齊,培養觀眾為先 新年音樂會「軋鬧猛」,消費的就是情調 今年由彼得·阿爾特裡克特執棒的捷克愛樂樂團是上海的老朋友了 不知從何時起,辭舊迎新之際聽一場新年音樂會,就像聖誕節吃一頓價格不菲的聖誕大餐,成了申城市民「軋鬧猛」的一樁樂事。
  • 國慶節如何「軋鬧猛」?放鷂子、蕩馬路,邊學上海話邊「打卡」大上海!
    小辰光總是會去中山公園放鷂子,去外灘看夜景軋鬧猛,淮海路、南京路整條街都是電燈泡串起來的,交關漂亮!今天,上海的面貌日新月異,新景點層出不窮:去田子坊「小資」一把、登高俯瞰城市全貌、去淮海路蕩馬路、暢玩上海迪士尼樂園……這個國慶節,跟著小布邊學上海話邊「打卡」上海!
  • 《新民報——新民晚報七十年史》序
    除了此書,1982年復刊以來報社老報人中零零星星寫過不少報史資料: 如1982年復刊初期,為回答讀者詢問而寫的關於《新民晚報》歷史的七封信,陸續刊登在通訊員刊物《新民晚報之友》上。同年4月發表於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新聞研究資料》上的《新民晚報的回顧》,1986年上海新民晚報創刊四十周年時內部發行的小冊子《新民晚報四十年》,1989年新民報創刊六十周年,發表於《新聞戰線》的《新民人物誌》,1988年發表於上海社科院出版社《上海研究論叢》的《新民報文化源流》(以上均為張林嵐撰寫)等等。
  • 超嗲,魔都這些軋鬧猛的熟食店,都是忘不了的老迷道
    魔都軋鬧猛的熟食店每一家都是一個濃縮版的菜市場阿拉上海寧喜歡的迷道全都有走街竄巷這些魔都高人氣熟食店你去過幾家?熟食老字號的招牌已經穩穩地掛在上海寧的心中,走到哪裡都能看見軋鬧猛的隊伍!透明的櫥窗掛滿售賣的食品牌子,各種滷味熟食、廣東叉燒、醬汁牛肉、蔥油雞、烤子魚......山林大紅腸在上海寧心中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肉質鮮嫩,口感Q彈,香濃又有嚼勁。
  • 南浩街神仙廟萬人祈福 三天63萬人「軋神仙」
    作為姑蘇區2017年「軋神仙」民俗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祈福法會吸引了一萬多市民參與。  據悉,南浩街神仙廟佔地500餘平方米,每年農曆四月十四,盛大的蘇州地方傳統民俗「軋神仙」就以神仙廟為中心,以廟內祈福法會儀式為重頭戲而展開。  記者從閶門歷史文化片區管理辦公室獲悉,截至昨天下午五點,為期三天的姑蘇區2017年「軋神仙」活動共吸引63萬人前來「軋鬧猛」。
  • 軋鬧猛!@嘉定人,這是1條承包你1個月快樂源泉的微信!良心安利→
    軋鬧猛!@嘉定人,這是1條承包你1個月快樂源泉的微信!小夥伴可以在西雲樓夜市集 找到12處建築的燈光秀 通過掃碼參與「童聲徵集令」 你的聲音 將有機會C位出道喔 03 前兩天,小嘉劇透了 今年嘉定旅遊和購物節的活動內容 快來戳下面預告視頻
  • 軋神仙哉!蘇州人的狂歡節!
    軋神仙的精髓就在於這個「軋」字,這個字在蘇州人的日常生活裡經常出現,暗中觀察、揣摩叫做軋苗頭,大姑娘小夥子談戀愛叫做軋朋友,一窩蜂湊熱鬧呢叫做軋鬧猛。到軋神仙這一天,可就是你軋我我軋你,大家一起出門軋鬧猛。
  • 網絡文學緣何來實體出版"軋鬧猛" 不賺錢"賺面子"
    這幾天,天蠶土豆、八月長安、鐵鐘三位網絡人氣作家陸續亮相上海書展,為其網絡小說的實體出版新書舉行發布會,吸引了大量人氣。其中年僅24歲的天蠶土豆以5年1800萬元的版稅及相關授權總收入,位列2012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第三名。
  • 老品牌紅雙喜的宅家鍛練「新爆款」
    2月5日,國乒男隊主教練秦志戩打來一個電話,將球隊臨時轉到卡達備戰的消息告訴了樓世和。五萬隻訓練用球,怎麼解決?運動員的膠水、膠皮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也將短缺。「別著急,我幫你想辦法。」電話那頭,樓世和給秦志戩吃了顆定心丸。事實上,年初國乒去海南陵水集訓備戰世乒賽的決定,也是1月10日左右才定下的。
  • 新民晚報數字報-「恰似春日堂前燕,天天準時入我家」
    賀喜聲中秋桂香,  新老讀者來捧場。
  • 蘇州「軋神仙」活動開場 感受吳地民俗文化
    蘇州「軋神仙」活動開場 感受吳地民俗文化 「八仙巡遊」活動,吸引不少市民遊客駐足觀看。   「軋神仙」一詞為蘇州方言, 「軋」(ga)在蘇州方言裡為人多擁擠的意思。蘇州的「軋神仙」民俗活動源於對道教神靈呂洞賓的崇拜和祭祀活動,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傳說農曆四月十四日是八仙之一呂洞賓的生日,這一天,呂洞賓要化身下凡,來點化世人,因而每個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因此大家都要到神仙廟去進香,在人堆裡擠來擠去,希望「軋」到神仙,沾上點仙氣,交上好運。
  • 來上海書展 見見《新民晚報》記者裡的文化大咖
    圖說:2015上海書展已經開幕 圖片來源網絡   【新民晚報·新民網】在今年上海書展上,新民晚報除了推出《日本謝罪為什麼這樣難》《人間處處有真情——〈新民晚報•市井故事〉精選》《國學論譚》三本新書之外,昨天開始,新民晚報記者陸續亮出了自己的專業創作,為上海書展添彩。
  • 安吉物流公司黨委書記蔡果:很榮幸能和晚報杯共同成長
    安吉物流公司黨委書記蔡果:很榮幸能和晚報杯共同成長
  • 用花色和香味迷倒全球花友的是紅雙喜
    我有一棵紅雙喜,去年放在單位養了一年,在這一年中它非常熱情而又友好地開了三波花。第一次看到紅雙喜月季花開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驚呼:「天哪,紅雙喜開花了,顏色竟然還是這樣搭配的。」接著就是給它拍照留念。
  • 你軋我軋,蘇州民俗盛宴「軋神仙」來哉
    5月27日,一年一度的「軋神仙」活動又繽紛亮相,活動為期5天至31日,期間圍繞「軋到仙氣,軋到財氣,軋到福氣」這一主題,精彩紛呈的祈福法會、八仙巡遊、非遺傳承、神仙賜福、神仙花市、網上軋神仙六大系列活動讓市民再次體驗「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