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香港暴增大量無家可歸者,在「麥當勞」當難民!

2020-12-06 騰訊網

暴、疫連番打擊下,本港新露宿者人數急劇增加近千人,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認為數字驚人。他說,近半年來收到不少以往未曾求助過的新露宿者求助,當中四成人曾月入逾12000港元。

疫情下禁晚市堂食等措施,導致「麥難民」無處安身,是露宿者暴增原因

吳衛東指,疫情下禁晚市堂食等措施又導致500名麥難民無處安身,也是露宿者暴增的原因,希望政府正視露宿者問題,提供幫助 。組織曾於五月做過一次非全港性統計,估計現時露宿者已經由政府估計的1400人暴增至2500人甚至3000人,當中不乏因禁止堂食而流落街頭的500名「麥難民」。

而近半年來,組織接獲大量新露宿者的求助個案,當中四成人是原本月入12000元以上,於港工作,在內地生活的人士。吳衛東解釋,由於香港住屋一直是問題根源,不少露宿者即使平日有返工,但月入僅一萬的收入最多住得起50呎 房,還要飽受木蝨折磨;也有人選擇在港工作,回內地生活,以減少生活成本。

但疫情打擊香港各行業,失業人士花光積蓄,最後只好無奈成為新的露宿者,流落街頭。

SOCO五月起在尖沙咀一帶的賓館陸續租了100間賓館供露宿者入住,但隨著租金不斷上漲,組織亦難以維持,以一般單人房為例,就已經由2600元一個月增加到現時的3600元。

吳衛東希望,政府可以正視「無家者友善政策」,他指由2013年至今,安置露宿者的宿舍由202個增加到222個,僅增加一成,但同期露宿者數量卻由2013年的780人激增至現時的2500人,暴增近三倍。而且宿位只可以住半年,意味著半年後露宿者有很大機會打回原形,希望政府增加宿位之餘,將住期延至三年。

記者曾經多次接觸露宿者,與深水埗通州街一帶的「老油條」不同,新的露宿者不與其他人結檔,表現比較收斂、內向,但不會拒絕與人交談,也許他們露宿生涯不長,衣服打扮都還比較注重,一看就是「新丁」。

記者買了一些麵包和飲料送給他們,得到非常禮貌地道謝,並不像以往接觸的大多數露宿者,給人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理所當然的感覺。「哇!多謝哥哥仔!太客氣啦,下次有機會我請返你啦!」

看著他們面上的喜悅,記者不禁心酸,他們都是因為社會經濟環境急劇變化而流落街頭的人,過往同樣在自己位置上為這個城市打拚、貢獻。即使流落街頭,他們也沒有露出「死魚眼」,一個個目光明亮,與露宿者一詞拼來格格不入。

希望這次疫情早日結束,他們當中很多人就又能有工可做,有家可歸。

香港最新動態

請訂閱「暴走香港」微信公眾號

我們會持續更新...

相關焦點

  • 香港24h營業麥當勞成難民所 借宿者不乏年輕人
    麥難民(McRefugees),是指一些無法負擔租金而被迫寄居於一些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內的人士。「麥」則是指麥當勞。今年10月3日,香港一名中年女性死在了24小時營業的深水埗麥當勞內,數小時後才被發現。原本並不新鮮的「麥難民」登時又開始引發熱議。
  • 香港5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窮人?冬夜,棲息於香港麥當勞的「難民」流落...
    在香港,這種無家可歸、棲居於麥當勞店內的人被稱作「麥難民」。疫情之下政府「限聚令」加碼,晚上6點後禁止堂食。對於多數港人來說,不過就是把用餐地點從店裡搬到家中,而對於「麥難民」來說他們就沒有「家」了。 近日香港入冬,天文臺發出寒冷天氣警報。元旦市區最低氣溫8.6度,為16年來最冷新年。
  • 因疫情關店 香港「麥難民」急劇增加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因疫情關店,香港「麥難民」急劇增加【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加上去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麥難民」(指在麥當勞等24小時營業的店鋪借宿的無家可歸人士)急劇增加
  • 香港年輕人徹夜守在麥當勞:租不起 買房更是下輩子
    在香港有一些有家有工作的人會選擇在麥當勞裡過夜,一項調查發現,短短五年時間裡,香港所謂的「麥當勞難民」(McRefugees)的人數增加了六倍。這些人為什麼徹夜守在麥當勞?
  • 麥當勞不再通宵營業!香港麥難民:我不知道能睡哪裡?
    在香港旺角的西洋菜街的一家麥當勞餐廳由於經營需要由12月22日起營業時間改到凌晨一點,將不再通宵營業。而受此影響的除了一大波的食客以外,還有一大批住在麥當勞附近的「麥難民」們,譚先生提到麥當勞經理說不再通宵營業,不能繼續睡這裡了,心裡很是不舒服。
  • 這裡住著香港最窮的人:寄居24小時快餐店( 1 / 33 )
    Vincent Yu/東方IC中國網11月13日訊 麥難民(McRefugees),是指一些無法負擔租金而被迫寄居於一些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內的人士。「麥」則是指麥當勞。在2006年起,由於更多的香港麥當勞餐廳改為24小時營業,棲身於24小時營業麥當勞快餐店的人的種類日多。這些香港的麥難民有男有女,有老又少,其中也不乏面孔年輕的青年人。
  • 假難民驟增成負擔 香港拒成「難民港」
    原標題:假難民驟增成負擔 香港拒成「難民港」   正當歐洲備受難民潮困擾之際,香港也面臨假難民湧港問題。這些人主要來自東南亞或南亞,經不法集團偷運至港,假借「難民」之名,來港打黑工或從事非法勾當,不僅成為香港治安毒瘤,同時造成沉重的社會負擔。內地近期已開始與香港聯手打擊不法中介和偷渡者,拒絕讓「東方之珠」淪為「難民港」。
  • 蔡英文能「人道」多少香港「難民」?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當香港暴民毆打內地人士及環球網記者時,香港騷亂即已進入尾聲,施虐的暴力畫面足以定調這是一場非理性暴動,強化港府「平亂」能量。當然,還是會有為數不少的香港人不願從這場「民主派對」中離去,但川普與美國務院已與暴力行為拉開距離,顯示場子即將燈熄茶涼,不走也是蕭索,留在原地已完全失去正當性。
  • 香港如何成越南難民的「收容港」
    西方國家在此期間接納了9.5萬名在香港的越南難民,約佔同期抵港難民的81.2%。早期來港的越南難民多數為華僑華人,多能講廣東話,他們住在開放式難民營內,不僅可自由出入,還可在當地找工作。據統計,1979年共有近兩萬名越南難民在港從事有薪工作。
  • 香港如何成為越南難民的「第一收容港」
    西方國家在此期間接納了9.5萬名在香港的越南難民,約佔同期抵港難民的81.2%。早期來港的越南難民多數為華僑華人,多能講廣東話,他們住在開放式難民營內,不僅可自由出入,還可在當地找工作。據統計,1979年共有近兩萬名越南難民在港從事有薪工作。
  • 香港的越南難民問題終結
    中新社香港二月二十二日電(記者蔡先傑)困擾香港四分之一世紀的越南難民問題即將得到徹底解決。根據港府今日推出的「擴大本地收容計劃」,一千四百名滯留香港的越南難民及船民獲發香港身份證,從此正式融入本地社會。  港府將在六周內接受有關人士的居留申請,約三個月內發出所有身份證,而最後一個難民羈留中心將於五月底關閉。
  • 靠偷渡圓「香港夢」的在港越南人,為何熱衷於亂港活動?
    許多人罵港毒猴子黃之鋒是越南人,但根據公開資料,黃之鋒父親是香港亂港政黨「公民黨」的一隻老曱甴黃偉明,基督教徒,母親則是自稱職業是社工,但其實也是老曱甴的吳秋媚,他們都不是越南人。但黃之鋒出生的90年代,香港還有越南難民營,各種問題是否有關係,就不得而知了。本文中說的越南人,是指祖籍為越南,現在居住在香港者。他們許多已經是香港居民,法律意義上可以說國籍是中國。
  • 視聽丨殺戮旗兵:香港電影中艱難求生的在港越南戰爭難民
    對於規模巨大的逃亡者,東南亞各國唯恐避之不及,有的國家竟然將漂流至此的難民船拖至公海,任其餓死凍死也不管不顧,可謂冷血。港府起初也鐵石心腸,然而1979年之後來港難民人數激增,不得不直面安置問題。電影以一個九歲孩子的視角展開,不僅描述了難民營內的南北械鬥,還有難民搶劫銀行的情節。在難民營內,出賣身體的母親、橫行霸道的南越黑幫、給予主角父愛的北越難民,一一在難民生涯中沉淪、死亡,最終九歲的孩子獨自一人離開香港,坐飛機飛往西方,成為「越戰僅存者」。此片反映了越南在港難民的困窘無助與末路掙扎,很能看到香港電影人的現實關懷。
  • 越南狠人往事:那些年,20多萬越南難民湧入香港
    會議作了三項有影響力的決議:要求越南政府遏制其人民大量無序離境;確立香港、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為印支難民「第一收容港」,給予難民臨時庇護,所有費用由聯合國難民署承擔;西方國家隨後從「第一收容所港」接收走難民。值得一提的是,把香港定為「第一收容港」,完全是英國的意思——慷他人之慨,香港多承擔一點,英國就可以少承擔一點。
  • 香港特區重拳打擊假難民 首度包機遣返68名越南人
    據了解,本次遣返是特區政府近17年以來,首次安排包機遣返大批滯港非法入境者。特區政府入境處助理處長(執法)馮伯豪稱,不排除日後會以包機形式進行強制遣返。馮伯豪指出,加快遣送是不希望有太多相關人等滯留特區,「大前提要評核若他們滯港,對香港社會可能造成影響,甚至在港生活出現困難。」對於保安局要求3年內完成處理所有積壓個案,馮笑稱這個目標既是壓力,亦是動力,會努力按期完成指標。
  • 越南難民在香港消失
    在香港消失香港最後一個越南難民營——望后石越南難民中心,於6月1日零時關閉了。至此,困擾香港25年的越南難民問題劃上了句號。居住在難民營的最後1400多名越南難民和船民,可以申請居港權,融入香港社會。香港特區政府希望就此徹底解決越南難民在港居留的問題。
  • 香港如何成為越南難民的「第一收容港」丨壹讀精選
    自1975年至2005年,香港共接收了23萬多名越南難民和船民,其中安排14多萬名越南難民移居海外,遣返6.7萬多名越南船民,並永久安置了近1.6萬名越南難民,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收容港」。△《投奔怒海》劇照,這是劉德華出演的首部電影為何是香港?
  • 1975年開第一間店 港麥當勞之父伍日照病逝
    「香港麥當勞之父」伍日照  大公網8月30日訊 據香港媒體報導,一手將美國麥當勞引入香港,有「香港麥當勞之父」之稱的香港麥當勞創辦人伍日照,本月
  • 百萬難民無家可歸,西方國家希望中方接收,中國霸氣回應:不可能
    這一點也是美國所看重的,而中東地區多年來的戰爭也導致了數百萬民眾都無家可歸,成為了難民。據相關報告顯示,截止到2020年三月份因戰爭造成的難民人數已經高達2590萬,更是創下了70年來歷史新高。這些難民之所以流離失所,不是我國造成的,理應由誰闖下的禍,就應該由誰來負責解決。對於我國做出的回應,許多網友也是表示:真是非常解氣!
  • 難民營變「槍械庫」香港市民團體請願促嚴打假難民
    (港媒)據了解,香港長期以來飽受難民問題困擾。2017年1月,香港就發生一宗駭人聽聞的「風化案」。一名18歲少女於新年前夕在著名旅遊景點蘭桂坊與友人狂飲酒慶祝新年,豈料喝至酩酊大醉,翌日凌晨獨自離開時被一名陌生的南亞男子拖到公廁強姦。而在多年之前,一名來自北京的女大學生在香港旅遊時,在入住的旅館內被一名南亞裔男子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