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是春節,你知道春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2020-12-19 越南古與今

正月初一是春節,你知道春節的天文意義以及它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論我們身在哪裡,在過年的時候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到家中過年,因為這是中華大地上的習俗,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要知道春節的天文意義在哪呢?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深入的了解一下它呢?

過年這一天為什麼要在正月呢?這一點和北鬥星是分不開的,北鬥星鬥柄循環的四個指向,可以將春夏秋冬給確定下來,我們現在所過的正月,其實就是夏曆屆定的,夏曆是太陽曆、太陰曆以及北鬥歷這三者合為一體的陰陽合力。而正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春節,定春節,也就是定初一就是太陰曆的所提出來的,以初一為開始,月亮圓缺一次就是一個月,而十二個月就是一年。

在漢武帝的時期,也就是公元前一零四年的時候,當時的天文學家將《太初曆》制定了出來,在此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了以孟春為歲首。而且從此以後,後人們基本上就完全採用了這個曆法,並且在使用的期間還逐漸的將曆法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陰曆給完善了,從此以後,一直到清朝的末年,都是採用的這個夏曆,時間長達了兩千零八十年。

在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採用的依舊是秦代的曆法,一直到漢武帝元封年間,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時間,累積下來的誤差是非常明顯的,而且還出現了非常多錯誤的景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大臣們紛紛建議將曆法修改,於是召集了一批人,參加改歷的工作。在整個過程中還不斷的發生激烈的爭論,幾十個人形成了十八種不同的曆法,經過漢武帝的深思熟慮,決定採用太陰曆。

但是在太陰曆使用之後,受到非常多人的反對,還有的人提議改回到殷歷,經過討論之後,還是要以實測為準,為此朝廷組織了一次為期三年的天文觀測,同時校檢太初曆以及古六歷的數據,結果表明,後者更加的符合天象。從此之後,太初曆就決定了下來,而且一直使用了將近二十年。

而且從漢朝的時候開始慢慢的形成了徵是的新春禮儀,從此之後就開始出現爆竹、團拜禮儀以及官員朝賀天子的現象了。關於春節我們不僅要知道穿新衣以及放鞭炮,我們還要知道它是由什麼演變而來的,這些事情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相關焦點

  • 什麼?正月初一不叫春節,叫「元旦」!
    漢武帝:我說的,正月初一叫「元旦」!怎麼,難道我說的不算?(設計臺詞) 歷史上,我們現在說的正月裡的這個春節,其實叫「元旦」。 你沒看錯,不過歷史上「元旦」究竟是哪天也變化過多次。 據新華社報導,夏元旦為正月初一;殷商定在十二月初一;周代提前至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再提前至十月初一為元旦,直至西漢初期。
  • 古代有「春節」嗎?「春節」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
    古代有「春節」嗎?「春節」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春節,是一種古老的民俗活動。由來已久,在古代,幾乎所有的節日都是由祭祀活動開始的,逐漸演變至今。古代,人們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動物,家家戶戶燃燒竹子,以發出的爆破聲,趕跑年。
  • 正月初一是春節,是從1914年開始的,以前在立春那一天過春節
    辛亥革命之前,農曆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叫做"春節";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宣布廢除農曆改用新曆(即公曆)。從1912年開始,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於是,農曆大年初一的名稱就被剝奪了;為了照顧民眾的年節需求,1914年1月,民國政府又頒布法令改稱農曆大年初一為"春節",這樣,立春的名稱又被剝奪了。
  • 2020春節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春節具體時間是正月初一嗎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而在春節到來之際,人們會放下繁忙的工作,趕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團聚,那麼2020年春節是幾月幾號呢?2020年春節是什麼時候?春節和大年初一是同一天嗎?2020春節是幾月幾號2020春節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2020年春節是幾月幾號:1月25日,星期六
  • 正月初一,在古代也叫「春節」嗎?冷門知識科普
    正月初一在古代也叫「春節」嗎我們把正月初一稱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是我國最具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兒女一年一度翹首以盼的日子。它標誌著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我國的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不過真正用「春節」這個說法卻僅僅有110多年。
  • 你知道春節起源於什麼時候,有哪些關於春節的傳說嗎?
    馬上又進入一年一度的春節了,而春節這個傳統節日,在我們中國人的心裡是尤其重要的。無論你走多遠,在春節的時候哪怕歷經千山萬水,都要回到家中,和一家人團聚,坐在電視機旁看著春晚,吃著瓜果,分享著過去一年的趣事,時不時的發出陣陣笑聲,一家人其樂融融。
  • 古人為什麼把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有什麼說法?
    春節是我國民俗中最盛大的一個節日,全國人民以及海外華人,從年三十到正月期間,都在一種歡樂祥和的氣氛下度過。問題來了,古人為何把春節定在正月初一呢?要了解這個問題,就要了解春節是怎樣產生的?古代春節的出現和古人祭祀有關。
  • 元旦最初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那「春節」又是從什麼是開始的
    大家都知道,「元」和「旦」都是開始的意思。所謂的「元」,是指凡數之始,意指開始、第一;「旦」是象形字,「日」代表太陽,「一」代表地平線,組合起來如同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天的開始。元旦既是一天的開始,也是一年的開始,所謂的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因此,元旦又稱「三元」。
  • 「春節」出現僅一百多年,古代「春節」正月初一叫什麼名字呢?
    2019年2月5日,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春節」到來了,首先魁在此祝大家心想事成、恭喜發財,新的一年更上一層樓。「春節」在歷史上出現僅一百多年,歷史並不長,我們傳統的過大年在「春節」出現前叫什麼名字呢?據考證,以前農曆正月初一過年就叫元旦,可為什麼改名字了,還把元旦這個名稱給了公曆?下面我們先了解下「春節」和「元旦」有什麼不同之處春節和元旦來源不同「春節」是國產的,土生土長的,從字面意思理解為春天的節日,在歷史上。
  • 你知道今年是第多少個春節嗎?春節是為慶祝什麼?春節的來歷
    春節,這個帶給我們無限美好記憶和無限期待的日子,現在不僅是我們國人特有的傳統節日,已然成了全球最為聲勢壯大的節日奇觀。十多億中國人奔波忙碌一整年,都趕在這一個節日回家團聚,如此大負重的人口大遷徙也堪稱世界奇蹟。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春節似乎現在已愈發滲透到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可是你知道嗎,」春節」這一概念從確定下來至今才不過一百年而已。
  • 把農曆正月初一叫春節是袁世凱幹的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不過,古時候春節不叫春節,叫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改名「春節」,是袁世凱幹的。 公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他宣布,廢除舊曆,改用陽曆,每年的今天,公元1月1日,就是中華民國的元旦。可民間不接受。什麼什麼,你說改就改了?昨晚你守歲了嗎?吃餃子了嗎?
  • 中國人過春節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作為中國人,我們都知道每年都要過春節,但是春節的起源是什麼,卻很少人知道。據史料記載,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歷史了,但是叫「春節」卻是辛亥革命發生以後的事。解放以後,政府才統一規定,公曆新年叫「元旦」,農曆新年叫「春節」。
  • 春節民俗日曆丨正月初一拜大年
    在中國,最隆重的節日就是春節,豐富多彩的「年俗」是每一個中國人心目中難以磨滅的記憶。中國人的「年」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春節期間,央視新聞推出「春節民俗日曆」,為您呈現中華民族豐富的春節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和您一起歡喜過年。
  • 日本人從啥時候開始不過春節了?
    那麼,日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拋棄了中國的「春節」,開始過上元旦新年了呢?查了許多的日本史料,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說法。唯一比較可靠的是,明治時期,日本打開國門向西方學習,實施明治維新,廢除了中國農曆的紀年方式,而採用了西方的太陽曆,也就是目前我們中國也使用的「公曆」。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春節習俗:為什麼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百節年為首」,春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其自古以來就很受中國人重視。而每年到了春節的時候,就不得不說一下春節期間的一些習俗了。雖然在今天大多數的老規矩不像過去一樣受重視了,很多的年輕人也普遍是百無禁忌了,但是有些老規矩依然還是有很多的人在遵守,比如在正月初二這天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在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會和丈夫、兒女一起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及兄弟。那為什麼一定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呢?初一、初三不行嗎?
  • 全中國都在正月初一過春節 唯獨此地在正月初四過大年
    正月初一,是中國延續了4000年歷史的傳統節日:春節。在這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總結起來,就是:吃吃吃、喝喝喝、玩玩玩,最後達到樂樂樂的效果。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正月初一這天過春節,唯獨福建莆田是在正月初四過大年。
  • 春節並不老:正月初一為春節是袁世凱定下的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它的歷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三皇五帝的時候,人們為了紀念虞舜的功德,將其繼位祭天地之時確定為新年之始,這就是最初的新年。可是,這與我們現在過的春節不一樣,這是怎麼一回事?上古之時,春節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被稱為一年之始。
  • 只知道每年過春節,你知道春節的來歷嗎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它的時間在農曆正月初一這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傳說最早在堯舜時代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對國君講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大悅,感到很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並創建曆法,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就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
  • 春節、立春、正月初一、元日、元旦、新年,這些日子是否一樣?
    「新年」一詞,現在比較容易混淆,有人認為說的是公曆1月1日,也有人堅持認為是農曆正月初一,而現在很多單位在春節期間掛出的橫幅都是「歡度春節」或「新春快樂」,而不是「新年快樂」,這是為什麼呢?春節、立春、正月初一、元日、元旦、新年,這些日子是否一樣?